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兩百一十三章 緣由 文 / 油偶娃娃

    過了兩日,蒙古人還是沒走,他們發了瘋一樣在城裡搜索,醫館藥房被翻了個底朝天,抓住藥房的掌櫃逼問,又問不出什麼來,甚至連買藥的人也不放過。

    還好,秦浩從李府帶過來的藥材多,光抓的中藥就備了十天的量,李子墨的傷口癒合了,金創藥也用得少些,應該夠用。眼下城裡的局勢很緊張,那些蒙古人搜不到人,可能會把魔爪伸向李府,老爺吩咐,蒙古人一日不走,三少爺一日不能回去。

    不過讓人高興的是,李子墨的傷好得很快,到了第三日,他就已經能下床了。秦浩從城裡打探消息回來,知道李子墨能下床了,很是激動,馬上就衝到了裡間。

    李子墨見秦浩來得正好,讓杜鵑在門外守著,他用要事要同秦浩說。

    「你不是去西北大營了嗎?又怎麼會惹上了蒙古人?」秦浩拿了個破板凳坐下,心裡好奇,西北雖是靠近蒙古,可近些年來,朝廷和蒙古友好相處,又沒有戰端,要說最近麻煩不斷的,卻是西南邊界的少數民族,朝廷已經派了大將前去鎮壓了,李子墨怎麼就把蒙古人惹上了,他馬上功夫精湛,甩掉幾個追兵還是很容易的。

    李子墨半靠在床架上,說起了事情始末,「我這次是例行去西北查看大營,近來西南戰火連連,聖上唯恐同邊界交鋒之際,西北的蒙古人不安定,這些年蒙古人每年向朝廷進貢,實則一直不安靜,要是這時候背後捅上一刀,腹背受敵,西南的戰事也會受到牽連。我到了西北之後,讓大營加強防備。增加了駐守的人手流動巡視,並暗暗觀察蒙古人的動向,誰知蒙古人沒有任何動靜,同往常一樣,只是派去的人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蒙古兵好像一下子少了大半。後來查清楚了,蒙古兵集合起來,安置在蒙古境內靠西南的地方。這樣的話。蒙古很可能與西南相勾結。隨時準備聽命救援增兵。更讓人奇怪的是,西南那邊好像對朝廷的動向一清二楚,連行軍的路線都摸清楚了。」

    「怪不得這幾個月下來,咱們連連戰敗,看得是朝廷內部出了奸細,洩露了軍情。」秦浩突然頓悟過來。

    李子墨點點頭。繼續往下說,「我也懷疑出了奸細,只是不知道這個奸賊是誰。我悄悄寫了封信,原本是送往西南鎮守大將軍處的,結果半路就被蒙古人攔下了。信送不出去,連我送往京城的信都被攔下了,我原本想連夜帶幾個隨從回京的,有一名從西南過來送信的小兵,帶了鎮守大將軍的口信。讓我加強西北的防守,他懷疑西南同蒙古人勾結,這一點,聖上早就考慮到了。那小兵到的時候只剩一口氣,好不容易說完了大將軍的口信,話沒說完就斷氣了,我就這樣看著他死在我懷裡……」

    秦浩給他倒了一碗水,讓他休息一下,李子墨平復了心情,才覺得好過了些,「那小兵臨終之前說了一個最後一個字,是「曹」字。」

    「曹……曹……」秦浩喃喃自語,像是想到了什麼,差點跳了起來,「他要說的是一個人的名字,難道奸細是太監曹總管?」

    李子墨微微笑著,「我也想到了,曹總管是聖上身邊的紅人,聖上把他當心腹,很多軍情大事都不避著他,也難怪這麼機密的軍情會傳了出來。我發現了這個秘密後,連夜帶了幾個隨從啟程回京,沒想到在路上遇到了蒙古人,他們派了一大隊人馬,顯然是不放心那個從他們手裡逃脫的小兵,把我也盯上了。他們人多派的又是精兵,我們人少,甩了幾次都甩不掉,好幾個人死於他們的箭下,後來只剩我和小黑。我想到一個穩妥的辦法,就是兵分兩路,我來引開追兵,好讓小黑把信帶出去。」

    「這樣你才會受了傷?」

    李子墨說得口乾,喝了一口水,「我把追兵全引到我這條路來,騎著馬一路往前,走的小路,一路同他們斡旋,好拖出時間來,只要小黑到了最近的城鎮,就能把信送出去。我跑了一天一夜,追得狠了,人就在我的屁股後面,又冷又餓,身上又沒帶吃的,只能靠著體力維持,沒想到,快出山的時候被人射了一箭。那人的箭上功夫同我不分高下,我原本以為我就要這樣死了,這樣下去,我只能被亂箭射死。反正都是要死,不如拼一把,我把箭拔了,丟在出山的路口,讓他們以為我出了山,又不敢相信,定會往另一個路口去追,我從出山的路逃了出來。箭拔了之後,傷口的血血流不止,漸漸地就沒有知覺了,我也不知道棗紅馬把我駝到了什麼地方……」

    秦浩倒吸了一口冷氣,「還好你命大福大,遇上了玉珠。」

    李子墨眼角含笑地看著窗台上的小野菊,臉上的笑容更明媚了幾分,「估計蒙古人尋著箭的方向,在山上找了一會,發現不對勁,才出了山追了上來,這給我贏得了時間。還好玉珠是個膽子大的,換了其他的姑娘早就嚇暈了。」可能是上次玉珠生辰的時候,他騎著馬在附近逗留,棗紅馬記住了路,才會把人駝到莊子上來。

    「嚇暈是小事,還好你沒有給玉珠帶來殺生之禍。」秦浩壞笑道,拍拍他的肩膀。

    李子墨怔了怔,隨即笑了,「說起來是我疏忽,這回死裡逃生,我光顧著慶幸了,忘了玉珠為我承受的這一切了,她又是個小姑娘,估計想起來就後怕吧。」

    …………

    蕭玉涵知道李子墨受傷,在家裡吵了好幾日,讓玉珠帶著他過來看望,磨得范氏耳朵起繭,見這兩日外面的事態好了些,蒙古人不搜查了,只是在市面上晃悠,好吃好喝的很是悠閒,才敢讓段光啟從小路送了人過來。

    蕭玉珠帶著人在外面等了一陣子了,見杜鵑在門外守著,說是三少爺和秦浩在裡間敘話。也知道說的肯定是些機密,她才不想偷聽,只是蕭玉涵一臉的好奇,拉著蕭玉珠不停地問,「李大哥是怎麼受的傷?他怎麼好好的又中了箭?那群蒙古人個個凶神惡煞,李大哥一個人能躲過他們這麼多人的追捕,真是英雄啊。」說著瞇起了眼,很是崇拜的樣子。

    蕭玉珠拉著他到一邊去,囑咐道見了三少爺,不該問的就不要問,有些事不是他們能打聽的,何況問了三少爺也不會說,又何必落人個難看。

    蕭玉涵點點頭,心裡頭卻是抑制不住的興奮,又忍不住問,「二姐,你那天是怎麼救的人,同蒙古人說話,你不害怕嗎?你膽子真夠大的。」

    「不要再問了!好奇害死貓!」

    秦浩從房裡一出來,就發現了在秋日裡吵架的兩姐弟,招手讓蕭玉涵過來。

    蕭玉涵朝蕭玉珠扮了個鬼臉,跟在秦浩後面進去了,很快扶著李子墨從裡面出來,路過蕭玉珠身邊的時候,朝她得意地笑了笑,「子墨哥哥要給我講故事,不是我要問的。」

    李子墨往前試著走了幾步,發現他傷口不疼了,能自己走,便擺脫了蕭玉涵和秦浩的手,慢慢地往草叢中走去。三個人坐在草地上,閒談起來。

    蕭玉涵原來就對李子墨十分佩服,這回聽他說起西北的經歷時,李子墨的形象在他心裡高大了幾分,變成崇拜了。手托著下巴,眼睛放著光,興致勃勃地想像著西北的大漠風光,戈壁沙漠,不見天日的風沙,一汪月牙綠洲,還有那無盡的草原,奔騰的駿馬……

    蕭玉珠遠遠地看著,聽不見他們說的是什麼,看到蕭玉涵的表情,眼中崇拜的目光盯著人看,一雙眼睛恨不得貼到李子墨身上,覺得好笑有好氣,她這個二姐,還從來沒有受過這種待遇啊。他們說這麼久,難道不口乾嗎?提了壺茶水拿了幾個茶杯過去,走近的時候,剛好聽到李子墨說他拔了箭。

    「拔了箭是要流很多血的,這點你不會不懂吧?」蕭玉珠忍不住插話。

    蕭玉涵皺著眉頭,嫌她來的不和時機,打斷了精彩部分,李子墨抬頭,面色晶瑩地看著她,微微笑著,「我只是想引開追兵,手裡又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更好的引起敵人的注意,只能出此下策。」

    「引開追兵的辦法有很多,可以解下帽子,脫下披風,甚至可以扔掉手裡的兵器,又何必這麼孤注一擲,拔了身上中的箭,流血過多,就是神仙也回天無力了。」蕭玉珠不滿地撅著嘴,她說的這些伎倆都是從電視劇裡看來的,想想也覺得有些道理,理論上行得通,實際也差不了多少吧。

    說得大家都笑了,李子墨想大笑卻不敢大笑出聲來,給人留了面子,眼角含笑地看著,謙虛道,「玉珠妹妹說的極是,看不出來你還精通兵法啊。」

    秦浩捂緊了嘴笑,「這一套紙上談兵罷了。」

    蕭玉珠認真地想了想,沒有任何不妥啊,總比拔箭斷了自己的後路強,不以為然地給每人倒了一杯茶,在旁邊聽了一會兒,就走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