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東北農村詭異故事

《》第七卷 第七節 相由心生1 文 / 凝波

    相由心生

    常言道,天生麗質。又有言,相由心生。一者說明,人的長相是天生的。父母給予的,需要珍惜自己得到的禮物。而次者則說明人的長相和後天的修養有關。人的氣質和相貌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我們常常看到美人遲暮,但有些美人在晚年還能保持良好的氣質相貌,或變得溫文爾雅,或變得溫柔慈祥,而有的則變得猙獰刻薄。以下就是個關於相貌的故事。

    二姨少女的時候,在屯裡,常常被戲稱長相第二,身材第二,淘氣卻是第一。後來二姨還自嘲的說,幸好自己淘氣是第一的,否則就是個二到底了。那數第一的,就是後街(讀gai)孫家的大女兒孫佩玉。玉兒姐從小就粉雕玉硺,等長到十四五。更是出落的亭亭玉立,雙目含情眉梢帶笑,纖腰長腿,肌膚勝雪,玉立天資。走到哪裡都會引來一陣的誇讚。更讓人稱道的是。她不但長的水靈,脾氣更好,說話也溫溫柔柔的,舉止也不似二姨小子一樣。竟像個大家閨秀的樣子。屯裡人都誇這是雞窩裡孵出的金鳳凰,還沒到十五,提親的人已經踩爛了門檻。甚至有屯裡親戚聽聞,從哈爾濱和吉林過來相看提親的。

    孫大伯一家子倒是並沒有因為這個姑娘長的好就對她另眼相看。平時農活也不少干,就是大夏天的干一季的農活,在屋裡捂個十幾天,照樣變回原來的美貌。那時候經常有姑娘對著鏡子氣鼓鼓的狠擦雪花膏,鬱悶自己為啥就會被風刺出高原紅,而玉兒姐卻能保持美麗。不過天賜的禮物真是妒忌不來,玉兒姐的爹娘長相一般,她可就會挑著爹媽的優點長。她的其餘兄弟姐妹長相都不及她一半。陣木低劃。

    按說這樣的姑娘,爹娘應該憑著條件給找個好人家。就上門提親來說。有農村種地卻良田百畝的,有做生意開買賣的,也有中等的讀書人家。可是孫大伯卻因為自己的一次醉酒耽擱了玉兒姐的一生。唉,若說是耽誤呢,本人卻也沒太后悔。只是旁人覺得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

    那天,孫大伯準備上集上去買些種子和豬肉回來。就帶上玉兒姐和他家小三兒一起趕集。一路上不斷有男人驚艷的眼光和女人嫉妒身上掃在玉兒姐身上。玉兒姐並沒佯羞作態,習以為常的跟在父親後面,拉著弟弟的手神色如常的趕路。到了集上,孫大伯先是進了種子店去選了幾種種子裝袋子背著,又趕著去肉鋪稱(yao)肉。這肉鋪是孫大伯常光顧的,開的人家姓田。丈夫就販豬殺豬,老婆跟著賣豬肉。生意很紅火,倆人就一個女兒兒子,女兒嫁到了鎮上,兒子也有十六歲了。能跟著父親一起學著殺豬手藝。現在一家三口日子也還不錯。比起種地呢,這活倒是旱澇保收,也算是門手藝,當時的小康之家吧。

    田嫂是個牙尖嘴利的人,也不知是不是做生意練出來的。平時鋪子裡就她一個人照應。心眼兒特多,也很有算計,屬於精明外漏的女人。平時打扮的利利索索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插科打諢戲謔集市。周圍的商家輕易不敢招惹她,嘴裡不饒人,家裡還有兩個操刀的爺們護持,在集市上也算很威風的一個女人。這天她遠遠的看到孫大伯背著個布口袋往她這邊來,忙大聲的招呼到:「孫大哥。過來趕集啊?來給你妖點肉回去,今天早上剛宰的二年豬,不肥不瘦的正好呢。」

    「哎,哎,來了來了。」孫大伯一邊回應一邊往前緊趕兩步。一時竟然忘了招呼後面四處撒麼(四處瞧)的姐弟二人。似乎男人都很吃女人又辣又潑的嬌嗔,孫大伯也不例外。第一次光顧田家肉鋪,就被田嫂一通連哄帶勸的忽悠割回去20斤豬肉。那時候人買肉,也就是兩三斤,家裡來客人了會多買個五六斤。不過年過節的,莊戶人家還真沒有這麼割肉的。孫大伯回家被孫大娘接連罵了好幾天,最後還是又去趟市集買了兩包鹽將肉醃上了,吃了幾個月才吃完。就這麼著,孫大伯還是記住了這個肉鋪,更重要的是記住了這個與莊戶大娘們都與眾不同的麻辣老闆娘,於是每次上市集買肉都會來這。與老闆娘說笑幾句,當天就會哼著小曲滿意的扛肉回家。

    田嫂自然知道這些男人們愛好些什麼,她也願意這樣展現自己的魅力。反正自己會拿捏分寸,既讓別人佔不到實際便宜,又能多招攬生意,她樂不得像孫大伯這樣的主顧越多越好。

    見孫大伯屁顛的走進,她利索的從肉掛子上摘下一扇肉來,一刀下去就割了能有七八斤。她估摸著這個斤兩就是孫大伯心中的底線,孫大伯可能就想買三四斤,再多割他可能就不接受了。果然,孫大伯捏了捏手中的錢,囁嚅著剛想說割多了,但抬頭看見田嫂似笑非笑的臉龐,終於狠了狠心,又從衣襟裡面媳婦特意給縫的暗兜裡掏出錢來,將肉買下。田嫂這才將笑容展開,大聲笑道:「就知道孫大哥你要的多,我才多給你這些。呀,你看,你這錢還剩些零頭,我也不佔你便宜,今天你兄弟宰豬剩下的豬下水我給燉上了,剛好熟了。你大老遠的上集上肯定也走餓了,不如就在我這吃頓飯,我陪你喝兩盅的了。」

    這也是田嫂的一點生意,有時候就將隔夜的肉或者豬下水加上酸菜給燉上一鍋,再擺上散燒酒,有餓了的人就叫上一盆,坐在她家棚子裡吃了。倒也便宜。

    孫大伯忙答應了,還叫多撈點肉。將種子口袋放在凳子上才想起自己的孩子還沒跟過來,忙扯嗓子招呼道:「二丫,帶著你弟弟過來吃飯.」

    玉兒姐正領著弟弟在頭繩攤子上挑頭繩,聽見父親喊,忙答應著領弟弟過來。三個人圍著桌子坐下。田嫂就端著一盆酸菜並一盆飯一壺酒過來了。見到玉兒姐一愣,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通才堆上笑說:「孫哥,這是你閨女啊?長的這麼水靈,多大了?

    孫大伯見問,忙答道:「啊,是我二丫頭。今年十六了。」一面又推玉兒姐讓她叫人。玉兒姐習慣了別人的問候,仰起臉禮貌的叫聲嬸子好。田嫂見她不但長的好,也會說話,心裡一動。又忙笑道:「孫大哥,我今天還給你兄弟準備了點鹽水花生呢,我給你盛上點來下酒。」說著進屋裡盛了一盤,順道也坐下了。一面打量著玉兒姐,一面心裡打起算盤。又給孫大伯倒酒,裝作不經意的問玉兒姐可許了人家沒有。孫大伯就說:「還沒有呢,倒是提親的多。她娘尋思著姑娘還小,等過兩年再說也不遲。」

    田嫂心下暗喜,但又尋思著以人家姑娘的容貌找個比自己家條件好的人家肯定有。又親切給玉兒姐夾菜給孫大伯倒酒,一邊尋思怎麼開口跟孫大伯求親。

    那個時候,一般說親是要找媒人的,很少有人直接自己就上門提親。田嫂的個性哪裡管這些,一眼相中了玉兒姐,再在吃飯的時候品度著玉兒姐的脾氣秉性也是自己能拿捏的住的,更是一門心思的想成了這門親事。於是招呼過鄰居一個小孩,讓去將自己家男人和兒子叫回來,又給孫大伯勸酒,邊吃著邊誇玉兒姐長得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