《》第一卷 :江南好 第72章 :經筵激辯 文 / 基本是骨頭
過了一會兒,呂大防總算是講完了。()高太后聽了頻頻點頭,道:「呂卿果然博學,不僅學貫古今還且能融會貫通,不由讓人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感啊!」又轉頭問哲宗:「皇兒怎麼看呢?」
哲宗啊了一聲,忙道:「確如太后所言,呂大人實為國之棟樑也。」
呂大防忙躬身謙虛幾句,施施然坐下,面露得色。
眾人見他露了臉,自然都想上來表現一下。不等太后發話左正言朱光庭立馬站起來,向大家略施一禮準備發表演講。
左正言是個諫官職,就是專門向皇帝提意見的。這類人一是膽大,二是能說,三是死纏爛打。哲宗一見他起身了,心裡暗暗叫苦,心想你要是一吹起來至少也得半個時辰,我還不坐成菩薩了!趕緊說:「朱正言,朕有個問題正想請教於你呢。」
朱光庭本有一肚子學問要展示,一聽這話只得硬生生剎住,道:「陛下有何難題,臣知無不言。」
「朕聽聞聖人治世有本末,其施之也,有先後。然天下之民無非『農工商兵』四法,依先生之見何為本、何為末、何為先、何為後?縱觀本朝,可有漏乎?」
朱光庭略一沉吟便答:「其實陛下早已言明,『農工商兵』四法農為先,自然以農為本,『工商兵』為末。吾觀本朝之政應無大恙,只需緊記工興則民侈、商興則民詐、兵興則民貧,唯農興則國富民安矣。」
聽他的意思是說:手工業好了就會導致奢侈、商業興旺了就會使人奸詐、兵力強大了便會人民窮困。只有讓大家好好的在田里務農才是最好的治世之法。
徐誠忻聽了不由撇了撇嘴,大不以為然,但他也知道古人向來如此。前面出了個王安石倒是很重視經濟的,但人一死就又全都恢復原樣了。
哲宗其實是很贊同其父神宗與王安石變法的,但現在是高太后掌權,自己做為皇帝又不好與下臣爭論。他早就注意到徐誠忻,見他那付表情不由好笑,便說:「先生之見果然穩健,但朕常聞為君者兼聽則明。前日有人呈上來一些文章,讀之讓人耳目一新覺得頗有些見地,卻與先生之言多有相悖。」
朱光庭一聽頓時來了鬥志,忙道:「陛下可否將這些文章借微臣一看?」
「那倒不必了,他本人就在此地,不如你們相互請教一番如何?」又抬頭對著正在閉目養神的那位叫道:「秉義郎徐誠忻,你上來說說吧。」
徐誠忻猛得被驚醒,抬頭一看大家都一臉好奇地打量著自己。連忙乾笑幾聲站起身,正想著應該怎麼施禮,卻聽哲宗又說了:「這位左正言朱光庭,你對他剛才所言有何見解,不防照直說來聽聽。」
朱光庭看他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吏,看上去舉止輕浮,毫無讀書人的風采。長得倒結實,像一介武夫,不免有些瞧不起他。便信心滿滿地說聲:「請。」
徐誠忻毫無準備,面對一幫之乎者也的老學究真不知道如何下手。心中不禁埋怨起哲宗來:你好歹讓哥準備一下啊。他卻不知道哲宗早就看了杜子騫帶來的那些文章,對他期望頗高,總認為他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鴻學大儒。
高太后見他一時無語,以為心有顧忌,便說:「既然陛下讓你說了你就放膽直言,此處乃是經筵,只論學問不問來歷。」
朱光庭正胸有成竹準備好好教訓他一頓,道:「老夫粗讀經史數十載,雖略窺門徑,卻常疑有失。徐秉義年紀輕輕假書求聞,倒也有些牛犢之勇。只是文章學問、功名利祿均須以德載之,否則即便能委奉上聽,終不長久。也罷,如今陛下寬厚,容你侍筵,且盡數道來,待老夫與你參詳一二。」
徐誠忻一聽,心中不由冒火。這老頭怎麼一開始就認定我寫那些文章就是為了沽名釣譽,還說我藉著旁門左道把文章送給皇帝只為了討些賞賜。末了還說要指導我一番,感情我還沒說話就已經沒戲了。
「老實說,你剛才講的我基本上不同意。」
「哦?」不僅朱光庭,在座的所有人都為之一震,跟朱正言叫板,這小子還真不知天高地厚。
「農為本倒是對的,畢竟萬物都是從地裡長出來的,這是第一產業,不得不重視。但也不能只重農而輕視、甚至抑制工商兵三法。你想想,如果手工業不發達,我們哪來這麼好的衣服穿,這麼堅固的房子住;如果商業不發達我們就買不到江南的茶絲、蘭田美玉、塞北良駒;如果兵力不強大,那我們再好的農工商都會淪為敵國之手。這些可都是關乎家國命運的東西,怎麼能不好好發展呢?」
朱光庭聽了大搖其頭,說道:「先不論其它,就『工』而言,有書云:雕文刻鏤,害農之事也。錦繡纂組,傷女工者也。農事害則饑之本也。女工傷則寒之原也……」
徐誠忻最怕別人在他面前背書,張口就打斷:「你先別背書,你的意思是手工業不能發展,直說就行了嘛。你說女工織布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賺點錢養家嗎,你不讓她織布難道讓她去田里去耕地,吃得消嗎?就算她像男人一樣強壯,可種出來的都是棉花,還不是得去織布紡紗?」
朱光庭被他打斷了話頭,大為惱火,大聲說:「衣者,遮羞御寒足矣,食者,亦裹腹而已。不禁技巧則民侈,民侈則傷農,此歷朝明君立國之本,豈會有錯?」
「遮羞御寒足矣?先生穿的可是上好衣料。好……」朱光庭剛想分辨,徐誠忻揮手打斷,說:「就算你是迫不得已,難道你想讓全國百姓都穿粗布麻衣,讓陛下、太后也跟著你受苦?等等--」他又一次阻止了朱光庭的發言,「陛下、太后都是當世明主,自然願意與百姓同甘共苦。只是如果我們這般倒施逆行,便會沒人去研究手工業。到時不我們穿的是麻布、吃的是粗糧糠菜、出門要走路、房子住是草舍,用不了多久豈不又要回到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
朱光庭屢次不能發言,早就憋得一股氣在胸口,等徐誠忻一說完,脫口而出:「放屁!歷來工商為一體,工興則商起。經商得厚利,若放任自流便會引萬民舍本求末,田地荒蕪,長此以往國之將危也!」隨後就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地大講特講起來。(由於說的都是文言文,又是長篇大論只得在此省略,免得有湊字之嫌。)
徐誠忻只聽了前面幾句,後面的那些話雖說也勉強能聽懂但實在費腦子,反正又是背書,便直接省略了。想想這幾句話也有些道理,畢竟這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力水平低下,務農全靠人工。若農業荒廢了的確是個大問題,但我也沒說不重視農業啊,我只是反對壓制工商。
他也不管對方有沒有說過癮,直接走到他面前行一禮,乘朱光庭一怔間便說:「所以說農為本還是不變,但工商兵也不可輕視。這好比一個人,頭是工,聰明了就能不停的創造出新的技術與工具來發展生產;腿為商,要不停的四處走動才能找到機會,將東西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手臂為兵,只有拳頭硬了,那遼人西夏什麼的才不敢輕舉妄動,才能國泰民安;身體為農,農為工商輸送材料,為兵士送糧草,是萬事之根本。這話應該不錯吧?」
「放屁!」
朱光庭早被徐誠忻惹毛了,不管他說什麼只是一味反對。這「放屁」二字說得乾脆利落,毫不猶豫,讓眾人不由暗暗發笑。
在座的還有一位叫范純仁的,官拜給事中,乃歷史名人范仲淹之子。他見朱光庭已經失控,高太后連連皺眉,趕緊起身打圓場,對著徐誠忻斥道:「朱大人乃當世鴻儒,你一個後學小輩不得無禮,還不退下。」
徐誠忻剛才也有些失態了,但做為一個憤青失態便是常態。被范純仁一喝也巴不得結束這場不會有結果的口水戰,便退了下去。朱光庭的氣還沒順過來,鬥志正盛,突然被叫停自然不肯。
范純仁便勸道:「二位說的原都是有理的,只是你們的重點不同罷了。想來商道經濟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子曰:四海窮困,天祿永終。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易經又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在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都是聖人重經濟的言論……」
「放屁!」朱光庭是說順口了,說出口後才知道弄錯了,連忙向他陪罪。
「行了。」高太后越聽越惱火,她也看出來了,徐誠忻純粹是亂拳打死老師傅。好好的一場經筵讓他給攪了,現在她也沒什麼興趣再聽了。便說:「今天就到這兒吧,諸位大人也累了,下去好好休息吧。」
大家剛要拜別,高太后又想起一事,說:「先等等,乘著大家都在。前幾天看見一道折子,是奉勸陛下不近女色的。呂大防,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