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秦家有女

正文 第33章 秦家川 文 / 無痕之歌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黑暮降臨,月明星稀,遠山朦朧。一隊人馬蜿蜒緩慢行在崎嶇山路,數十個火把排成長龍忽隱忽現。夜風涼意絲絲,知言蜷縮在秦林身前直打呵欠,駿馬奔馳千里疲憊不堪,馱著兩人踏著碎步徐行。

    秦林低頭看知言一眼,輕聲安慰:「馬上到,最多半個時辰便能抵達你二叔公處。」

    從西京城出發途經陝甘交界繼續西進。道路逐漸不平坎坷,山頭連綿起伏,沿途景色失卻蔥鬱,滿眼黃山點綴翠色。熟悉的景致重現知言眼前,她難抑興奮不再滿意坐到馬車裡遊覽,天天央求秦明幾人帶她騎馬。此間官道變窄,山路盤旋不能縱馬,車內並不比騎馬舒服,故秦明三人並秦林日日帶著知言趕路。

    早在陝甘交境處便有三老爺留下的人等候,他們一行人五日前進甘肅境內。因數十輛車馬輜重行程緩慢,昨日,前來接應的秦曙言稱三老爺只比他們快一日路程。想著馬上見到父親母親,秦昭再老成也只是十三歲少年一掃數日奔波疲態,喜形於色精神抖擻。知言卻是平淡。

    旁觀的秦林心中納罕:父親讓三個侄兒和九侄女回鄉,自己初時不大情願帶上一七歲女童,只不敢違逆父意應下。此行尚有要事在身,時刻警戒提神不敢有失。但冷眼觀得小侄女一路顛簸不曾叫苦,即使豫境饑民氾濫,她比尋常孩子鎮定許多,更未嫌棄粗茶淡飯,不似閨閣中人。自打過西京城,侄女神情更是難掩興奮,所到之處展顏歡笑,路邊尋常野花奉若珍寶。幾個侄兒對鄉野及故里都沒她這等嚮往,就是自己幼時在故里生活過幾年,此行依理非依情。這等蠻荒之地那比得上燕京繁華,更是不及煙雨江南大好景致。聽聞在家時老太太常說這孩子太過硬氣,父親也說:這孩子天生就是秦家的人,倒像真是。他不免對知言多幾分疼惜。

    秦林對知言照顧周到,知言抬頭稱謝:「無事,五叔幼時在此間過得可有趣?」

    秦林卻問:「不想見你父親?」

    知言發覺自己對三老爺很是牴觸,這可不行要相處整三年,且聽方太君言外之意,秦楓這是最後一任外放,以後會長留京城。時日還長,得想法子調整心態才是。她撇撇嘴言不由衷:「馬上能見到父親也好。」

    秦林豈聽不出當中真假,一笑再不詢問。

    慢坡下山轉過幾個彎後,夜色中燈火星布,遠眺到正中一片燈火通明之處,想必是秦效宅院。山腳下秦效長子秦槐帶著家丁並秦順等人已候多時,秦林帶侄兒驅馬與堂兄匯合後並頭同行。

    知言眼皮子打架迷迷瞪瞪腦子裡亂成漿糊,終於到家了,她心底放鬆終支持不住睡熟。秦林不忍打擾侄女的美夢,趕了幾十天的路,自己和幾個侄兒都疲憊不堪,莫說是個小女孩。

    秦效和三老爺候在正廳中說話,秦林抱著知言帶著侄兒見過叔父和三哥。秦效見是兄長的寶貝孫女睡得香甜,喚過兒媳領她們一行人回房歇下。

    三老爺夫婦近午才到,半日休養後打起精神,與秦林等匯合相見。不容他們休整,連夜與秦林、秦昭三人、秦效祖孫三代相聚議事近天明方散。

    次日天擦亮,便有秦州知州李大人到訪,此乃秦敏舊時同鄉同窗。秦楓雖是即到任知府,笑推未到官署接印以世交子侄身份自稱,並命秦旭三人拜見李大人,兩方相談甚歡,用過午飯李大人滿意離去。

    知言晚間被秦林送回房,任奶娘丫頭解衣擦洗香夢酣沉,直睡到日上三竿方睜眼,起床梳洗過,先去見三太太。三太太宿在同院正屋,正在梳妝,見是知言,喚她上前。

    知言依先見過禮再坐到常氏身邊,常氏上下打量這位庶女,千里迢迢一路奔波面帶疲色,這孩子那怕在外頭偶遇也不會認錯,跟三老爺及秦昌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她粗略問幾句路上走得如何、家中老太爺老太太身體可康健,再詢問幾個兒女。

    知言簡單做答。下人們擺飯,幾樣小菜並花卷米粥,也算精緻,都用得不多。常氏領知言前去拜見秦效之妻。

    秦效正屋一明兩暗三間大房,雕花大漆窗,東邊盤著通炕終年燒著不歇,西邊臨窗擺著書桌並十人大圓桌,正中八仙方桌兩旁各擺太師椅,地下左右兩溜共八把圈椅。

    右手太師椅上坐著一位頭髮全白面目慈祥老婦人正是秦效之妻王氏,她身側立著兩位婦人。觀年長者乃秦槐之妻劉氏,知言聽秦林說起老家堂大伯娶劉姨奶奶之內侄女為妻。秦劉氏四十歲左右,圓臉大眼,幹練樸實,身形壯碩,想來是執家好手。另一年輕女子便是秦曙之妻楊氏,容貌俏麗,大紅細布衣褲,髮髻上插著兩件銀飾,不停偷偷地打量常氏及知言身上衣飾。

    常氏領知言一一見過眾人,秦劉氏拉著知言大聲笑說:「哎喲,這個女娃兒一看就是咱屋裡頭的人。」

    秦王氏一身細布深藍衣褲,衣領袖口褲腳也都繡著花,伸出略粗糙的手拉知言細細看,面帶拘謹連連點頭。

    常氏因趕路的緣故面色憔悴,坐在椅上輕聲附合,不停向外張望心不在蔫。

    滿屋只秦劉氏一人聲音,待她領著兒媳去廚房幫著準備午飯,屋中頓時冷場。知言代方太君向秦王氏問好,按著此地風俗稱她奶奶。秦王氏不大自在,陪著笑不說話。

    知言瞧見常氏心神不寧直盯著屋外,叔祖母又太過客氣小心。我也很累,難不成讓我哄著大伙。不對,怎麼沒見著秦昌。

    知言走到常氏面前問道:「母親,十二弟去了何處?」

    常氏面露不自在,擠出笑容:「他跟著你父親在前頭。」

    知言笑道:「定是弟弟喜

    喜歡騎馬,我這一路纏著五叔天天騎馬。」

    常氏勉強笑了笑,低頭撫弄袖口紋繡。

    知言仍故作天真,笑著對常氏說:「兩個姐姐托我給母親和父親都捎了禮,待回房我讓人整出來送到母親處。」

    常氏聽聞說起兩個女兒,似提起興致這才轉頭:「不急,倒讓你費心。」神情不耐應付,繼續望著屋外。

    知言不以為意坐回原位,餘光掃到常氏左手一位管事婆子模樣的中年婦女衝著自己翻了翻白眼。前年常氏回燕京帶的隨從中並沒有此人,她就是許媽媽?

    知言除了對著老狐狸和秦林犯怵,其他人還是應付得來。

    知言再尋秦王氏說話,老人善良而卑微沒見過大世面,對著京城來的貴客陪著萬分小心。知言跟她學起家鄉語言,老人微放鬆,一物一景慢慢教給知言。

    秦劉氏帶著十幾個族中妯娌來見貴客,眾人神情不掩驚艷,直白地誇常氏貌美生得好看,當中有好幾個看見常氏的穿戴,驚奇得像看景似的團團圍住。常氏大方得體應對,伸展著衣袖讓大家細觀,伸出手腕讓人品鑒三對手鐲:羊脂白玉、黃金蝦須、老坑翡翠,白黃翠三色交映皓腕如玉煞是好看。大家嘖嘖羨慕,常氏露出真心笑容。

    秦劉氏示意眾妯娌,她們才轉身看向知言。老一套的說辭,知言耳朵都聽出繭來,無非是她長得像秦家人、女生男相云云。知言一一見長輩,聽眾人誇她大方不扭捏。

    直鬧了小半個時辰,秦劉氏帶妯娌們到廚下忙活,才得清靜。

    午飯只秦王氏與常氏、知言上桌用飯,幾樣時鮮蔬菜,鮮魚、雞肉、羊肉並臘肉倒是齊全。兩代媳婦站著伺侯,暗暗打量常氏與知言用飯儀態。秦王氏嚇得不敢動筷,知言深為老人可憐這滿桌飯菜。

    飯後常氏帶知言回院落,觀她心緒不佳,知言尋個借口回到自己歇腳之處。西邊一處廂房甚是小巧,也盤著炕,一應被褥全新,並擺著圓桌兩把椅子,纏枝寶瓶裡插著鮮花擱在桌上,也算添一番情趣。

    好無聊,知言脫鞋上炕,伸手一摸溫熱,怪道昨晚夢裡都被太陽烤著。這麼睡下必出一身汗不可。

    三太太不大對勁,是她沒見著秦昭?秦昌去了哪裡?

    知言想起一回事,去年知奶娘事發,方太君動怒派了兩個嬤嬤並從府裡小廝中挑出兩個穩當的一同打發到三老爺處,命他們看管秦昌。呃,這對母子因此被隔離開?

    我這要開宅斗的節奏,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偏要來。

    騎在馬背上數日渾身酸楚,知言讓聶媽媽鋪上厚褥子緊挨炕邊睡下休息。到晚間秦劉氏親來喚知言用飯,她盯著知言一整天仍是看不夠。拉著知言的手邊走邊說:「這女子心疼,我命不好,生了三個小子,看見別人家的女娃就稀罕。」

    知言喜歡她這份爽直,笑說:「我給嬸嬸當閨女。」

    秦劉氏更加高興,敞著大噪門:「聽說是京城裡頭來的小姐,我嚇都嚇死了,想著是個怎麼樣的人。現一看,這大戶裡頭出來的就是不一樣,比秦州城裡的小姐要大方的多。你要是不嫌棄,在我這兒多住幾天。」

    知言也開心,與秦劉氏說說笑笑到了正屋。這會子倒是人都齊全,秦效與三老爺坐在上首的太師椅,秦林帶三個侄兒一溜居右手,秦槐帶三個兒子占左座,秦王氏帶常氏坐在炕頭,秦效正拉著一位穿綢著緞的男童說話,正是秦昌。

    知言先拜見三老爺,再見叔祖,堂伯和幾位堂兄,坐到秦王氏身側細觀屋內,秦昌也瞪著眼睛望知言,他倆長相似鏡生雙花。知言再瞅瞅三老爺和秦效,咱們這是玩消消看對對碰,全都撞臉了有麼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