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原配嫡女

正文 第105章 孟世子相請 文 / 彌生涼

    「猜的。」溫宥娘低聲道。

    薛九想了想,也明白了,如今的皇帝是什麼樣的人,其實誰不明白呢。不過大家都不過是裝著糊塗罷了。

    「不過虛名罷了。」薛九回道。

    戚家乃世家,祖上封侯拜相,官至上卿者,也不知凡己。如今當今有可能將侯府升至國公府,然而在沒有賜下皇田與俸銀的前提下,其實也算不得什麼。

    不過是個虛名號,好讓外人覺得皇帝並非冷血,籠絡臣下而已。

    溫宥娘見薛九對國公位如此不在意,只微微偏著頭與她道:「雖是虛名頭,然而在天下人眼裡,卻是對戚家皇恩浩蕩了。戚家若不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不就是有負皇恩?」

    「戚家?」薛九頓了頓,不知想到了什麼,才繼續道,「如今戚家也不過尋常世家,讀書讀書不成器,習武武不成功。如何能報答陛下的一番皇恩?鎮南侯府,還是侯府便好。公公本就因已之過,遭敵方算計吃了敗仗,連累諸將,又哪來的臉面敢受國公之位?」戚侯爺這一死,跟著死的可有不少勳貴家子弟。整個北城,近日裡到處都飄著白番,哭泣聲不絕於耳。

    戚家這是打算推辭國公位,沒打算領皇帝的一番好意了。

    溫宥娘不再說此事,只說到戚侯爺的後事,「想來妹妹嫁過去之後,便要舉家護送戚侯爺的棺木回祖地,守孝三年。我們姐妹再相見,也不知會在何時了。」

    薛九聽了也覺有些傷感,然而傷感卻也比不過心中的歡喜,道:「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以後我們姐妹雖是各隔一方,然書信往來當是無礙的。何況哪一日姐姐若是在京中呆膩了,大可去妹妹那玩一陣子。我們姐妹不就再相見了?」

    言語中,絲毫不提回京之事,就表明戚家恐怕就此要退回祖地,於其他世家一般了。

    本戚家在京中亦不過戚鉞祖父這一支,要完全退回祖地……而薛九一房男丁盡數在南邊,其他房並不成器。

    這是打算學當年的鎮國公打算擁兵自重?還是打算現在就開始投靠南寧?

    溫宥娘想到這,不得不提到謝清輝,「謝清輝取得青鋒劍之事,妹妹可是知曉?」

    薛九對上輩子自己死後之事,其實也算得出的。大隆的皇帝敢辱她薛家,算計她父兄去死,那也別怪她薛家反了這大隆。

    謝氏下嫁南寧,彼時沒理由不會趁機攻入大隆,到時會是什麼樣的局勢,卻是她預料不到的了。然而她當時也並非沒有顧慮到這一點,因此在最後著紅玉送出的那一封信中也有所提及。

    若是薛家不想篡位,背負亂臣賊子之名,不如就以她的死,送大隆皇帝於不仁不義之地,投向南寧。

    南寧皇室乃先鎮國公一脈,本就大隆千年世家出身,然而被太宗逼反,本就大隆不佔理。

    彼時薛家投奔南寧,並算不得引狼入室。不過是昏君無道,世家為天下所為罷了。

    因此薛九對謝清輝回南寧所為之事並無多大反應,「謝家乃千年氏族,在前朝時若不是被皇室迫害,也不會助太祖登基。青鋒劍乃前朝皇帝御劍,謝氏知曉埋在何處並不奇怪。」

    溫宥娘道:「可謝氏投靠南寧,南寧太子奪南寧二皇子之勢,不過是時日的問題。待得南寧太子奪得南寧大勢之時,就當是對大隆磨刀霍霍之日了。妹妹一家子都在南邊守著,竟不擔心?」

    薛九知道溫宥娘的意思,南寧太子一旦掌勢,對大隆大量出兵就會提上日程。到時大隆的第一道防線便是薛家守著了。

    然而,薛九如今對大隆皇室怨恨滿滿,並無忠心,又哪在乎南寧出不出兵。大不了尋機隱退或者投靠南寧便是。

    然而薛九正打算開口說,便被溫宥娘打斷。

    溫宥娘道:「妹妹莫不是忘了,投靠與降敵是兩回事?」

    如謝氏這般在南寧太子尚未掌權之時投靠的,便是有一日帶著南寧大軍攻破大隆京城,史書上也不會對謝氏有什麼微詞。

    然而薛家卻不同了,本先就為大隆邊關守將,南寧來犯不與之抵抗,反而降敵,到時南寧便是得到了大隆天下,史書上也不會抹去薛家頭上的貳臣與降將的名聲。

    「氏族愛名聲,甚於性命。」溫宥娘又道。

    不到萬不得已,如上輩子薛家那種局勢,薛家就不會反。如今薛九已經逃脫了上輩子的命運,會被皇帝打壓的可能幾等於無。

    薛家拿什麼降敵或者造反?

    薛九被溫宥娘打斷,並未生氣,又聽得溫宥娘兩句,才明白溫宥娘心中真正之意,道:「要妹妹沒猜錯,姐姐當與謝氏沒有恩怨才是。怎的對謝氏這般在意?」

    因對跟謝氏敵對了,這才不想戚薛兩家投奔南寧,所以與她說了這些話來。

    其實只要這一次戚家能回到祖地,隨後暗中投奔南寧,便是以後南寧與大隆開戰,勸降薛家,最終南寧拿下大隆,史書上也不會寫得太過。

    在歷經一世之後,且立於高位,薛九並非如上一世那般在意名聲了。在意名聲又如何,也不過是給予他人攻擊自己的矛頭而已。

    不過,溫宥娘與謝氏之間的事情,薛九卻是想知道一些的。

    溫宥娘也並未隱瞞,只將張府和仇府與謝氏之間的恩怨說了一遍,道:「當年我母親為人所利用,這才造成大錯。在事覺之後,立馬寫信與謝氏明珠,為此事致歉。然而這些年,謝氏卻不曾放過張府。我母親一生悲苦,便出自謝氏之手。張府當初若不是發覺得快,此時倒下的便是張府而非仇府了。而留下來的仇府……」

    溫宥娘一笑,「姐姐冒昧問一句,當年宮中若無溫氏之女,一切會不會改寫?而這裡面是否有謝氏手筆?」

    書中溫長慧若沒有仇府做靠山,只靠著溫府,能否真正對薛九的後位造成威脅?沒有仇府,那麼薛家有沒有可能逃過那一劫?

    溫宥娘其實也是在賭,賭薛九重生後並未從上一世的仇恨中掙脫出來,賭她若是得知上輩子那一生的悲劇有謝氏插手,便不會再想著投靠謝氏之事。

    薛九聽得溫宥娘的一番話,久久無言。

    謝氏明珠之事,她自然也知曉。如今溫宥娘說出來,才讓她想得更深了一些。

    如當年仇府明明得罪了謝氏,為何謝氏卻將仇府一直留到了最後。裡面有沒有可能,謝氏將仇府當作一步暗棋,就為了替南寧太子奪取大隆天下。

    而她薛府,也不過是謝氏與南寧太子的踏腳石?便是最後投靠了南寧,也不過是為仇人做嫁衣?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在日積月累中不斷發芽。薛九將她的話聽進耳裡去,就表示她的計劃成功了一半。

    溫宥娘在旁邊又將他們姐弟自幼被下藥之事說了一回,「余卿並非早產,然而面上見著卻有弱症,也不過是當年被人灌藥之故。初時,姐姐只當是家中太夫人因不喜我們生母與祖母之由才狠下毒手。然而如今想來,裡面卻沒那般簡單。我們姐弟好歹也是太夫人心愛的孫子血脈,她再狠毒,也當給溫家大爺幾分情面才對。這麼一想,當初對我們姐弟下藥的人背後是誰?上一世我們姐弟之死,最後被歸咎於仇氏善妒,背後又是誰的手筆?」

    溫宥娘雖並不怎麼贊同六老太爺所言,覺得他們姐弟下藥之事並非溫太夫人下手,而是背後有別家的影子。然而此時要能唬住薛九,她也不妨把這種說法說出來一用。

    「只可惜,當年授命郎中給我們姐弟下藥那個丫鬟,卻是被發賣了出去,至今不曾查到下落。不然,當然到底是誰的授意,卻也問得出的。」溫宥娘又道。

    薛九過了許久才笑著道:「姐姐想得果真多了一些。」

    溫宥娘道:「若不是青鋒劍之事,我又何曾想到那麼多?如今青鋒一出,倒像是讓人覺得,謝氏早就對大隆有了反心的。就算是在宮中,當年謝氏正居正宮,現在連皇宮裡恐怕都還有謝氏的人。」

    當初先帝時謝氏出事,居於正宮的謝皇后便自裁於皇后所住之地,謝皇后在宮中數十年,當有自己的勢力留下來。

    這話聽進薛九的耳朵裡,卻讓她想到了自己當初入主中宮之後的事情了。

    那時候……確實有一股無法探尋到的勢力暗中幫村著溫淑妃,才讓溫淑妃在宮中立於不敗之地,連其他世家所出的妃子也拿她無可奈何。

    還有她與當初皇帝的日益疏離,溫淑妃與皇帝之間的種種。如今看來,竟都像是一齣戲那般了。

    要那一齣戲的背後是謝氏,而上輩子謝氏確實是成功了。就算是薛九上輩子死得早一些,也知道大隆的江山是保不住的。

    溫宥娘見薛九將她說的那些話,都聽了進去,便道:「今日日頭已晚,姐姐還要出城門,也就不在妹妹這多呆了。以後妹妹要是有什麼事不明白的,我們一起想想,或許就明白了。」

    在薛九眼裡,溫宥娘與她是一樣再來一次的人,有著共同的敵人,自然是一夥的。如今仇氏已經倒下了,又有謝氏從水面中浮出,兩人又共同面對著一樣的新仇人……

    「那妹妹送姐姐幾步。」薛九起身道。心中卻已經將溫宥娘的話信了七七八八,只等尋到一二證據證實,便想與溫宥娘繼續結盟。

    溫宥娘告別了薛九,坐上馬車出了京城大門。隨後不久馬車就在京郊外停了下來。

    溫宥娘看了冬梅一眼,夏荷便起身往外,撈開簾子一看,又回頭來,「姑娘,是孟國公府的馬車。」

    溫宥娘一聽到孟國公府的名兒就覺得不好了,只聽得馬車外的聲音,「小的乃孟世子身邊的下人,喚阿毛。世子聽聞溫家娘子今日出門,特令小的在此等候,說有要事與溫家娘子相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