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蓮謀

正文 第九十一章 人心所歸(九) 文 / 桃圻

    「四百緡錢暫不得挪動……」穆清扶額反覆吐納著這句話,只覺得自己滿頭的亂線纏繞,終是冷冷笑了一聲。蘇副尉差人來告知,那些軍衣幾近完工,按著裡正的意思,鄉人實誠,為了這點貼補,熬了十來天,實是不易,不若盡早將錢銀結算了,也好教各人都安心。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穆清自得了唐國公與蘇副尉兩邊的話,便再難沉下氣來。李世民遣來送口信的人在正屋的階下立等了許久,也不見她給個話來,躊躇了一陣,忍不住問道:「顧娘子可有話差遣小人帶回的?」

    還有何話,穆清此刻只想問一句,如何是好,竟也不知該問向誰去。送信之人問了半晌,仍是無話,去也不是,留也不是,急得直抓耳撓腮。隔了一會兒,穆清推門出來,深歎一聲道:「且回罷,現下並無話,知與二郎明日我親去見他。」

    待他一走,穆清忙喚來阿柳,「快些作個點算,隨身所帶的財帛貴物,究竟有多少。」

    兩人關起正屋的門,阿柳打開收放衣物的匣笥,從底裡掏出一隻小木匣子,打開來看,裡頭擺著黃燦燦的五兩小金餅六枚,並散放著幾緡錢。「這六枚金餅能抵三百緡。」穆清拈起兩枚小金餅道,「餘下一百緡,明日見過二郎再作打算,若實不濟,左右還有幾件釵環可典賣了。」

    阿柳默然闔上木匣子,有些著急上頭,且含著一腔子的怨氣,臉上紅了一片,「真真是樁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出來時只帶了這麼些,盡數給了他們,咱們可拿什麼過活。」

    「何事竟就這樣氣惱了?」正屋的門被推開半扇,杜如晦一步跨進屋子。微微帶笑問向阿柳。

    阿柳正壓了許久怒氣,正待要說,穆清卻輕推了她一把,接過她手中的小木匣子,「莫囉皂了,去將晚膳置備置備。」阿柳衝到口邊的話生生被壓制,心中不甘,只得「哎」了一聲,甩手扭臉的往後廚去了。

    杜如晦望了望她手中的木匣子,心下了然了幾分。穆清放下匣子。伸手解去他腰間革帶上幾件懸吊物件。自昨日看過唐國公外甥女王氏遞出來的消息後,他面上雖是平常,嘴角仍隱著笑意,只穆清能見他的眉頭不曾放下過。夜間靜默地閉眼躺著,卻直至四更過半方才入眠,聽著他鼻息漸沉,穆清悄然起身怔怔地瞧著他的睡容,忍不住伸手輕輕揉了他聚結的眉心,揉了好幾下也沒能揉散開。

    她不願再徒添他的憂煩。此時只作尋常絮絮道:「二郎那處的軍資怕是要短了,我略還能湊出些錢來,只怕還差著一點。出門時竟未料到情勢變幻這樣快,所帶不多。也不知能否撐持到回東都去。」

    他無奈地點點頭,「任是如何皆不能失信於民。說定了的數目,一個錢都少不得。還差幾許?」

    「只一百緡。」穆清笑了笑,指著妝奩道:「橫豎還有幾件首飾頭面。雖不貴重,湊個百緡綽綽有餘。」

    「莫去變賣首飾,總有法子尋出這百緡來的。」他深皺了眉道:「素日即知李公怯懦多疑。瑟縮至此卻是我不料的。一聽著主上疑心的話,竟連區區四百緡也不敢再動,且不擔當,如此畏畏縮縮將來可如何行事。」

    穆清抬手輕撫著他的眉頭,細聲道:「幾件頭面罷了,又不值甚麼,換了也就換了。他既擔了怕,瞧著意思,便是撂開手不理,只當不知情的。我們若也不理,毀的終是二郎的臉面軍威,這一路辛苦豈不白費。只要教眾將士皆知曉這一段才好,他日也能認準了明主去跟隨。」

    「這卻不難。」杜如晦臉上揚起一抹笑,這主意甚是刁鑽,原來將她逼急了,這等婦人宅內相鬥的法子也盡出了,虧得他並無三妻四妾令她鬥上一鬥。他兀自想著,終於從心底綻出了兩日來的首次真心笑意。「召幾個親近可靠的,在發放軍衣那日,私底下傳開去,甚是容易。」

    穆清見他高興,心下也寬鬆了些。恰阿柳在門口說已佈了晚膳,兩人便相攜了去用膳。晚間又說了一會子話,昨日穆清怕他添憂,不敢多問唐國公如何惹了猜忌的事,更不敢問他可有了對策。今日見他寬舒了不少,終是忍不住,旁敲側擊小心翼翼地發了問。

    「對策雖有,卻無十分的把握。」杜如晦沉吟道:「以宮中王氏的意思來瞧,恰不知是哪一個在主上面前極言了唐國公聖賢之名,故此惹了疑。」

    「空有聖賢之名便要遭疑心?」穆清一時不解。

    「你哪裡知曉,眼下謀反的楊玄感,原便是個眾人皆贊聖賢豪爽的。田舍郎起事朝廷尚不放在眼中,朝臣舉旗,自內裡反起,何其驚險。他如今生恐重臣負著聖賢之名,只怕一個楊玄感未平,又忽再躍起一個來。」

    「原是怕這個。」穆清突然覺得有些好笑,「那如今唐國公既已擔了這虛名,便要如何?」

    豈料杜如晦的回應,更是令她忍俊不禁。「只一招,自毀名節罷了。教主上知道唐國公本不是個賢達的,為人行事劣跡斑斑,不過是個凡愚,便不足為患。」

    「李公可願意?名節毀了容易,再想拾起可難比築壘長城了。」

    「如何不願意,一聽能消褪猜忌,保住自身,李公欣然應允,都不曾猶豫過,緊催著佈局。」言及此,杜如晦眼中隱約閃出些鄙色來。

    穆清亦是楞了楞,「既如此,唐國公的劣跡,又如何能上達聖聽,不教主上覺得刻意為之?」

    這一回連杜如晦自己都不能自持地笑了,「自然由弘化郡負責監查紀錄唐國公行跡的長史來稟報。」

    「那位張長史?」

    「正是他。」杜如晦稍隱下笑容道:「只待這兩日打聽清楚了他的底細,尋個契機,撒餌引逗他自行上鉤。」

    穆清歪著腦袋

    想了想道:「這兩日我且先去將軍衣一事了結,回頭待你們摸透了那位長史的底,我去替你下這個餌如何?」(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