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艷惹情愁

正文 第17章 千人踩 萬人踏 文 / 修夢緣

    第十七章千人踩萬人踏

    村長想了想,撓了撓頭說道:「也對,你等著,我馬上去叫人。」

    於是全村的勞力壯漢又被村長叫來抬石頭。

    姥爺當時一指村西頭的那座小橋喊道:「大家努努力,抬村口去。」

    眾人一聽也都沒多問,大概以為姥爺是要把這石頭抬出村去,於是開始費力的抬,幸好村裡的男人多,就這樣抬了一上午,才抬到了村口的小木橋旁。

    到了村口,眾人則開始發愁了,這要是抬著這麼大一塊石頭出村,就必須走橋,可陳家村的這座破橋是木頭搭的,都用了好幾十年了,是壞了補,補了修了,平日多上幾個人都能塌,怎麼可能經得起這麼一個大傢伙呢?

    再看那段湍急的河水,雖然河道不寬,可卻足足難住了陳家村幾代人,同樣也是因為這條河,小日本當年沒能衝進陳家村,保住了陳家村全村人的性命,同時也難住了村裡人,想要進進出出,就不得不從這條河上過,而此時眾人也只能站在河邊望河興歎。

    姥爺見狀卻沒多說,而是說道:「各位辛苦了,就先放這,咱們接著商量下面的事。」

    村長詫異的問:「還商量啥?你不會想把這石頭推河裡吧。」

    姥爺欣喜的說道:「不能,這麼重要的寶貝,還得好好利用呢。」

    村長聽完一頭霧水,就見姥爺對眾人說道:「各位家裡要是還有石頭的,下午就都送來,能送多少就送多少,多多益善。」

    眾人一聽紛紛撓頭,村長見狀則開玩笑的說:「陳大爺,你可是村裡的老人,你不會是想用石頭把這東西埋上,搭個石頭墳吧?」

    姥爺看著村長笑了笑說:「不是,我是想趁機給咱們村蓋個橋,免得一下雨,這橋就被衝垮,這正是好機會嗎,以前我還愁沒個好橋墩子,現在連橋面都有了。」

    姥爺說完愛惜的摸了摸那塊巨大的石碑。

    村長看著石碑歎了口氣,想了許久,才猶豫的說道:「這能行嗎?不會給村裡人招晦氣吧?」

    眾人點頭,姥爺卻說道:「修成橋還招什麼晦氣,到時候千人踩,萬人踏,就算這石頭成精,還能反過來咬人不成?再說這修橋是造福咱們陳家村子孫的好事,免得馬車驢車都進不來,連拉點貨去鎮上都沒機會,難道大家想窮死呀。」

    姥爺的一番話似乎打動了眾人,眾人一聽紛紛議論道:「是呀,我們平時想拉點糧食進鎮上集市賣賣都不成,還不是因為這座橋,這要是修好,不就可以趕著馬車、驢子過去了,這得多方便呀。」

    「是呀!是呀,我家的也一直想弄個石墨盤回來,可就是因為過不了這橋,只能背著糧食去三十里外的吳村磨,費死勁了。」

    就這樣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最終大家都同意了,就連村長也笑著說:「對,對,陳大爺說的對,不如蓋橋,這千人踩,萬人踏的,就算是在邪氣玩意也被踩沒了,以後咱們村進出也方便點。」

    就這樣在萬眾一心的響應下,姥爺開始帶著眾人蓋橋。

    而村裡的女人們聽說男人們要蓋一座石頭橋,也都特高興,因為她們以後也可以坐著馬車去城裡趕集了。

    於是村裡人都紛紛跑來幫忙,男人們則紛紛找石頭,有的甚至為了蓋橋,把自己院子裡的牆給拆了。

    女人們也沒閒著,送飯的送飯,送菜的送菜,搬石頭的搬石頭,一時間修橋現場成了百家宴,誰家有啥好吃的都送去。

    而姥爺也不負眾望,把自己這些年攢下來的錢全買了水泥,蓋了一座結結實實的石頭橋,就算用炸藥炸,也休想炸開上面的橋墩子。

    一個星期後,一座嶄新的石橋終於完工了,而那塊巨大的墓碑成了橋身上最重要的部分——橋墩子和橋板,連接著河的兩岸,也成了陳家村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

    橋一修好村裡人開始張羅去鎮上趕集的事,因為有了橋,所以村裡人進出也方便了許多,大家做了板車,姥爺又托人去鎮上的汽車修配廠弄了兩個舊輪胎,村長則要了一匹幹活的老母馬,就這樣村裡有了自己的馬車。村裡的女人們則興奮的開始張羅去鎮上趕集的事。

    鎮上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都有集市,本來我也想跟著姥爺去看看熱鬧,可一早趕到村門口一看,只見馬車早就坐滿了女人,都是想去鎮上開開眼界的婦女。

    這些女人大多是一輩子也沒走出過陳家村,一來是路途遙遠,二來是家裡沒錢,就算去了集市也沒錢,索性她們從沒離開過陳家村。而現在不同了,有了馬車,早上去趕集,第二天就能回來,於是女人們都想去外面開開眼界。

    這可到把趕車的單身漢陳老六急壞了,他看著滿車的女人焦急的問道:「你們都坐滿了,我坐哪呀?」

    三姑見狀說道:「少廢話,你要是害羞就把鞭子給我,我來趕車。」

    陳老六頓時臉紅了,別看陳老六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大男人,可到現在還沒找到媳婦,原因很簡單,一來是家裡窮,二來村裡女人少,別的村的女人也都不願意嫁到這麼遠的地方,最後陳老六的婚事便一再的耽擱,一直耽擱到現在。

    而村裡選他當車伕,也是為了他著想,不忍心看著他老打光棍,於是把本村最光榮的任務交給了他,也是希望去鎮上趕集時能順便找個對象。

    村長見狀說道:「好了,這麼大的人,還怕一群女人不成,上,別忘了你這次出門的任務,就算騙,你也要給咱村騙個媳婦回家。」

    陳老六一臉無奈的歎了口氣道:「咋騙呀?」

    滿車的女人們哈哈大笑道:「讓你騙一個回來,這還不會,就說家裡有錢,這車是你家的。」

    剛過來看熱鬧的姥姥見狀說道:「少聽她們的,沒錢咋的了,你就學你陳大爺,為人要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平時勤快點,保證會有姑娘看上你的。」

    三姑見狀坐在車上笑道:「曹老太太說的對,要不是咱們陳大爺本分勤快,她老也不會千里迢迢嫁到我們這個窮地方,你就聽曹老太太的,爭取給咱們村再添個大家閨秀。」

    陳老六被眾人一逗,立刻臉紅了,哪裡還抬得起頭,只是嗯啊的答應了一聲,聲音小的就像蚊子一樣,就像一個靦腆的孩子,無辜的站在馬車邊上。

    三姑見狀用胳膊肘碰了碰一旁的二舅奶說道:「還不拉上來,等著天黑呀?」

    眾女人立刻明白過來,紛紛拉著陳老六上車,量他七尺男兒,也硬是沒能逃脫這群女人的魔爪,最終還是被按在了馬車上,被一群女人逼著趕車進了城。

    而我和姥爺只能看著馬車偷笑,雖然沒能坐上馬車,可大家都很開心,笑得差點閃了腰,甚至還有人議論陳老六能不能找到一個好媳婦。

    當然這些眾人不用擔心,這麼多女人去,想必陳老六今年走了桃花運,否則也不會第一次趕車就坐了如此多的女人。當然這種說法也只是玩笑,具體他陳老六是不是真的走了桃花運就不得而知。

    等第二天眾人回來我們才知道,陳老六這次還真認識了一個不錯的姑娘,聽說是隔壁吳村的,今年二十四,人長的一般,家裡困難點,但手藝不錯。聽說那姑娘去鎮上賣鞋墊,回來的路上正好看到他們的馬車,於是就搭著他們的車回了吳村。

    於是三姑她們就把姑娘安排在陳老六身邊坐下了,據說那天三姑等人為了讓姑娘對陳老六有個好印象,把陳老六好一頓誇,弄得陳老六是一直紅著臉回來的。

    再後來去鎮子趕集,村裡就有更多的女人想去看看,因為大家也都想繡點繡花鞋和鞋墊拿到鎮上去賣,雖然換不了幾個錢,可也能給家裡填補一下家用。

    一時間村裡家家忙著做鞋,縫鞋墊,平時手藝不好的也都紛紛跑到姥姥門前的稻穀場來學手藝。

    而姥姥則多了一個新任務,就是教大家繡花,我的姥姥可不是一般人,不但繡花繡的好,花樣也多,每逢姥姥拿出新的花樣,幾乎是家家傳誦,人人效仿,一時間稻穀場成了村裡最熱鬧的地方。

    在姥姥的指導下,陳家村的繡花事業蓬勃發展,在百里之外的鎮上也是赫赫有名,只要到鎮上買鞋和鞋墊的,幾乎人人都問是不是陳家村的,不是陳家村出的鞋和鞋墊,人家還不稀罕。

    可大家忙了幾個月後,就沒時間繡花了,因為收割的季節到了,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收稻子,就連平日經常出門的姥爺,這個時候也會留在家裡收稻子。

    姥姥家因為人少的緣故,地也分的少,雖然裡面有姥姥的份,可姥姥腳小,根本不能下地幹活,所以種地的擔子都落在了姥爺一個人頭上。

    也幸好姥爺人緣好,平時總是幫大家修補房子,所以大家年年幫忙,今年也不例外,而我則成了跟屁蟲,每天跟在姥爺身後,跑來跑去,雖然不會割稻子,可送飯送水不成問題,偶爾也拿著筐在田里撿稻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