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宋

正文 第九回 布長局重鑄天下 整法制經濟為重4 文 / 任我*飛揚

    第七節

    過了幾日,天子趙惇終於抽出了時間,帶上愛妻和小妹何月、耶律可玲一起巡視各個工場。

    妹夫任欣德和大多數東宮屬臣一樣,如今已進入朝廷為官,現在是兵部的正四品軍法司副都監,自然是沒了時間相陪。

    讓耶律可玲同行,是為了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耶律氏,她要是與自己的兄長沒任何聯繫,趙惇才不會相信。當然,為了不讓大金起疑心,現在她的名字是「冷可玲」。

    幾天下來,一行人已經巡視了至少數十家很有特色的各類工場。

    看著這些大宋最有活力,也最代表大宋實力的所在,尤其是其中以女性工人為主的錦織場,大家都是嘖嘖稱奇。

    陪同的工部官員見帝后和同行貴人們都對工場的情況十分滿意,一邊陪著他們向外走、一邊自得的介紹:這些都是官辦工場,相比民間的,無論是實力還是技術都遠遠領先,已經掌控了整個大宋貿易的三分之二;就連周邊各國的高端商品,也大都出自大宋的官辦工場。

    官員們介紹之餘,還不忘了狂拍天子的馬屁,再三稱頌陛下聖明!陛下當年執意放開外貿,為大宋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官辦工場現有的實力,至少可以保證大宋經濟的穩定發展。

    趙惇看著三名隨行女子難得的對自己全露出了欽佩之色,心中不覺好笑,但還是不想貪天之功,微笑著解釋:「這可不全是朕的功勞,如果沒有當年父皇母后和諸位長輩的探索、沒有叔祖的相助,就不會有今天的大宋。朕不過是借了前人的力,才有了如今大宋良好的局面。」

    「陛下真的是過謙了!」那名陪同的工部官員眼睛裡已經全是崇拜的小星星,極度崇拜的看著自己的君主:「陛下自主政以來,大刀闊斧的進行變革,而且注重民生,才有了如此欣欣向榮的大宋。陛下乃是一代聖主,是我萬千臣民的希望。」

    「話不是這麼說的,身為皇帝,哪能不管好自己的國家,朕也只是盡責而已。」

    此刻剛剛走出工場大門,趙惇向四周掃視了一圈,突然看見遠處有一片十分茂密的樹林,而且佔地範圍極廣闊,抬手一指:「那是什麼去處?」

    工部官員向著那個方向看了看,然後恭敬的回話:「陛下,那是臨安公學院下屬的一個兵工場。」

    「兵工場?我們想去見識一下。」三名女性聽說是大宋有名的兵器生產之地都很興奮。

    大宋武器在諸國中一直以來都最為先進,這點到現在也沒什麼改變。可以說,大宋軍隊的戰鬥力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先進的武器。正是有了這些先進的科技,大宋才能在當年那樣危險的局面下與大金抗橫多年,這兵工場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看帝后、兩名貴人都看向自己,工部官員們有些為難,一名主事小心的回奏:「陛下,那裡不是我工部管轄的範圍。而且,據小臣所知,那裡防衛森嚴,就算是朝中的高官,不經兵部事先核准,也不得進入。陛下事先沒打招呼……」

    看這名官員吞吞吐吐的,天子皺了下眉頭:「不要這樣小心,有什麼話直說,朕又不會怪你。」

    「事先沒打好招呼,就算是陛下只怕也進不去。」

    「怎會的?陛下可是大宋的皇帝,這天下哪有陛下去不了的地方?」何月吃驚的叫了出來,旁邊的馬憶靈和冷可玲也拚命的點頭。

    可不是嘛,對以儒家治國的大宋來說,皇帝的地位至高無上,哪裡還有皇帝辦不到的事!

    「這話得看怎麼說了,至少,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內室,朕身為君主也不能亂闖。」趙惇倒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只是輕輕笑道:「我們去看看,進不去再說。」

    不出那位工部官員的所料,順著大路前行,一接近樹林,他們一行人就被一名從樹林中出來的禁軍軍官給攔了下來。

    一名侍衛上前,對攔在道路上、身著大宋禁軍尉級軍服的軍官喝道:「大宋皇帝及皇后駕到,爾如何敢攔阻御駕?還不快叫工場管事的前來迎接陛下。」

    為首的那名尉官向這邊的大隊仔細觀察了一下,走上前來單膝著地:「未將尉節,以軍禮叩見兩位陛下及諸位貴人。」

    天子趙惇自然知道,大宋自軍制改革以來,為了提高軍人的地位,特地規定:軍人在執勤和執行任務之時,就算是見到皇帝也只行軍禮——單膝著地。這也是因為軍人常常身穿鎧甲,雙膝著地只怕起身都難:「將軍不必多禮,平身。這裡是你負責的嗎?」

    「謝陛下!未將負責此地守衛之責。」

    「那你派人去把工場的負責之人傳來。」

    「對不起,陛下,未將不能從命。」

    趙惇原本也不想讓下面的人為難,所以並沒有直接要求進去,只是讓尉節派人去叫裡面負責之人。哪裡想到,這麼一個小小的命令也被尉節給堵了回來,臉色自然有些難看:「尉節,朕只要你派人去叫負責之人出來,並不是要立刻進去。如此小事,你為何還是不肯從命?」

    「陛下,我等負責守衛此地,只檢查來人手持的通行證是否與上面事先下發的通行命令相符,符合即可通行,不符就算是未將的頂頭上司也不得進入。其它事務,我等一律不得過問。」尉節看到趙惇臉色難看,心中自然也是打起了小鼓,但職責所在,還是硬著頭皮解釋:「若未將派人進去通報,就是違反了規定,就要受罰,還請陛下見諒。」

    「你派人通報就要受罰,那你不派人通報就是抗旨!」趙惇冷「哼」了一聲,聲音更加的低沉,隱含著威嚇:「你是選擇抗旨、還是選擇受罰?」

    「這……」尉節看著趙惇惱怒的神色,這下可真是為難了!

    左思右想了好一會兒,尉節還是一咬牙,再次跪了下來,把頭一低,硬著頭皮回答:「非是未將執意抗旨,職責所在,不能違背,請陛下責罰!」

    全場靜默。

    趙惇的隨行人員實在是很佩服這個尉節的膽量,有些人則是幸災樂禍,覺得這個尉節實在也是執拗的過度,大宋的皇帝何處去不得?也有些人為他擔心,惹怒了皇帝,就算不丟命,以後的前程也完蛋了!

    「哈哈哈……」正當大家緊張到快透不過氣來的時候,天子趙惇放聲大笑,親自上前把尉節扶了起來。

    正滿頭大汗的等著陛下發雷霆之威的尉節,被天子的笑聲嚇了一跳,正頭昏目眩的時候突然被趙惇雙手攙了起來,一時之間傻掉了,居然忘記了謝恩。

    等趙惇拍了拍他的肩頭,尉節這才慌亂的又想跪下:「陛下,是未將無禮……」

    「不不,你能夠在如此的威脅下還堅守自己的職責,這很好!為將者必須以軍令為重,朕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剛才是朕相試而,反倒是朕該給將軍陪禮才是。」趙惇笑著把尉節的話給截斷了。

    尉節感動的話都說不出來、眼睛已然潤濕,趙惇一笑:「不必如此,好好幹吧。」

    旁觀的人都鬆了口氣,也很佩服趙惇的大度;也有不少人在羨慕尉節這傢伙的好命,這一下,尉節就在天子那裡留了個好印象,將來一定是前程無量。

    第八節

    翻身上馬的趙惇突然想起了什麼,向尉節問道:「尉將軍,這工場的規據是何人所定?」

    「臨安公學院副學正——附馬歐陽亮。」

    「我的老天,原來是二姐夫,真的是名不虛傳。」趙惇哭笑不得的搖搖頭,想起尉節還在一邊,便向他吩咐:「好好回去守衛工場,朕先回去了。」

    「是!未將相送陛下。」

    走了沒多遠,馬憶靈好奇的問道:「看陛下似乎是知道什麼事?能不能告訴我?」

    「這事啊,朕早就聽人抱怨,說二姐夫為人固執,對下面管束過嚴,朕還沒當回事。」趙惇解釋了自己剛才的反應,然後無奈的一笑:「朕卻沒想到,今天就連朕也吃了二姐夫的鱉。」

    「二姐夫幹嘛這樣規定?實在是不通情理。」何月撅著個小嘴兒,一臉的不高興。

    「月月不要如此說,二姐夫這樣嚴格是對的。」馬憶靈倒是沒什麼難堪的感覺,馬家是海商出身,自家也有船場,為了保護自家造船的技術,那守衛也是十分嚴密,她自然是明白這個關礙:「如今,臨安公學院的技術已經是天下之冠,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它。規定嚴格雖然有些麻煩,但總比被人給偷了的好。」

    「憶靈說的有理。我大宋在士兵的個體戰力和騎兵上,無論如何都不能與大金相比,這是先天缺陷,花再大的力氣也無法徹底的改變。」趙惇聽了馬憶靈的話,也表示了贊成:「大宋比起大金和周邊各族來,唯一的優勢就是智慧,聰明的腦袋比他們可是多的多了。這軍事上的技術,是我們大宋武力上的保障,再小心也不為過。」

    「我懂了。」

    回到了宮中,天子趙惇讓內侍傳旨,宣臨安公學院兩位院正、兵部武器司官員進見。

    帝后想參觀兵部工場,卻被守衛的禁軍給堵了回去之事,已經傳到了幾位主管那裡。進宮的路上,學正王守成不住的埋怨自己的連襟。

    早在給臨安公學院專屬的工場制定規則的時候,王守成就覺得歐陽亮的規則過苛過細。可歐陽亮卻說軍事技術為國之大計,不得不謹慎從事。王守成拗不過他,也只得同意。可現在居然擋了皇帝和皇后的駕,就是趙惇不計較,要是傳到朝廷被那些諫官們知曉,光參劾他們的奏章只怕都會淹死人的。

    王守成只管說,歐陽亮卻是一聲不吭,只顧走路。

    到了御書房,諸臣行禮已畢,天子趙惇看著歐陽亮問道:「歐陽愛卿,原本朕也聽說過閣下的規據嚴酷,還沒當回事。卻沒想到,連朕和皇后也被你的規據給擋了駕,還真的很厲害。」

    王守成看皇帝的臉色不是很好,歐陽亮卻還是一言不發,心中不安。他在來的路上雖然責怪歐陽亮,但主要還是為他擔心。畢竟大宋的駙馬不得從政是老規據,他們已經被困住了數十年,那種無所事事的苦痛,可以說是刻骨銘心。在陛下的堅持下,兩人總算有了出仕的機會,自然十分珍惜。

    王守成和歐陽亮關係一直不錯,擔心素來直率的過了頭的歐陽亮激怒了皇帝,立刻出言解釋:「陛下,歐陽學正所為也只是為了保住機密,並非是針對陛下。」

    「這件事本就是陛下的錯。事先不通知也就算了,居然還帶何月和冷可玲同行。她們二人,一個只是貴婦,並非我大宋主管軍事的官員或軍中將領;另一個卻是沒有身份的普通女子。此二人都屬於不得入內之人,陛下攜她們同行,就算事先打了招呼,臣也不會允許陛下入內。」

    還沒等趙惇回話,歐陽亮已經開了口,可說出來的話,卻讓人哭笑不得,先把皇帝批了一通,然後又把王守成的好心給抹了:「王學正,陛下不是在生氣,不用你解勸,你的好心白費了。」

    聽了歐陽亮的話,不只旁觀的幾名官員和宮女、內侍們目瞪口呆,連趙惇都是哭笑不得:「歐陽卿家,你可真是個『-強項令』!不只不給朕留個面子,還把朕給批了一通,你行!」

    「太上皇吩咐過要臣等盡心盡力協助陛下,臣不敢違背太上皇的旨意。」歐陽亮還是面無表情,只是簡潔的回答了一句。

    「行!朕是服了你了。難怪二姐叫你『拗相公』,你還真是根硬木頭。」趙惇暗地裡鬆了口氣:歐陽亮還不知道,冷可玲的真名叫「耶律可玲」,是故遼耶律氏的人質。如果知道了,只怕更不會給皇帝面子,肯定會把他好一通狂批。

    幸好!幸好!

    難得任性的天子也在叫僥倖,也不知道歐陽亮知道了會不會得意死。

    「這工場的規據就不用改了,制定的很好!為了保住這些事關國家存亡的機密,多嚴酷的規則都是應該的。朕說過,凡是有利於國家之事,朕絕對支持。」趙惇給此事下了個定論,然後看向諸臣工:「朕今天請諸位臣工前來,是想詢問一下軍備和武器的技術進展,尤其是火器的情況,以便下一步朝廷的舉措。」

    一名兵部主事上前行禮,然後提了個建議:「陛下,這軍備和武器十分繁雜,一時也無法說清,臣等回去之後,將現有的明細書冊送上一份給陛下,更方便陛下全面瞭解現狀。」

    「有道理,既然如此,你們就把明細冊送一份上來。」趙惇點頭同意,然後又轉向兩位姐夫:「自從臨安公學院設立,這火器的設計和製造就全部歸了你們臨安公學院。不知兩位是給朕一個明細冊、還是大概介紹一下?」

    「陛下,這火器的配製我等也如兵部諸位大人一樣,給陛下一份明細冊。至於製作,因其十分的繁雜,陛下如果真的要知道,只怕得到現場去看一下。火器工場離京師有半天的路程,當天是回不來的。除陛下外,皇后……」王守成說到這裡,猶豫了一下,然後才繼續說道:「現場實在是太過危險,皇后還是不要同行的好。」

    「朕贊成,朕也不想皇后冒險。」王守成聽到趙惇如此說,自然高興,可臉還沒笑開,趙惇下句話卻撥了他一頭的冷水:「但朕也說服不了皇后,王學正是不是親自去勸一下?」

    看著大姐夫一臉的衰樣兒,趙惇也不再為難他:「既然我們都勸不了皇后,還是讓她一起去吧。朕自會事先與其說好,絕不會讓她違反工場的規據,任性而為。皇后也是明理之人,不會惹事的。」

    王守成心裡暗暗叫苦,心說我不是怕皇后惹事,而是怕諫官們知道了惹麻煩,卻是無法說服皇帝和皇后,只能咬牙強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