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兩百章 新的掙錢門路 文 / 油偶娃娃

    回到家,蕭玉珠便馬不停蹄地忙了起來,上街買了幾個竹籃,幾大張油紙,找來剪刀,把油紙裁成小張的方形。()

    范氏見她坐在油紙堆裡,旁邊放著的籃子,看上去是新賣的,很是不解,「買籃子做什麼?白浪費幾十個錢兒,你要是嫌家裡的籃子不夠,等小舅來了,叫他多編幾個就是。」

    「這籃子我有用處,我覺得咱們烤的糕點只放在店裡賣太可惜了,畢竟店裡的客人有限嘛!吃了飯再吃糕點,定是吃不了多少,我想著把糕點放在外頭的集市去賣,過路的大嬸也能買上一兩包,回家哄哄小孩子。」蕭玉珠頭也不抬地用戒尺,按照樣本的大小,在油紙上筆畫著,再用刀裁成小張的。

    「去集市上賣能賣多少?咱們家裡本來人手就不夠,總不會你一個姑娘家的去賣吧?你要照顧家裡,就已經忙不開身來。再說,咱們家也不缺這幾個錢。」范氏一點也不贊同。

    蕭玉珠抬起頭來,解釋道,「去集市上賣著試試,要是賣得好的話,咱們就繼續賣下去,說不定能得好些錢,不要小看了這小本生意,娘忘了以前賣涼粉的事了嗎?一碗涼粉只賣一個錢,看似沒有什麼賺頭,可是賣得多了,賺得也多。我打算上晌人多的時候去賣,同臘梅一起,她去賣豆腐我去賣糕點。正午之後就收攤,下晌能空出來做做家裡的活計,兩頭也不耽誤。」

    范氏心下一軟,摸著她的頭,「你向來是個有主意的,只是這樣子就苦了你了。娘不是不想讓你去,只是你年紀不小了,這樣拋頭露面的怕是不好。」

    「怕什麼!我才不怕這些。」蕭玉珠挺直了腰板。「集市上好些姑娘家的做買賣,就說巷子裡的開雜貨鋪子的那家,他家閨女還不是一樣的擺地攤,臘梅比我歲數小,每天跟著她爹賣豆腐呢。」

    范氏看著女兒的模樣,笑了,「你想賣就去賣,娘還能攔著你不成。不過說好了。只賣到正午,賣得完賣不完下晌就別賣了,咱啊不圖那幾個錢,娘能有今日這番光景,就知足了。」

    蕭玉珠瞇了瞇眼,其實她也是為了她以後著想。她可不想她一嫁出去,這個家就空了,她得努力掙錢給玉涵買一塊地。她這個做姐姐的總要留點東西給他。玉涵往後要走仕途也好,經商也好,有塊地在手裡。鈿出去或者自己種都好。

    范氏隨後便去糧鋪買了幾袋麵粉回來,芝麻白糖瓜子什麼的也多買了一些。準備就緒後,第二日,蕭玉珠便把鋪子裡頭的做糕點的模具拿出來清洗,用開水高溫消過毒。

    阿彩知道玉珠要做糕點賣。過來幫忙,把調好的料倒進模具裡面,拿到烤箱裡面去烤,蕭玉珠在麵粉裡面加了雞蛋,這樣做出來的糕點會鬆軟一下。范氏在一邊剝著瓜子,把瓜子仁留下來,用火炒香後撒到糕點上。

    這一次做的糕點有紅豆糕,核桃酥,花生酥,選了三樣店裡銷量最大的,每樣烤了兩大籠,用竹籃裝了,帶上油紙和桿秤,上街賣糕點去了。

    蕭玉翠得知後,從莊子上過來幫忙,在臘梅家的豆腐攤子旁支了一個小攤,擺上三大籃子糕點,芝麻、瓜子仁和花生的香味傳得老遠,剛烤出來的熱呼呼的,聞起來更是香。

    三個竹籃上面貼著紅紙,上頭分別寫著瀟湘記紅豆糕、核桃酥、花生酥,小攤的欄上寫著「蕭記」兩個字。蕭玉珠拍拍手,對著幾個大字看了一番,她親手寫的,看起來像那麼回事。

    臘梅見大字寫得好看,纏著讓玉珠給她家的豆腐攤子也寫一個,蕭玉珠點點頭,寫沒問題,只是她家的是蕭記,難道臘梅家的也叫蕭記嗎?這樣就重複了,識別度不高,別人還以為她們是同一家,又賣糕點又賣豆腐的。蕭玉珠主要是想借瀟湘記,來撐撐場面,瀟湘記的糕點賣了一兩年了,還是有些口碑的。

    臘梅抓著頭想了想,「就叫九斤豆腐。」

    蕭玉珠差點嘴裡噴出水來,蕭玉翠聽了覺得苦笑不得,九斤可是臘梅爹的綽號,她就這樣大咧咧地拿出來用了,她爹知道了非生氣不可。

    「不管了,就叫九斤豆腐,叫得多順口啊。」臘梅磨了兩句,沒等蕭玉珠點頭,也沒等她爹來,同人商量一下,就叫開了,「九斤豆腐,九斤豆腐攤,一斤豆腐兩斤豆腐,九斤豆腐咧,要不要來個九斤豆腐……」

    在臘梅的吆喝聲下,連帶著蕭記糕點攤旁邊圍觀的人也多了起來,蕭玉珠連忙介紹說,這是瀟湘記裡頭的糕點,出自同一家。有人抱著懷疑的態度,有人雙手環抱著胳膊只是觀望,有的人想佔點小便宜,趁著人多拿了一塊糕點吃,有人是正經想買,掰了一小塊品嚐著,大喊道,是同瀟湘記一個味兒。

    勞他一句金口玉言,好些去瀟湘記吃過飯的人,紛紛嘗了一口,確信味道是一模一樣,紛紛掏了腰包,要買一包兩包回去。瀟湘記的糕點好吃,可是也不能為了一樣糕點專門去一趟,要是只為了糕點,而不點菜的話,是誰都拉不下那個面子。

    蕭玉珠給第一個品嚐糕點的人,多送了兩塊,朝人擠了擠眼以示感謝,應該沒有人懷疑那人是托吧,那人滿心歡喜地拎著油包走了。

    到了正午,糕點只剩下墊底的一層,好些被壓得碎了,便送了兩包給臘梅,讓她拿回家吃,又送了兩包給旁邊賣菜的嬸子,她家的小閨女小眼巴巴地望了一個晌午了,脖子都快望得酸了。

    嬸子拍了小女孩一掌,怪她貪嘴兒,看了看籃子底壓碎的糕點渣滓,問蕭玉珠這些還要不要,她想拿回去給家裡的幾個孩子們吃。

    蕭玉珠想了想,用油紙包了一包,遞給她,「只是這些碎了的,全成了渣滓,還望嬸子不嫌棄。」

    「不要緊,碎了的讓幾個孩子用瓦勺挖著吃。」討要人家的吃食,嬸子面上很不好意思。

    蕭玉珠玉翠兩姐妹收拾攤子要回去,臘梅家的豆腐賣得快,全賣完了,她正麻溜地收拾豆腐筐子,臘梅爹蹲在地上吧嗒吧嗒抽著旱煙,想來是對臘梅的叫喚聲很不滿意。

    臘梅收拾好東西,讓她爹過來挑豆腐筐子,看了一眼她爹的黑臉,哄道,「我覺得九斤豆腐這名兒怪好,爹啊你想想,別人本來只買一兩斤豆腐的,一聽九斤豆腐,不得不又多買兩斤。再者,你不說我不說,誰知道九斤是爹的外號啊,咱們這樣叫喚又不丟人,豆腐還賣得快。」

    臘梅爹被她這番話說得笑了,嘿嘿道,「你這丫頭,就你這張嘴利索,爹說不過你,不過今兒的豆腐是賣得比往常快些。」

    臘梅不顧她爹的旱煙斗有沒有抽完,催著她爹快走,她還得趕著回家,讓玉珠給她寫大字呢,她也要像玉珠家那樣,寫上幾副大字貼上,讓買豆腐的人下回也好找著地方。

    蕭玉珠看著火急火燎的臘梅,滿頭怨念,她現在累了,哪有精神寫大字,那紅紙帖子得明天用,臘梅再急也不用急著這一會兒吧。

    臘梅便饒過她,讓人寫好了給送過去,越快越好。

    兩姐妹把攤子收好,推著小推車,先回了瀟湘記,范氏一見糕點全賣光了,很是歡喜,讓她更歡喜的是,蕭玉涵來信了,正等著玉珠回來給她念信呢。

    蕭玉珠在水井邊洗淨了手,在衣裳上擦乾了,然後開始讀信。

    蕭玉涵說,他們一切安好,在去的那日傍晚就到達了州府,是李家三少爺親自送著到他朋友那裡的,原本是說半路分手,三少爺見時辰還早,州府地方大,怕人找不著地方就送了過去,安頓好騎著快馬走的,估計到京城天早黑了。

    這次是托三少爺的幫忙,那朋友姓馮,對人很好,安排了兩個房間給他們住下,又包了他們的食宿,讓他們這些天,吃住都在馮家,就不用到外頭去吃,說外面的東西不乾淨,往年經常有考生吃壞了肚子,誤了考試。

    那馮家看得出來是大戶人家,一日三餐的不用人操心,有人送過來,吃得也好,餐餐有葷有素,大家受了人的恩惠,心裡頭過意不去,提出每人算湊了銀錢算給馮家。崔雲爹拿了銀錢去道謝,卻被退了回去。

    姓馮的是豪爽之人,是三少爺的至交好友。崔雲爹落了個尷尬,便把銀錢退回分給每個人,這樣他們便在馮家住下了。

    旁的沒有多說,只是報了平安,讓家裡人放心。

    讀到末尾,一家人是徹底放心了,范氏得知玉涵在那吃得好睡得好,壓著的一樁心事跟著放下了,說起來多虧了李府三少爺,要不是他打點,事情也沒有這麼順當。

    范氏心情有些複雜,蕭景土讓她別操心兒,當初是她想東想西,抹了人家的臉面,現下李家三少爺幫了大忙了,這份恩情咱們惦記著,往後能還就還上。

    范氏默了一會,回過魂來,才拍拍身子起身,急著去屋裡拜菩薩。(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