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宋

正文 第三回 汴京城歌舞昇平 憂國事義士同心1 文 / 任我*飛揚

    第一節

    汴京城周圍達五十多里,外城有城門十五座,五丈河與汴京河從東至西流經市區。在宣和年間,就是一般時候,汴京這個大宋都城由於地處中原腹地,交通上四通八達,也是物流繁盛、交易興旺,早已取代了長安與洛陽成為了大家心目中最嚮往的城市

    由於京都集中了大宋最有錢的人和家族,民眾購買力旺盛,而且因為大宋對臣民管束最為放鬆,並不禁止大家尋求快樂,所以宋人喜歡夜遊、休閒。受這種風氣的影響,在市場上不僅吃喝玩樂等等應有盡有,城中大量的酒肆瓦市不避風雪寒暑,通宵營業直至天明,汴京堪稱不夜城。

    虞允文懷抱著已經睡著的虞水靈,與馬林坐在馬車上,看著正漸漸接近的宏偉城池,心中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

    金人表面上粗毫不文,但卻是有勇有謀、粗中有細,正所謂外豪爽而內有機謀,有時,他們心思之縝密是其他人無法想像的。金人輕易取得燕京之後,宋軍的實力已為金人所盡知,以金人做事的風格,未必不會有借大勢繼而滅亡大宋的想法吧?!

    進入城門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這和大宋商業發達、管制較松有很大關係。

    虞允文抬頭觀看著,只見城門有三重之多,裡面還有甕城,道路寬闊。

    馬林見他在觀察城門,笑著介紹道:「汴京城略呈正方形,這是外城,現在這上面共有水旱門二十個,其中水門七個,每個門的防禦基本如此。只有正對內城城門的四個有門四重,多了一重,可稱為當世第一大城。」

    看虞允文神色淒然,並未立即答話,馬林知他又在想宋金之間的大勢,出口勸道:「彬甫,不要多想了,我們路上所討論的內容,我已經書面告知了族叔,他會呈告朝廷的。你和水靈還是先好好休息,也看看這汴京的風光。等朝見完了之後,朝廷自會有任命下來。」

    「多謝繼嗣兄,我只是在想,如果金兵南下,我們又能做什麼?」虞允文苦滯的一笑,輕輕撫摸著水靈的頭髮:「幽雲我們已經錯過一次,不能再錯了。」

    看到馬林不自然的表情,虞允文安慰的拍拍他的手:「繼嗣兄,我知道你也盡了力,你和趙大人都不是決策之人,無法做主。我不是在怪你們,只是希望不要重蹈覆轍。」

    「我也是,如果金兵真的南下,我馬家只怕立刻就是覆頂之災,我明白這裡的干係!」馬林看著已經睡熟了的虞水靈,輕聲的問:「水靈還是晚上常常驚醒嗎?有沒有稍微好一些?」

    虞允文搖搖頭,臉色凝重:「還是老樣子,只怕金兵毀莊的時候就是晚上,她還沒有完全從驚恐裡恢復過來」

    「好在已經到了汴京,這裡名醫眾多,一定能找到可以醫治水靈的人。」

    「謝謝!繼嗣兄,勞煩你了。」虞允文真誠的向馬林道謝。

    鄭家莊徹底毀滅,虞允文已經是身無旁物、一無所有,這一路上,都是馬林在照顧他們父女。如果沒有馬林的幫助,他實在不知道如何能在幽雲如今的情勢下保住自己和女兒。光是自己倒也算了,可女兒水靈卻是鄭業和妹妹留下的唯一骨肉,決不能讓她也受苦。

    「我們兄弟之間還說這些幹什麼,待會兒你先到我叔父家的別院住下,其他的什麼都不要管,先想辦法給水靈治病。」

    到了外城住地,大家一陣忙亂,把行李都安放好。

    原本馬林打算立刻就前去見族叔的,但聽家人言講,因為又有金使前來,這也是金朝自建立以來第一次派出使節專程祝賀皇帝趙佶的聖誕之日,所以朝廷甚為重視,趙良嗣當然就不得休息了。

    當年,趙良嗣投奔大宋之時是臨時起意,並沒有安排好家人的出路。他的正室因為大遼懷疑他投了宋,多次到家中查問,驚懼而亡。後來,趙良嗣又沒有繼娶,家中無女主人,倒省卻了馬林還要去拜見姑母之禮。

    於是,在稍事休息之後,馬林便陪著虞允文開始尋訪良醫。醫生倒是找了不少,大多也只是老生常談,什麼要靜心、什麼要寄情於山水之間,氣的馬林差點罵人,水靈才多大?如何寄情於山水?

    各種各樣的藥物也吃了不少,水靈從來都不說苦,直接嚥下,都已經吃藥吃到看到都想吐的地步,卻還是不見成效。

    派來照顧他們僕人看到水靈樣子,可憐她這麼小的年紀就要喝這許多的苦藥,給他們提了一個建議:既然水靈是受了驚嚇,何不到城裡著名的大相國寺求求佛爺,拜個平安符來也許還管用一些。

    虞允文本來並不信這些怪力亂神之事,但聽說那大相國寺是汴京城裡第一形勝之地,而且周圍也是汴京城中的商業中心,也許到了那裡,水靈會有興趣,心情好了,或許就會影響到精神和睡眼。馬林也聽說過大相國寺的名氣,自然是一百個贊成。

    第二節

    第二天一大早,馬林和虞允文帶著水靈就往大相國寺而來。

    街道之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兩邊商舖林立,種類繁多,有售賣絲綢的、做家俱的等等林林總總,大街兩邊商家的叫賣不絕於耳,鑼鼓聲、討價還價之聲吵嚷不止。

    來來往往的行人不時被商家吸引,有的進店,有的駐足觀望、評頭論足,商家則更加使出全力招徠顧客。

    這些各色店舖中最多的還是那些被宋人稱之為「雜嚼」的各種小吃店,天南海北的小吃林琅滿目、不一而足。

    水靈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色,一直沒有任何表情的臉上開始露出了驚奇的表情,眼睛更是滴溜溜的盯在那些小吃上面。

    馬林不覺好笑,這還真是孩子的特色,想要就好。結果,只要水靈看上一眼,馬林立刻下車買了回來。

    路還沒走多少,水靈手上已經捧上了一堆各色小食物。

    虞允文忍不住對馬林說道:「她一個才十歲的小孩子,能吃的下多少東西,不要浪費錢了。」

    「怕什麼,又不是你花錢。再說,她吃不完,不還有你和我嗎?!汴京的食物倒真的不算貴,這些東西值不了幾個錢。送你房子我是送不起,但送小水靈吃的還不在話下。」馬林不以為然的開了句玩笑話,隨手拍拍水靈的小臉蛋。出乎他的預料,原來他一伸手就會本能的避開的水靈,這次居然沒有讓開,而是任他碰到了自己。

    虞允文和馬林相互對視了一眼,心中都是一喜:自從出事以來,這還是她第一次允許除虞允文以外的人碰她呢!水靈能夠不避讓別人的碰觸,就是進步。

    馬林不由的嘀咕:「早知道用食物就能治好她,我們找那麼多醫生、吃那麼多藥幹什麼?!買藥的錢全拿來買吃的,都可以把水靈埋起來了。」

    陣陣宏亮的鐘聲不時傳來,隨著鐘聲漸漸清晰,車子已經來到了紅磚碧瓦的大相國寺門前。高出寺牆的金頂大殿在陽光下發出奪目的光輝。

    廟門前的廣場,則是散佈著各種攤販,還有不少雜耍、唱曲、耍把勢的江湖藝人,不時傳來聲聲叫好,叫賣聲、呼喊賣聲嘶力竭的吵成一片。

    六扇大紅色的廟門大敞著,歡迎著四方香客,寺內香煙裊繞,禪歌聲聲入耳。熙熙攘攘的善男信女,在禪音佛唱之中,虔誠的向佛祖禱告,祈求能夠實現自己的心願。

    到了這種地方,就是虞允文全然不信,也隨大流求上一支平安簽,送上幾兩銀子的香火錢。

    正事辦完,馬林和虞允文就帶著水靈在廟中隨喜,也就是觀賞、遊覽寺院的風景。水靈好奇的四下觀望,但一隻手仍然抓著虞允文的衣角不肯放開。

    虞允文心裡清楚,水靈這還是出於本能的害怕,這才緊緊拉著他,無奈的歎了口氣,帶著水靈和馬林一起在廟中閒逛。

    到了寺廟後面的放生池,池中有無數色彩鮮艷的小魚在四處游動,這都是信徒們從寺僧手中買來又放生在這裡的。

    虞允文素來覺得這種「放生」實在是可笑之極,既要放生,又何必把小魚抓來?只怕捕獲過程中死去的魚遠遠超過被放生的魚了吧,正所謂:「我無害魚意,魚卻因我亡」了!

    但現在看水靈眼巴巴的看著旁邊僧人手中的小魚,知道她想放生,虞允文便按她的意思買了幾條,讓她親手放到水池裡。

    看水靈將小魚放掉之後,一本正經的合掌默祝,虞允文忍不住問道:「水靈,你在祈福嗎?」

    「不是,我是想讓魚兒幫我傳個信」

    「傳信?傳給誰啊?」

    「傳給我娘,」水靈抬起亮閃閃的大眼睛,盯著虞允文,一臉認真的說道:「娘說過,放生池裡的小魚是能給陰間的人傳信的,活著的人只要把話告訴它們,它們就會傳到陰間去。爹,娘說的對嗎?」

    「娘說的對!」虞允文蹲下來抱住水靈,忍住湧上來的淚水,輕聲問道:「你要這幾條小魚是想讓它們告訴娘你會過的好,是不是?」

    「嗯,我還要告訴爹爹、爺爺和哥哥,還有舅母、小義哥哥,還有小叔、小嬸,還有……還有……"水靈的輕脆的聲音裡,突然間帶上了哭腔:"爹,我想不起來還要告訴誰了,我把他們給忘了!」

    「水靈,不是你想不起來了,以後會想起來的。現在就不要想了,看小魚要遊走了,送信去了。」虞允文小心的把水靈轉向放生池,把她的注意力轉移開。

    馬林在一邊用力握緊了拳頭,心裡很不是滋味。

    跑了半天的路,水靈也累了,他們把水靈送到寺僧專供客人休息的禪房裡,她能好好睡一覺,也許精神就會好的多。

    虞允文和馬林坐在禪房前的石桌邊,馬林沉著臉,低聲說道:「彬甫,看著水靈這個樣子,我心裡實在不好受。你說,金兵真的會南下嗎?」

    「我不敢說金兵是不是一定會南下,但這一次收復幽雲,大宋真的做錯了。」虞允文抬頭看向頭頂的天空,輕聲說道:「實際上,大宋若想收復幽雲,根本沒那個必要去跟女真人結盟。」

    「沒必要?」馬林苦笑了一下,歎了口氣:「彬甫,你也看到了大宋軍隊低過頭了的戰鬥力,不和女真人結盟,大宋根本無力獨自攻克幽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