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原配嫡女

正文 第118章 太夫人攆人 文 / 彌生涼

    因一時口誤將心裡話說出來的孟世子下意識的去打量六太夫人的臉色,心裡暗罵自己怎的就一糊塗在事情尚未解決之前就把自己的想法給暴露出來了-

    這要是溫氏六房以為自己是故意的,之後不同意他與溫宥娘的婚事該怎麼辦?雖然,周家娘子的事情,確實是他故意的……

    六太夫人得了孟世子那一句話,之前對孟世子與溫宥娘之間想不明白的事情頓時明瞭,然此時也不適合多說,只道:「周家娘子已隨余先生去弘文書院,世子要尋人,恐怕此時時辰也差不多了。」

    這是打算攆他出門了,這一句孟世子還是聽得出來的。

    不過孟世子向來是破罐子破摔(直來直往)的人,見自己說出口了,覺得反正都這樣了,也不能更差,乾脆起身行了個大禮道:「晚輩並未有冒犯溫家之意,對溫家娘子也是真心求娶!」

    六太夫人對孟世子這沒臉沒皮的話氣得更沒什麼好說的了,直接道:「來人,送世子出府!」

    立在六太夫人身後的丫鬟站了出來,要將孟世子給請了出去。

    孟世子巋然不動。

    六太夫人還真不敢拿東西把人給攆出去,不然到時候還有理說不清,只得軟了一分道:「世子若真心想求娶,自當由父母做主,請官媒上門才是!」

    孟世子條件反『射』般回道:「晚輩父母雙亡……」

    「孟氏乃世家大族,我溫氏高攀不起!世子還是請回罷!」太夫人軟下的脾氣一下子又被孟世子那半句給頂了上來,一臉怒氣的打斷孟世子的話。

    這還沒完沒了了!父母雙亡就能自己出來提親了?難道家裡就沒個長輩了?孟世子竟是連這一點禮數都不懂,除了是輕看溫氏還有什麼緣由?

    就算是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太夫人也絕對不會考慮與氏族通婚。

    不說氏族也甚少與庶族通婚,便是有不顧父母之命死纏爛打得以通婚的,其中庶族出身的女方,下場也鮮有善終者。

    她大溪陳氏雖不是氏族,然而也有數百年歷史,焉有為了巴附氏族而出賣兒女姻緣的想法來。更莫說溫氏六太老爺這一房,對氏族也並無高看,不需嫁娶氏族以顯身份。

    孟世子見六太夫人是真發了火,也不敢再多說,只忙道:「老夫人還請放心,晚輩自然會請長輩上門,以官媒作保!」

    六太夫人直接伸手道:「世子,請回!」

    孟世子只得走了,再不走估計六太夫人就得拿掃帚攆人了,不過臨出門還回頭可憐巴巴的訴冤,「老夫人在上,晚輩實乃真心!余先生實在不是良配!豈能誤了溫家娘子終生!」那王八蛋,哪配得上溫宥娘!

    這話連送孟世子出莊子的丫鬟聽了都唾棄,不論余先生如何,卻也比名聲爛遍大隆的孟世子要強上些許。

    要溫宥娘嫁給孟世子,這才是誤了終生呢!

    等著身邊的丫鬟將孟世子送走,六太夫人便叫人將溫宥娘叫進了屋中。

    「老祖宗尋宥娘有事?」溫宥娘一進門便笑著問道。

    六太夫人本想呵斥溫宥娘跪下,然而又想到了住在莊子上的四房溫老夫人,只得將心中的怒氣壓了下去,道:「且坐罷。」

    溫宥娘尋了下首的位置坐下,道:「老祖宗面色不太好,可是哪不舒服了?要不要宥娘派人去京中請個郎中來瞧一瞧?」

    對於關心人,溫宥娘向來做得十分貼心。

    六太夫人聽得溫宥娘的話,肚子裡的氣也消了不少,只道;「無礙。」

    六太夫人身後的丫鬟卻是忍不住,將孟世子來府上拜訪說的話複述了一遍,最後道:「老祖宗這也是氣極了!這才將那登徒子攆了出去!」

    溫宥娘聽得孟世子說得那些話,前面倒沒什麼,只覺得正常,然而聽到後面那幾句,就不自覺開始嘴角抽搐。

    「孟世子向來做事荒唐,老祖宗也不用放在心上。」溫宥娘只得這般道。心裡卻恨孟世子行事不妥,可是將她害慘了。

    六太夫人倒也沒先說孟世子之事,反而問道:「你對與余府的親事,一直也有所不滿罷?」若是滿意,在處置周家娘子之事時便不會那般隨意。

    溫宥娘琢磨了半晌該怎麼圓這件事,打量著六太夫人的臉色,小心道:「在不曾遇見周家娘子之前,宥娘並不曾不滿。余府郎君家資豐厚,年少有為,又無族人拖累。嫁過去就能當家作主,於女子而言卻是再好不過的。只是在遇見了周家娘子之後,宥娘才覺得余府郎君或許不是良配。」

    「周家娘子與他青梅竹馬,余府郎君為心中道義且不顧及。又何談宥娘與他,也不過幾面之緣?」

    溫宥娘見六太夫人臉色並無礙,方繼續說了下去,「宥娘不敢想,若是有一日,我與他心中大道相背。恐宥娘下場尚不如周家娘子如今。」

    溫宥娘倒不覺得餘慶年當初不想娶周家娘子,所以才要守疊孝。而是因為要守疊孝,所以才與周家的婚事無緣。

    疊孝於名聲十分之重,所以餘慶年堅持己見不肯成婚。溫宥娘擔心的是餘慶年將名聲看得太重,名聲重過規矩,再規矩重過人情。

    周家娘子與餘慶年一道長大,且自幼訂婚,且因為守孝之事最後被嫁別門。溫宥娘不覺得她若有一日行事與餘慶年相反,對方會因兩人感情深厚而遷就於她。

    無非也和周家娘子一般,分道揚鑣罷了。

    只是那時,她未必比現在的周家娘子強。畢竟余府環境複雜,周家娘子先前的夫家並不能比。

    溫宥娘的顧慮,六太夫人也知曉。

    然而也知道這只不過尋常,在大隆每一個小娘子嫁人後都會遇著的,就帶著勸慰道:「為人婦者,自然要以夫為天,方顯賢惠。你莫要學那些世家千金,過分驕傲、偏執。」

    那些世家千金,委屈不得,一受委屈便鬧得沸沸揚揚,鬧和離鬧分家,對六太夫人而言其實也不過是貽笑大方罷了。

    「可他若要我死,我必然是不會去死的。」溫宥娘搖頭。

    餘慶年行事上看著心善,連孟世子那般王八羔子都願意救,可固執起來卻也是旁人撼動不了一兩分的。可她自己的性子她自己知曉,固執起來恐怕也不低於餘慶年。餘慶年要的,當是一個能處處包容他,且處處為他考量的妻室。

    她嘴裡說餘慶年不是自己的良配,其實心裡也知道,自己或許也不是餘慶年的良配。不說別的,就是餘慶年那總愛做好事兒的性子,估計她也容忍不了。

    六太夫人倒是被溫宥娘這句話給逗笑了,「婚姻乃結兩姓之好,又哪會隨隨便便讓人去死了呢。你呀,也是想得太多了。」

    在六太夫人心裡,只覺得溫宥娘這是因自己身生父母之事,才有的這心病。可這天下如溫家大爺及溫太夫人那般無恥的人又才多少,豈能因噎忘食。

    溫宥娘並不同意這個說法,「人生在世,不為名便為利。余府郎君不求利,卻是求名的,不然當初也不會執意要守疊孝。可若哪一日,因為名利,他執意要我去死,這不是荒謬?我命由己不由天,又豈能隨意交予別人之手?」

    要她把自己的路與將來的命運交在別人手中,恐怕下輩子都不可能。她要的,必定要自己親手去拿。

    「所以你覺得孟世子比余府郎君要好?」六太夫人卻是猛地將將話題掰道了孟世子身上,想詐一詐溫宥娘的實話。

    但這種手段,倒也難不住溫宥娘。

    謝氏之事,溫宥娘不想此時與六太夫人說出來,只得假裝不明白道:「老祖宗這是何意?」

    六太夫人冷著臉說道:「這莊子裡的人,雖大多乃是伯府中人,且聽命於你,然而又有什麼瞞得住老祖宗的?」

    溫宥娘忙起身告罪道:「宥娘並無他意!」

    六太夫人自然明白溫宥娘話裡的意思,頷首道:「老祖宗知道,京中情勢複雜,你也不過是不信外人,方才要了伯府的人來伺候,且也從未想過瞞我什麼。」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孟世子今日將話說明後,六太夫人才能從平日裡的一些跡象裡,看出兩人似乎是有意的。

    「可你也要知曉,咱們溫氏與孟氏,是高攀不上的。」六太夫人沉聲道,「若是為奴為俾,我溫氏的兒女,卻不會那般讓人輕賤。」

    孟世子想娶溫宥娘何其難,怕最後也不過納入府中為一側室。然而溫氏卻不可能將女子予人為妾,不然這與那些荒唐的人家又有何差別?

    溫宥娘回道:「宥娘知曉。婚姻之事,乃結兩姓之好。孟世子雖願想娶,若無長輩同意,官媒上門提親,宥娘也不會傻得會信。這一切亦不過是世子一廂情願罷了。他若真想娶,自然會將一切打理好。」

    就差說她不過是忽悠孟世子的。要孟世子能擺平一切娶她,她自然無話可說就嫁。要擺不平,她自然就不會嫁,自有自的路要走。

    「余府郎君之事,也與孟世子無干。」溫宥娘最後還是替孟世子遮掩了一下,背了下黑鍋。

    六太夫人聽得這些話,就道:「且不論如何,此事也得你另一個老祖宗回京後再談。在此之前,你也不得再與孟世子相見,免得引人閒話。至於孟世子送來那十名護衛,你還是讓他們從哪來便回哪去罷。」

    如今看來,當初那群護衛又哪是為了報答救命之恩那般簡單。

    六太夫人不想溫宥娘與孟世子再有瓜葛,那十名護衛自是要退回去的。

    那十人溫宥娘才剛開始用得熟稔,哪有才吞進肚子裡,又吐出來的道理。

    「老祖宗明鑒,如今莊子上並未多少人,且又在京郊。那十人,還是待余卿他們回來後再送回罷。」溫宥娘回道。

    打著安全的旗號,六太夫人確實不好再說,且她也並非餘慶年那種不知變通固守成見的人,因此道:「那也不許與孟世子有所往來。」

    溫宥娘忙道:「老祖宗放心便是。那十人必然是會聽我的話的。」

    其實等溫宥娘才跟六太夫人各種保證後回到自己屋子,孟世子的信就已經來了。

    等打開一看,溫宥娘卻是笑了起來。

    雖然孟世子平日裡各種不靠譜,卻不曾想到要真做起事來,倒也算是會些章程。不至於面面俱到,卻也算是沒什麼大的紕漏。

    要真如孟世子信中所言,那麼他們之間的婚事當是沒有問題的。她的身份,與餘慶年的退婚,及與孟氏結親,這幾件事,在這兩三月中,孟世子已然安排妥當,只等著過些時日餘慶年前來退婚了。

    溫宥娘合上信紙,尋著明火將之燃盡,丟進水中,用手指將灰燼攪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