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原配嫡女

正文 第044章 帝王欲賜婚 文 / 彌生涼

    溫宥娘哭了一場,長久以來壓在心底的委屈徹底宣洩了出來,整個人都鬆快了些。只是在回到溫府之後,卻大病了一場,整個人都消瘦了下來。

    等過了四五日,身上的感冒一好,鎮國公世子一行就已經到了京城。

    當今陛下為了迎接鎮國公世子在皇宮辦了一場宴會。但凡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員女眷,都接到了禁宮皇后的帖子。

    溫宥娘看到帖子的時候不由得問:「陛下是打算賜婚給鎮國公世子?」

    不然帖子上何必言明要帶上家中嫡出娘子。

    溫老夫人也這般猜測,只是臉上並沒帶上什麼喜色。

    溫府還沒定親,適合婚配的,也就二房的宛娘。

    可先不說宛娘的性子不適合嫁給鎮國公世子,就說這憑空出現的鎮國公世子,平日裡連聽都沒聽說過,誰願意把自己家精心教養的娘子嫁給他?

    誰知道他是美是醜?是胖是瘦?是博才多學還是戰功纍纍?從哪來,又準備往哪兒去?

    「宥娘,你去跟宛娘說說。可別被那點子富貴迷了眼。」溫老夫人最後道。

    溫老夫人雖然也想宛娘高嫁,不過也得對對方知根知底。

    這憑空冒出來的,誰願意誰去,溫家可不賣孫女兒。

    宛娘從溫宥娘嘴裡知道陛下打算為鎮國公世子賜婚,眼也亮了,不過那顆嚮往富貴權勢的心還是沒有被糊住眼。

    「姐姐,鎮國公世子到底是誰啊?怎的就沒聽說過?」宛娘狐疑道。

    溫宥娘不懷好意的一笑,湊她耳朵邊道:「南蠻子那邊的太子。」

    「太子?」宛娘被唬了一跳,隨即又茫然了,「那跟鎮國公世子?這是什麼關係?」

    橫豎是百年前的老賬,雖然之前的皇帝有下禁口令,然後私下裡說一說只要不傳到外面去,倒也不打緊。

    再者溫老爺子還琢磨著往宰相那位置奔,是決計不想讓自己的孫女兒嫁給南寧太子的,這一嫁整個溫家的仕途都完了。()

    等溫宥娘把鎮國公世子的來處一說透,宛娘就傻眼了,心裡的那點子小心思被澆得透涼。

    南蠻是什麼地方?反正在京城人眼中,那就是窮鄉僻裡,跟西北煤礦那地兒沒差了。

    這種地方,就算是去當太子妃,宛娘也沒那個想法。

    溫老夫人擔心宛娘被富貴迷了眼,可也忘了人家奔著富貴去的,一般都有雙利眼。

    什麼人家該嫁,什麼人家不能嫁,只需稍微一聽到點消息,心裡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姐姐的意思咱們不用打扮得太出色?」宛娘道。

    溫宥娘點頭,「該怎麼裝扮就怎麼裝扮吧。橫豎京中又不只咱們一家。總會有傻子會去搏一搏的。何況陛下也未必捨得祖父。」

    朝堂上的事情宛娘不懂,但她知道她要是嫁給了外族人,整個溫家都不會好了。

    到時候她嫁得天高地遠的,在大隆娘家又不得勢,還不是被南寧的人想怎麼拿捏就怎麼拿捏。

    更何況她還從溫宥娘嘴裡得知,這個太子似乎不那麼得寵。

    南寧的太子似乎的確是不怎麼得寵,從平南伯從南邊將人護送回京這一路,就被刺殺了好幾回。也因此才會走走停停了兩個多月才到京城。

    一個不受寵的南寧太子,對大隆而言有多重要,恐怕沒有誰比皇帝更加清楚。皇帝清楚,身處上層的官員們更加清楚。

    只是也不是誰都有一副解救蒼生的胸懷。

    至少溫宥娘看到了好多家娘子穿得都比平日裡低調得多,反襯著她們這些照日常穿戴的出色了起來。

    宛娘在一邊扯溫宥娘的袖子,「大姐姐,要不咱們把絨花取下來?」這也太醒目了點。

    溫宥娘笑了笑,大隆的確是願意跟南寧太子用聯姻以換取和平,甚至是拿回錦城。可大隆皇帝也沒軟到真讓南寧太子在大隆臣女中隨便挑揀的地步。

    從京中冒出鎮國公世子好進京的消息都快半月,溫宥娘就不信皇帝心目中沒有人選,而下面當臣子的心中沒有想法。

    「不用。」溫宥娘道,又回頭對跟著來的溫長慧道:「待會兒你跟在我身後,別亂走。」

    溫長慧對皇宮要比溫宥娘熟得多,畢竟仇氏與宮中的淑妃交好。雖才七歲,卻時常被仇氏帶進宮。

    皇后生有二皇子,只七歲上進崇文殿讀書便被立為太子。而淑妃生有皇四子,一向低調不爭,與皇后關係尚為良好。

    因此仇氏與淑妃的交好,並沒有礙著皇后的眼。

    溫宥說這一句,也不過是客套。

    加之溫長慧是跟著溫老夫人來的皇宮,要是東跑西跳出了什麼事兒,到時候也只會給仇氏出院子的機會。

    這種事情,最好要從最開始就防範於未然。

    溫長慧雖然才七歲,但宛娘並不喜歡這個大房的妹妹。

    她承認她有些見不得人的心思,嚮往榮華富貴,然而要時時被這種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的眼神看著,就是菩薩心裡也會有不滿。

    因此宛娘聞言就笑了笑,「四妹妹子宮中怕是比姐姐還要熟的,姐姐還怕四妹妹走丟了?」

    溫宥娘笑著看了宛娘一眼,就讓對方閉了嘴。

    一榮俱榮易損俱損的道理,宛娘不是不懂,只是在她眼裡,讓她跟溫宥娘這個大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她是願意的。

    但要換成筠娘跟慧娘,她可不願意。

    溫長慧也不傻,當然知道自己母親被關進院子裡後,在溫家的日子肯定不如之前的好過。

    只是這是在古代,她也沒辦法,總不能說跟溫家割裂開來,讓她母親跟父親搬出溫府來。

    別說她不敢這麼說,就是她說了,恐怕她母親也會給她一個大耳巴子。

    此刻被溫宛娘言語刁難,溫長慧也只能往溫宥娘身邊靠了靠。

    跟著溫宥娘總是沒錯的,她總不會看著自己的一個妹妹在大庭廣眾之下被另外一個妹妹欺負吧。

    溫宥娘的確是那種不可能讓外人覺得溫家兩房不合的人,即便這種不合早就被人知道得清楚。

    但面子這種事情,該繃的時候還是得繃。

    就像已經走到她們眼前的薛九,溫宥娘還真只能硬著頭皮往溫長慧面前站了站,也不知道這兩人上輩子有什麼驚天地鬼神的糾葛,讓對方在皇宮裡見著人了就敢怒氣沖沖的走上來。

    「九妹妹也到了。」溫宥娘笑著問。

    薛九見溫宥娘擋在溫長慧面前,也知道自己的不妥,只勾著嘴冷笑道:「溫家大娘子果真是厚道人。只是白眼狼這種畜生,可是養不熟的。」

    溫宥娘覺得太陽穴邊的青筋直跳,回頭跟宛娘道:「宛娘你帶著四妹妹去祖母那,我隨後就到。」

    宛娘對著一見面就殺氣騰騰的薛九是有些害怕的,見溫宥娘讓她離開,也顧不得跟溫長慧那點子不和,拉著人的手就走。

    等兩人走遠了,溫宥娘才道:「九妹妹今日的火氣可真大。」

    兩人隨著假山裡的小路往御花園裡走著。

    薛九壓低了聲音道:「不生氣?廖嬤嬤一家十多口,可是一個活口都沒留。」

    敢情是打算拿廖嬤嬤一家子去咬仇府沒咬到,這才這麼大的怨氣。

    仇府會滅口這種事情,溫宥娘當然會知道,不然她當時也不會把這一條信息告訴薛九。

    要真被薛九把印子錢的事情人證物證拿到,到時候倒霉的不是溫府就是張府,但決計不會是仇府。

    要知道,能讓一個帝王放心守著自己的院子的可不比一個尚書好找,更別提一個落魄伯府了。

    要真被掀開了來,皇帝最有可能的只會是保仇府,降溫家大爺的職,砍張府的腦袋。

    溫宥娘不在意道:「人過留聲,雁過留痕。怎麼死的總得有個證據吧?」

    薛九哼哼了兩聲,「證據?什麼證據?一座破廟,連一路押送的都一起燒死了!」

    「總不可能在那不動,任由別人燒吧?」溫宥娘道。

    薛九嗤了一聲,「算了。尋個時間我與你說道說道。」

    溫宥娘點頭,問道溫長慧的事情,「我四妹妹如今不過才七歲,一切都還來得及,九妹妹又何必這般拉著過去不放?」

    薛九側頭打量了溫宥娘一番,「姐姐如今已經是大仇得報了一半,當初的良人也能順順當當嫁了,自然是沒有怨氣。才七歲?七歲看老,你那妹妹一看以後都不會是個什麼好東西。」

    不管溫長慧以後會不會是好東西,至少薛九也算聰明,知道直接對付一個姑娘不如對付整個仇府來得強。

    畢竟仇府是溫長慧最大的靠山,要沒有仇府撐腰,溫家自己就會捨棄仇氏。

    這是重生後,打聽到這些年溫府所為之後,薛九得出的結論。

    這也是薛九決定跟溫宥娘繼續打好關係的原因。

    在她看來,溫府對這姐弟倆的態度與上一世截然不同,就是因為溫宥娘的重生。

    只有一個落魄伯府的舅家,都能將背靠天子近臣的仇府的仇氏逼得禁足,還撕了上輩子到最後才被人撕破偽善的仇氏的臉。

    這種人,薛九不想當她的對手,也不得不承認同樣是重生的人,溫宥娘變得要比她厲害。

    譬如她如今的境地,想要告訴自己父母,仇府後來會讓薛府家破人亡,爹娘不信便罷了。

    就是她自己,想要對付仇府,此時也想不出什麼有用的法子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