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皇帝,哥罩你

《》第一卷 :江南好 第20章 :小明兄 文 / 基本是骨頭

    徐誠忻回頭一看,的確有些面熟,再一想便回憶起來。原來這人就那天進杭州時,城門下聊了幾句天的年青人。徐誠忻見他寬袍束髮,倒是一身休閒打扮,卻也掩不住他那英武不凡的氣

    勢。

    「咦,是你啊!呵呵,你好你好!」剛才文縐縐的裝了半天早就有些不耐煩,這一放鬆,就原形畢露了,竟伸出手去想和他握握手。

    那人一怔,不知對方想做什麼。徐誠忻立時醒悟,急忙順勢將手移向桌子說:「我們也算是有緣,不如一起喝杯酒,聊聊天怎麼樣?」

    馮虎也是個喜歡交朋友的,還沒等對方表態,就站起身一拉椅子說:「在下馮虎。坐坐坐,喝灑要人多才有趣。」

    年青人一點也不矯情,坐下一拱手說:「在下杜子騫,字修鵬。還沒請教……」

    「我叫徐誠忻,字……字小明。」他哪有什麼字,可急切之間又想不出一個合適的,就順口把從小到大教科書上的名人當成了自己的字。馮虎本來就不是個讀書人,自然不講究這些,

    自己也沒有取字。

    「原來是小明兄,幸會幸會。」

    聽著可真彆扭……

    不過他也懶得再去計較,好長時間沒痛痛快快地喝酒了,今天機會難得,還不爽它一回。這酒又淡、酒伴又是海量,脾氣又對口,大家是越喝越有興致,關係也變得融洽起來。

    菜過五味,酒過三巡,杜子騫說:「小明兄,剛才那首《詠蛙》雖說用詞簡單,意思直白,卻內含有不小抱負。那天又聽馮兄說你懂得用兵之道,想來小明兄其志不小吧?」

    徐誠忻這幾天多少有些憋屈,有些力氣沒處使的感覺,現在灑氣一熏,便覺熱血上湧、豪氣沖天。說道:「男子漢大丈夫,無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然能到人世間走一遭,自然

    要幹出一番事業來,也算是不枉此生。」

    「好!」杜子騫讚道:「果然是男子漢大丈夫當做之事。」隨即他又想起自身的處境,不禁重重歎了口氣。

    馮虎直腸子,勸道:「杜兄弟好好的歎什麼氣,要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今天我們只須開懷暢飲,管它做什麼!」他倒是學得快,用得也快。

    杜子騫好奇的看了他一眼,說道:「馮兄看似粗人,卻是個豪爽明白之人。是我唐突了,自罰一杯。」舉杯一飲而盡。

    徐誠忻心中好奇怪,看他穿著打扮也是個有身份的人,怎麼倒一付滿懷心事的樣子,便打聽起來。

    杜子騫不答反問道:「小明兄,依你看我大宋治下可算是一個清平世界,中興之國?」

    「你的意思是……」

    「哎~」杜子騫一擺手說:「我們三人本是萍水相逢,只因意氣相投,便不問出身來歷,把酒言歡。二位也並非泛泛之輩,必有些見解,在下誠心請教,只管放手直言。」

    徐誠忻還沒開口,馮虎便把酒杯「叭」的一放,說道:「別的我不知道,兄弟我長年戍邊,面對契丹狗,真覺得窩囊,這豈是中興之國該有的?再說前些日我與徐兄弟在鹽塘沿海,碰到

    倭寇擾民,那些大宋廂軍毫無戰力,稍一接觸,就像喪家犬一樣瞎跑。」他說起來又是一臉憤怒。

    「還有這種事?」杜子騫驚道:「我也曾聽說沿海時有倭寇滋事,人數雖眾,但不過是些芥蘚小疾,只要官兵一動,便望風而逃,江南沿海各部兵馬戰績不俗呢。」

    徐誠忻二人是親眼見過倭寇的,又與當地村民聊過天,自然是最瞭解情況的。聽了他的話不由好笑,搖搖頭說:「這是誰在那睜著眼睛說瞎話!」倆人便你一言我一語將當日的情況簡單

    的說了一遍。

    杜子騫一聽,歎了口氣說:「我家主人果然說得沒錯,廟堂之巔,難解民間真相。猛將起於卒伍,能臣出於州縣,主人真是用心良苦啊!」

    「你家主人是誰啊?」

    「這個……他不願表露身份,我只能說他是一名朝廷要員。眼下雖鬱鬱不得志,但心繫天下,胸懷大志,必有一天直衝雲霄,一鳴驚人。」

    既然他這樣說了,徐誠忻也不好再問,又想古代的文化人說話都喜歡誇張,動不動就直衝九宵、一鳴驚人,哪有那麼容易的。

    「修鵬啊,」徐誠忻比他大二歲,現在也算是個酒肉朋友了,說話自然不講究了。「那你不陪著你家主人,到杭州來做什麼?」

    「也是主人一片苦心,他見我年輕氣盛,難堪大用,就命我出京遊學,尋名師交益友,以備隨時報效朝廷。」

    這是公費旅遊啊,徐誠忻羨慕水已。「那收穫怎麼樣呢?」

    「小弟從北向南,已歷時將近一年,所得甚微。」他不無鬱悶的說:「所謂名士,大多是些撫風弄月、文采出眾的文學之流,說到經國治世……實在是平庸得很。」

    徐誠忻點點頭,說:「如此國策民風之下,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杜子騫目光一凝,問道:「小明兄何出此言?」

    「那你說民間傳誦的名士為什麼大多是些文學家?」不等對方回答,他接著說:「因為老百姓喜歡嘛,這才子誰不喜歡、誰不仰慕。剛才那對唐家兄弟你也看到了,自己狗屁不通的還想

    冒充一下才子。可老百姓為什麼會喜歡才子呢?」

    「這……」杜子騫從沒想過這種事,一時回答不上來了。

    「因為國家倡導嘛!」徐誠忻敦敦教誨,「你要清楚老百姓是最沒主見的,最喜歡湊熱鬧追潮流的。朝廷的一言一行他們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看當朝大臣哪個不是文學大家?

    對了,現在是哪一年了,當朝皇帝是誰……」

    他們倆人正認真聽講,心中暗自思量,徐誠忻突然提出這麼個問題,不由一呆。這些東西沈晚晴其實也跟他說過,只是他沒放心上,再說這年號遠沒有公元好記,一時口快就問了出來。

    「當朝乃哲宗皇帝主政,年號元祐,現已是元祐七年。小明兄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

    「哦,一時糊塗沒記起來。」

    杜子騫暗想:哲宗雖說是皇帝,可一直以來都是高太后主政。別說是普通黎民百姓,就算是朝廷大臣也只知有高太后,不知有皇上,這也難怪他一時糊塗了。

    徐誠忻也不太清楚哲宗皇帝具體是哪一位,做過些什麼事。反正封建社會的體制大至都如此,所有的局限性也是由許多專家學者、教科書上講了又講的。他也算是半個大學生,說起來自

    然是頭頭是道。

    「……不管是什麼時代,最值錢的是什麼?人才!國家想要什麼樣的人才,就要著重培養,要重用,這樣老百姓才會往這個方向跑……」

    「可朝廷一直都是禮賢下士,科舉制度也是很完善……」

    「遠遠不夠,先說科,看起來很公平。可你想想,三年一考,時間跨度太大了吧,全國人口這麼多,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啊!再說這考試的內容,通常是一篇文章定乾坤。人家辛

    辛苦苦寒窗十多年,要是不巧碰到個不善長的題目呢,他豈不是這麼多年白忙了?最大的毛病就是太注重文采了,你是找他做官治理國家的,又不是寫詩作文,文章寫得好又能怎麼樣……

    「那依你之見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擴大才庫基數,在民間興辦學校,盡可能做到人人都能上學受教育。第二,分門別類,因材施教。善於管理的學管理,善於理財的學理財,善於斷案的學刑偵,善於文學的就讓

    他去寫詩作畫。術業有專攻,人無完人,我們要的是專才,而不是什麼都會一點,什麼又不精的全才。第三,用人制度透明化,公開化,能者上庸者下,不看靠山背景,不管資歷深淺。第

    四……這頭緒實在太多,一下子也講不清楚,反正要改的地方確實太多了。」

    這種國家大事,就算他是現代穿越過去的,又豈能一下子理出個頭緒來,他越想越複雜,最後也只能敷衍了事。其間又不斷冒出幾個新名詞,少不得又要給他們解釋一番,說得舌干口燥

    抓起酒杯猛灌幾口。

    杜子騫卻聽得出神,兀自低頭沉思,歎道:「小明兄的見解倒與前朝變法的王相頗多相似之處,果然才學過人,令人敬仰。」

    「你說的是王安石?」

    「自然是他了,不知小明兄對王相如何看?」

    徐誠忻一想,原來是王安石的後朝,王安石這個歷史名人我還是瞭解一點的。他的一些事跡書上也早有定論。

    「王相可是個名人、能人啊!可惜輸在二點:一是操之過急,二是用人不當。」

    「此話怎解?」

    這也怪不得王安石,這種翻天覆地的改革大計當然不可能僅一朝一代能成的。但封建社會的國策全看皇帝的喜好,國策很難長時間定下來。你現在幹得好好的,換個皇帝說不行,那又全

    白忙活了。可能王安石也是有這個擔心,所以想盡快把大事定下來。至於用人,更是非常微妙的事情,外人很難知道個中緣由。

    這些理由徐誠忻倒底不能說出口,最後只是搖了搖頭。

    杜子騫看來倒卻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更加覺得他高深莫測起來,小明兄高才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