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宋

正文 第六回 金內亂風雲突變 毀和議戰事重臨1 文 / 任我*飛揚

    第一節

    「適兒,金朝內亂結束之後,真的要起兵來攻嗎?」天子趙慎臉色陰沉的問道。

    天子此時和數十位重臣、肅郡王趙適都坐在御書房之中,雖然天子已經有三年多沒再管朝政,但金人南侵,國家就有敗亡的可能,他自然也坐不住了。

    這兩年在皇太子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國家逐漸昌盛,大家都眼看著中興大業有了希望。本來還想著有多一點的時間整軍備戰,畢竟朝廷關於變革的爭議太大,改革軍政遠遠還沒有結束。如果金人此時來攻,不僅會打亂國家變革的步驟,也會導致更大的損失。

    「父皇,那迪古乃曾立三志,其中的第二志就是『帥師伐國,執其君長,問罪於前』。現在,除了我大宋,還有那個國家能讓他有興趣『執其君長』的。」肅郡王趙適拿著樞密院匯總的情報,搖搖頭:「迪古乃對他祖父兀朮晚年敬重外祖父虞王,堅持與宋友好的政策並不滿意,曾揚言要親手滅亡我大宋。此人文武雙全,也是個殘忍、狂妄的梟雄之輩,在穩固了自己的統治之後,南下攻宋只怕無法避免。現在,惇弟希望利用金朝內部的矛盾,盡量推遲迪古乃南侵。」

    「哦,莫非皇太子殿下有了什麼好主意?」參知政事肖則問道,他已經是當年太子行在碩果僅存的一位大臣,其他的不是故去,就是年事已高榮休在家。

    「惇弟在上次外出之時,結識了原遼宗室冷峰兄弟,實際上他們是原遼宗室後人,名叫耶律尚、耶律義。耶律尚現任大金遼王,對女真人的欺壓一直不服,上次耶律余堵的反叛使得耶律氏的處境更加困難。這回,迪古乃上台後胡作妄為,耶律氏已經忍受不下去了。」

    肅郡王趙適翻看著手上的情報,向大家介紹現在大金的內部的情況:「冷峰當時已經猜出惇弟的身份不低,至少是我大宋的宗室、權貴之後,所以派人前來大宋與惇弟聯絡,希望大宋能給他們幫助。惇弟當時以金宋和約中已經規定,不得收降納叛為由拒絕了他,但卻一直在暗中給他們支持。此次,耶律氏很有可能借金人內亂未定之機起事,那樣金朝就得先平叛了。」

    「大遼遺民一直認為我朝的背約導致了遼的滅亡,他們現在需要我們幫助,自然親近我們。要是萬一他們成了氣候,那他們會不會成為大宋的新麻煩?」宣徽院副使、敷文閣待制趙汾猶豫著問道,他是被秦檜迫害致死的左相趙鼎長子,秦檜倒台後進入朝廷任職。

    「這個惇弟已有考慮,我們支持耶律氏是為了保住大宋的安寧,可不是想給自己再造出一個敵人來。」肅郡王趙適淡淡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畢竟我大宋是一個國家,耶律氏卻只是被人看死的一條狗,雄風不再。耶律氏想利用我們,我們當然也可以利用他們,就看誰更聰明,能把對方玩在掌心之中。」

    主政的肅郡王趙適在與父皇、重臣協商之後,只是下令已經編製完成的中央軍團開始準備,並通報了在巡視金宋邊境的皇太子趙惇。已經從大運河北上的皇太子趙惇下令,整個大宋與金朝交界之處開始備戰。

    正好,金主迪古乃的生日快到了,大宋派出「生辰使」谷關南前往金朝賀壽。

    宋使見到迪古乃之後,迪古乃居然對谷關南說他將南巡汴京,極欲一見大宋當今天子趙慎父子,請他們也前往宋金邊界。

    當然,為了不引起大宋的懷疑和不安,迪古乃還畫蛇添足的解釋了一番:「我大金以武立國,仍然保持了皇帝巡獵的故例。朕前往南方,只是想看看汴京現在的情形。把朕的話傳達給你們皇帝,不必疑惑、猜忌。順便,朕也想和大宋的侄皇帝父子見個面,敘敘兩家的舊誼。大金歷代皇帝的陵寢和宗廟都還在上京,朕不可能丟下不管,南巡時間不會很長,兩位大宋的君主還是到邊界與朕會盟,見個面、敘敘舊的好。」

    迪古乃的閒情逸致倒是真不小,可宋使卻被他給嚇的冷汗直冒。大金的皇帝帶兵到兩國交界之處去打獵,還要求面見大宋君主父子,如果說這樣的行為還不是打算開戰,只怕沒人會相信!

    谷關南返宋之後再次向朝廷提出了「戰爭已經迫在眉睫」的警告!如今已經是七月,按北方南侵的慣例,都是在秋高氣爽、馬匹肥壯之後進行,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今,兩國即將交戰的信息都已經是明確無誤,迪古乃好像還怕宋人無法發現一般,一道詔令以「私越邊境、夾帶違禁」為由,廢除宋金兩國之間的絕大部分榷場,只保留了泗洲榷場,同時規定私自越境一律處決。

    「榷場」是根據宋金協議,在相鄰的城市邊境裡開設政府指定交易的邊貿市場,邊境上已經有了十多個,為兩國百姓互通有無、民間交往提供了便利,也給兩國創造了大量的商稅收入。

    按照雙方約定,金、宋駐場的貿易官員各自管理自己人,分別抽稅、互不相礙。而且,兩國對在榷場之外走私歷來都是嚴懲不怡。但此次金朝廢掉榷場的理由實在牽強,不過是戰爭前期的準備而已。

    金人背信棄義的行為激怒了大宋朝野,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宋也加強了對邊境地區的管理,主政的肅郡王趙適下令全國戒備,全面備戰。

    宋金雙方可以說是都在磨刀霍霍,等著看誰的刀快……

    第二節

    事急矣!

    可大宋皇太子趙惇又跑到何處去了?按官方的說法,他還在巡視金宋邊境,督促邊軍備戰。實際上,現在的趙惇正和麻衣老者呂正,悠然的坐在汴京城外的一座宅裡,等著和冷峰,也就是原大遼宗室、現大金遼王耶律尚會面。

    原來,趙惇順大運河北上,剛剛抵達距離宋金邊境不遠的楚州城,就接到了傾天網傳出的消息,耶律尚有緊急情況通報大宋,請派主事人員相見。

    趕到楚州的呂正通報了皇太子趙惇,據說是耶律尚被迫按迪古乃的要求,從耶律氏中調取一萬青壯參軍南征。可迪古乃還不放過他,居然強行命令其正妻烏林答氏作為人質,被強迫著送到了迪古乃的身邊。

    誰都知道,迪古乃是個色中餓鬼,烏林答氏被人譽為耶律第一美人兒,不要說是清白,只怕最後連性命都保不了。憤怒之下的耶律尚決意起兵反金,故此,借返回汴京冷府選擇青壯之機,要求與大宋得力之人會面,以求得支持。

    聽到這個消息,皇太子趙惇決定親自到汴京看看情況,並和耶律尚會面,以確定宋金之戰是不是勢在必行。在隨行人員苦勸無效的情況下,呂正也只好親自陪著趙惇出發,當然趙平是被丟在了楚州,萬一出事,總不能兩位皇子都被人家給包圓了吧。

    這汴京城原為大宋國都,本是大宋統治的中心故地。金朝奪佔之後,在此地設與上京相同的一套官制,稱為行台尚書省,以統治原屬於大宋的地區,與大金朝廷中的尚書省職權類似,屬於尚書省的外派衙門,只是官位比之上京要低上一等。當初,迪古乃被貶斥的「領行台尚書省事」就是指擔任這裡的主管。

    此地居民原本都是漢人,後因為女真人不斷的遷居南下,其他故遼契丹人、渤海人、奚人也相繼而來,漸漸的各個民族雜居。時至今日,漢人多居於外城,被稱作「漢城」;只有部分漢人豪富、官員和其他各族人大都居於內城,號為「金城」。

    此地自然也有傾天網的暗樁,此處負責的「樁頭」林飛原為幽雲漢人,投金後因為才幹卓著,在金朝地位不低,現在是汴京城的守備將軍,相當於汴京的副城守。但他念念不忘恢復幽雲、報仇雪恨,故被傾天網所招攬,他家便成了傾天網的秘密據點。

    林飛在汴京任職多年,城外也有一處莊院,是林家人平日休閒之地,取名為"山隱莊"。雖然不是富麗堂皇,但院牆高大,四周都修有角樓,防禦體系完備。佔地面積也及廣,還附帶有一個小型的牧場,平日可以放牧馬匹,也可供林家之人練武。

    由於受女真人好武風氣的影響,金朝中無論武將、文臣俱有私兵。林飛身為武將,自然也少不了養上千餘甚是精悍的軍士,平時除他隨身的親衛,大都留在這別莊中訓練。

    山隱莊中的私兵、僕人、侍女全是傾天網的情報人員或外圍成員,安全無慮,呂正陪著趙惇就是往這座莊院而來,準備在此處等著與耶律尚會面的時間。

    雙方原先約定的會見之期是三日之後,這也是因為傾天網的幾位頭領並不完全信任耶律氏,不打算讓他們知道傾天網在上京的實力。呂正他們與耶律氏接觸的時候,也只是以南方貴人手下為名。

    到達山隱莊的第二天,正當趙惇和呂正一老一少正在相對品酒、悠閒自在之時,一名少年衝了進來:「鄭公子、呂老,我父親回來了。」

    這名身著錦衣的少年個子高挑、模樣俊美,腰間的玉帶上還掛著一柄寶劍。他是林飛的愛子林安南,今年不過十五歲,自幼習文練武,辦事幹練,與呂正早就相識,一年前奉父命主持山隱莊事務。

    此次,見呂正帶來這位身份尊貴的「鄭公子」年輕有為、俊逸灑脫,林安南就天天跟在趙惇的後面,都快成了趙惇的貼身侍從。

    趙惇也很喜歡這個爽快、幹練的年少同輩,常常與他下棋、談心,聽了趙惇對大宋的介紹,原本就對大宋深厚的文化十分的傾慕的林安南,都恨不得立刻南下,去看看心目中的天堂了。

    「小南,你叫什麼叫?!你父親回自己家不是很正常嗎?」呂正連頭都沒抬,還在細細的品著手上美酒。此次身有要務,自然不敢狂飲,只好慢慢的品嚐酒味以解饞蟲,差點兒沒把老頭子給憋死。

    林安南看到兩人還是那樣悠閒、冷靜,意識到自己衝動了,不好意思的抓抓頭:「我父親是有急訊來報。」

    「那就請林將軍進來吧。」

    趙惇之所以不以樁頭相稱林正南,是因為「樁頭」是傾天網內部的稱呼,趙惇雖然是傾天網之主,卻並非傾天網內部的頭領,也只能以一般的尊稱稱呼林正南。

    有些拘謹的林飛走進了屋子,他本就是文士出身,因為會武,又有從軍的經歷,才在大金坐到如今的位置。再加上又擔任了近十年傾天網在汴京的樁頭,林飛那雙眼睛自然是毒的很。雖然呂正並沒有通報趙惇的真正身份,但他也能判斷這位溫和、甚至有些柔弱的鄭公子絕非一般人,只怕是大宋的高官或者權貴。

    「見過鄭公子、見過呂老。」

    「林將軍不必客氣,請坐吧。"

    趙惇看著林飛的行動還是有些緊張,知道他一定是因為自己的身份,可也實在沒辦法。自己早就說過不介意虛禮,可林飛還是無法放鬆,這父子兩個的差別還真大。

    看林飛坐下來之後,趙惇才又開口問道:」林將軍,有什麼緊急的事,需要您趕來通報?「

    「公子,耶律尚只怕無法按時與公子會面了。」林飛一開口,就是一個大消息,看到大家意外的表情,他隨即解釋,更嚇了所有人一跳:「因為,金主迪古乃已經從燕京起程前來汴京,五萬龍翔軍隨行,定於二十日後抵達。」

    「二十日後到達?」呂正看向對面的趙惇,皺著眉頭思索了起來,然後搖搖頭:「這不對,根據傾天網前面匯總的情報,宋金邊境上的金軍機動兵力不過才十三萬左右,就算上迪古乃此次帶來的龍翔軍,總共不過十八萬,就這麼點兒兵力就想進攻大宋?迪古乃的腦袋沒問題吧?」

    「可如果迪古乃此次再不帶兵南下,今年他也來不及攻宋了,不會他打算再等一年?」林飛猶豫了一下,看了看趙惇,見他以徵詢的目光看著自己,還是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

    「把地圖拿來。」趙惇考慮了一下,然後吩咐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