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一百八十章 遠行 文 / 油偶娃娃

    天氣一天天熱起來,到了盛夏,樹葉子被太陽曬得耷拉著腦袋,好無生機。地上的熱浪一陣一陣滾過,沒有一絲風的正午,大家或窩在房裡搖著蒲扇,或找了涼快的地方避暑,偌大一個街市,沒有幾個人走動。

    瀟湘記店裡只有零散的幾個人,許久沒有新的客官進來,小二伏在桌上一點一點打著瞌睡,連後廚的張師傅也趁機歇了,在桂花樹下乘涼。阿彩包完了一籠餃子,放在蒸籠裡蒸上,不敢一次包得太多,夏天不比冬天,放不久。

    范氏看著眼前的光景,很是著急,到了盛夏,來吃飯的客人越來越少,即使來了客人,好些葷菜賣不動,倒是涼粉涼菜之類的消得快。這麼熱的天氣,沒有胃口,看著店裡的生意每況愈下,更是讓人心急。出了大街上一看,不光瀟湘記一家這樣,幾乎家家都是如此,門可羅雀,生意蕭條得很。

    范氏在廚房門口望著頭頂白花花的太陽,深深地歎了口氣。

    阿彩提議道,「這樣的天氣,人都不敢出門,什麼生意都不好做,只是讓我想起,在江東的時候,那裡臨海,夏天一到,吃海鮮的人卻是多了起來,什麼魚蝦貝殼之類的,極其新鮮味道又好,還很清談,最適合夏天吃了。」

    蕭玉珠一挑眉頭,她現代工作的地方是海濱城市,一到了夏天的晚上,路邊擺了小攤,邀上三五個好友,點幾樣海魚海蝦螃蟹什麼的,白灼,清蒸或者清炒,再來兩杯冰啤,是最豪爽不過的了。

    連忙問了阿彩江東縣離這裡遠不遠?要是不太遠的話當天進了海鮮過來。又新鮮還能趕上兩頓正餐,可以一解眼下的困境。

    阿彩嘴角不自覺地露出一絲微笑,「不遠,就二三十里地,來回就三四個時辰,一大早天沒亮趕了車去,能趕在正午前拉貨回來。那裡大多數是漁民晚上下海打魚,天不亮回來趕早市。海鮮什麼樣兒的都有。光是貝殼就是十來種,好些我都叫不出名來,那裡的早市熱鬧著呢。」

    漁民出海捕的魚,當天的貨新鮮,海鮮就講究一個『鮮』字。能買到漁民出海打的魚,中間沒有第三人。價錢應該不會太貴,這樣的話說不定還能打開一條新門路。

    想到這,蕭玉珠心裡有些按捺不住了。滿懷希翼的朝范氏看過去。

    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這個法子倒是可以一試,不過范氏還是挺直了腰板。正色道,「這事啊,還得回頭問問你爹的意見,我一個人是做不了主的。」

    蕭玉珠朝范氏扯了扯嘴角,很快笑了起來。她那老實老爹,最好說話不過了,三句兩句就能把他拉過來。

    阿彩也彷彿看到了希望,眼睛明亮起來,話也顯得比往常格外的多,反正沒有客來,正是清閒的時候,同范氏閒聊起來。倒泔水的周嬸挑了擔過來,因天氣炎熱,想等過了這陣毒日頭再走,拿了板凳在屋簷下,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腔。

    幾個婦道人家,聊得無非是些家事,巷子裡誰家的姑娘定了親,攀了高枝。誰家的媳婦添了丁,生了大胖小子。

    周嬸笑道,「說來也怪,那白蓮巷子尾的屠戶家,幹的是殺生的活,沒積恩德,可是他家媳婦卻一連幾胎給他生的都是小子,不知道紅了多少人的眼。」

    范氏原本想順著她的話往下說,附和兩句,可一看到旁邊的阿彩,立馬打住了,轉移話題道,「要說最有福的,要數巷子裡的何家的兩個閨女,從小的吃穿用度不比小子們的差,不過他家的閨女確實調教得好,文文靜靜地有姑娘家的樣子,不像我家的這兩個野丫頭。」

    蕭玉珠沒料到范氏會突然提到她,只是抬頭看了一眼,並不理會。

    「聽說,何家的大閨女是許了親的,只可惜這麼好的姑娘,卻是給別人做小。」周嬸唏噓道。

    阿彩只是面色瑩潤的聽著,並沒有答話。

    周嬸又道,「聽說那姑爺是因為娶的妻,給他生的都是女兒,他又一把年紀了,時間不等人了,只盼著年輕貌美的何家姑娘,能夠給他延續香火。」朝范氏身邊湊近了,「聽說你們蕭家村附近的青山寺很靈,好些人上那去求送子觀音?」

    周嬸一車轱轆話,又把話題轉回到原處,范氏睨了阿彩一眼,顯得有些尷尬,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倒是阿彩卻不惱,也不避諱,眼睛裡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反而接住話頭往下說,「我也聽說了,方圓幾十里就數青山寺最靈驗。」

    范氏這才輕鬆許多,笑著說,「青山寺不光送子觀音靈,其他的也靈,不論是求姻緣還是官路財路,都靈著咧。不過,青山寺雖靈,卻不是那麼好去的,在半山腰上,又走不得牛車馬車。」

    「說的也是。」周嬸道,「青山寺不好去,附近卻是有個好去處,離內城不遠處就有一個觀音廟,香火常年不斷。」七月二十九日是地藏菩薩聖誕的祝聖發會,相約一起去禮佛。

    范氏平時也會燒香念佛,這麼正式地拜佛,去聽高僧唸經,她還沒去過,也想去看看,開開眼界。

    阿彩藉故說那日不得空,就不去了。

    晚上,范氏進房同蕭景土商量著要去江東買魚蝦的事。

    江東他沒去過,卻聽來吃飯的食客們提起過,說那裡的魚蝦極鮮美,也有心想去探探行情,要是情況好的話,就進一些過來。

    范氏提議讓阿彩跟著去,阿彩在江東住過,對那裡熟悉,她以前又是打魚為生的,會看貨,有個識路又識貨的人跟著去,也方便。

    蕭玉珠剛好從正房門外路過,聽了一會兒,走進來,說她也要,她可以幫忙照看魚蝦什麼的,能幫著算術,又隱隱地說阿彩一個婦人,她去了兩人正好有個伴。

    正好解了范氏的後顧之憂,范氏原先還擔心著,去江東除了蕭景土,還得叫上一個活計,只是阿彩一個婦人跟著,又不太合規矩,有損清譽。蕭玉珠提出要去,范氏很爽快地答應了。

    阿彩知道了這麼消息,臉上不青不紅的,看不出表情。只是沒想到,沒過兩日,阿彩告了一天假,有人看到她獨自一人去了觀音廟,求的卻是送子觀音。

    范氏只是讓前來說嘴的人別亂說,阿彩一個單身女子,這事傳出去有損她的名聲,再說不光是求姻緣也好,求子也罷,這是她的私事,不好多過問。

    出發的那日,阿彩的打扮叫人驚艷不已,和她平時的裝扮完全不一樣,完全像變了個人。烏黑的秀髮盤成圓髻,插了兩根鎏金簪子,頭上金晃晃的,耳朵上墜著一對金鑲玉的蝴蝶。上身是紅色衫兒,下面是一條寶藍色的襦裙,臉上稍抹了脂粉,把臉上原本不太明顯的斑遮得嚴實。

    這一年下來,阿彩日出晚歸,鮮少曬太陽,她臉上的斑淡化了許多,不走近看根本看不出來。不過她還是很在意,一般不輕易示人。看得出來她今天是特意打扮過,臉上的斑一遮掩,更加顯得她容貌俏麗。

    蕭玉珠上前去拉她的手,還沒走近,便聞到一股濃香,像是劣質香水的那種味道,拍得多了,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很是刺鼻,讓人聞著不悅,再一看這幅濃妝艷抹的打扮,蕭玉珠皺了眉頭,去看范氏,又轉過頭看了看蕭景土。

    范氏意味深長地看了阿彩一眼,便轉過頭去吩咐同去的吳七,把行李都打點好了,又細細地囑咐蕭景土幾句,還當著眾人的面整理他的衣襟,讓蕭景土覺得很不好意思。

    蕭玉珠看著她娘的行為,覺得有些好笑,扶著阿彩先上了轎,走到范氏身旁,輕輕地叫了一聲「娘」,然後長長地吐了口氣,「放心吧,有我在呢。」就差沒說「我會把爹看緊的」。

    一行人歸置好,蕭景土趕了牛車,吳七坐在牛車後面,另雇的一頂轎子,蕭玉珠和阿彩同坐,上了轎後,蕭玉珠掀了轎簾,朝凡氏,玉翠玉涵揮手告別。看得蕭玉涵極為羨慕,能去那麼遠的地方,他可是還沒走出過縣城。

    遠遠地看到蕭玉涵低著頭被范氏教訓著,看著覺得好笑又覺得溫馨。

    阿彩今天心情很好,主動地同人搭訕,「玉珠有沒有出過遠門?」

    蕭玉珠搖搖頭。

    阿彩又說,「江東是靠海的,到了我帶你去看大海好不好?大海很大,比咱們見過的湖大多了,」

    蕭玉珠點點頭。大海她前世裡是看過的,一望無際,很寬廣,遠海的水還是蔚藍色的,令人心醉的藍色。雖然沒有第一次見到的興奮感,但她還是認真地對著阿彩點點頭。

    阿彩很有耐心地道,「海上還有很多船,有小漁船,還有外面來的大帆船,聽說是很遠的地方來的。」

    蕭玉珠很認真地答道,「我從書上看到過,說是西洋來的,在水上走了一年半年的,才能到咱們這。」

    車廂裡散發著一股濃郁的香味,聞著讓人快吐了,蕭玉珠受不了,只好掀了轎簾透透氣。(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