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原配嫡女

正文 第101章 番外 ·天道好輪迴 文 / 彌生涼

    薛皇后挺著筆直的脊樑,只怔怔的望著緊閉的大門。門外若無意外,便是層層把手的禁軍。

    她的好夫君,好皇帝陛下,在得知她的父親被南寧大將設套伏擊生死不知之時,沒有半點言語的安撫,卻只是讓人圍了她的宮殿。

    其中意味十分明顯,這是告訴天下的人,他要廢後了。

    想來他等了這麼多年,直道這一刻才放心了罷。

    「娘娘。」大宮女紅玉輕輕叫了一聲。

    過了良久,薛皇后才回過神來,看向唯一留在她身邊的宮女。

    紅玉是她在邊關時買來的婢女,過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婚配。到如今,她的宮殿跑的跑,散的散,留下來的還是只有她。

    早年,她也曾想替她找一個俊俏的郎君嫁了去,可紅玉卻認了死理,只願意跟著她不願出宮。

    那時她以為紅玉不願嫁人是因曾經家中嗜酒的父親打死母親所致心病,便極少勉強。等到了後來卻是捨不得她那一分單純,私心裡想要將她留在自己身邊了。

    紅玉見薛皇后看她,傷心得都流下了眼淚,只因外面守滿了禁軍,卻是不敢哭出聲響來。

    薛皇后看著流著眼淚的紅玉,心中微微一歎,暗道便是為了留下這個傻子的一命,她也要狠心一回了。

    「筆墨伺候。」薛皇后輕聲道。

    等紅玉將紙筆擺好,在一邊開始緩緩研墨,薛皇后便起了身,走過千手觀音狀的燭台,臉上神色莫名。

    紅玉磨好了磨,便退去了一邊,只看著已經提筆的薛皇后。

    薛皇后立在案桌前,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

    待再睜開眼之時,薛皇后只盯著案桌上的紙,下筆飛快,猶如早練好千百次那般。

    從紅玉立著的方向,恰好可看見薛皇后低垂著的側臉,尚看得出當年的姿容與風采。那曾是一個心胸寬廣、雙眼充滿生機的小娘子。卻被這深宮深深磨去了所有的稜角。

    案桌上的油燈忽明忽暗,映襯著薛皇后執筆的手纖細秀長,微微動著,像是寫盡了所有人的命運。

    薛皇后一口氣將信寫完,將之放置在一邊,又提筆在第二張較大的信箋上寫了半闋詞,這才輕輕將筆擱在玉製的筆架之上。

    等著第一頁紙干,薛皇后將之捲成一個小卷,從頭上拔下一支最普通不過的玉簪子,打開戴帽,小心翼翼地將紙卷塞了進去,蓋上帽子。

    「紅玉。」薛皇后叫道。

    紅玉悄悄走了上前,卻是一聲不言。

    「更衣。」薛皇后吩咐道。

    紅玉便開始一件一件的將薛皇后的配飾取下,隨後是沉重的皇后禮服……最後才是頭上的九鳳頭金簪。

    等紅玉將要退下之時,薛皇后卻是單手將紅玉的手捉住,用玉簪子快速的在紅玉手中寫下了一行字。

    紅玉見得分明,抬頭看向薛皇后搖頭。

    薛皇后只顏色沉沉的看著她,又飛快在她手上寫下了幾個字。

    這幾個字讓紅玉的頭如千斤墜,再也搖不動。

    薛皇后見說服了紅玉,便拉著紅玉走到了床頭,悄悄挪開遮擋的物件,打開床頭板露出了一個洞口,示意紅玉離開。

    紅玉手裡捏著薛皇后給的玉簪,只跪著對薛皇后無聲磕了幾個頭。

    薛皇后又抬起紅玉的手,用手指在上面畫了一個地圖。最後在一處點了點。

    紅玉淚流滿面,卻不得不從洞口鑽了進去。

    不過片刻,那洞口便重新被遮擋住。

    薛皇后躺在床上,只捂著眼睛無聲笑,笑得連眼淚都流了出來。

    陛下啊。

    薛皇后暗中歎道。

    想當年皇帝尚在潛邸之時,他們也曾恩愛過。

    又哪知那幾年的恩愛時光不過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在她榮登後位後沒多久,當初那位專情的陛下,後宮裡就裝滿了女子?

    又哪知這位變多情的皇帝,卻是專情得很,處處為著心愛的女人鋪路,不惜害死自己的兒子?

    薛皇后翹起嘴角,至今日後,且讓我看看你們所謂的真愛能愛到哪一步可好?

    陛下。

    我等著你們的下場吶。

    ……

    「著火啦——」

    「著火啦——著火啦——」

    皇后宮的火勢在半夜裡照亮了整個皇宮,徐貴妃被喧鬧聲吵醒,含糊道:「這是怎的了?」

    有宮女上前來道:「娘娘,皇后宮裡著火啦。」

    皇后的父兄在邊關生死不知才傳到京中一日,皇帝便忍不住將皇后軟禁,透出了要廢後的消息來。

    然而作為宮中地位僅次於皇后之下,且處處與皇后作對,最有望當上皇后的徐貴妃,聽到這個消息卻從來沒有激動過半分。

    有小宮女從外面敲門後開門走了進來,跪著道:「娘娘,皇后宮裡的紅玉求見。」

    徐貴妃起身披上外衣,聽到紅玉求見的消息臉色並無異色,只道:「讓她進來吧。莫讓別的人看見了。」

    小宮女點頭應是,這才退了出去。

    在一邊伺候的大宮女聞言忙道:「娘娘,咱們何必去沾那一趟渾水。」

    徐貴妃勾著嘴角笑,並不言語,只等紅玉被帶進來跪下後,直截了當的問:「薛九準備讓本宮作甚?」

    對於徐貴妃直稱皇后名諱,跪在地上的紅玉並未發怒,只磕頭道:「小姐讓奴婢尋貴妃娘娘,讓貴妃娘娘送奴婢出宮。」

    旁邊的大宮女正想呵斥,卻聽得徐貴妃十分爽快的道:「好!」

    紅玉得徐貴妃這一言,又深深磕了一個頭。

    徐貴妃便擺手道:「暖玉,將她藏起來,明日宮門一開,便送出去。」

    被叫做暖玉的大宮女只好應聲,將紅玉帶出了徐貴妃的寢殿。

    待寢殿空空,只剩一人,徐貴妃才嗤嗤笑了起來。

    當年她進宮時,她的父兄說皇帝不過是想要一個人制衡宮裡的皇后,想讓她一家不得與薛家走得太近之時,她沒有信。

    等到進了宮,幾月榮寵,從才人到四妃,何其榮耀。便連皇后也要對她後退一射之地。

    終於她腹中有了孩兒,卻在四月被害小產,一切證據指向皇后,而皇帝為安撫她,將她升為貴妃後,她終於信了。

    等到後來,太子早夭,一切證據指向了自己,徐貴妃對皇帝的冷血已然深入骨髓。

    自那以後,她與皇后都再也沒有子嗣。所謂皇后與貴妃,都不過是一個空名頭罷了。

    而至今生有皇帝長子的溫淑妃?

    徐貴妃重新躺回床上,她就等著看好了,看看皇帝的深情厚誼溫淑妃擔不擔得起!

    ……

    平南侯在戰場生死不知數日,皇帝在朝堂上數次提起廢後,不想將薛皇后葬入皇陵,皆被朝臣反對。

    一直到一月後,有八百里急件入京,皇后娘家薛家反了!

    坐在皇位上還在與眾臣掰扯著的皇帝頓時癱坐下來,怒道:「還不快細細道來!」

    本與皇帝僵持,一直不肯同意廢後的大臣們都傻了,萬萬沒想到他們還在想著護著薛皇后的死後榮耀,薛家卻對他們如此打臉!

    隨後不久,仇府一門在南面作戰為南寧大將黃寶有所殺。大隆防線被破,徐將軍且戰且退,大隆局勢頓時萬分艱難起來。

    而內,不過一月,薛家軍勢如破竹,直逼京中,打著替薛皇后復仇,清君側誅妖妃的旗號。過往氏族竟紛紛加入,帶著曲部相隨,直到十萬大軍立於城下。

    「陛下!為江山社稷計!還請陛下早下決斷呀!」有大臣於大殿上痛哭流涕道。

    丞相溫氏病入膏肓,早已不能上朝,整個朝廷亂作了一團。朝堂上要求誅殺溫淑妃,以平薛家之怒,保大隆江山者十之□□。更有諫官以死相逼,血濺擎天之柱。

    十萬大軍在外,眾大臣在內以死相逼,皇帝竟無路了走。

    「若是誅殺了溫氏,誰能保證薛家會退兵?」皇帝有些茫然地問道。

    都已經打到了京城,便是溫淑妃死了又如何?難道薛皇后就能活過來?這江山可比一個薛皇后的死重。

    直到此刻,皇帝心中才開始後悔,記起薛皇后之好了。當初薛皇后在時,多方約束薛家,薛家膽敢造反?

    若薛皇后在,今日何以是這種局面。

    臣子們面面相覷,最後有人出列道:「薛侯爺父子生死不知,陛下便軟禁皇后,逼得皇后自盡以證清白,這本就是陛下錯了。然而若能陛下親下罪己詔,誅殺妖妃,還薛皇后一個公道。薛家若不退兵,便是無理造反。那些跟隨的世家又怎會再相隨?」

    皇帝對溫淑妃之寵,誰不知道呢?對薛家的處處針對與□□,也瞞不過眾人去。只是那時候,大臣們都以為薛家下場不會好的,又哪能料到薛家竟然反了。

    如今薛家打著為薛皇后報仇,清君側諸妖妃的旗號,若是皇帝將溫家一門收入監牢,賜死溫淑妃,以平天下悠悠眾口,再尋利口舌之人前往各大世家遊說,未必沒有生機。

    皇帝閉上眼,緊捏著拳頭,最終鬆開之時,心中已然下定決心,道:「將溫氏一眾打下監牢,著三司審議。溫淑妃……賜死罷。」

    「陛下聖明!」眾大臣齊聲道,聲音響徹皇宮。

    皇帝搖頭,只蹣跚著退回了宮殿之中,對自幼陪著自己一道長大的太監道:「今日,朕誰也不見。」

    說完話的皇帝坐在榻上,只扶著自己的額頭,哈哈哈大笑起來。

    他的皇祖父、他的父皇,都是這般做的,可偏偏他這麼做的時候,卻丟了整個江山!

    「薛九。是朕對不起你吶。」皇帝喃喃道。

    當初娶薛九之時,確實有利用薛家為自己爭位之意,然而那時他心中也是真的歡喜過薛九。

    可如今他們怎的就走到了這一步呢?

    而溫淑妃,他亦是真的愛啊。像一個男人愛著一個女人那般,不因他是皇帝,不因她是溫氏之女。

    這世間竟也容不下他們這對相愛的人?他不過是想將最好的東西給予最心愛的人罷了。何錯之有?

    他是帝王,天下為他所有,可身為人臣的薛家竟然謀反!

    十月,天漸寒。

    溫淑妃賜死於內宮,懸屍於城外。大隆最後一任皇帝親下罪己詔,著皇長子於城門上誦讀。

    京中溫氏一門十七口,不論男女老幼,斬殺於菜市口。掛頭於城門上。

    十萬大軍,自退其三。

    十月十七日,徐氏降南寧,南寧太子率兵北上,與薛家軍於京外匯合,攻破城門。

    屠盡大隆皇室。

    大隆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