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步步錦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常客 文 / 蘆海

    朱雀女屍案後,大半個京城都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宏治詔令已下,所有與臨江郡主趙陵有染的官員一律按謀反罪論處,臨江府所有官員不論大小皆滿門抄斬,收受臨江王賄賂的官員則按財物多寡定罪,臨江王被黜為庶人,封號取締,押回京師候審。

    在趙陵的屍體堪堪被發現的時候,臨江王秘密安插在京師的暗哨就給他傳遞了消息,臨江王心知紙已包不住火,況且宏治是個殘忍少恩之君,自己此次一定難逃一死,與其坐以待斃,成為他人案上魚肉,倒不如拚死一搏,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他在皇帝詔令還未下達的時候,便先舉起了義兵,還把臨江府所有官員請進王府,逼迫他們歸順,這些官員自然不肯答允,畢竟造反是把九族的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活兒。

    臨江王無可奈何,本想將他們全部殺掉,但他的兒子卻頗有智謀,勸諫他先把這些官員軟禁在府中,好吃好喝招待著,等皇帝詔令一到,他們一定會歸降。

    果不出其然,這些官員得知皇帝要將他們滿門抄斬時,全部倒戈臨江王,臨江府所有府州兵馬皆納入他的旗下,加上先前暗中招納的逃亡流犯,江湖俠客共有八萬人,很快他就佔領了周邊其他府郡,人馬壯大至十七八萬人,聲勢浩大,一路南下。

    消息傳到京城,宏治驚怒,他聽從左右建議,派遣已擢升至兵部右侍郎的戚睿前去鎮壓。

    這戚睿是宏治十一年乙酉科進士,名列二甲第四,後來擢為庶吉士,入了翰林,因為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朝廷大員,便在宏治十四年外放到了泉州。

    可他是個越到逆境越有幹勁的人,在那裡熟讀各類兵書,花了三年時間,用奇兵智謀平息了大洹幾十年來不絕的匪患,因每次他手下官兵剿匪時都是神出鬼沒,有如天兵突降,所以被當地人稱作「戚神仙」。

    宏治聞後大悅,立刻詔他入京,安排在了兵部職方司任郎中,雖是個油水最少且要背黑鍋的職務,他卻甘之如飴,提出了整飭軍制的建議,沒想到卻誤打誤撞的替沂王打壓了榮王,沂王有意把他收到自己羽下,便提拔他成了兵部右侍郎。

    戚睿奉召出兵剿滅叛軍,本想著終於有機會馳騁疆場,卻沒想到臨江王的軍隊根本是烏合之眾,聽說戚神仙來了,還沒打就跑了一半,弄得臨江王斬了數百逃跑兵士的首級才穩住局面,不過,即便如此,這支軍隊也已離心離德,戚睿只花了半個月的功夫,就擊潰了叛軍,臨江王和他的兩個兒子也在帳中伏劍自刎。

    這場仗雖完勝,但血腥味仍傳到了京城,眾官員都戰戰兢兢,只怕君上惱怒,要重新深究此案,那這些拿人手短幫臨江王說過好話的人就全會都成了逆臣黨羽,不幸的是,他們一語中的,宏治得知臨江王自盡後,立即派高湛與鄭至清徹底調查與臨江王有聯絡的官員,從重處罰。

    一時間,京城上下又呈現出山雨欲來之勢。

    不過,這場風雨是襲不到兩人身上的,一個是平叛功臣戚睿,還有一個就是連跳三級堪堪被擢拔為吏部侍郎的夏贄。宏治讓他暫理尚書之務,並讓他盡快擬出一份名單,以補官員空缺。

    這夏贄是李舜的人,自然也是沂王一黨,要擬名單,他定然要去尋李舜商量了,因而一下早朝,他便從後門悄悄去了李府。

    夏贄不在家的這段時間,他府上來了一位常客,素裳朱裙,風/流靈巧。

    夏府門上的小廝見她來,不用通報就笑盈盈的將她請進了府中。

    她剛邁進正院,上房裡便迎出來一位四旬婦人,體態偏胖,滿身珠寶,見到她來,臉上立即綻開燦笑,老遠就喊著「馨月」。

    楊馨月笑容可人,走近了方道:「幾日不見,姐姐越發的年輕了,滿面喜氣,容光煥發,看來被你夫君滋養的不錯嘛。」

    夏夫人笑嗔了她一眼,攜起她的手一徑入屋:「你這張嘴啊,真是讓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還說幾日,恐怕有十幾日的功夫不曾來看我了吧,說說,你又到瘋到哪裡去了?」

    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鬟捧了茶果上來,楊馨月捧起茶盅不緊不慢的啜了一口,笑容可掬:「我若是不離開十幾日,哪能物色到好東西送給姐姐你呀。」

    一聽有禮物,夏夫人眼睛登時炯炯,語氣雖客氣推辭,卻掩蓋不住面上的貪婪之色:「馨月呀,每回你來都要給我送禮,我怎麼好意思呀……嗯……這回你又發現了什麼稀世珍寶呀?」

    「姐姐說的哪裡話,若不是承蒙你搭救,我如今還不知被牙子賣到哪裡去了呢?」楊馨月神秘的笑了笑,從袖子裡掏出一隻巴掌大的攢花錦盒,白皙修長的手指被錦漆襯得透明如玉,「我這回下了趟金陵,那裡的東西可比京城的精緻漂亮好幾倍呢。」

    夏夫人一雙眼珠一錯不錯的盯著盒子:「這是你在金陵買的呀,是什麼?快給我開開眼界。」

    楊馨月將盒蓋揭開,露出一枚極大極圓潤的夜明珠,瑩柔的光澤四射開來,連照進屋子裡的晨光也暗淡了許多,楊馨月臉上的笑容隱在這溶溶珠光中:「姐姐,這顆夜明珠可是整個大洹最大最亮的一顆,比皇宮內苑的還要珍貴,我知道姐姐你平素喜好收集寶物,便把它買回來贈給姐姐了。」

    夏夫人半張著嘴,盯著她手裡的夜明珠足足呆了一刻鐘方道:「這這這……真是送給我的?」

    「當然是」,楊馨月毫不猶豫的把夜明珠連同錦盒一齊塞到了她的手中,「姐姐喜歡就好,這些東西我還有很多呢,下回你來我府上,我把這些個玩意兒都拿出來給你挑,你喜歡哪個就拿哪個。」

    夏夫人小心翼翼的捧著這顆夜明珠,東瞧西看,愛不釋手,也不知道有沒有聽見楊馨月說的話……

    楊馨月見她兀自看著,便端起茶盅慢慢品起茶來,差不多等她把茶水吃盡了,夏夫人方回過神來,燦笑道:「這麼貴重的東西我怎麼敢收呢?」說著,就把夜明珠匆匆塞進袖子裡去了,「可是妹妹你盛情如此,做姐姐的卻之不恭,我就先謝謝你了。」

    「姐姐,我聽說夏大人升至吏部侍郎了,如今皇恩正聖,那我可要恭喜姐姐馬上就要晉封為一品誥命夫人了」,楊馨月起身福了一禮,「恭賀姐姐雙喜臨門呀。」

    「就你的嘴甜,哪有這麼好的事呀」,夏夫人笑的合不攏嘴,「不過,借你吉言,要真能混個誥命夫人當當,去宮裡開開眼界,那我這一輩子也算是富貴到極致了。」

    「姐姐的富貴我也想沾一沾呢」,楊馨月展開一支象牙骨杭扇,徐徐打著,清風混著細細的甜香陣陣傳來,「怎麼,姐姐不打算請我吃杯喜酒麼?」

    「喜酒?」夏夫人一時沒解過味來,思忖片刻,面上有些不豫,「你也知道這宗事了?夏叔和就是色心不改,一房一房的娶,加上前日進門的那個已經湊足十個了」,她輕歎了口氣,「我也管不了他了,反正不餓著虧著我就行。」

    叔和是夏贄的字。

    「又娶了?」楊馨月微訝道,「姐姐不要誤會,我方才說的喜酒指的是夏大人陞遷之喜,我琢磨著,這麼大的喜事,姐姐府裡肯定得置辦一場大宴席,款待親戚朋友,大家執禮討得夏府一杯酒吃,也算是一同沾上了貴氣。」

    夏夫人聽罷,頓覺如夢初醒,如今夏叔和恩寵正盛,又執掌吏部,最近朝中又空缺了這許多職位,肯定滿京師的人都想扎進府中來送禮,要是置個酒席,不就正好有個由頭,可以光明正大的收受了麼,她面色立刻轉喜:「還是妹妹你想的周到,等叔和回來,我馬上就去跟他商量。」

    「我想還是不要先與夏大人商量為好吧」,看著夏夫人投來疑惑的目光,楊馨月眼中的波光盈盈一閃:「姐姐,說句不中聽的話,你可不要怪妹妹我哦。」

    「你說吧。」

    「姐姐,母憑子貴,如今你膝下只有菁兒一個女兒,可夏大人卻有三個兒子呢」,楊馨月聲音壓低,「你方才說不餓著虧著就行,這句話卻是錯了,眼下你已經吃了大虧了,這府裡的華姨娘,年輕又受寵,還生了長子,你這夫人的位子難保不會被她奪去呀」

    「這……」夏夫人忽然有些迷茫,這個問題她也不是沒想過,只是生來心寬,能拖就拖,每每想到此事,都用「結髮夫妻,叔和不會如此無情」諸如此類的理由來寬慰自己。

    「姐姐,古人說居安思危,你可不能只想著眼前的事兒呀」,楊馨月彷彿看透了她的心思,話鋒一轉,「華姨娘可不是省油的燈,這些年你吃她的虧吃的還少麼?」

    「馨月呀,你真是說到我心坎裡去了,可是我又該怎麼辦呢?」夏夫人長歎了口氣,「我人老珠黃的,怎麼跟她們比呀。」

    「這就是我方纔那句話的意思」,楊馨月淡淡道,「夏大人也是喜愛收集寶物之人,你就借此機會替他大辦宴席,更重要的是,你要獨攬這份功勞,姐姐明白我的意思麼?」

    「獨攬功勞?」夏夫人眨了眨不大的眼,依舊不解道,「怎麼獨攬呀?」

    「置辦宴席之事,你不要跟夏大人商量不就完了麼」,楊馨月耐下心來說道,「你若是事先說與他聽,那他定會讓你和華姨娘一齊操辦,到時候你還有何功勞可言,你只有自己先悄悄操辦才成,如此一來還能給夏大人一個驚喜呢。」

    夏夫人聽一句點一回頭,拉起她的手輕撫她細膩的手背,喜孜孜道:「還是你點子多,就按你說的做,我悄悄先辦了,看這姓華的還怎麼跟我爭功勞。」

    楊馨月綻顏笑道:「那我就等著吃姐姐的雙喜酒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