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大漢雄風川軍威

正文 第七十三章 兵進長安 文 / 小黑可可

    書接上回卻說此時劉備軍的三軍大元帥李宇聞聽龐統之計大喜,哈哈大笑說道:「軍師此計大妙!士元真乃神人也,必是上蒼派下來再興我大漢王朝之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龐統見李宇如此誇讚自己,心中也是大喜哈哈大笑不止!確實在歷史之中,能與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第一奇人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的人,豈能沒有過人之處呢?

    而此時龐統萬萬沒有想到,李宇此時話鋒一轉說道:「不過,士元我李宇根本不用子龍去輕身犯險,便可一舉奪下這小小的長安城!」龐統一聽大驚,急忙說道:「漢興你要做什麼?計將安出!」李宇聽此哈哈大笑說道:「軍師無用多心,本帥借你妙計!一戰即可奪取長安!請軍師靜候佳音吧!」龐統聽此心中狐疑不定!但見李宇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即時差中軍官將「令」字旗傳與軍中各部,此時李宇叫儘教退軍,自古有言兵隨將令,草隨風!此時李宇的命令就是軍令!誰敢怠慢絲毫!雖然劉備軍大小將士,聞聽李宇命令退軍後!一個個都是心中不滿!但李宇在軍中地位那是相當的高!劉備軍的將士們雖然不滿,但還是堅持執行了李宇的命令!沒有一個人敢怠慢帥令!自古軍人就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無論哪一個時代的中*人都不會去抗拒軍令!但今天這個命令,確實讓很多很多劉備軍的將士感到寒心。因為這些劉備軍的將士們的很多兄弟手足袍澤都為了攻取長安城而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心裡充滿了熊熊的怒火!正準備下一次攻擊長安城的時候,為死去的手足兄弟袍澤們報仇雪恨!但此時的軍令竟然是讓他們撤軍!他們怎麼能心裡沒有想法呢?而此時李宇為了起到對長安城的雷霆一擊,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取長安城,就必須瞞過曹軍的耳目和探子,所以就必須做好保密工作!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自古以來因為洩密的事情,使得戰爭最後功敗垂成的事情簡直是太多了!李宇也是不得不防!畢竟這一次出擊要的就是打長安城內的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同樣這裡面也包含了很多劉備軍將士們的性命,如此千鈞一髮,性命攸關的大事,李宇豈能不小心翼翼呢?所以為了能夠做到這點保密工作至關重要!李宇的良苦用心,最後一定會得到劉備軍全體將士們的認可的!

    而此時李宇傳下命令讓平東將軍西涼錦馬超率領三萬大軍親自斷後。為了迷惑長安城內的鍾繇,李宇假戲真唱!而為了唱好這出息。李宇命令馬雲祿帶領虎威公驃騎大將軍趙雲之職,率領三萬大軍部成五萬大軍的陣勢,為先鋒!命令左翼的小將軍張苞率領兩萬大軍部成五萬大軍的陣勢,假扮成張苞的父親勇武公車騎將軍張飛的隊伍!命令小將軍張虎率領五萬大軍部成十萬大軍的陣勢為右翼,代領其父親冠軍侯衛將軍張遼之職!而且命令總軍師龐統為中軍帶領著十萬大軍部成十五萬大軍的陣勢為中軍!為了迷惑長安城內的鍾繇!李宇還把自己隨身攜帶的漢興王劉備的生身之母,老國母親手所秀的「精忠報國!」大旗和已故漢興王劉備的王后糜王后親筆所秀的「戰無不勝!」大旗!還有大將軍夫人鎮軍將軍王雪親手所秀的「攻無不克!大旗!」左丞相郭嘉的夫人蔡姬親手所秀的「馬到成功!大旗」統共四面大旗,全部交給了龐統!這四面大旗人盡皆知是李宇隨身部隊所攜帶的!可以說這四面大旗走到哪!李宇就跟到哪!這四面對戰神李宇來說大旗意義非凡,這可是無論是江東吳候孫權,還是曹*都知道的事情!就是連五歲的小孩子都知道,可以說是人盡皆知!李宇可以說是為了迷惑鍾繇不擇手段了!並且李宇還放出謠言,說是大軍糧草用盡,不得不退兵。返回涼州!這樣就可以讓鍾繇相信!李宇的算計不可謂不深啊!

    此時但見劉備軍盡二十萬大軍打成了三十萬大軍的陣勢,陸續後退!此時的劉備軍各部軍馬漸漸退去。但看長安城下,旌旗招展,好帶飄搖!李宇為了讓長安城的鍾繇可以信以為真,還親自到長安城下走了一圈!用此來迷惑鍾繇!此時的劉備軍步伐整齊,根本不想一個落敗的部隊!並且李宇為了能夠讓鍾繇信以為真!還沿途留下了很多陷阱!使得很多鍾繇軍中的探子,中了埋伏!李宇的計謀,這麼深,鍾繇焉能不中計呢?

    而鍾繇此人也並非浪得虛名之輩!乃是能能武之人!在真實的歷史之中,記載鍾繇此人戰功纍纍!並不比曹*的五子良將少多少!根據三國之記載!三國誌之中記載鍾繇此人自幼小之時長相就已經不凡,聰明才智過人非凡,他鍾繇曾經與其叔父鍾瑜一起去洛陽,途中遇到一個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鍾繇相貌,便對鍾瑜說道:「此童有貴相,然當厄於水,努力慎之」(這個孩子面相富貴,但是將有一個被水淹的厄遠,請小心行走)。結果,走了不到十里路,在過橋時,鍾繇所騎馬匹突然驚慌,鍾繇被掀翻到水裡,差點被水淹死。鍾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話應驗了,感到鍾繇將來一定會有出息,便加倍悉心培養鍾繇,可以說鍾繇要什麼,其叔父鍾瑜就給什麼!並且其叔父鍾瑜給鍾繇做了很妥善的安排!果真鍾繇此人也不負其其叔父鍾瑜厚望,讀書上刻苦用功,結果長大以後便先被當時穎川太守陰修舉薦為孝廉,做了尚書郎,並在陽陵(今陝西高陵)任縣令,後因病去職,並且鍾繇在當縣令之時民風極好,百姓無不誇口稱讚鍾繇的賢明。並且鍾繇還在宮中任過廷尉正及黃門侍郎,成為大漢皇帝漢靈帝的身邊侍從官,而後來漢靈帝駕崩,漢少帝登記!何進無謀,使得大漢江山落於董卓之手!大漢王朝進入了董卓之亂的時代,鍾繇見此知道董卓不能成事,便跟隨當時無兵無將的曹*開始了平亂,對曹*那是獻計獻策,並且曹*對鍾繇那個時候也可以說是言聽計從!鍾繇從那個時候開始便深得曹*的重用。後來當董卓挾持獻帝劉協時,鍾繇又與尚書郎韓斌一起商議,救漢獻帝劉協出長安,後因鍾繇屢立奇功,被漢獻帝劉協拜為御史中丞,又遷侍中、尚書僕射,並被封為東武亭侯。不過其實這一切都並非是漢獻帝劉協給的!其實不過都是曹*用漢獻帝劉協餓名字所給鍾繇的!

    後來鍾繇對曹*統一北方起了重要作用,當馬騰、韓遂諸將恃強居於關中時,曹*便命鍾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之職持節監督,終於說服馬騰、韓遂諸將。官渡之戰時,袁紹與曹*相持不下,鍾繇及時送一千餘匹馬給曹軍,為曹*大破袁軍立下汗馬功勞,因此,曹*寫信給鍾

    鍾繇說道:「得所送馬,甚應其急,關右平定,朝廷無西顧之憂,足下之勳也。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適當爾。」對鍾繇之功勞予以彰揚。

    後來匈奴單于在平陽發動了對曹*戰爭,鍾繇一個職被曹*拜為三軍統帥,鍾繇又開始率領軍抗擊匈奴單于;不久,袁尚舊部河東太守郭援陳兵河東,氣焰囂張。鍾繇部下欲躲避而去,鍾繇見此怒吼一聲說道:「袁紹正當強盛之時,郭援來關中暗中與袁紹互通情報,郭援之所以沒有立即公開與袁紹聯合起來,是擔心我們的威名,如果不理他們而躲避起來,那麼就會讓他們感到我們怕他們。這裡的百姓都仇恨郭援之兵,縱然我們躲開了,這些百姓能全部躲得了嗎?這就是我們沒有打仗而先失敗了。況且,郭援剛愎自用,頭腦簡單,一定認為我軍很好對付。如果他們渡過汾水安營紮寨,在他們未渡河之前就攻擊他們,我們可大獲全勝。」這時,馬騰又派遣兒子馬超帶領精兵追擊郭援。果然不出所料,郭援不經認真考慮,便欲渡過汾水,眾將阻止他,他根本聽不進去。當郭援兵還未渡過一半河水時,鍾繇率軍猛然攻擊,郭援大敗。鍾繇趁機殺了郭援,並同時降服了單于。之後,鍾繇又連續打敗了河東衛固的叛亂及邊境地區張晟、張琰、高幹等敵寇的騷擾。立下了赫赫戰功。鍾繇在曹*執政的時代,任侍中、司隸校尉。後來曹丕代漢稱帝,成立魏國,鍾繇更是深受重用任廷尉之職,封崇高鄉侯。明帝即位,遷太傅,人稱「鍾太傅」。就連陳壽都評價鍾繇道:鍾繇開達理干,…,誠皆一時之俊偉也。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所以從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鍾繇此人不僅是在內政上一把好手,就連在軍隊上也是一個知兵善用的人!所以鍾繇此人能能武,武雙全這個詞用在鍾繇身上,絲毫不過!所以這也就能說明,鍾繇在長安之戰中指揮部隊,能夠擋住李宇。並不是李宇太弱了!而是因為鍾繇此人確實有過人之處!

    正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我們說完鍾繇,言歸正傳!卻說此時此刻長安城上曹軍主將鍾繇親自登上長安城樓觀劉備軍撤兵,鍾繇觀看良久,但見劉備大軍數十萬軍馬已經全部撤退乾淨,但此時的鍾繇仍然恐怕中了計劉備軍元帥李宇的計謀;便令人遠處哨探,但不久很多哨探都死在了李宇命人設置的陷阱之中!只有少數幾個哨探安全回到了長安城中!哨探回來急忙稟報鍾繇劉備軍確實已經撤退,並且已經快撤退到涼州境內!鍾繇聽此方知劉備軍果然遠去,方才放心。縱令軍民出城打柴取水,大開城門,放人出入。此時長安城內因為被圍困了整整半個多月,糧食飲水都已經用盡!所以此時長安城中的老百姓和官神大族都拚命的湧出城外!而這就是李宇要的!到了當天夜裡,探子來報鍾繇說,李宇親帥劉備軍大軍又奔長安城殺來,此時城外的軍民競奔入城,鍾繇見此仍復閉城堅守長安城。而鍾繇不知,此時的長安城中劉備軍的平西將軍龐德已經率領一支劉備軍的小分隊混進了城中,準備偷襲長安城!然後和李宇來個裡應外合,一舉攻破長安城!但此時的鍾繇全然不知,竟然中了李宇的計策,被瞞在了骨裡!這也就是鍾繇丟失長安的原因!而此時龐德一混進長安城,李宇就知道自己的計策已經成功了一半!長安城,這座大漢王朝的古都已經是李宇的囊中之物了!

    而此時卻說鍾繇的親弟弟鍾於,此時奉命守把西門,約近三更,突然之間城門裡一把大火燃燒而起。鍾於此時此刻見大火燒起,不明原因急來救火之時,城邊突然轉過來一人,正是說時遲那時快!簡直就是一瞬間的工夫!但見那人舉刀縱馬大喝一聲道:「西涼龐德在此等候多時也!」此時鐘於被龐德的一聲斷喝嚇得不輕!但見龐德手起刀落!殺了一個鍾於措手不及,但見噗嗤一聲血濺三尺!一顆人頭滾落塵埃之中!鍾於被龐德一刀斬於馬下,此時劉備軍混進城中的精銳四面殺出,殺散了曹軍的軍校,龐德急忙驟馬斬關斷鎖,放李宇和趙雲兩人帥軍馬入城。鍾繇此時聽得外面喊殺之聲大起,剛要出門,便聽得探子回報說劉備大軍在李宇的帥令下已經殺進城中!鍾繇見此知道長安城已經守不住了,當機立斷便帥令殘軍從東門棄城而走。而此時此刻連番大戰的長安城,終於被李宇打了下來!正正好好用了十天的工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