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宋

正文 第五回 議開邊大宋重興 佔先機時光如梭1 文 / 任我*飛揚

    第一節

    殿試結束,天子並沒有公佈三科進士前三名的名字,而是下旨在大殿上舉行進士宴,並要求所有在京的高官和貴戚都必須參加,到時再宣佈。

    重興二年六月二十日,新錄取的進士全部入宮,在正陽殿上參加賜宴。在禮部官員的指導下,所有的進士都向天子趙惇行禮,然後按秩序入席。

    天子向諸進士舉酒祝賀,依傳統對下面的新進士說一些希望他們能為大宋效力的套話,誰知,大家共飲的酒杯剛剛放下,一個坐在左側的年輕進士就站起了身,朝天子恭恭敬敬的深施一禮:」陛下,為了大宋的將來,臣有一語建言,不知當不當講。」」你姓甚名誰?」天子趙惇並沒有很詫異的表現,依然保持著平靜。」小臣姓沈名繼業,字傳心,福建來塘人,本次文舉第二十七名進士。」」你有何要事上奏?」

    沈繼業從自己的座位上走到中間,並向著天子跪下:」臣對此次龍成近衛禁軍征討吐蕃時的行為有些不同意見,聽聞之前朝中大臣也對其提出了參奏,但陛下卻置之不理,臣認為有違明君之道。」」不理會臣下的參奏就非明君之道,本來就是朕下旨龍成近衛禁軍劫掠吐蕃、以利戰事的進行,那又算是什麼?你們不會都沒有看到《朝報》上登載的旨意吧?!」天子趙惇淡淡的問了一句,看到不止是下面的進士,連一邊陪同的大臣有不少臉上也露出了驚駭的表情,他揮了揮手:」沈卿還是先回座位吧,既然你提及此事,朕也想跟大家說明一下。」

    天子看沈繼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這才加重了語氣:」朕在這裡就再強調一次:劫掠吐蕃是朕的旨意,而且未經中樞批復,是直接發往龍成近衛禁軍的。此事非但與龍成近衛禁軍將士無干,也與中樞無涉,是朕的乾綱獨斷!」

    不要說是守舊的臣子們了,就是天子趙惇最信任的四相,都被皇帝此次拋開中樞的做法給嚇了一跳。可天子之前對臣子們的奏章都不加理會,正好皇后又懷了身孕,喜慶的時候怎麼能找天子的麻煩,眾臣拿這位任性的皇帝半點辦法都沒有。

    看到天子總算是沒有再迴避此事,四相中性情最直率的參知政事洪皓離開了自己的座位,向天子恭身一禮:」陛下,依朝廷體制,旨意下達必須經中樞簽發,您怎麼能……」」洪卿,朕知道,如果此事事先與中樞商議,不只你們無法同意朕的做法,而且事情一出,勢必會連累諸卿。既然是朕一意孤行,又何必讓諸位為難,所以才未與眾位商議,並非不信任大家。」天子說到這裡,起身向下面的臣子們拱了拱手:」此次是朕拋開了諸位,是朕違反朝廷規據在先,朕也已經知錯,請諸公原諒。」

    眾臣沒料到天子會主動認錯,慌忙起身還禮,嘴裡連說:」不敢……」、」不敢……」、……

    等臣子們這一陣子紛亂過去,大家紛紛歸席,天子向下面掃視了一圈,然後說道:」朕知道,諸位卿家對朕的旨意有不少人不贊同。今天,既然是新進士第一次進入朝廷,那就請諸位暢所欲言,有什麼都說,朕絕不以言論罪人。」」陛下從主政以來,從來不虛言欺騙,臣等信的過陛下。」龍圖閣待制、翰林學士黃震起立向天子一禮:」《朝報》特刊我等已經讀過,對這些邊遠蠻夷之人屠殺我大宋百姓的行為也十分憤慨,但我大宋身為中華上國,卻不能如他們一樣的野蠻,有失儒家的-仁義-之名。」

    天子當然知道,這黃震是儒家理學宗師之一,在理學中的地位僅次於朱熹,他有這個說法並不奇怪。但天子並沒有馬上進行反駁,而是在進士們之中巡視。

    本來,第一次參加這樣大型的宴會,新進士們已經是緊張的手心冒汗、身體發熱。卻沒想到,先有一名新科進士在宴會上向皇帝進諫,天子不僅沒生氣,居然還准許進士們也一起參與討論,而且討論的還是軍國大事,不少人還在發呆呢。

    不過,也有膽子大的,看到天子並沒立刻反駁黃震,一名進士猛然立了起來,向上面深施一禮:」陛下,臣有話說。」」如果下面有哪位進士還想出言,直接說出來便是,不必向朕請求。」天子微微點頭,同意這名進士發言,然後提醒了大家一句:」不過,下面所有發言之人請報一下姓甚名誰、官居何職,進士們報一下來歷,免得大家不清楚。說完就坐下,今天是討論,不要擋著別人說話,不必講那麼多的虛禮。」」臣姓諸葛名誠,字長生,江蘇揚州人,本科武舉第四十七名進士。」那名進士緊張的臉色通紅,但還是行禮如儀。

    天子看諸葛誠緊張的滿頭大汗,出言寬慰了他一句:」不必緊張,有什麼話儘管直說。」」謝陛下關心,臣領旨。」諸葛誠平息了一下自己緊張的心情,然後才開口說道:」黃大人剛才所言甚有不妥之處。邊地蠻族只知逞兇鬥狠,不識禮儀、不懂仁義,對他們用上仁義,根本是在害自己。臣不贊成黃大人所說,朝廷的榮耀不是虛名能夠掙得的。」」諸葛先生沒能聽明白黃大人的意思吧?臣姓唐名越,字崇文,淮北安豐軍州人士,文舉第六十八名進士。」一名年輕的進士站了起來,一臉輕視的撇了諸葛一眼,然後向上行禮:」臣也有話要說。」」這位進士請等一下。」唐越剛剛介紹完自己,旁邊一名樞密院的年輕謀士就已經長身而起,截斷了他的話:」陛下,臣樞密院五品都虞侯燕天樂有話要問唐進士。」

    天子微微點頭,示意燕天樂儘管詢問。」唐進士,剛才你稱呼諸葛誠什麼?」燕天樂轉向唐越逼問。」我……我稱諸葛先生。」唐越一驚,立時明白燕天樂為何突然插話,只是天子在上,他自然不敢說謊,硬著頭皮回答。」先生?唐進士既然已經有了功名,而且還是本科進士,難道不知道朝廷早有明令:本科進士地位同等,不得因不同科目另眼相看,唐進士不會是故意違背天子旨意吧?!」燕天樂板起臉,不客氣的對著唐越質問。

    他出身士林,卻由於才略出眾,被選為隨軍謀士,然後才進入臨安武校培訓,再成為樞密院都虞侯的。正因為燕天樂並非科舉出身,雖然在同齡的文士之中成就已經算是優秀的,但仍然被一般的文官輕視,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在大殿上找唐越的錯失,不過是藉機發作。

    第二節

    唐越當然不敢公開承認他是故意貶低諸葛等武科和雜科進士,這不僅會犯眾怒,而且也會觸犯朝廷的明令,只有繼續硬著頭皮辯駁:」這……我只是忘記了,並非是故意有違天子旨意。」」忘記了?唐進士的記性還真好,連朝廷明令都能忘記。是不是下次陛下再有旨意,你也隨隨便便的忘記就算了?」燕天樂才不會輕饒了他,不客氣的繼續緊逼。

    天子自然清楚燕天樂此時冒出頭來是何用意,原本對這些士林中人輕視非科舉出身的官員也很不滿,只不過,今天天子本來是想利用這宴會的時機,與臣子們解說一下自己的想法,所以開口幫著解圍:」燕卿家,唐卿這是第一次參加朝廷的廷議,一時緊張忘記些事也是有的,本次就不要與他計較了。」」多謝陛下。」」是,臣謹遵陛下旨意。」

    等唐越和燕天樂都謝恩已畢、各自落座,天子趙惇巡視著下面的諸位臣子和新科進士:」諸位進士是第一次參加朝廷關於國家大事的討論,如有失言朕絕不追究。但如果今天之後,有人還違背朝廷的命令,就不要怪朕事先不打招呼了。唐卿,你繼續說自己的意見吧。」

    唐越再次站了起來:」陛下,臣是認為黃大人說的是我國以-仁義-治天下,並不是說不反擊蠻族的侵犯,朝廷此次西征也正是這個原因。但只要是能打服那些蠻人也就可以了,不必要採取掠奪和殺戮的手段,甚至還進行血洗,這有損我大宋的仁義之名,也會讓邊疆不得安寧。」」看來,不只是諸葛卿家沒聽明白黃大人的意思,唐卿你也不明白朕的旨意。」天子看下面又有臣子想要說話,抬手示意他們稍候,淡淡的說道:」朕的旨意很清楚:臣服大宋者生,逆我大宋者亡。今後,但凡有敢於再劫掠大宋邊境之人,有一人殺一人、有一族滅一族!朕不要虛假或是短暫的屈服,要的是永遠的臣服。朕在位一天,就絕不允許有人敢於挑釁我大宋,聽明白了嗎?!」」陛下,如此威壓周邊部族,有失聖人之道。孔聖人曾有言-正已心-以平天下,只要我們大宋能重修德政,仁義之名頒於天下,就可威服四夷、使那些蠻人臣服。切不可專事武力,有違聖人教誨啊。」一名老臣聽到這裡急了,立刻站起來向皇帝拱手,同時已經說了一大通,最後才想起來通名:」老臣為翰林學士、光祿卿劉守節。」」劉大人此言差矣!」又有一名年輕人從陪侍的臣子席位上站了起來

    一看他起立,不少臣子頓時議論紛紛。新科進士們並不認識這位,但等這位一通名,大家也都明白為何臣子們會有這個反應:」禁軍統領使岳義靖,對劉大人的話不敢苟同。」

    岳義靖、岳義康兄弟雖然至今沒有真正的在朝廷中任職,兄弟兩個擔任的這個」禁軍統領使」官職還是依例萌陰而來。但他們與天子情同兄弟的良好關係,卻注定了他們對朝政隱然的影響力。其中的岳義靖就更令人矚目:忠信郡王岳飛的長子長孫,忠信郡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這樣的出身決定了他就算不成氣,在朝中的地位都不會低,何況傳說中的他還是文武雙全,很得當今和太上皇的寵幸。

    之前,岳氏兄弟在朝中總是盡量的低調,不想給人以持寵而驕的感覺。自弟弟岳義康外出之後,岳義靖很少單獨進宮,這也是因為天子忙亂,他乾脆就不去打擾趙惇,韓節一案之後更甚。被天子教訓了一頓,這才又往宮中跑的勤快了些。

    此次,還是岳義靖第一次主動在朝廷上發表意見,自然讓人側目以視。

    岳義靖向天子行禮之後,俊臉上帶著和氣的笑容,向劉守節拱了拱手:」請問劉大人,您所說的是儒家仁義學說,是指孔聖人的、還是指別人的?」」儒家學說來自聖人,自然是孔聖人之言,哪還會有別人的?!」劉守節覺得這位接觸不多的忠信郡王之孫簡直是糊塗透頂,連儒家學說的來源都不清楚,外界還傳言他文武雙全,根本是欺世盜名之徒。

    靠在御座上的天子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岳氏兄弟之中,岳義康擅武、上陣打仗絕對是好手,雖然也接受了和大家一樣的教育,但是一直喜歡戰略,對這政務還是不怎麼喜歡動腦筋;岳義靖卻是真正的文武雙全,無論是腦袋還是武功都很不錯,是這些功臣子弟中的佼佼者。

    之前,既是因為岳義靖本人不喜張揚的個性,也是因為外戚不得參政的舊規,更由於外祖父忠信郡王岳飛的謹慎,岳氏的子弟都盡量避免被捲進朝廷的是是非非之中。

    天子趙惇也不想強迫他們,畢竟當年的事對外祖父傷害太大,就是母后還在的時候,由於岳氏為外戚,又是一般文臣所不放心的武將世家,岳家不止一次成為了守舊之臣炮轟孝賢皇后和變革一派臣子的靶子。

    這些年來,岳王他老人家總覺得是自己一家拖累了孝賢皇后和太上皇,從來都是小心謹慎、甚至可以說是如履薄冰,身為晚輩的趙惇也實在不想再讓老人家擔驚受怕,這種事情單靠解釋和安慰是沒用的。

    直到趙惇堅持任命岳雲和岳雷為西征的正副元帥,全面負責西征的軍務,卻遭到了忠信郡王岳飛的強烈反對。雖然天子固執己見,還是派出了岳雲和岳雷,但外祖父總是表現的很不安,此事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

    前段時間,太上皇親自出面與忠信郡王岳飛長談了一次,才使得他不再阻攔自己的子孫出仕,岳義靖他們也總算是有了顯露才華的機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