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秦家有女

正文 第44章 祖父母 文 / 無痕之歌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出得姐妹們住的大園子,便是方太君正院之後門,此處仍稱正榮堂,正廳七間大屋,兩邊各是花廳和廂房,院中栽幾株海棠,並數棵百年銀杏。廊下數個丫頭婆子垂手聽候,順著小卷棚前廊徐步進得屋內,方太君靠在東次間榻上小瞇,知言止住小丫頭通報,輕輕坐在對面細看老人:白髮又添了幾分,面色如常,因是睡著面頰上帶出紅潤,眼角額頭細紋增多,皮膚也鬆弛下來,手背上斑點星布。知言瞅見老人腰間繫著一個荷包好生面熟,此乃自己親手繡制,去歲秦順上京時帶的壽禮中一件。

    知言看得入神,一旁雙福親捧了茶遞上,知言接過抿了一口,打量起雙福,見她梳著婦人頭,容長臉,杏眼含笑,也算是中等姿色,可雙福配了人為何仍能在方太君身邊服侍。雙福輕聲解釋:「奴婢捨不得老太太,不願到外頭去,兩年前討了老太太的示下自梳了頭。」

    知言心底有一分驚訝,微笑點頭輕語道:「姐姐是個有心的,比我等姐妹要強上好多。」

    兩人說話間,方太君醒來,老年人睡眠本就淺,更是晌午小憩時間不敢過長,怕夜裡失眠,故小憩片刻即可。雙福帶著幾個二等丫頭服侍方太君,知言觀得除了雙福,正榮內幾個大丫頭都換了人,原先二等丫頭紅花、佛手、靈芝補了上來,另屋中有幾個眼生的丫頭想是這兩年才挑上來的。

    方太君喚知言坐到自己身邊來,知言緊挨著老人命丫頭呈上自己備的禮:兩個荷包,學著做的一雙鞋並兩雙羅襪,又跟著秦劉氏學織的土布親自染色、裁剪做出一套粗布衣裳,針腳並不齊整,想來方太君也不會穿,只是一片心意。

    方太君果然歡喜,用手捏捏知言肩膀腰身,並細細看她的臉盤,點頭說:「倒是不錯,長得比京裡還要壯實些。」

    人人都這麼說,知言也發愁,手指抵住兩鬃一臉不開心。

    方太君呵呵笑著拉過知言的手,輕輕摩挲她手心薄繭,心疼地說:「你老子也不管,我好好一個孫女交到他手裡,竟吃了這些苦頭。」

    知言為秦楓辨解:「是孫女喜歡騎馬,特地央求父親,他經不住我磨方才答應,孫女還因此結交了幾位姐姐。」

    方太君盯著知言瞧不夠,出聲詢問:「你母親可好。」

    知言笑得坦然:「母親也很疼孫女,給我送了好些個衣裳、首飾,日日噓寒問暖。」

    方太君面色如常,鼻中冷哼:「都當我老不中用,不清楚這裡頭的事。」

    知言膩在方太君身上撒嬌:「真的,母親心思純善,身邊雖有小人挑唆,可從未冷待過孫女,後來這干人都被父親發落,她更是待我如同四姐七姐一般。祖母,孫女必不會騙您。」

    方太君歎口氣:「你說她好便就是好,我信你。」

    知言心底鬆一口氣,秦楓剛把常氏擺平,別再生出什麼事來,回頭須給聶媽媽特意叮囑一二。

    方太君拉著知言詳細問話,除了常氏這邊要打掩護,其餘諸事知言都是托盤說出,她正與方太君說起秦昌放羊的趣事聽聞老狐狸回來了,忙起身相迎。

    秦敏下朝回來,直奔後宅走進老妻的院中,聽得屋中女孩清脆的歡聲笑語,間雜著老妻的笑聲,面上微微一笑命丫頭通稟打簾進屋,抬眼看到屋中立著一位女孩,英氣俊美,眼睛明亮笑盈盈地看著自己。他抬腳過去,揉揉孫女的頭髮,長高了,已快到自己胸口。

    知言卻眼眶濕潤生怕再哭出來,她看見老狐狸雙鬢雪白,皺紋爬上額頭,眼袋鬆弛,腳步略顯疲態,他老得好快。

    秦敏輕笑:「怎麼,出去一遭反倒更小了,變得愛哭起來。」

    知言一撇嘴:「才不是,都是祖父回來太早,我還未同老祖宗偷著討上好東西。」

    秦敏和方太君都失笑,待他換過衣裳出來,知言親自呈上幾樣禮:同方太君一樣的荷包、鞋襪、粗布衣裳,布本就織得不多,只夠做出這兩身。又拿出粗陶土罐和水袋,秦敏有幾分不解,親手打開陶罐,見是黃土,用手掬了一捧攥在手心,黃土從指縫間流淌回陶罐。他撲撲雙手沾的土,再打開水袋,聽知言解釋:「莊外小溪的水,並柳樹下取的土,都是弟弟同我一起取的。」不忘幫秦昌賣好,小鬼頭,我只能幫到這,往後看你自己的表現。

    秦敏負手注視著幾樣東西許久不回頭,末了輕歎道:「好孩子,祖父沒白疼你。」

    方太君也有幾分感慨輕攬著知言不出聲。秦敏揮手讓人把東西收好送到前頭書房,命雙福傳來眾人用飯。

    頃刻,幾位老爺太太、幾位爺和姑娘並秦明夫婦都陸續湧來齊聚一堂,秦楓帶常氏並秦昌、知言對父親行過跪禮再落座。秦敏招過秦昌問話,秦昌方才在自己屋中已被三個哥哥連番敲打,此時對著祖父小心翼翼地回話,不過總是露出一二馬腳。秦敏也眼含深意直視秦楓,秦楓身形極不自在垂下眼睛不看父親。

    知言終於知道,兩位老人為什麼頻頻看向秦楓,定是秦楓幼時也這般聰慧狡猾,且有愛孫如命的祖母相維護。秦昌可沒有那等好命,掃到堂中他眼睛撲閃,一臉無辜,知言為他掬一把淚,苦日子開始了有麼有。

    擴建後的花廳比原先要大上幾分,仍用屏風隔開男女兩席,偌大的屋子連主帶僕近百人安靜井然,不及往日秦楓、秦昌知言三人動靜大。一頓飯吃下來,知言微微出了一身汗。

    飯後,秦敏簡略問了幾句書院事宜,秦楓一一細答,末了說起一件事:「兒子快到陝甘邊境時,巧遇韓家世侄和王家世侄,他兩人欲去書院拜訪,卻在途中折損馬匹延誤行程,

    ,兒子送了兩匹馬助他們西去。」

    秦敏不置可否,卻道:「長卿也起程去了隴地,一來拜訪李東川,二來能為書院指點幾許。」長卿乃蘇元成之字。

    姐妹們都看向知畫,她與蘇元成的婚事定在明年六月,蘇元成已考中舉人,本在京城讀書,因祖母去世回到蜀中,此番繞行隴地,待年末定回京都。知畫微低頭嘴角輕抿,不去看妹妹們取笑的表情。

    常氏並一眾妯娌除六太太和路長雲有身孕坐著外,其餘人等都侍立在方太君身側。常氏偷瞟著自己的兩個女兒並幾位庶女,知畫和知嬌艷動人,三個庶女除知言外,另兩人也出落得娉婷婉麗皆都不是常人之姿。一時看得出神,不防二太太輕扯自己衣袖,原是老太爺發話讓眾人回房,她跟著幾個妯娌出得屋子,看見幾個女兒相擁同去,只知一人頻頻回顧。常氏稍做片刻停頓,跟上嫂嫂弟妹的腳步結伴回房。

    *****

    知言本欲晚上擠到方太君處再一同說說話,觀得老狐狸和方太君似有話要說,她便跟著姐妹們告退出來自回屋。知言先打問聶媽媽可是睡下,奶娘回道用過飯進了屋子倒頭就睡著。知言讓奶娘和幾個婆子放下手頭的事早些回屋歇息,能交於別人的先交給小丫頭們,若是要緊不敢放手的事務留著明後日再說。奶娘再三推辭,經不住知言軟磨,又立冬機靈放低聲音勸奶娘:「都趕了這麼多天路,那些婆子背裡直叫苦,奶娘不回屋,她們也不敢歇下」,奶娘這才回自己房裡。

    立冬依著知言的心意,打發眾丫頭都回屋休息。只她和冬至兩人服侍知言,並院裡留有兩個婆子原是看管院子的。她邊給知言拆頭花嘀咕:「這對蜜蠟海棠只剩一個,姑娘可是又淘氣去了。」

    知言想起秦敏揉頭髮,解釋道:「定拉在老祖宗屋裡,我明兒給雙福姐姐說一聲就是。」

    立冬為知言通著頭,說著閒話:「除了給幾位爺的禮要到明日打發婆子送出去,奴婢親自帶人去各房及幾位姑娘處把禮送到。聽咱們院裡兩個粗使婆子說,現在各位小姐身邊現都是四個婆子八個丫頭,正好姑娘身邊有兩個三等丫頭的缺,燕子能補上一個,姑娘不用再因她為難特地求老太太開恩。」

    在西北時秦楓為知言尋的兩個有功夫的侍女,一個到了出嫁的年紀,知言臨走時打發了首飾銀兩放了出去。另一位燕子年紀只比知言大上兩歲,且穩妥老實本是孤兒,特地求了知言想跟著同回京城,知言為此很是難為,家中姐妹用的丫頭婆子都有定數,自己不好破例,還是常氏表示先帶回京,實在不行放在她身邊當三等丫頭。故燕子此時尚在三房與常氏的丫頭的擠在一處。

    知言笑說:「如此甚好,你明天到母親房裡接燕子回來,順道再找秦嬤嬤透個底,再把咱們房裡另一個缺補上。」

    立冬的手停下,衝著鏡中知言歎道:「秦嬤嬤兩個月前病了告假回家,聽說恐怕不太好,她比老太太要老上幾歲,年齡不饒人。」

    聽聞秦嬤嬤到方太君身邊時只有五歲,就好比立冬、冬至陪著自己長大一般,不是姐妹卻勝似姐妹。萬一秦嬤嬤不好,方太君肯定傷心。

    立冬見知言不開心,正欲說個白日聽到的趣事,簾子被打起,知恬走進屋面帶微笑:「姐姐,我來物歸原主。」身後大丫頭清芬抱著紫檀木盒跟著進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