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宋

正文 第四回 興國家何者為重 勝土蕃重振漢風2 文 / 任我*飛揚

    第三節

    旁邊傳來的馬嘶聲驚動了愣住的馬賊,他似乎有些尷尬,甩了甩自己的頭,再次命令:」快上來,我們還要趕路。」」憑什麼我要跟著你們這些馬賊跑路?」完顏輕韻也愣了一下,突然覺得這個馬賊的話說的有些可笑,不服氣的反駁。」小姐,你現在已經被我們給打劫了,當然得跟著走了。」年輕的馬賊好笑的搖搖頭,漂亮的眼睛裡出現了一絲戲謔:」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會和馬賊講理的,小姐,你是不是不通世事啊?」」我們是朝廷的送親大隊,人比你們多的多,援軍也會很快趕來。你們不快點跑的話,就走不了了。」話說完,完顏輕韻才驚覺自己為何會如此的好心,居然會提醒一名打劫自己的馬賊。

    這下可好,不止那名年輕的馬賊,旁邊圍著她們的幾名馬賊都一起大笑起來,完顏輕韻頓時搞了個滿臉通紅。」小姐,是你們的人現在在挨揍。至於逃跑嗎……」完顏輕韻正聽著馬賊的話,身體卻突然騰空而起,立時尖叫出聲。」別叫了,你們女人除了會叫,還會幹什麼?」一隻大手捂在了完顏輕韻的嘴上,她這才發現自己已經坐在年輕馬賊的身前,雙手正抱著馬脖子:」抱緊了!我的馬速可不會太慢,好心的小姐,注意不要掉下去,會摔死的。」

    完顏輕韻最後看到的,是無數馬賊圍在車陣外面,車陣裡的金軍居然給壓制的無法還手……

    大宋重興元年十一月,一條震驚天下的消息,很快傳遍了金宋和周圍的所有國家:大金的送親大隊在大金渭縣境內被劫,死傷近千人,還有四十幾名女子被搶,金朝送往宋朝和親的定國長公主完顏輕韻也在失蹤的人中。

    得知消息的大宋立刻遣使金朝,要求給自己一個交待。

    偷雞不著、反蝕了把米的金帝完顏亮氣的暴跳如雷,也遣使大宋,指責大宋背約襲擊送親大隊,兩個國家開始打嘴仗。

    天下人都在關心金宋兩國會如何應對如此大案,也有不少人懷疑這事是大宋干的。

    畢竟,此次大宋輕易同意了和親的請求本身就讓人奇怪,他們的軍隊戰鬥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出動個幾千騎兵對付送親大隊還是有可能的。

    但送親大隊出事的地方卻是在金朝的疆域內,如果說此事是宋軍干的,那麼宋軍不僅要躲過金軍的耳目潛入金朝,還要埋伏在打劫的地方不讓人發現,在打劫之後還得迅速退回大宋境內,他們的能力也太強的過頭了吧?!

    完顏亮隨即下旨一定要查清此事,找回完顏輕韻,和親使節和護送的人員經酷刑審訊後,全丟了命。

    大宋天子趙惇也下旨,要求邊境上的宋軍和地方官府要注意可疑人員,盡量查清此案。

    三個月後,此案有了進展,金人在大金和朝鮮的邊境上抓住了一名偷渡人員,他身上藏有被搶宮女的頭飾,那頭飾是特地為此次和親定制的,天下獨一無二。

    經審訊,那傢伙交待,這回的搶劫是幽雲南部十多個山寨和馬賊幫合謀。參與的全是幽雲南部的山寇和馬賊,足足有六千多人,他們有的是想幹一筆大的然後收手,有的是出於對金人的仇恨。

    在做了這個大案之後,他們全部解散,以免全被官府給抓住。至於被的搶的女子,這個人也說不清楚,她們當晚就被分開了,只怕有不少早就被賣到了金朝境外,很難找回。

    這個情況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經過金人再三追查,此人所說確為事實,此案與大宋沒有任何關係。本想害人的完顏亮卻丟盡了自己的臉,只得下旨繼續追查漏網之魚,再將那人凌遲了事。

    正在為了送親大隊被劫而大發雷霆的金帝完顏亮並不知道,本案還真的是大宋干的,不過是傾天網的功勞。

    大宋天子趙惇決定之後,傾天網立刻開始了全力運轉,他們在幽雲的力量開始整合各個山寨和馬賊。多年來,傾天網在幽雲一帶控制了好幾個很有影響力的山寨,他們大都是當年的抗金義軍,在平地堅持不下去才佔山為王的,在幽雲一帶的影響力極大。

    從一開始,趙惇和傾天網就沒打算用宋軍。因為要越過邊境、還要在金朝的地面上打埋伏,實在是不現實。趙惇只派出了岳義康、胡玉幾個人而已,其它參與的的確都是幽雲的人。

    這些參與打劫的人中,知道是大宋在背後指使的人並不多,只有傾天網和一些山寨的頭領知道,最多十幾個人。案子做完之後,他們帶著完顏輕韻、奶娘和兩名侍女早就退回了大宋境內。數千兵馬行動容易被發現,但十多個人、其中大部分還是有經驗的山寇,行動起來根本是沒有蹤跡可尋。

    除完顏輕韻四個人,其它被搶的女子都分配給了各個山寨和馬賊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要是把她們全部帶回大宋,只要有一個人被發現,這個案子的內情就會被曝光,趙惇就是再好心也不會幹這種傻事;而且,其它山寇和馬賊真的是當這是一次真正的搶劫,不給他們好處,他們怎麼會罷休!

    這段時間還真是搶劫頻發,正當大宋和大金兩個朝廷還在追查搶劫送親大隊一案的時候,海外又發生了一回搶劫:前往倭國出使的大宋使團,在琉球被倭國的一個地方諸侯給搶了!

    按大宋商船前往倭國的慣例,所有船隻都要在琉球群島停一下,補充一下水和糧食,才駛往倭國本島,大宋使團自然也不例外。

    經與負責外交的宣徽院協商,使團決定先在琉球停個幾天,向琉球各國送交大宋國書。反正之前琉球與中原之間的關係一直也很不錯,對大宋的商船也十分關照,重新建立起外交關係是可能的。

    重興元年五月初,使團首先到了明州,榷易院自是安排了熟悉宋日之間民間商貿往來的人員陪同,而且準備好了三艘大型的遠洋船隻。這三隻大船都是可以載重數百石的超大型船隻。使團用了一個,隨行的各種專業人員和女樂佔了一隻,護衛的禁軍也佔了一隻,然後和七隻大宋商船一道結伴前往琉球。

    現在,叫做」琉球大島」的琉球本島分成了三個國家:山南國、中山國和山北國,其中中山國最強大。中山國的國都首裡按司,是大宋商船來往倭國時停靠的主要海港,因此也十分的繁榮。

    第四節

    大宋使團船隊抵達首裡按司港口外的時候,眼看著港內是張燈結綵、熱鬧非凡。讓大家吃驚的是,不只是中山國國王,另兩個國家也派來了特使迎接大宋使團。

    中山國王熱情似火,直接把使團請到了自己的王宮暫住,並再三向天使告罪:之前因為國小力弱,也不知道現今中原的情況,故不能遣使大宋。如今天使降臨,是琉球各國的大喜事,可惜得到天使駕臨的消息太晚,另兩國的國王未能盡時趕到。等天使回國的時候,三國自當派出使節一起前往大宋,向萬邦之首的大宋天子朝賀。

    雖然早就清楚琉球一直把中原王朝當成宗主,但看到中山國王的熱情,使團成員還是很滿意,至少此次出訪至少有了第一個成果。雙方當然是賓主盡歡,大宋使團還把女樂也帶進了王宮,為主人們表演歌舞。

    哪想到,當天晚上就出了事。半夜裡,突然有人偷襲了停靠在港口的船隊,留在船上的護衛禁軍趕走了來襲的人。消息報到了使團那裡,大家還以為又是小股的倭寇來襲,自然沒興趣多理會,等到了倭國再和它的政府交涉。

    第二天一早,一幫子倭國武士闖進了首裡按司,把王宮給包圍了。開始,使團接到的消息是說這些倭國人是來找中山國王的,並沒有太緊張,正使鴻臚卿傑英還吩咐護衛的禁軍不要干涉中山國自己的事兒。

    誰知,這些倭國人直接衝進了王宮,見到大宋使團隨行的女樂,居然就有倭國人衝了上來,對女人們動手動腳。護衛的禁軍自然不客氣,上來就把他們給打了出去。

    中山國王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嚇得臉色發白,直叫糟糕。

    大宋使團的成員當然奇怪,鴻臚卿傑英安慰了他好一會兒,國王才告訴他們,來的倭國人是倭國薩摩大名島津氏的下屬,他們是來向中山國發最後通牒的,要中山國立刻納貢稱臣。

    聽到大宋使團的耳中,這還真是個笑話了!中山國再不強大,至少也是個獨立的國家,倭國薩摩大名島津氏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分封藩,居然會提出這種不合理的要求。

    中山國王歎了口氣,這才向大宋使節解釋:因為倭國戰亂,這些分封的地方諸侯為了有更多的收入,常常派出武士外出搶劫。琉球三國距離倭國太近,國力又弱,已經是不堪其擾。

    大宋使節這才瞭解,敢情這些倭寇的確不是倭國中央政府派出來的,但卻是這幫子地方諸侯幹的好事!這還真是有些麻煩了,總不能把這些諸侯全警告一遍吧,再說也不能保證他們聽話啊。

    正當使團正在向中山國王瞭解情況的時候,外面傳來了喧鬧之聲,外面衝進來的禁軍稟報:足足有一千多倭國人衝進了王宮,在向這邊逼近。

    本來並不打算在這裡和倭國人直接衝突的鴻臚卿傑英,也有些不高興:這些倭國人怎麼這麼的狂妄、不講道理,決定給對方一個教訓,便命令禁軍反擊,把那些倭國人全趕出王宮去。

    禁軍們早已經憋不住了,在他們眼中,這些小矮子簡直是人模狗樣,人不咋地、野心還不小。有了正使的命令,立刻迎上前去動起了手。

    雙方一動手,明顯就看出差距來了:大宋禁軍人少,卻擁有著先進的裝備,自身的實力也不弱;倭國人雖然多,卻都沒有鎧甲,手上的武器也不如大宋禁軍,自身素質又遠不及大宋軍士。結果,一千多倭國人被兩百大宋禁軍給打的抱頭鼠竄。

    中山國王自然是高興,看倭國人被大宋軍隊打的狼狽而逃,連連向天使致謝。

    國王隨即勸傑英最好派人回國,再多帶些兵馬來,然後才去倭國出使,這樣才能保證他的使命能夠完成。按中山國王的說法,倭國大和民族是個很奇怪的民族,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卻常常做出愚不可及的蠢事。只有強大的實力,才能讓他們敬畏。

    使團成員覺得中山國王說的有道理,正在考慮,港口方向卻傳來了巨大的炮火聲。傑英一愣,他當然聽的出來,這是自己一方的火炮在發射,一定是有人在襲擊使團的船!

    等增援的禁軍趕到港口,使團所有的三隻大船中隨行人員的坐船已經受了傷,港口裡也有四隻商船被倭國人給打劫了。

    原來,此次薩摩大名的藩主島津家久親自帶了四千多人、一百多隻船,準備一舉拿下琉球。卻正好遇上了大宋使團在這裡停留,侵入王宮的倭國人被大宋禁軍當頭一棒,打的措手不及。

    但島津家久此人一向狂傲,不服輸的他根本沒管對方是大宋的使團,反而是調動了自己的全部下屬和船隻,開始圍攻港口中的大宋船隊。

    雖然大宋使團的船隻不小,但畢竟太少了點兒,被倭國的小船給包圍了。停留在港口裡的大宋商船看到這種情況,相繼靠了過來,和使團一起聯手對抗倭國人的進攻。

    一場混戰之後,護衛禁軍在中山**隊的幫助下,趕走了薩摩大名的軍隊和船隊。

    整個大宋使團的人倒是損失不多,只有十幾名禁軍和隨行人員死傷;大宋使團三隻船中只有一隻受傷,已經沒辦法航行,就在琉球修理。但這件事卻讓人十分的惱火國,薩摩大名入侵琉球也還罷了,可他們在明知大宋使團正在琉球,不要說是無半點的禮貌,還進攻大宋使團的船隻。

    鴻臚卿傑英決定暫時在琉球暫住,派人回大宋救援,待援軍到來之後再前往倭國。琉球三國見大宋使團派人歸國,也準備派出使節一起去大宋朝賀。

    為了防止薩摩大名又來找麻煩,傑英以使團的名義寫了救援的緊急信件,讓歸國的人員盡快送往靠近大宋的航線,命令遇上的大宋商船上護衛都盡量趕到琉球來。當然,一起來的大宋商船也不打算前往倭國了,有的歸國,有的乾脆留在了琉球,等候朝廷的處置。

    接到傑英救援信的大宋商船隊,都讓自己的護衛趕往琉球,這是海上的慣例。為了保證大宋海路商貿的安全,朝廷曾經明文規定:所有大宋船隻在海外遇上本國人求救,必須全力相助;如果因為救援其他商人導致了損失,將由朝廷進行補償。如果接到救援,卻不進行援救導致了損失,拒絕相援的商船就要承擔賠償的責任。

    大宋水師在接到商船傳來的消息之後,沒等向朝廷請旨,就派出了增援的戰艦趕往琉球。倒不是大宋水師將領的膽子大,而是皇帝早就對他們說過,一定要保住大宋的海上貿易通道。要是因為他們沒有盡責,而導致通道出了事,那他們就自裁吧!

    本書首發於看書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