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九十八章 劉氏早產 文 / 油偶娃娃

    第二日,范氏挽著籃子給姥娘家送肉,回范家村去了。

    前陣子,她和喜子娘抽空去訪了柳家莊那後生,見長得眉清目秀的,模樣兒周正,說話也是斯斯文文,怪不得小姨會喜歡。只是那後生正在備考,來年準備考鄉試,不好讓人分了心。范氏詢問了後生娘,是還沒說親的,暗中與後生娘通了氣,等來年放榜要是沒考上,范氏想給他說門親事。要是考上了,那往後就是秀才老爺了,也不好高攀,一切看後生的意思。

    後生娘正為他的親事發愁,二十歲了還沒說上一門親事,一門心思撲在書本上,都快念成書獃子了,見有人來議,自是歡喜,一口應下了,來年考完了就把這事和孩子說說。

    范氏回了娘家,到了傍晚一臉樂呵呵的回來。

    小姨是個心氣高的,看上了柳家莊的後生,其他家的便都看不上了,她還就是有眼光,一眼就看中了個讀書人。小姨見范氏出面打聽了,又和後生娘又了達成了共識,更是心裡幾多歡喜幾多愁,盼著那後生不能考上,門當戶對的才好,一想到寒窗苦讀,又盼著他能考上,一番苦心能換來回報。

    一個新年便在小姨的親事談資中度過。前前後後下了幾場雪,下得雖是不大,天氣越是陰冷,到了初六那日,天空才放晴,出了太陽。

    范氏領著兩個閨女把院子裡的雪用鏟子鏟到一堆,堆成小山堆到牆角。太陽出來了,曬得人身上暖哄哄的,忙完了,一家人搬了凳子在院子裡曬太陽,蕭玉翠拿著沒繡完的帕子出來繡,蕭玉珠拿著爛衣裳試著繡一個簡單的花樣。范氏端了瓜子出來磕,一邊休閒地磕著瓜子,一邊看著兩個閨女繡花。

    范氏撲哧一聲,笑出來,「哎呀二丫頭,看你繡得像個什麼,看著不像映山紅也不像山茶花,倒像是地裡的油菜花。」

    蕭玉珠朝她笑笑。人家本來繡的就是油菜花。看來這繡工是有大長進了。

    蕭玉翠拿過玉珠手裡的布,翻過來指給范氏看,後面的線繞成一團,亂糟糟的,更是引得范氏不住的笑。

    這時,村尾來了一頭大白馬。好些早發現的小孩子結伴嚷著,「看大馬去嘍……」,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高大的大白馬後面套這一輛平板車。坐著一個婦人,手裡抱著個小孩。

    范氏看那婦人側臉有些像是桃子,便喊了一嗓子。「是桃子嗎?」

    「誒,嫂子,是我!」婦人從車上下來,扭過頭來,真的是桃子。

    范氏把手裡的瓜子丟回盤裡。瓜子撒了好些出來,走到籬笆門口,「桃子,真的是你啊!一年多不見你回了,你這丫頭嫁出去了也不常回來看看,你娘老念叨著你哩。」

    馬家壩的牽著馬,桃子抱著孩子過來,「隔著好幾十里路呢,好幾回想回來又不得空,過年了下了雪,路不好走,今日見出日頭了,雪也化了,路上好走些。」

    懷裡抱著的娃,粉嫩嫩的小臉,一雙黑溜溜的眼睛盯著人看,范氏伸手要接過來抱,「小子快半歲了吧。」

    「還差十多天就滿半歲了。」桃子抿嘴笑著。

    小子嘴裡「依依呀呀」的吐著泡泡玩,被范氏顛著轉悠,樂得「咯咯咯」笑起來,響亮的笑聲引得玉翠玉珠過來看。蕭玉珠伸手掐了兩把他粉嫩一團的小臉蛋。

    范氏見馬家壩那後生站在一旁看著,卻不多話,是個實誠的漢子,桃子面色紅潤,身子也比之前圓潤了不少。「親事好不好,一看就知道。」看這樣子,這門親事不賴,桃子嫁了個好人家。

    「難得回來一趟,多住一陣子。」范氏本想再嘮會,見桃子來拜年還沒著家,沒敢耽擱她太久,把孩子遞給了桃子,從兜裡拿出兩個錢來,放到小子身上。

    「嫂子,哪用這般客氣?」

    「這小子我看著喜歡得很,眼下大過年的,又是第一回見就當個見面禮。」范氏看著桃子的背影,歎道,桃子這麼好的姑娘,老二是個沒福氣的。

    下半響,桃子抱著小子來了,說是帶的一點馬家壩的土產,小半塊熏干的牛肉還有一些曬乾的蘑菇。

    臘梅手裡拿著糕點在吃,嘟嘟囔囔地說,「這牛肉乾好吃,中午我娘炒了一碗,放了辣子炒得香,我喜歡吃。」

    臘梅半句不離吃的,桃子看著她笑。范氏搬了凳子,讓桃子在外面坐著曬太陽,吃些瓜子糕點,自己一手接過小子抱著,逗著他玩兒。

    沒過多久,蕭景天過來傳話,說是遠方的表姑媽和幾個表兄弟來了,老爺叫老大過去一趟。

    范氏愣了一下,說蕭景土不在屋,人回來了就叫他過去。

    桃子也愣住了,低著頭,場面很是尷尬,倒是臘梅不知趣的剝了花生,要塞給桃子吃。

    蕭景天用眼光掃了一眼院子裡的人,清楚了中間坐的人是桃子,匆匆地別過臉去,臉上火辣辣的,渾身很是不自在,想過去打聲招呼,話卻哽在喉嚨裡說不出來。

    桃子臉色淡然,彷彿之前的事沒有發現過,抬起頭來,細聲細氣地叫了聲,「景天哥。」

    蕭景天小聲應了,很快紅著臉轉身走了。

    再說後來,蕭景天和桃子的舊事,不知怎的傳到了劉氏耳朵裡。原本以為她會大鬧一場,沒想到她卻安安靜靜地,只是說道了兩句,其他的話便沒有多說。

    直到有一日晚上,亥時剛過,一家人準備吹燈睡了,堂屋裡傳來急促的拍門聲,把堂屋的門拍得「砰砰砰」響。

    范氏披了衣裳出來,見是蕭景文。

    「二嫂怕是要生了,娘叫你過去一趟。」蕭景文氣喘吁吁地說。

    算算劉氏生產的日子還沒到,還有大半個月呢,范氏一直把這事記掛在心上的,一想不好,怕是要早產。急忙穿上衣裳跟著蕭景文就走。

    蕭景文說話聲很大,家裡剩下的人都聽得清楚,蕭玉珠躺在床上沒睡著,一聽這消息,也是擔心得不行,古代沒有醫療設備,生產本來就是件危險的事,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正想著。范氏在外面叫人。叫兩個閨女過去幫忙,這大半夜的,黑燈瞎火的,多個人手也好。

    蕭玉珠和蕭玉翠趕快穿好衣裳,就著月光,跟著去了老宅。剛到時。蕭景天領著接生婆來了,一進門就喊,「哎呀。大喜啊,秀才老爺家要添丁了。」

    屋裡是亂成一團,楊氏翻箱倒櫃地找早備好的剪刀。白紗布,白棉花。屋裡黑乎乎的,堂屋裡點了一盞燈,西廂房北間點了一盞燈,昏黃的燈光一閃一閃。接生婆是個五十多歲的婆子。老眼昏花的,看不清楚。

    范氏讓丁香把家裡的油燈都拿出來,灶間點了一盞,劉氏住的西廂房多點了一盞。又命令玉翠玉珠趕緊去後院燒水,把大灶小灶上的鍋都添滿水,把火燒得旺旺的,越旺越好。

    廂房裡傳出一陣陣劉氏的疼痛聲「哎喲哎喲」,旁邊的人心跟著揪起來。蕭玉珠抱了柴火進灶間,玉翠往幾個鍋裡都添了水,把火燒得旺旺的,很快小灶上的水開了,蕭景文提了半桶走了。

    火光映紅了兩人的臉,西廂房那邊還是沒動靜,蕭玉翠打發了玉珠去看看。

    劉氏的疼痛聲叫得比之前更為慘烈,一聲勝過一聲,楊氏急得團團轉,「阿彌陀佛,上天保佑……上天保佑……」急得直念阿彌陀佛去堂屋上香。

    蕭景天在外面走來走去,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使勁……使勁……用力啊!用力!」裡面傳出接生婆的聲音。

    簾子外邊的人急得不行,蕭玉珠和丁香守在門外邊,兩人的臉色不由地白了,蕭玉珠手心裡滿是汗,早產加上難產,這情況大大不妙啊,心裡火燒火燎的,默念道大人小孩平平安安的才好。

    很快簾子動了,接生婆出來,用袖子抹了把臉上的汗,「生了半天生不下來,胎位不正啊!」說著吩咐人去煮紅糖水,很快又一陣風地鑽進房去。

    劉氏臉色蒼白,咬著牙,手裡死死地拽著被子一角,試著用盡渾身力氣,可是很快鬆開了手,她有些虛脫了,感覺沒力了,整個人就像是踩在了棉花上,用不上力來。

    范氏額頭上全是汗,拿了溫熱的毛巾擦了擦劉氏的臉,不斷地安撫她,「老二家的,才生了半個時辰,咱不怕啊。」

    很快紅糖水端進來了,范氏餵著她喝了兩口。

    「景天媳婦,再加把勁用力!」

    蕭玉珠盯著垂著的簾子,不敢挪眼,房裡又傳來劉氏的慘叫聲。

    半個時辰過去了,房裡還是沒有動靜,蕭老爺子坐在堂屋,臉色很是難看,蕭景文去灶間火急火燎又拎了桶水過來,范氏滿頭大汗地出來,接過提著進去了。

    「露頭了,露頭了!」

    聽得外面的人一陣喜色,很快,房裡傳來了一聲洪亮的嬰兒啼哭,緊接著是接生婆大聲報喜聲,「恭喜秀才家的,母女平安,添了個千金!」

    「也好,也好。」楊氏撩了簾子出來,朝老爺報喜去了。

    范氏用溫熱的巾子給嬰兒擦洗身子,用細棉布包好,放在枕頭旁邊。劉氏一聽是個閨女,頓時洩了氣,再加上用力過度,整個人癱了過去。

    接生婆大大地鬆了口氣,把胞衣裝進陶罐裡,楊氏拿了兩串用紅線穿著的錢,一串十來個錢綁在陶罐口子上,一串二百個錢給接生婆,「得勞煩大姐跑一趟,好生埋起來。」

    接生婆笑瞇瞇地接過錢,「瞧大妹子說的,和我客套不成。」

    楊氏囑咐她,洗三兒再來,接生婆自是眉笑顏開,抱著陶罐出去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