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步步錦

正文 第六十八章 三策 文 / 蘆海

    「夜已經深了,回去歇著吧,只要把精神頭養足了,就算是前世的事也能想的起來」,闞育的聲音與此刻湛藍的夜色一般,深沉靜謐,格外的好聽。

    梅蕁的眉間卻不禁一跳,「前世」一詞對她來說太過敏感,而且她現在懷揣的心事就跟前世有關。梅蕁定了定神,方搖搖頭道:「我還要再等一個人,你先走吧。」

    「小主人都沒睡,哪有下人先歇著的道理」,闞育半認真半玩笑地說道,「我習慣晚睡,反正也無所事事,還不如呆在這裡聽你說話。」

    「闞育,既然你現在選擇替我做事,那就要守我的規矩」,梅蕁轉過身,斂容道,「我對下屬從來不說廢話,更不想把說過話再重複一遍,念你是新人,這頓罰暫且記下,若是以後再犯,兩罪並罰,規矩還沒背熟就去尋劉叔,他會教你的,你走吧。」說畢,就轉身朝石桌行去。

    闞育的喉頭哽咽了一下,旋即木然的邁步離開,那個高大的身影顯得落拓極了,像一隻在月光下獨自舔舐傷口的鷹隼。

    不是難過她把自己當下屬,而是難過她竟然連一句廢話都不想跟自己說。那該是有多卑微啊?

    「闞育?」小晴一面調皮地喊著,一面飛奔到他跟前,眨著眼道,「你去哪裡,你房間不是在西邊麼?你往東邊去做什麼?練劍麼?」

    闞育頓了一下,苦笑道:「你說的對,是去練劍。」

    不管是誰,在難過的時候都希望尋到一種寄托,對他而言,三千煩惱絲都可以被自己手中的這把劍揮落斬斷,盡皆化成三千繁花劍。

    「太好了」,櫳晴拍手笑道,「我跟你一塊兒去。」

    「等等我,我也要去」,劉小摯不知道什麼時候閃了過來,三人團團朝東跨院去了。

    他們前腳剛走,一個小廝就引著一個二十七八歲的玉冠男子匆匆走了進來。

    那男子身材適中,穿著一套緋紅色四爪團龍盤領,腰束藍田玉帶,面色微沉,眉宇間油然生出一種威嚴陰鶩之氣。他走到離石桌還有十來步遠的時候,伸手揮了揮,又一步不停的朝前頭繼續走去。

    後頭跟著的青衣小廝立即會意,自覺的返身離開了。

    「梅先生,你讓本王好找啊」,沂王走至玉蘭樹下,心頭的憤懣全部壓制在了緊蹙的眉尖上,臉部卻強裝出一種寬和的笑容,因為多年的偽裝技術,所以看起來並不違和,「本王急的都上火了,這幾日胃疼的厲害。」

    梅蕁早在他快到的時候,就起身了,她欠身打算施禮,卻被沂王端住胳膊:「這些虛禮就免了,本王等著你給我開一劑良藥,好好治治本王的病症。」說罷,就在她對面落了座。

    一個綠衣丫鬟托著茶盤捧了兩盅茶上來。

    「王爺見諒,我這幾日確實身體不爽,今日方才略略好些」,梅蕁坐下,臉上沒有什麼表情,「還請王爺稍安勿躁,這宗事不是誰先下手誰就能搶的來的。」

    「本王……」沂王對她故意避而不見心中很是氣惱,本來想說他怎能不著急,但看見梅蕁的臉色確實比上回差許多,一來憐香惜玉,二來他確實倚重這位謀士,他只好硬生生把這句脫口而出的話吞了下去,改口道,「……是擔心你的身體,你可是本王的智珠,要多多保重身子才是,方纔我接到你在這裡養病的消息就匆匆趕來了,等明日本王再帶御醫過來給你瞧瞧。」

    「多謝王爺的好意,只是王爺如果帶御醫過來,那只怕這裡我也呆不住了」,梅蕁浮出一抹輕輕淺淺的笑容。

    「是本王欠考慮了」,沂王失笑道,「你來這裡本就是要避開圍堵在梅府的人,本王要是請御醫來,就興師動眾了,只怕更加打擾了梅先生靜養,那明日本王就差人送些補品來。」

    「王爺不用費心,我這裡到處都堆滿了藥材,已經擱不下了」,梅蕁輕輕巧巧地端起茶盅,低頭吃了起來。

    在大洹,端茶有送客的意思,不過在這裡,梅蕁這個動作,一則是堵住沂王的口,表明自己堅決不會接受他的饋贈,二則是借這個機會在心中快速的做個梳理。

    宏治下旨安樂公主自選駙馬,李舜的處境岌岌可危。宏治這步棋雖然高明,卻不是死局,關鍵就要看對方怎樣落子了。

    沂王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將晉崇鈺納到自己麾下,那他朝思暮想的儲君之位就唾手可得了,至於李家會有什麼下場,這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他唯一要考慮的就是事成之後,怎麼將李舜與李硯雲滅口。

    「王爺有什麼問題,梅某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梅蕁輕輕擱下茶盅。

    「本王來這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知道安樂讓你做什麼事,她給你的那塊錦帛上頭寫了些什麼,這一定是那日要回答的三個問題之一。」

    「王爺果然是要放棄李舜了」?梅蕁驀然轉冷的眼神止住了沂王正要張開解釋的嘴,輕笑道,「我可以說王爺你這個選擇很蠢麼?」

    「這……」沂王不禁瞠目結舌,因為平素裝大度裝就久了,所以心胸也變得寬廣起來,他沒有惱怒,而是有些羞窘的漲紅了臉,訕笑道,「還請梅先生指點。」

    「三個問題只知道一個,你覺得贏取的勝算有多大,更何況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一知半解的,眼下正是同舟共濟解決問題的時候,王爺你怎麼能自斬臂膀而去尋一雙不知道在何處的翅膀,你不覺得風險太大了麼」?梅蕁鎖住他的臉,辭氣微沉,「再說了,王爺你該不會真的以為公主選親就單靠這三個問題吧。」

    「當然不是」,沂王好像要扳回面子,聲音拔高了幾分,「那

    不過是個幌子,關鍵是要看晉崇鈺怎麼選擇,他一旦選定,自然會把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拱手相告。」

    「晉崇鈺是一介武將,沒讀過多少聖賢書,平素酷愛騎馬打獵,熟讀兵法,不懂權謀,沒有野心,常年駐紮北疆,就是為了避開朝堂」,梅蕁辭氣不變,「晉崇鈺會做什麼選擇,我想李大小姐應當都告訴王爺了吧。」

    李硯雲很早之前就尋過沂王,只不過因為沂王太想得到晉總兵的支持,所以對李硯雲所有的策略都置若罔聞,覺得這只是他們自保的計策而已,眼下聽梅蕁這麼一說,他才覺過神來。既然梅蕁都這麼問了,不凡告訴她,參詳一下她的意見。

    沂王想罷,便道:「她向本王諫了上中下三條計策,讓晉崇鈺選擇本王是上策,選擇中立派是中策,除掉晉崇鈺是下策。」

    梅蕁心中不禁失笑,難怪沂王不相信李舜,光是第一條就絕不可能是李家提出的所謂的上策。晉崇鈺一旦選擇沂王,李舜只有被剷除的份兒,所以對於李舜來說,這根本是下下策。站在李家的角度來思考,他的三條對策會是什麼呢?梅蕁不由沉默下來。

    李舜若是引導晉崇鈺選擇一個中立派,再暗自搜集此人的把柄或是栽贓一個罪名,保證此人不會投靠二王,那就巧妙的化解了這場危機,而且讓晉崇鈺選擇一個不參與奪嫡的人結親,這恐怕是他夢寐以求的,所以這是上策。

    讓晉崇鈺選擇齊王,如此的話李家與沂王就綁的更牢了。沂王是三皇子,若是不立嫡子,那首先考慮的就是長子,而沂王是所有皇子中序齒最長的,一旦晉崇鈺選擇了齊王,他就可以發動百官上書,讓宏治慎重考慮立太子之事。萬一事情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他手中至少還有一個沂王可以一搏,這沂王為了皇位,耗盡多年心血,不需要李舜多加鼓動,他也會選擇逼宮這條路的,這是下策。

    至於中策,那就是他向沂王提出的下策,即除掉晉崇鈺。

    李家做事一貫狠辣,只要能斬草除根,就絕不會留下任何隱患,所以這條中策很有可能就是他所要採取的計策。

    梅蕁轉身時,無意間看見遠處有個人影在晃動,看身形應該是劉掌櫃,梅蕁眉頭不禁一蹙,難道李舜真的對晉崇鈺採取行動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