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表妹難為

《》章 節目錄 179汝陽侯一府亂賬 文 / 硃砂

    昀郡王看見遠嫁的女兒回來自然也是歡喜的,除了秦王妃不能露面,一家人也算歡歡喜喜用了一頓飯。飯後,趙燕如就跟著魏側妃去了蘭園,一坐下臉上的笑容就沒了。趙燕和問道:「妹妹怎麼了?可是家裡有什麼不順心的事?」

    趙燕如歎了口氣,眼圈微微紅了。汝陽侯家中兒女眾多,花費自然大。且不論嫁出去的四個女兒陪了多少嫁妝,單說五個嫡庶子就生了十幾個孫兒女,又得買丫鬟小廝伺候,卻總共只有庶出的兩個兒子有個半大不小的官職,俸祿是杯水車薪。家裡原有些產業,卻敵不過日漸增長的人口,如今日子已經過得有點緊巴了。

    「二哥,這次公公說來京城,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謀些差事做做,再這樣坐吃山空——」趙燕如紅著眼圈指指蘭姐兒,「你看蘭姐兒穿的衣裳還是去年做的,做的時候特意往大裡裁的,今年又小了。我這頭上手上插戴的東西,還都是前幾年的樣子,都不好出門……」

    魏側妃不由得皺起了眉:「你的嫁妝呢?當時是我瞧著置辦的,公中足足有一萬兩銀子,怎日子就過成這樣?」

    趙燕如苦笑道:「快別提嫁妝了,這些年我手頭能動的銀子也貼補得差不多了,剩下那那些笨重東西怎麼好動的。再不成,恐怕就要賣幾畝田土了。」

    「你傻呢!拿著嫁妝貼補誰了?」魏側妃一聽就急了。

    趙燕如笑容更苦:「也不只是我,大嫂的嫁妝貼補得比我更甚。」嫡長媳,家計不夠的時候拿出嫁妝來養家簡直是天經地義的。

    魏側妃連聲歎氣,把女兒埋怨一通,最後道:「來京裡也好,京裡總是門路多,汝陽侯這些年總還有些親朋故舊罷,姑爺可有些朋友?」

    「他哪有什麼得用的朋友!」趙燕如忍不住想拭淚,「兩個兄弟都在外任上,又是庶出的,半點幫不上忙。他大哥仗著將來有爵位,憑什麼也不做還要擺世子的架子,上個月剛納了個妾。我,我還想回來求父王的。」看了趙燕和身邊的秦采一眼,目光掠過她頭上新樣累絲嵌珠的蓮花釵,眼中閃過一絲羨慕,「二哥如今也好了,聽說在五城兵馬司也是極得力的,你那妹夫也是個學武的,不知二哥能不能——」

    魏側妃連忙道:「你二哥也是進去的日子不久,自己腳跟還不曾站穩呢,還是求你父王給托個人的好。」

    趙燕和想了想道:「若有空閒,容我也見見妹夫再說可好?」

    趙燕如不由得露了喜色,連聲道謝,又說了幾句話才告辭。出了門,上了雇來的馬車,趙燕如臉上的笑容就倏地沒了,看蘭姐兒抱著一個大攢盒,不由得皺眉不耐煩道:「什麼東西還要自己抱著,給丫鬟們拿著就是。」

    跟著她的是陪嫁丫鬟素蘭,如今嫁了人已經做媳婦打扮了,忙答道:「是王妃給姐兒帶回去的點心,有五六樣呢。」

    趙燕如看女兒歡喜的模樣,不由得苦笑:「她倒想著,我自己的親娘卻不記得給點東西,就連求著二哥幫忙她都攔在頭裡,生怕我妨著了二哥前程似的。怎不想想我也是她親生的,這些年又念著我什麼了!」越說越是傷心,看著蘭姐兒掉下淚來,「女兒也是她生的,眼裡卻只看得見兒子。可憐我的蘭兒跟我一樣命苦,連吃個點心也這樣歡喜……」

    蘭姐兒被母親的哭聲嚇住了,半晌才小心地道:「娘,我不吃了,留給弟弟吃。」這麼一說,趙燕如哭得更傷心了。

    一路回了汝陽侯在京裡賃的宅子,地方小,一大家子加上僕婦下人六七十人,擠得滿滿當當,就是趙燕如嫁了個嫡子,也不過分到一處極小的院子,天氣已經漸熱,卻沒有冰,一進了宅子就平白地覺得燥熱了些。先去向婆婆請了安,把兒子帶回來,大廚房便傳上簡單的飯菜來。留在家裡的大丫鬟翠蘭笑著解釋:「夫人說京裡東西貴,除了璋哥兒身子不好不能減份例,其他人的份例都減了。」

    趙燕如歎了口氣,打開攢盒把點心拿出來,分給兒女們。三歲的璋哥兒被養得十分霸道,看見點心就攬到自己面前,趙燕如皺著眉拿出些來給蘭姐兒,璋哥兒便不肯了,哇地一聲哭起來。趙燕如本來心煩意亂,見兒子這樣地鬧,抬手想打,手舉到半空中又捨不得打下來,跺著腳叫乳娘過來把兒子抱走了。

    正亂糟著,汝陽侯的嫡次子韓晉帶著一身酒氣走了進來。趙燕如連忙迎過去,略帶埋怨地道:「怎喝成這樣?母親那裡去請安了不曾?」

    韓晉笑道:「今兒在外頭遇見了東陽侯的大公子,說起來,東陽侯也是你的外家,怎不去給外祖母和舅舅舅母們請安?」

    趙燕如自嘲地一笑:「爺又不是不知道,我母親只是個側妃,說是外家,我怎麼好去的?」

    韓晉略有幾分醉意地笑道:「我瞧著秦大公子人很是和善,見了我還叫表妹夫呢,聽說我如今還是白身,還指點了我幾個朋友,叫我去托問一下。過幾日,你也該去東陽侯府拜見一下才是。」

    從前趙燕如沒出嫁的時候,秦王妃逢年過節倒是也帶她去過東陽侯府,以表示對嫡庶子女一視同仁,但到了秦家,秦家的兒女們對趙燕妤眾星捧月一般地寵著,對她卻是冷冷淡淡,甚至還要暗中使個絆子,不過幾次,她就再不敢去東陽侯府了。如今韓晉說秦大公子還指點他門路,趙燕如可真是不敢相信,但若是能多一條門路自然只有好處,當下點了點頭:「我明日就去。」

    汝陽侯一家進京,少不得增加了京城官宦人家許多談資。綺年現今有閒著的時間,也忍不住感慨了一下當年一進京時看到的十里紅妝:「當初,一條街都滿了,怎的如今蘭姐兒那孩子穿的衣裳都是舊的?」料子倒還不錯,但一看花色就不是今年時新的了。

    趙燕恆半躺在床上,正扶著品姐兒在自己身上「翻大山」,聞言淡然一笑:「這嫁妝也是有講究的,看著抬數多,卻也有虛抬一說。且當初大妹的嫁妝,古董綢緞器物多,現銀和鋪子田地少,抬起來看著好看,成親之後卻是沒多少進項。進的少出的多,自然不夠花銷。我記得,當初王妃說這是嫁到外地,京城的莊子店舖管理不便,只給她在京郊陪了幾百畝田土,每年能有多大進項?那些綢緞器物不必說,過了這些年價值有減無增,古董就更不好說了,哪有個准價呢?何況堂堂汝陽侯府若到了出去當賣東西的地步,那臉也丟光了。」

    綺年撇撇嘴:「用到兒媳的陪嫁,這臉已經沒了吧?」

    趙燕恆扶著女兒的小胳膊,隨口笑道:「那些沒落的勳貴家裡,用兒媳嫁妝的真不在少數,你沒見過罷了。長媳主持中饋,家裡兄弟姐妹一大群,哪個不要吃穿不要人伺候?要想維持住家裡的臉面,少不得就得拿自己的東西填出來。何況汝陽侯自己也荒唐,單是妾室就置了七八個。汝陽侯世子有樣學樣,今年說起來還不到四十歲,據說已經有四房小妾了,這還不算通房丫鬟呢。只他一房,庶子女就生了五六個,大妹妹只生了一兒一女,這在韓家算是極少的了,除了最小的庶子未成親,其餘兒子們房裡少說也有兩三個子女。你算算,這是多少張嘴吃飯?」

    綺年心裡盤算了一下,不由得咋舌:「光吃飯倒還好了,哥兒姐兒們,哪個也得配備上乳娘丫鬟,嫡出的還要尊貴一些,斷不能只用一兩個人——我的天,光是這些下人得有多少?」

    趙燕恆嗤笑:「你還沒算上那些妾室們用的人呢。且這些人成日裡就是挖空心思地穿戴打扮邀寵,這又是一大筆花銷。汝陽侯世子那個得寵的小妾今年才十六歲,聽說每月都要一件新首飾。」

    「敗家!」綺年忍不住要唾棄一下,「汝陽侯世子養得起嗎?」

    趙燕恆哈哈大笑:「他是侯府世子,自然當自己是養得起的,至於錢從哪裡出來,他就不管了。」

    品姐兒覺得父親的胸膛在自己的小腳丫下面一陣陣地震動,十分有趣,咯咯笑著抬起小腳丫亂跺,看得綺年嘴角直抽,趕緊握住女兒的腳:「不許亂踩你爹爹。」

    「無妨。品姐兒才多重一點點。」趙燕恆笑著扶住女兒腋下,讓她在自己肚子上跳。

    「小心慣壞了她,回頭長大了還到你身上跳,看你受不受得了。」綺年輕輕責備了一句,看著女兒小腳亂蹬也覺得有幾分可笑,「這樣人家,嫁進去做什麼!」

    趙燕恆微微彎了彎嘴角:「侯府的嫡次子,說出去名聲多好聽。二弟有一個嫁到侯府的妹妹,將來自然多些方便。」

    「這是什麼話!」綺年不由得皺眉,「難道是為了兒子賣女兒嗎?再說二弟的前程,汝陽侯府可有幫過忙?」

    趙燕恆淡淡一笑:「魏氏永遠覺得父親眼裡沒有庶子,永遠覺得二弟分到的東西太少。當初她懷了大妹時一心想生個兒子,將來兄弟兩個相互扶持,結果生了個女兒——聽說自己氣得哭了一天。王妃也算是摸透了她心思,只要說是侯府的嫡子,她自然忙不迭答應,哪裡還會想得太多。何況韓晉這人還算不錯,雖然平庸了些,卻不是胡作非為之輩,只是汝陽侯府實在太亂。當初大妹嫁的時候家業也還過得去,誰想得到不過才六七年就敗落成這副樣子。」回手摸摸綺年的肚子,「將來我們有了兒子,斷不能養得這樣敗家。」

    綺年也摸了摸肚子:「你怎知道就是兒子?」說不忐忑也是假的,這世道就是這樣,趙燕恆如今是郡王了,他很需要一個嫡子,儘管在綺年心裡兒子女兒都是一樣疼,但事實上兒子和女兒在這個世界就是不一樣的。

    「你不是連名字都起好了?器,若是叫器姐兒,能聽麼?所以當然要是個兒子,器哥兒,這才是好名字!」趙燕恆笑著說,把玩累了的女兒抱下來放在床上,輕輕搖了搖,「品姐兒說,你娘肚子裡的是弟弟還是妹妹?」

    「弟弟!」品姐兒斬釘截鐵,張嘴就來。她現在已經能分得清弟弟和妹妹有啥區別了,但並不明白意義何在,只是整天聽如鴛等人說母親要給她生弟弟,於是牢牢記在心上,一聽父親問,立刻堅決地回答出來。

    趙燕恆樂得哈哈大笑,抱著女兒狠狠親了一口:「乖女兒!」

    品姐兒也摟著他的脖子回親過去,塗了趙燕恆一臉口水。綺年忍著笑叫人拿帕子來給趙燕恆擦了臉,再看品姐兒已經打起呵欠來,開始把腦袋往人懷裡鑽了,便輕輕拍得她迷糊睡過去,叫乳娘悄悄抱去了她自己房裡。

    到了這時候,丫鬟們都很有眼色地退下去了,綺年也覺得有幾分累,靠著趙燕恆躺下來道:「我看大姑奶奶的意思,是有意求父王幫忙的。」

    趙燕恆不大在意地道:「韓晉為人尚可,幫他謀個小小差事也未為不可,只是這麼一大家子人,若指著有了個差事就一步登天那卻不可能。」怕就怕趙燕如胃口太大。

    「若是人還行,能幫就幫一把,大姑奶奶過得不好,父王心裡怕也不自在。」

    趙燕恆笑了笑:「好。這些事你就不要操心了,只管養胎才好。」

    綺年小小翻個白眼:「你說得好似養豬一般。」

    趙燕恆笑著把手伸到她肚子上摸一摸:「這樣的豬,養來只怕賠了本。」

    綺年笑著掐他的手:「就是養豬如今也養不成啊,總得等三弟的親事完了,家分出去,我才能安心養胎。說起來,真是多虧了肖側妃呢。」

    「也沒幾日了。」趙燕恆算算日子,皺皺眉,「到了那日,少不得她還得從丹園裡出來,你小心些。我總覺上回大長公主的病重有些不對。」

    「我還當大長公主會求父王解了禁足呢,倒沒想到她沒提這事兒,也沒順勢塞幾個人進來。」

    趙燕恆搖頭道:「沒求未必是好事。這事兒就是求了父王也不會答應,沒準大長公主是料到了,所以才不提。但我斷然不能相信,她會眼看著這事不管,畢竟這可是她的獨生女兒。罷了——」他翻個身,把綺年摟進懷裡,「見招拆招罷,不塞進人來總歸是好事,省得你還得費心去看著。」說著,聞到綺年鬢髮間散發出來的淡香,深吸了一口,「今兒用的什麼香,這樣好聞?」

    綺年被他緊摟著,已經感覺到了變化,臉上不由得一紅:「哪裡有用什麼香,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本來也不愛那些香料,有了孩子就更不沾了。」她沒那麼豐富的香料和醫藥知識,為保萬無一失最好的辦法就是沾都不要沾。

    「就是香……」趙燕恆在她頸間貼得更緊,呼吸吹拂到耳根上,綺年也忽然覺得這天氣真是熱得不行了:「還沒到三個月,那什麼,我幫幫你……」聲音到後頭越來越小,最後就低得聽不見了,直接被另一種聲音壓了過去……

    郡王府和總兵府的聯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比三皇子的大婚還引人注目,當然這注目更多的是來自柳府那邊兒。柳家剛出了一個昭儀,還得了個「賢」的封號,如今孫女又嫁到郡王府,真是如日中天,當紅一時。只不過這個輩份論起來似乎有點兒亂,昀郡王跟柳總兵應該算是一輩兒的,可是現在下卻是他孫女嫁給了昀郡王的兒子。不過若是從皇帝那邊來說,昀郡王跟皇帝是一輩兒的,那麼他的兒子娶了皇帝妃子的侄女又正好了。總之天家這種事,真是亂糟糟。

    亂歸亂,私下議論歸私下議論,並不影響眾人紛紛來赴宴。當然,也不影響有些人一面吃著人家的酒席,一面還要議論人家的不是。

    昀郡王對此並不理會。輩分這東西說穿了也不值什麼,柳總兵家風好,女兒在宮中進退有據,孫女據說也是在柳夫人膝下養大的,必然也不錯。能娶到好兒媳最重要,那些虛名倒也罷了。

    正值四月,郡王府的芍葯花已開,女眷們的席索性就設在花園裡,一邊賞花一邊喝喜酒。不過不管到了什麼地方都有人要找點不痛快,這不是,看著旁邊粉白的芍葯花,有人就道:「早聽說王妃園子裡種的好牡丹花,可惜今日沒眼福了。」

    旁邊的大丫鬟聞言瞥了一眼,見那人是秦家的姻親,便抿嘴一笑:「夫人大約是記岔了,我們王妃園子裡種的牡丹不多,倒是有幾株梅花生得不錯。」

    那婦人頓時有幾分尷尬,旁邊便有人掩了嘴笑道:「李夫人不常來郡王府,記岔了也是有的。」

    李夫人臉上不由得就紅了,這分明是說她沒資格到郡王府登堂入室,卻偏要充這個臉面,強笑道:「果然是我記岔了,如今該說是太妃了。」

    張淳坐在一旁,聽著王妃兩個字實在刺耳,不由得冷笑道:「果然是郡王妃用出來的好丫頭,對客人也是這樣的口沒遮攔,不知該怎麼罰呢?」

    那丫鬟笑著對張淳欠了欠身:「謝鄭少夫人指教,等喜事過了,奴婢自然去找我家王妃領罰的。」把鄭字和我家二字格外加重了些。張淳哪裡不明白這丫頭是在說她管閒事管到別人家裡來了,但那丫鬟又是禮貌周全態度恭謹,這口氣不好發作,只得冷哼一聲轉過了頭去。

    如鸝遠遠聽見,笑著悄聲對小雪道:「姐姐挑人就是准,這谷雨還真是個能說會道的。」

    小雪也低聲笑道:「這鄭少夫人也實在太沒眼色。」自己在婆家還沒站穩呢,倒管起別人家閒事來。

    李夫人今兒是帶著任務來的,雖然一張口就說錯了話,還是要硬著頭皮往下說:「聽說太妃身子不好,今年連宮中朝拜都沒有去,可不知如今怎樣了?」

    沒人接茬兒,剛才還能說會道的丫鬟居然閉嘴不語了,只管指揮著小丫鬟們斟茶倒水。張淳耐不住,冷笑道:「剛才還伶牙利齒的,怎麼這會兒又不吭聲了?」

    谷雨利落地又一屈膝,含笑道:「奴婢不知李夫人是在問奴婢,還請夫人恕罪。不過郡王府的規矩,奴婢不在丹園裡伺候,主子們的事是不敢妄議的。」

    張淳又被噎了一句,恆山伯夫人皺眉橫了她一眼,她不敢再說,忿忿閉緊了嘴巴。李夫人強笑道:「今日是三少爺大喜,這樣的喜氣,太妃的身子也該好了罷?」

    谷雨笑道:「借您的吉言。」卻是多一句話也沒有。

    恆山伯夫人輕咳了一聲:「太妃的身子,下頭的丫鬟們自然是不曉得,還是要問問王妃才好。」

    綺年剛好走過來,李夫人便笑道:「正說到王妃呢,王妃就來了。今日王府大喜,太妃的身子可好了罷?」

    好了就可以出丹園,就可以鬧騰了?綺年微微一笑:「三弟大喜,太妃自然是高興的,今兒說什麼也要出來受新人跪拜的。總歸三弟成了家,太妃沒了心事,才好安心養病。」

    恆山伯夫人笑了一聲:「也不知太妃究竟是什麼病症,怎麼突然就這樣厲害了呢?」

    綺年含笑,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太妃這些年一直操勞府裡的事,畢竟是年紀不饒人,平時撐著看不出什麼,一旦病了就是來勢洶洶,真把王府上下都驚著了。好容易這略有起色,又要撐著給三弟的親事忙碌,真是勸都勸不住。好在今兒成了禮也就沒了心事,後頭慢慢地養,自然會好的。」

    你就睜著眼睛說瞎話吧!恆山伯夫人聽得牙疼,卻無論如何不好在人家的喜宴上扯出什麼來,只得乾笑一下:「王妃真是孝順。」

    「本是份內事,哪裡當得起夫人的誇獎。」綺年欠欠身,滿臉帶笑,「吉時將至,我得去前頭了,夫人隨意。」轉過身,在一眾女眷們複雜的目光中施施然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