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八十五章 獨門生意 文 / 油偶娃娃

    蕭玉珠在桶裡搓著煮過水的涼粉草,把汁水搓出來,用紗布過濾了兩遍,在鍋裡把過濾好的水燒上,一邊攪拌一邊加上勻好的米粉水,燒開了倒進木桶裡,最後把木桶放進水缸裡凍著。

    「二丫頭,你說這能行嗎?」范氏往木桶裡探了探頭。

    蕭玉珠朝她笑笑,「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咱試試唄,這仙人草,山上多的是,要是不行,咱就割回來漚肥用。」這做涼粉的法子她是清楚的,肯定能行,為了遮掩性子,只能委婉地找了幌子。

    午飯後,蕭玉翠偷偷地掀了桶上邊掩著的布看,見木桶裡面結了一層透明的東西,朝屋裡喊,「娘,玉珠,快點看啊,這是不是涼粉?」

    蕭玉珠過來一看,那水變成涼粉了,用手指按了按,試試硬度,剛剛好,拿了瓜勺舀了一大碗出來,用小瓦勺搗成一小塊一小塊,要蕭玉翠去熬點方糖水淋在上邊。

    涼粉一塊塊晶瑩剔透,吃起來涼涼的爽口,放了點方糖水,帶有一點點甜味,咬一口清涼爽滑,讓人口舌生津。

    范氏吃了一碗,連說好吃,舀了一碗讓孩子他爹嘗嘗,蕭景土也說好吃,夏日吃了消暑。

    「爹娘,那你們說說,這涼粉要是拿去賣能換錢不?」蕭玉珠小心翼翼地問,眼裡滿是希翼的目光。

    蕭景土心裡想著,如今這天氣正熱,這涼粉人吃了人心口涼快,正是一味消暑的良方啊,連忙說,「能換錢能換錢。」又問這仙人草哪裡割的,山上還有多少?

    范氏見蕭景土這般問,猜想他是有心要把這涼粉拿出去換錢。也點頭贊同。

    第二日,蕭景土去北邊的山樑上割了一大捆仙人草回來。范氏在院子裡刷著木桶,洗了兩塊大紗布,見孩子他爹回來了,往身後伸長脖子瞧了瞧。

    蕭景土笑著把仙人草放下,說路上有人問起他割仙人草幹啥用,他說割來給來漚肥用,不會讓人猜疑的。就把心放肚子裡吧。

    這老實老爹還挺有保密意思。蕭玉珠朝他爹投去讚賞的目光,不是她小氣,而是這掙錢的路子一旦被他人知道了,哪還有自家的份,到時候連一杯羹都分不到了。

    姐妹倆把仙人草在水渠裡洗淨了,放在鍋裡煮上。做了兩大水桶涼粉,又熬了一壺方糖水。

    范氏準備挑著這兩大桶涼粉去鎮上賣賣,小鎮離蕭家村五里路。不是很大,人流不算多,去石雨縣城的話有些遠。不方便,搭順路的牛車又得花好幾個錢路費,這是小本生意,能省幾個錢是幾個錢。挑著去鎮上賣賣,一路走一路賣過去。又商量著怎麼定價。

    「一碗涼粉賣一個錢。」蕭景土提議道,這仙人草是山上割的,一擔涼粉攤下來沒花什麼本錢,只是費些方糖錢罷了,自家有的賺頭,家裡的碗大,一碗涼粉能把人吃飽,吃客也虧不了。

    范氏說行,就聽孩子爹的。

    蕭玉珠裝上一摞黑瓷碗,那家裡能用的上的瓦勺都用上,用小木桶裝了大半桶水,給來洗碗用,和范氏一起賣涼粉去了。

    蕭景土加緊編著手裡的蘆葦,說這帽子回來就能戴上了,又囑咐賣不賣得完都早些回來。

    到了午時過後,兩大桶涼粉全賣光了,在半路上就賣了大半桶,在鎮上范氏一路挑著,一路吆喝著賣涼粉,范氏嗓門大,一把金雞報曉般的嗓子一喊傳得老遠,賣得快,一擔涼粉賣了快五六十個錢。

    回到家,帽子編好了一個,蕭景土讓閨女試著戴戴,蕭玉珠拿著戴在頭上,大小正合適,扭頭喊道,「爹,你咋知道我頭的大小,你又沒量過。」

    「就你那個小腦袋,還用量,一看就知道沒一尺。」蕭景土笑道,又問編得咋樣,是她想要的式樣不。

    草帽輕巧,樣式比竹笠好看多了。

    「這裡面也有我的功勞,我用針縫了縫,縫得結實。」蕭玉翠指著帽子上縫的紋路讓人看。

    蕭玉珠嫌這帽子太素,太單調了,找了些碎布做成蝴蝶結裝飾一番,找了兩根長布條,縫在帽裡側,戴的時候可以綁在下巴上,有個風吹也不怕。這樣一捯飭,這草帽完全變了個樣,檔次轉眼就上升了。

    蕭玉翠見這草帽好看,心裡喜歡得緊,讓爹快些把她那個也編好,她先拾掇起草帽上的花飾,用碎布纏繞成花的樣子,下邊用絲線打成絡子,等草帽一做好,用布條小心地縫了邊,針腳縫得密密實實,縫得齊整,連兩條綁繩都是編成了麻花式樣。

    這草帽一帶出去,在村裡的小媳婦小姑娘群裡引起了轟動,大家都說好看,搶著要看是怎麼編的。幾天之後,帶這樣子草帽的人在村裡隨處可見,草帽上的裝飾也是各有不同,種類繁多,各是花樣子都有,還有些縫了雞尾巴毛鴨毛上去,也是別出心裁。

    家裡每日做了涼粉去賣,在鎮上賣開了,一家小吃店的掌櫃見范氏這涼粉每回一到,總有一大堆人圍過來買,同范氏商議,讓她每日給店裡送兩大桶來,每桶二十個錢的價格買進。

    范氏同意了,說每日一大早就派人給送來。

    掌櫃的又說,往後她給店裡送涼粉,這涼粉她就不能在鎮上再賣了。

    這店掌櫃想做獨門生意,過陣子就是農忙,沒時間出來賣,送進店裡反倒是方便,范氏便點頭答應。

    除了每日給鎮上送一擔涼粉外,還多做了些,挑去附近的村莊賣賣,一塊錢一碗,買個糖角子還得花兩個錢呢,涼粉便宜,莊家人也會捨得花錢買上一碗解解渴。

    蕭玉珠想出一個新法子,準備兩種不同大小的碗,大的賣兩個錢,小碗的賣一個錢,小碗看著顯多,這樣一有了比較,很多人都願意買小碗。家裡的碗不夠。讓她爹在窯裡多燒幾十個。

    又想出了一樣新花樣——黑涼粉,把仙人草曬乾了,做出來的涼粉是黑色的,一白一黑搭配著,顏色上不單調。在配料方面,不光有甜味的,還有鹹味的,用干辣椒粉。加上芝麻用油炒成辣子。一樣酥炒花生,一樣鹹菜脆蘿蔔,再擱點醋撒在涼粉裡面拌著吃好吃。

    范氏剛挑了擔出去賣涼粉沒多久,林子娘推開籬笆門進來,在院子裡左看看右瞧瞧,一對小眼翻來翻去。要把這小院翻個底朝天,見兩個丫頭不理人,伸長了脖子往屋裡瞧。看她那神情是來討涼粉方子的。

    「嬸子,別瞧了,我娘不在屋。」蕭玉珠翻了一個白眼。這林子娘來絕對沒好事。

    蕭玉翠忙進灶間,把搓干了汁水的仙人草藏好,把盆裡剩的一點自家留著吃的涼粉藏到缸裡。

    「玉翠啊,你藏什麼呢?」蕭玉翠剛把盆藏進裝米糠的缸裡,林子娘就進來了。

    不知道她看見沒看見。蕭玉翠背靠著米糠缸,臉上笑笑,「沒藏啥,這麼小的地能藏啥,正收拾屋子呢。」說著,假裝拿了抹布,擦灶台。

    林子娘鼻子抽抽,「這屋裡有股味兒,聞著像是炒的辣子,又有股酸味。」

    「是炒了辣子,早飯做了個炒酸菜,這麼久了這味還沒散。」蕭玉翠臉色訕訕的一邊擦著灶台,一邊打量林子娘的臉色。

    林子娘腳下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蕭玉翠嚇得小心肝都快撲出來,是一根仙人草的枝把林子娘絆了下。

    林子娘用腳踢了踢,見是一根樹枝,以為是燒柴用的,沒在意,一雙眼睛在灶間溜溜地轉來轉去,鼻子比狗還靈,順著酸辣味尋去,往前走了幾步,眼看就要走到米糠缸跟前了。

    蕭玉翠心裡捏了一把汗,想走過去用衣裳護住缸,反倒會落了懷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蕭玉珠在院子裡見林子娘一眨眼的功夫就進了灶間,丟下手裡的活計過來,見林子娘抄家似的翻家底找涼粉。走進灶間來,從缸裡端出盆來,盛出一碗來,臉上笑著問林子娘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

    林子娘滿陪著笑臉,就鹹的吧,大熱天的甜的太膩,她不愛吃。

    林子娘吃著涼粉,連連說好吃,吃完後在灶間賴著不走,一雙眼睛看了個十遍八遍,心裡納悶,這大熱天的,這涼粉怎麼嫩滑得大冬天凍的凍肉湯似的,也不化。

    蕭玉珠站在門口,細聲細氣道,「嬸子,咱家這地小,容不了那麼多人,這灶間鍋灰油煙的,怕是弄髒了你的衣裳。」

    被蕭玉珠這麼一說,林子娘回過頭來,「咯咯咯」捂嘴笑著,「瞧這玉珠,是要趕嬸子走?」

    蕭玉珠站在門口,讓出路來,笑著說,「這灶間巴掌大的地,裡邊悶熱,外頭風大,我是叫嬸子出來吹風咧。」

    林子娘走出來,小聲問,「玉珠啊,那做涼粉的方子和嬸子說說。」

    果真是來討方子的,告訴她了,那自家的生意還做不做,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這涼粉方子,鎮上店掌櫃說了是秘方,不能外傳,這兩家是簽了契約的,要是傳出去,店裡的生意也做不成了,掌櫃的會怪罪的,嚴重的拉去見官,你也不想讓我爹娘吃官司吧。」

    林子娘見蕭玉珠拿官大的壓人,她也不是吃素的,滿臉堆笑地說,「就偷偷地告訴嬸子,嬸子又不告訴他人,那鎮上掌櫃怎麼會知曉?」

    蕭玉珠想起林子娘在娘家學的做魔芋豆腐的手藝,無論別人怎麼套她的話,她是死咬著不說。想到這,蕭玉珠輕鬆地笑笑,「那嬸子把那做魔芋豆腐的手藝告訴我,我也不說出去。」

    林子娘氣得半死,這做魔芋豆腐的手藝告訴你了,她喝西邊風去,這獨門生意好做,誰不知道!見吃了個癟,自討沒趣,臉面上掛不住,很快溜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