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局定山河 文 / 霧滿攔江
第1節恐怖的禮物
話說武漢三鎮人民,脾氣最是火暴。辛亥革命功成於武昌,不是毫無緣故的,這與武漢人民的暴脾氣是分不開的。追溯武漢人民暴脾氣的成因,必須要提到的就是四川保路運動。因為四川鐵路民辦,大股東動輒卷錢而逃,害得股民上吊投河,絡繹不絕入京上訪,懇求朝廷管一管。朝廷還真缺心眼了,硬是插進來宣佈四川路權收歸國有,最終激怒了立憲派人士兼大股東,於是暗中聯合革命黨人,策動了四川民變。只是慘了四川督撫趙爾豐,硬是被民軍攻破衙署,割掉了腦九九藏書袋。
趙爾豐冤乎枉哉,被立憲派大股東和黨人聯手生生搞死,死後還被栽了一堆怪罪名。這讓趙爾豐身邊的衛隊悲憤已極,所以當軍政府將趙爾豐的首級示眾之時,刺客突至,襲殺手提首極示眾的士兵,算是為趙爾豐報了仇。
趙爾豐死時,清帝國能臣端方,正率著武昌的一支隊伍往援,聞知此事,四川黨人大為驚恐。都知道端方的厲害,若然是重力狂擊四川,只恐黨人難逃大劫。這時候黨人吳玉章站出來說:不要緊,武昌的黨人,蓄謀起事日久,來的這支隊伍中肯定有革命黨,讓我去找找,試試看能不能聯繫上。
於是吳玉章策馬奔內江,正見端方的隊伍晃悠晃悠前來,吳玉章躲在路邊,假裝路過的行人,偷眼盯著隊伍的士兵看,突然之間他大叫一聲:大哥大哥,我可找到你了。衝上前來,將一名當兵的抱住了。
那名士兵,正是潛伏在隊伍中的黨人田智亮。
當下田智亮悄悄告訴吳玉章,他已經和四川的黨人取得聯繫,一旦隊伍到達資州,就立即起事,殺掉端方兄弟二人,以事革命。
吳玉章大喜,自回內江,繼續革命藏書網。而這支鄂軍行至資州,果然發作起來,將端方兄弟二人團團圍住,就要開槍。
端方終究是一世能臣,面對槍口,極為淡定,問:你們要革命是不是?真是太好啦,我們想到一塊去了,我端方天天沒事就想著革命,從今以後咱們一起干啦!
黨人怒斥道:端方,你少來瞎忽悠,你是旗人,我們是漢人。這次革命就是要殺盡你們旗人,你哪兒來的革命資格?
端方哈哈大笑:差矣,差矣,你們極是差矣。雖然我的名字叫端方,聽起來好像是個旗人,實則不然,偷偷地告訴你們藏書網哦,實際上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漢人,只是到了我祖爺爺那一輩,才被強迫加入了旗籍。算到今日尚不滿四代,所以說我仍然是漢人,當然有資格和你們一起革命,一起殺旗人了。
黨人們壞笑道:端方,你要參加革命,可以,不過嘛,難道你不認為你的腦袋,比你活著更值錢嗎?
端方愣了愣:弟兄們,你們不要這麼凶……砰砰砰,黨人已經開了槍。
為什麼黨人這麼著急著開槍呢?
你馬上就會知道!
話說武昌軍政府大都督黎元洪,自打任職以來,不停地發電報給各省咨議局並革命黨,忽悠大家快點兒獨立,每天忙得腳打後腦勺。這一天他正在瘋忙,忽然有幾個黨人進來,手裡捧著一隻精美的西油匣,說道:報告大都督,天大的好消息,四川宣佈獨立了,還給大都督送來了厚禮。
黎元洪大喜:獨立了就好,禮物可免則免。
那幾個黨人勸道:大都督,你應該先驗看一下禮物,然後傳報給武昌父老,讓大家都知道這個好消息才對。
說得有道理。黎元洪點頭:那我來瞧瞧這禮物是什麼。
走過去,伸手打開西油匣,就聽黎元洪慘叫一聲,失足跌坐到了地上。
第2節兩顆頭顱萬里行
那禮物是什麼,竟把個肥仔黎元洪,嚇成這般模樣?
這事細說起來,那就太可怕了。黎元洪看到的,竟然是帝國能臣端方的腦袋,被切割下來之後,方方正正地置於匣中。最可怕的是端方那臉上還帶著笑,是一種極盡詭異、栩栩如生的可怕怪笑。
一顆被切割下來的腦袋,怎麼還會笑?而且是那麼可怕的怪笑?
原來,黨人閒極無聊,配置了一種神秘的藥水,將死人的腦袋浸在裡邊,不管過多長時間,死人的容顏都不會變,一如生時。所以在四川資州,黨人就琢磨拿端方兄弟兩人的腦殼試用一下,看看藥水靈驗與否。事實證明,黨人配置的藥水是非常有效果的,至少把肥仔黎元洪嚇了個半死。
可是,這些黨人為何要嚇可憐的大肥仔呢?
這是因為,這些黨人不止是極端憎恨端方,同樣是極端憎恨肥仔黎元洪。他們之所以熱衷九九藏書於革命,正是想借革命的手段,除掉這兩個讓他們討厭的人。端方命苦,栽在了這伙煞星手中,可肥仔黎元洪已經出任了湖北革命軍政府大都督,仍然是黨人的領導,黨人無奈,只有用端方的腦殼嚇唬嚇唬黎元洪,出一出胸中的惡氣。
當時那幾個黨人笑嘻嘻地看著黎元洪:怎麼了,大都督,你怎麼不發話啊?
黎元洪悻悻地爬起來,說了句:把這兩顆腦袋,給我送到上海去吧。
為什麼要送到上海呢?
因為南京是革命黨陳其美的地盤,他領導的革命黨竟然搞出來這麼兩顆恐怖的人頭,所以黎元洪認為,陳其美有必要欣賞一下自己的精品傑作。
於是那幾名黨人出來,高舉著端方的人頭,大喊道:大都督有令,將惡賊端方的人頭示眾,大家快來看啊……霎時間街道上的人全都擠了過來,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洩不通,爭相看稀奇。藏書網還有識文懂字的,看得心情激動,不由得詩興大發,曰: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武昌人民看過之後,黨人將這兩顆人頭送到了上海。陳其美卻是大喜,這廝是最喜歡血腥的恐怖大亨,向來主張暴力與暗殺,送來的這兩顆人頭,正合他意。他當即命人將這兩顆人頭送到上海博物館,收取高額門票,趁這機會著實賺了一票。
不久,上海人民看這兩顆人頭看膩了,觀眾日藏書網漸稀少,收入也越來越不敷支出。這時候陳其美不知是怎麼琢磨的,居然把這兩顆人頭給南京的孫文送去了。孫文那邊卻連個收條也沒打,不曉得把這兩顆人頭如何處理了。
這兩顆人頭,只是武昌一連串革命的前奏。看看這些黨人的壞脾氣,就知道大肥仔正坐在一座行將噴發的火山口上,單只是一次革命,遠遠滿足不了大家的胃口。大武漢革命聖地,此後還將持續爆發新的革命。
第3節肥仔有品位
話說早在武昌首義開端,黨人內部就已是纏鬥不休,以海外留學生為主的共進會,與以江湖豪士為主的文學社之間,相互鄙視,相互瞧不起。後來共進會老巢發生炸彈爆炸,文學社老巢被密探連鍋端掉,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被轉移到了志士們的赴死與逃難之中,就忽略了這事。
但等到熊秉坤等人一聲槍響,徹底將大武昌攪成了一鍋粥,黨人們紛紛從躲藏的地方鑽出來,四處追殺旗人,再後是肥仔黎元洪出山,糾集黨人齊戰藏書網北洋馮國璋,這時候雙方的爭鬥又顯現了出來。
細究起來,武昌革命陣營的分裂,與孫文不無干係。早在首義元勳孫武奔上海,謀取陸軍次長一職時,孫文就應該給武昌軍政府這些兄弟們安排幾個職務,可是孫文偏不,把革命勝利果實抱在懷裡不撒手了。害得武昌這邊沒得勝利果子分,革命到最後一無所獲,難免氣憤不平,要搞二次革命。
武昌的二次革命,刀鋒直指首義元勳孫武。
為什麼大家要搞掉孫武呢?
這藏書網是因為,自打武昌成為革命聖地以來,黎元洪主持軍務,孫武感覺黎元洪這個大肥仔蠻有品位,就傾向於支持黎元洪。而文學社的魁首蔣翎武卻認為黎元洪太肥,不如黃興來情緒,遂公開表態支持黃興。
這樣,武昌革命陣營就分化出來兩個新的組合:
黎孫系——由支持肥仔黎元洪的孫武等人組成,支持武昌政府。
黃蔣系——由支持黃興的蔣翎武等人組成,支持南京政府。
黃蔣系中還包括了一名重要成員:原共進會九九藏書網成員張振武。雖然孫武與張振武同為共進會成員,但由於張振武是湖北羅田人,說話粗俗野蠻,孫武聽著彆扭,老覺得張振武不過是一個高小教員,沒文化,這種厭惡感必然引發張振武的不滿,最終導致了共進會的張振武,與文學社的蔣翎武走到一起,大家聯手來搞孫武。
可孫武哪裡曉得居然有人要搞他?兀自參加會議,吵吵鬧鬧,會議上,顧問孫家緒首先發言,他說:孫文這個大嘴巴,天天瞎咧咧,沒他不敢說的大話九九藏書,說什麼從美國帶回來千萬美金,說什麼從美國帶回來百艘兵船,忽悠各省代表投票選他當大總統,現在他大總統當上了,可千萬美金呢?百艘兵船呢?在哪裡?在哪裡?美金沒有,兵船也沒有,全都是騙人的。可孫文現在又在幹些什麼?他不停地給洋人寫信,承諾洋人在華利益,這是賣國啊,賣國……
啪的一聲,孫武拍案而起,大聲道:太不像話了,這個孫文鬧得真是太不像話了!南京政府如此敗壞,我寧可承認袁世凱,不承認南京!
與會的同盟會成員楊時傑、查光佛急了,跳出來跟孫武大吵:孫武,你是怎麼說話的?你居然說不承認南京政府,別忘了你共進會也是屬於同盟會的堂口,孫文是我們的領袖,你居然敢跟領袖抬槓,這這這……這像話嗎?
同盟會內訌,肥仔黎元洪樂壞了,急忙勸架道:大家不要吵,嗯,不要吵,要和諧,要穩定,穩定壓倒一切……
黨人孫武公然反對同盟會孫文,激起了黨人之憤怒,遂有群英會崛起江湖,誓殺孫武而後快。
第4節這命沒有革對
卻說武昌新軍第八鎮第三十二標有名大頭兵,姓向名海潛,忽一日突發奇想,成立了江湖組合群英會,誓要反清復明。武昌首義之前,群英會與文學社蔣翎武關係最鐵,遂要求全伙加入文學社。奈何這個文學社不吸收江湖會黨,群英會革命無門,就找到了共進會孫武的門上,央求革命。
孫武接收了群英會,從此群英會就有了領導。
群英會的創始人向海潛,與同鄉黃申薌關係最是要好。而那黃申薌卻是恃才傲物,眼高於頂。革命成功後他被封為禁衛軍協統,但他發現,比他官位高的,水平都不如他,水平比他高的,目前尚未發現。黃申薌心裡鬱悶,遂去找老領導孫武說理。
當時孫武拍著黃申薌的肩膀,說:小鬼,協統的官已經不小了,好好幹,不要辜負組織對你的期望。
孫武的這種態度,於黃申薌而言不啻天大的羞辱。他怒不可遏地出了門,說:孫武如此妄自尊大,我非打倒他不可。
如何一個打倒法呢?
容易,去找群英會魁首向海潛,大家一起來幹。
此時的群英會,成員已經極其複雜,多半都是蔣翎武的文學社成員,再加上剛剛從四川返回來的第三十一標教導團——就是這支隊伍被朝廷派了去鎮壓四川的保路運動,行至半路,武昌首義爆發,於是他們殺掉了領隊的端方,並把端方的腦袋用藥水浸泡了,把可憐的肥仔黎元洪,嚇了個半死——此外還有傷兵自發組織的畢血會、老兵組成的將校團、士兵組成的義勇團等。所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未居權要鬱鬱不得。
意思是說,革命雖然成功了,可大家卻什麼也沒撈到,這命顯然沒有革對,得重新革。
群英會舉行秘密會議,商量著要搞死孫武,並誠邀孫武的親信蔡漢卿參加。當時蔡漢卿心裡那個彆扭啊,孫武是自己的鐵哥們兒,不能眼看著他被人殺掉。可要殺孫武的也是自己的鐵哥們兒,又不能不讓他們殺孫武。
咋個辦呢?
有了!蔡漢卿想出一個好法子,找了個借口,忽悠孫武去漢口旅遊。孫武不知,興沖沖地去了。
群英會卻不知道孫武離開了,仍按計劃行事。1912年2月27日,將校團、義勇團、畢血會集數千人眾起事,佩戴群英會徽章,以黃申薌為總司令,一聲槍響,眾人齊齊吶喊,持槍殺向革命元勳孫武的家中。
實事求是地講,武昌的此次軍事行動,遠比上一次的武昌首義規模要大。上一次,打響革命第一槍的熊秉坤,費了牛勁才湊了幾十人,可這時候卻是千人出動,而且槍聲一響,就聽到整個武昌城中,彷彿放爆竹一樣,四面八方都響起了激烈的槍聲,數不清的大頭兵,全操起槍桿子衝上街頭,開槍打殺。九九藏書
一呼百應,武昌再次陷入混亂,是因為革命成功之後,能夠封官的人太少太少,而參加革命的人又太多太多,絕大多數革了半天的命,卻一無所獲。所以對他們而言,這命完全有著繼續革下去的必要。
儘管群英會起事之前宣稱:此次行動意在剿除民賊,改良政治,只誅孫武一人。奈何亂兵蜂擁而入,舉動紊亂,肆意殺戮,秩序無存,軍政機關被破壞殆盡。
這其中最倒霉的要數革命元勳張廷輔,他的家就是文學社的老巢,當初機關被清廷密探破獲,連累到張廷輔的妻子入獄。吃盡了千般苦,受盡了萬般罪,總算是迎來了革命勝利的這一天。可不曾想又一撥革九九藏書網命風潮席捲而來,子彈如潑水般向著這對革命夫妻狂射。
張廷輔當場被射殺,妻子重傷。
如果歷史給這位可敬的女士一個機會,讓她對著鏡頭說句話,她一定會說:
有沒有搞錯?我們要革命的清廷,都沒有殺我,可我卻被革命殺掉,這真是太鬱悶了!
群英會之亂,再度讓大武昌陷入風雨飄搖之中,孫武揚言要再興革命軍,打回武昌,卻被黎元洪勸止。最後孫武只好登報發廣告,表示自己要「養苛外游」,從此不來武昌,群英會這才止息了暴亂。
但這事孫武是不會罷休的,他積蓄力量,準備再度出手。而同為革命元勳的張振武,將淪為革命祭壇上的下一個犧牲品。
第5節有禮貌的兵亂
武昌這邊千人暴亂,搞得轟轟烈烈。北京城裡的北洋軍人,也在當天熱熱鬧鬧地玩過一場。同樣是大兵蜂擁衝上街頭,逮人就射擊,見錢物就搶,鬧得人心惶惶,四鄉不安。
說到北京城這場亂子,至今仍然是個懸案。事情的起因是孫文派使者赴京,要將袁世凱揪到南京上任,可使者到達後,就遭遇了一場北洋兵亂。革命黨人堅定不移地認為:北京兵亂,是袁世凱暗中搞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赴南京,而留在北京。
那麼革命黨這邊,有什麼證據沒有?
革命黨的證據就是:袁世凱是個大壞蛋,大壞蛋豈有不搞兵亂之理?所以既然有了兵亂,必然是大壞蛋袁世凱藏書網搞出來的。
然則,又何以見得袁世凱是個大壞蛋呢?
這證據也簡單——袁世凱搞了兵亂嘛,好人哪有搞兵亂的?所以,袁世凱是個大壞蛋。
於是,一個閉合的循環邏輯圈出現在歷史上:袁世凱是壞蛋,所以兵亂必然是他搞的。既然兵亂是他搞的,那麼他鐵定是個壞蛋……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沒有人能夠拿出袁世凱搞兵亂的確切證據,因為大家都認為沒這個必要。
但這個必要,還是非常必要的。
先來看看北京城兵變的詳細情形。
北洋兵變,說起來也是一波三折的。先是,孫文吩咐參議院投票,定都南京,把袁世凱弄到南京圈起來,不曾想參議員們各懷心思,硬是以絕對多數通過了定都北京的議案。孫文大怒,破口大罵投票的參議員不是玩意兒,而黃興則揚言要興兵,議員再敢不聽話,子彈伺候。議員們害怕了,這才勉強通過議案。
於是孫文派了九名使者:蔡元培、宋教仁、汪精衛,鈕永建、王正廷、劉冠雄、魏宸組、曾昭文、黃愷元——注意這個黃愷元,此次北京之行,這老兄著實賺了一票,容後再敘——此九人者,於2月18日北上,26日抵北京,翌日謁見袁世凱,賓主相見甚歡,絲毫也沒有要打要殺的意思。
到了29日夜,眾專使正在歡樂之中,就聽東安門外,前門大街,槍聲驟起,火光沖天,那天殺的北洋軍,鬧起事來了。眾使者急搶短褲襪子,發足向附近的六國飯店狂奔,那裡有洋兵駐紮,甭管什麼凶神惡煞的亂兵,見到洋人莫不是屁滾尿流,爭避不迭。
使者們逃了,亂兵開始搶砸店舖。朝陽門內竹竿巷,住著度支部的司員王文,這個職務相當於財政部的公務員,全家人已經睡下了,就聽外邊有人光光光砸門。開門一看,外邊站著15個亂兵,見王文開門,眾亂兵滿口山東口音,曰:俺們這回搗亂實在是給逼出來的,你老要是有富餘錢,借給俺們做些盤纏,俺們在山東曹州府居住,過些日子你老到俺們那小地界兒去,俺們一定加倍奉還,這回可實在對不起了。說完,傻大兵們俱各咧開嘴巴傻笑。
王文說道:某家乃京城著名窮官是也,生平崩子也無,不過今天剛剛發了薪水,既然你們有難處,先拿去花吧。
眾大兵稱謝不迭,拿了錢袋離開。到了半夜,大兵們又回來了,仍然是光光地砸門。這回王文不敢開門了,躲在門裡說:錢袋不是已經給你們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外邊的傻大兵回答道:俺們回來是告訴你,俺們可不是搶,是借,所以送點兒小意思給你……就聽忽悠一聲,牆外扔進來一隻包裹,嚇得王文急忙伏地臥倒,半晌才敢爬起來,過去打開,見包裹裡邊是十幾雙襪子。
這些亂兵,可真夠實在的。
西城三里河有家洋貨廠,兵變幾日前有大兵來採購,要買的東西多,可是大兵身上帶的錢不夠。當時店主人也是腦子一熱,就說:貨你們拿去吧,錢就算了,現在全國各地都是鬧革命,只有北京這裡還安靜,說到底是你們在保護我們,這點兒小意思就算是我酬謝各位兵爺了。
士兵們稱謝,扛著貨物而去。等到了兵變之日,有街頭地痞叫來一群大兵,說:這家洋貨廠最有錢,大家去搶啊。眾亂兵蜂擁而上,正欲行搶,突然又有一群士兵衝了過來,持槍攔在店前,大喝曰:這家店舖對我們當兵的最好,誰敢搶,老子拚死保護它。
結果,三里河一帶都被搶光光,就這家店舖安然無恙。
第6節四鄉鏖兵
實際上,北京兵變,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當時南至通州,北至保定,北洋士兵們全都衝出了軍營,大肆洗劫。其中最凶的是保定兵,亂兵們在將小小的保定洗劫一空之後,就相互商議說:橫豎咱們已經革命了,要不就將革命進行到底吧,殺奔北京城,解放全中國!
商議妥當,亂兵們遂包下一列火車,荷槍實彈地上了車,轟轟隆隆向著北京城開進。倘若這支隊伍殺入北京城,那袁世凱的麻煩可就大了。卻不想這支隊伍行至半路,途經一座橋樑,火車正匡當匡當開到橋上,突聽一聲驚天巨響,那橋樑竟被人炸毀了,幾列車廂橫飛到半空,車廂中響起了亂兵們驚恐的叫娘聲。
後面的車廂一頭栽入到河心,伴隨著震天的號啕大哭之聲,就見半死不活的士兵們,一個個頭破血流地鑽了出來。甫一出車廂,就聽四周槍聲不斷,砰砰砰,砰砰砰,爬出車廂的士兵被當場射殺。
伏兵是什麼人?
可憐那些亂兵,在這節骨眼上,哪有心思琢磨這無聊的問題?拼了老命爬出車廂,向著子彈飛來的反方向狂逃。
這時候就聽四面八方敲鑼之聲,九九藏書驚天動地響起,還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吶喊之聲:衝啊,殺啊……原來是四鄉五里的老百姓,得知了北京兵變的消息,就已經在族長的指揮下組織起來,抬著土造的抬槍抬炮等民間山寨武器,埋伏在鐵路沿線,只要見到亂兵就開槍,以防這些亂兵竄入村莊,幹出殺人放火的事情來。
至於鐵路橋樑被炸,這卻是鐵路官員幹出來的事情。原來那些官員生恐亂兵入京,局面不可收拾,遂下了死手,索性把橋炸斷,結果保定這支亂兵慘了,炸了個半死不活,還遭到百姓伏擊,當場藏書網被打死四十多人,負傷而逃者不計其數,現場丟棄的槍支數百。
地方鄉勇乘勝追擊,又殺亂兵數十名,這才回來打掃戰場,發現許多金銀器皿,連並繳獲的槍支彈藥,一併送交縣署。
鄉勇們剛剛從縣署回來,就見村子東北方向,又出現了亂兵,鄉勇們興奮不已地扛著土造抬槍,再次衝上前去,轟轟轟,向著亂兵們狂打一氣。
亂兵們退下,鄉勇們乘勝追擊,衝啊,殺亂兵啊……然後鄉勇們全站住了,目瞪口呆地看著亂兵潮水一般在地平線上湧現,中間還架著幾門重炮。
轟!轟轟轟!
悲憤的亂兵們,向著村子開炮了,霎時間村中一片雞飛狗跳,老人哭,孩子叫,頓時亂作一團。
面對重炮,鄉勇們終於認栽了,派了年紀老成的人,上前去跟亂兵接洽:別衝我們村子開炮了好不好?村子裡都是善良的百姓,往日裡出錢出糧供養著你們軍隊,衝自己的父老鄉親開炮,你們於心何忍啊。
亂兵說:少套近乎,老子的槍炮只認銀子,拿銀子來,一切好說,見不到銀子,你們就抱著銀子去死吧。
鄉勇們無奈,垂頭喪氣地回去,挨家挨戶湊銀子,捧了給亂兵們送去。亂兵們分了銀子,抬著重炮轉向下一個村莊:轟轟轟……拿銀子來,見不到銀子就開炮,絕不客氣。
事後有記者查明,這支攜了重炮的亂兵,是輜重營的亂兵。輜重營都駐紮在城外,聽到北京城中大亂,想進城卻被其他未參與暴亂的部隊堵住,急得直跳腳,後來就想出這麼一個怪法子,乾脆抬著重炮奔鄉下去。
但從當時的戰報上來看,這些亂兵未必有機會帶著銀子逃回家,一旦他們拋棄了重炮,四散而逃,鐵定會遭到四面八方的鄉勇擊殺。但當時混亂之時,誰又會想到這個結果?
第7節老領導是個大奸臣
兵變發生,袁世凱心情大為震動,知道北洋已不可靠了,正無辦法可想之時,各國公使卻紛紛趕往英國使館,參加由英國公使朱爾典主持的扯皮會議。
會議上,列強一致認為:目前的局面已經嚴重失控,直如鬧義和團的時候,指望中國軍隊保護在華各國公民的安全,有點兒不靠譜,應該趕緊召集兵馬,入京自保。
此時列強在中國各有駐兵,在天津,有美國兵995人,英國兵1850人,法國兵900人,日本兵1330人,俄國兵665人,比利時兵只有5個人……九九藏書網雖然只有5個大頭兵,但侵略就是侵略,這沒得說。
總之,當時在天津駐洋兵6170人,山海關鐵路沿線駐洋兵1565人,北京使館區駐洋兵2560人。
總之,當時中國駐有洋兵萬人左右,眾洋兵跑步進入北京,北京霎時間恢復了秩序。
據記載,當時列強們為防止中國人罵他們干涉主權,所以商定:調來北京維持秩序的洋兵,每一國不可超過200名,總數不可超過700名,人數太多了就不是維和了,會被中國人活活罵死的。
但是,雖說規定每國不可九九藏書網超過200人,但實際上,大多數國家的駐兵,都是技術兵,像比利時才5個人,無論如何也湊不足200之數,最後是修改條款,主要由日本派兵400人,美國派兵150人,再加上英國兵,這才湊足了數目。
洋兵大至,北京乃定,於是袁世凱騰出手來,追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袁世凱在查,閒極無聊的諸色人等,也在查。先查出來結果的,是個叫張國淦的人,此人乃唐紹儀的隨從,後來去給肥仔黎元洪當幕僚。他寫書《北洋述聞》爆料說:京城北洋兵九九藏書變,實乃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所為,當時袁克定是這麼琢磨的,先起兵,把宣統帝溥儀逮到,然後強行將父親袁世凱架上龍椅,逼袁世凱當皇帝,以後自己也好接班……
張國淦敘述說,他的爆料來自於徐世昌,這應該是相當準確的。
但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張國淦瞎扯,此事毫無依據,不足信。
幸好愛國將軍馮玉祥寫過書,證明此事確與袁世凱無關。
馮玉祥說,兵變的起因,源自於思想的混亂。前者,北洋將士只知道忠於皇帝,可突然之間袁世凱把小皇帝從龍椅上掀了下去,士兵們登時茫然無措,認為袁世凱是個篡位的大奸臣,一向敬愛的老領導居然是大奸臣,自己又何必老實巴交,繼續吃虧呢?
馮玉祥當時在北洋當兵,是親自參與了這場兵變的。他說,當時軍心已散,再加上北洋的段芝貴突然多事,宣佈減薪,大頭兵們正愁找不到個借口鬧事,遂趁此機會燒殺起來。
總之,袁世凱確實不知道兵變的究竟,槍聲響起之時,他立即衝入地室,躲藏了起來,並掏出大把的錢給隨從,因為他以為是羽林軍反對他掀翻皇帝,趕來殺他了,所以才慷慨掏錢,以期保命。
這場兵亂之中,最倒霉的是些佔小便宜的老百姓。兵變過後,袁世凱派了未參加兵亂的士兵上街,恰好有些百姓溜出家門,見到亂兵扔在街上的東西,急忙撿起來,結果正好被維持秩序的士兵們逮到,不由分說,立即以匪徒搶劫之名槍殺。總之,做人要本份,小便宜是真的占不得。
雖說是兵變,但也不是人人都吃虧,比如說南京派來的九大使者,排最後一位的黃愷元,他就賺大發了。
第8節善後大賠款
話說兵變之後,袁世凱向九位代表,表示誠摯的道歉,並問:你們有沒有被亂兵搶走什麼東西?
使者們個個搖頭,被搶了也不好意思說。只有黃愷元越眾而出,曰:我被搶了,我被亂兵搶走了一塊懷表。袁世凱,你要負責給我找回來。
袁世凱:把表找回來,怕不是那麼容易,可不可以折算成錢賠你?
黃愷元:這怎麼可以,那塊表,是我最心愛的訂情信物,多少錢也九九藏書網換不來。
袁世凱:原來是定情信物啊,確實是多少錢也賠不起,你讓我替你找找看……對了,你得先告訴我那塊表是什麼樣子的,否則我也沒法找啊。
黃愷元:那塊表的樣子很普通,價錢也不便宜,要八十元才能買到……
袁世凱:我賠你八百塊!
黃愷元:說過了不行……
袁世凱:一口價,八千元!愛賣不賣,不賣拉倒。
黃愷元:成交!
就這樣,黃九九藏書網愷元把那塊八十塊錢的表,賣出了八千元的高價,賺到了心花怒放的程度。
剛剛擺平使者黃愷元,那邊又來了一個怪老頭,花白的鬍子,滿臉淤青,光身子裹條女人的花裙子:袁世凱,你還認得我嗎?
袁世凱定睛一看,大驚:你不是都御史張英麟嗎?為何不穿衣服,光著屁股滿街亂跑?
前清都御史張英麟哭道:袁世凱,你還有臉說我?是你的亂兵扒光了我的九九藏書衣服,我們全家幾十口子,包括女眷在內,被亂兵扒得就剩下這麼一條花裙子了。算我求你了袁世凱,雖說皇帝還在的時候,我老彈劾你,罵你是國賊,我沒罵錯吧,你現在這不就篡權奪位了……不是,我的意思是說,雖然我得罪過你,可你總不能連我家女人的短褲都搶走吧?你們說是不是?
前清都御史張英麟向南方使者哭訴,要求使者們替他主持公道。可使者們能說什麼?只好假裝沒聽到。
袁世凱非常尷尬:老張啊,雖說我們兩人經常吵架,但我心眼還不至於這樣小。這次兵變,並不是衝著你……
張英麟:還說瞎話,我都被扒成這樣了,還說不是衝著我?
袁世凱:……好了好了,不說了,就算是衝著你好了,我賠你,賠你,我賠你一千元,行不行?
張英麟:先甭提賠多少的事,找件衣服讓我穿上行不行?
袁世凱:幾位使者,你們誰九九藏書有多餘的衣服,借給張大人穿上?
九大使者急忙道:袁世凱,要不這樣好了,你先在這裡賠付被亂兵搶了的苦主,我們……先回南京,嗯,先回南京……
袁世凱:你們別走啊,我去南京赴任的事情還沒說明白,你們怎麼就走了呢?
這就是兵變的最後結果了,各省紛紛打電報給袁世凱,反對他赴南京就任,認為目前的北京尚不安全,需要袁世凱坐鎮。
赴南京上任之事,就這麼算了。
第9節中國不能沒有皇帝
北京兵變,居然全是北洋兵,前朝的羽林軍,竟然沒有參加。
那麼這事就奇怪了,羽林軍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皇帝都被迫遜位了,怎麼沒聽說哪個羽林軍兵士出來說句公道話呢?
這是因為,袁世凱派了與羽林軍交情最鐵的馮國璋,去擺平羽林軍。
然則,何以馮國璋與羽林軍關係最鐵?
這是因為,馮國璋雖然效命於袁世凱,卻仍然秉承著中國人固有的忠君思想,對皇室忠貞不貳。早在他率軍與肥仔黎元洪激藏書網戰於漢陽,一炮而收回了漢陽時,朝廷聞知,就立即封了他一個男爵的爵位。
受封之日,馮國璋號啕大哭,曰:想我馮國璋,不過是一個貧家子弟,只是為皇上做了點兒分內之事,竟然被賜予男爵,聖上的恩德,我馮國璋無以為報啊……諸位,你們也要努力啊,咱們加把勁,拿下肥仔黎元洪這廝……
眼見得馮國璋玩真的了,袁世凱心中暗急,便吩咐乖巧的段祺瑞出馬,將馮國璋替換回來。
馮國璋回北京,得知老領導袁世凱正在逼皇帝退位,怒不可遏,遂揣短槍來找袁世凱,見面後第一句話就問:聽說皇帝要遜位?
袁世凱答曰:然也!
馮國璋手按槍柄,厲聲喝問:讓給誰?
無論袁世凱說出皇帝之位讓給誰,他老馮鐵定是要開槍的。因為他已經領受了皇家的恩賜,男爵啊,危難時刻,豈有一個不保護皇帝之理?
不曾想,袁世凱笑曰:讓給中國人民。
中國……人民……當時馮國璋就暈了,手中的槍,藏書網也不知道應該朝哪兒打。
見厚道的老馮被繞糊塗了,袁世凱心中大樂,遂吩咐道:交給你一個重要的任務,去擺平羽林軍,無論如何不要讓他們鬧事。哪怕你有一千一萬個理由,也不能跟全國人民為敵啊,你說是不是?
可能是吧……馮國璋無奈,就去找羽林軍。到了地方,一說起皇帝遜位之事,羽林軍轟的一聲就炸了鍋,紛紛大罵袁世凱欺君篡位,操起槍桿子就要開打。馮國璋急忙擺手:諸位,諸位,是這麼回事,沒人篡皇帝的位,沒有人,只是皇帝跟南方那邊商量好了,以後大家共和,不要皇帝了……
不要皇帝怎麼成?羽林軍怒極:中國怎麼可能不要皇帝?沒有皇帝,中國還叫中國嗎?
叫不叫中國吧,反正以後是真的沒皇帝了……馮國璋苦口婆心。
可是眾羽林軍仍然憤怒:老馮,你少在這裡瞎忽悠,這明明是袁世凱搞的詭計,他先假稱共和,騙皇帝遜位,然後他再自己當皇帝。
馮國璋:誤會,大家誤會了,我擔保不會有這樣的事。
羽林軍:你拿什麼來擔保?
馮國璋:我拿……自己的腦袋來擔保。
羽林軍:到底怎麼個擔保法?
馮國璋:……這樣,你們派兩個人,拿手槍跟著我,此後一直跟在我身邊。任何時候,只要發現我幫助袁世凱篡奪君位,就立即開槍殺了我,如何?
羽林軍還能如何?就真的派了兩個人跟在馮國璋身邊。後來羽林軍解散,全部下崗失業,只有這兩個人仍然在馮國璋處領工資,說起來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第10節精妙的政治智慧
羽林軍擺平了,兵亂的事也鬧過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內閣。
同盟會與北洋之間,先是圍繞著內閣總理的人選,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地點仍然是在上海南陽路10號,惜陰堂,趙鳳昌家中。
與會人員有孫文、黃興、張謇、神童熊希齡、宋教仁、汪精衛、章士釗,以及北方特使唐紹儀。
孫文和黃興說:內閣總理,必須要由同盟會中人來擔任,而且必須要由總理提出組閣人員名單,九九藏書再由參議員投票。
唐紹儀立即給袁世凱拍電報,不久就接到袁世凱回電,就倆字:
甭想!
南方必須要讓同盟會中人出任總理,決不退步。北方卻決不允許同盟會人染指總理之位,寸步不讓。
雙方陷入僵持狀態之中,總理無法確定,一切都無從談起。這個麻煩問題,如何一個解決法呢?
大家都拿眼睛去看趙鳳昌,中國最具政治智慧的老人,他有法子解決這個問題沒有九九藏書?
趙鳳昌笑道:此事易爾,這個內閣總理,啊,我看啊,就讓小唐來幹吧。
唐紹儀大喜:太好啦……不是,我的意思是說……我不是同盟會中人,這個這個……說話間,他拿眼睛掃著孫文和黃興,希望能夠得到這二位的首肯。
孫文和黃興假裝沒聽到,各忙各的。
卻聽趙鳳昌笑道:你不是同盟會中人又有什麼關係?你可以現在加入同盟會啊。
唐紹儀頓時頭暈:我現在加入九九藏書……
沒錯,就是現在!趙鳳昌起身,拄杖道:我以為新總統的第一任內閣,是新舊交替之橋樑,所以國務院總理必須是孫、袁兩位新舊總統信任的人物。而你唐少川原本是袁世凱的摯交,現在又天天和同盟會人泡在一起,無話不談,所以你是整個中國唯一適合當總理之人。只要孫文、黃興兩位先生不反對,我很想勸少川先生加入同盟會,成為會員,再任總理,這便是雙方兼顧之法。
孫、黃二人大喜,因為唐紹儀這廝自幼留美,又和馬克·吐溫的女兒跳多了踢踏舞,滿腦殼平民思想,比同盟會中人更激進。遂表示歡迎,於是唐紹儀加入同盟會,再打電報給袁世凱,要求讓他出任內閣總理,袁世凱立即表示贊成。
都說辛亥革命,便宜都讓袁世凱占走了,實際上唐紹儀也沒少占。只是借這麼個談判的機會,就弄到了內閣總理的位子,唐紹儀心裡樂開了花。
而趙鳳昌的這一招,實具大智慧,輕易破開北南僵局,讓人歎為觀止。
但趙鳳昌的政治智慧,卻在歷史上被嚴重地低估了——實際上,他整個人都被從歷史上抹除了。然而這種抹除卻是要不得的,這會讓我們遠離歷史,遠離真相,並遠離了智慧本身。
但趙鳳昌先生如何會知道竟有人要把他從歷史上抹除?兀自興致勃勃、神采奕奕地投入到下一場鏖戰之中。
下一次北南拉鋸之戰,就是爭奪陸軍總長一職。
第11節北南三方大競逐
有關這個陸軍總長,袁世凱力薦段祺瑞出任,因為老段是北洋軍中最具有政治頭腦的。而對此位置,黃興也志在必得,局面再度陷入僵持狀態。
這個問題,主要是由趙鳳昌和他的小舅子洪述祖,兩人啪啪啪地不停拍電報,想辦法來解決。
解決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北南雙方實力懸殊,再加上黃興的軍事才幹弱到了不像話,讓黃興出任陸軍總長,連同盟會人都不好意思,可如果你對黃興說他領導能力太差,這豈不是自討沒趣嗎?
沒辦法,只好給黃興寫信了。
南京、陸軍總長黃、速轉汪精衛君鑒:
維密內閣不速成立,危險萬狀,其原旨在陸部一席不決。南軍隊所主張,北方亦有萬難,現內亂外交,均極紛逼,倘再遷延,必致不測,萬不得已,仍當以克就參謀為調和計。弟昌前日又函致克切述之,現尚未決,乞兄向相洪(述祖)等痛切陳說利害,令勿固執,並告克須力戒將士,共曉此意,以救危局。
涕泣叩禱。
昌、仁
這封信,是趙鳳昌寫給黃興轉交汪精衛的,大意是:由小舅子洪述祖在那邊做袁世凱的工作,給黃興一個陸軍總參謀長的職位。這邊呢,則是由趙鳳昌對黃興涕泣叩禱,再三講明現實,你南京政府這邊眼瞅著就要崩盤了,錢都沒有,大規模的兵變就在眼前,你還不說快點兒……
見趙鳳昌這邊都涕泣叩禱了,黃興勉為其難,委屈自己出任了「中華民國」陸軍部總參謀長。
然後是組閣,理論上來說,這個閣得由內閣總理唐紹儀來組,約法上就是這麼規定的。但這個規定只是哄人的,內閣人選實際上是武昌、南京並北京三方勢力博弈的均衡結果,平衡是第一要義,至少三方都不會因此大鬧起來,至於這個內閣能不能派上用場,那才是天曉得。
惜陰堂趙鳳昌家中,始終藏著這份他鼓搗出來的原始佈局名單,這個名單,為北南三方所接受,尚未有一方提出異議。
內閣成員人選及北南三方勢力佈局如下:
大總統:袁世凱,代表北洋軍事勢力
副總統:黎元洪,代表武昌革命聖地
內閣總理兼外交部長:唐紹儀,既代表南方革命軍,又代表了北方北洋軍,兩口鍋裡同時舀飯,端的快意
陸軍總長:段祺瑞,代表北方勢力
陸軍總參謀長:黃興,代表南方勢力
財政總長:熊希齡,因為天天泡在惜陰堂,近水樓台得到這一職位,代表南方勢力,實際上是立憲派
九九藏書網外交部長:陸徵祥,此人留學日本,卻娶了個德國老婆,職業外交官,代表北方勢力
教育總長:蔡元培,光復會、暗殺團創始人,代表南方勢力
海軍總長:其人選先是北洋的程辟寬,正式發佈時改為了劉冠雄,代表北方勢力
農林總長:起初是由立憲派張謇出任,等到正式發佈時,同盟會宋教仁以輕靈的手段將張謇推了下去,改由宋教仁出任
司法總長:原定是由南方使者伍廷芳出任,小伍不容易,但正式發佈時,同盟會王寵惠斜刺裡殺入,搶得這一職位,代表南方勢力
惜陰堂的名單上,還有一個民政藏書網部長徐世昌,代表北方勢力,但正式發佈時,徐世昌消失了,黨人陳其美卻以工商總長的職務衝進來,由此北南雙方的實力對比,霎時之間倒轉。
在正式發佈的名單上,不算北南雙方都占份額的唐紹儀,三方實力對比如下:
同盟會搞到四席,北洋搞到三席,立憲派搞到一席,獨立派人士陸徵祥搞到一席,武昌革命軍政府搞到零席。
也就是說,同盟會在內閣之中,稍微佔了那麼一點點優勢。
很可能是這點兒優勢,賦予了孫文以無限的想像空間。
於是孫文開始琢磨,這個總統……是不是先別讓給袁世凱了呢?
第12節阿拉不受窩囊氣
早在回國的第二日,孫文先生先是去惜陰堂開會,然後回到居所應丞夔的家中,又和宋教仁吵了一架。
雖然當時惜陰堂趙鳳昌是想將孫文選舉為大元帥的,但革命黨人卻已經同心協力,要抓住這個機會,偷梁換柱暗度陳倉,直接搞個大總統幹幹。但有關這個大總統,孫文先生和宋教仁是有分歧的。
宋教仁認為應該搞內閣制,避免大總統一頭獨大。而孫文先生豈容他人掣肘?堅持要搞大總統制,最後是宋教仁未能吵過孫文,南京政府成功地試運行了大總統制。現在按照北南秘密協議,先推翻清帝國者為大總統,這個大總統應該歸袁世凱,這時候孫文心裡打起了鼓:不妥當啊,不妥當,這個九九藏書網袁大腦殼靠不住啊,還是內閣制好!
從1月18日始,至22日止,五天裡孫文先生連發五電,打給南方代表伍廷芳,強烈要求修改五條要約。伍廷芳怒極,斷然拒絕,五條要約是北南雙方經過反覆談判,最終達成的協議,商定好的法律文件,雙方已經簽字畫押,豈能由你孫文之意,想改就改?
孫文一看,哎呀呵,這個伍廷芳居然不聽話,不聽話那就搞你!
嘩啦一傢伙,孫文先生將自己修改過的五條密約,全部登報發表了。告訴全國人民說,我們跟袁世凱商量的是內閣制,內閣制哦,看好了,如果袁世凱不這麼搞,他就是大壞蛋,大家一起來罵他……
袁世凱看了報紙,當時就哭了。他說:有沒有搞錯,孫文怎麼能這麼胡來……那誰,洪述祖,馬上給你小舅子趙鳳昌拍電報……
洪述祖道:趙鳳昌不是我小舅子,我是他小舅子……
袁世凱吼道: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扯這皮,馬上給你小舅子拍電報,如果孫文真敢毀約,咱們就一拍兩散,大不了老子催師大入,打你孫文個鼻臉烏青……
洪述祖無奈,只好拍電報給趙鳳昌。趙鳳昌收到電報,就問伍廷芳是怎麼回事,當時伍廷芳也哭了。他說:我是南方軍大都督黎元洪聘請來的,是陳其美在我門外跪了一整夜,我才答應當這個使者的,可不知兒哪兒跑來一個孫文,跟著瞎攪和,辭職,阿拉不幹了,阿拉再受這窩囊氣,你們九九藏書網全家都癟三……
伍廷芳氣得辭職了,趙鳳昌鬱悶不已,而孫文先生卻正自喜氣洋洋,於1912年2月3日,親自會見日本政界、財界的聯絡人森格。
孫先生說:
余等希望將滿洲委託給日本,而日本給革命以援助。
這份資料見之於籐井三的《辛亥革命時期有關孫文資料》,總之,孫文先生的意思是說:東三省給你們日本啦,快拿走吧,只要給我錢,給我槍,讓我去狠揍袁世凱,啥事都好商量。
孫文先生的友好建議,卻把日本人嚇壞了,滿洲啊,你說給我們就給我們啦?擔心列強惱怒,引發國際爭端,日本苦勸孫文先生別鬧了,快消停消停吧。然而事情已經無法消停,孫文先生向日本借款,雖然事情沒成,卻坑慘了江蘇省的大都督莊蘊寬。
這個莊蘊寬又是誰?這裡邊又有他什麼事?
這個已經湮沒於歷史中的重要人物,莊蘊寬,乃江蘇常州簪纓望族,其家族崛起於晚明時代,至清時聲望顯赫,掌控著當時清國一個重要的生產工廠……豪族世家,書香門第,將莊蘊寬熏陶得心平氣和,是一個厚道人。他和大財梟盛宣懷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戚。早在孫文甫一上任,由於大總統府崩子也無,孫文遂下令莊蘊寬立即沒收盛宣懷的私人財產。當時莊蘊寬心想,我和老盛雖然是親戚,可革命這麼大的事,不能徇私啊,那就沒收……
不曾想,莊蘊寬沒收了親戚的財產之後,就接到了盛宣懷從日本拍回九九藏書網來的電報,罵曰:莊蘊寬,你個狼心狗肺的東西,人家孫文孫中山現在正委託我做聯絡人,向日本借款,你卻私自沒收了我的財產,我和你有仇嗎?有仇你也不應該這麼個報法吧?馬上把錢還給我,不然要你好看!
當時莊蘊寬就傻了眼,噢,這孫文果然是足智多謀,你這邊逼我沒收親戚的財產,那邊卻和我親戚打得火熱,讓人以為我是卑鄙無恥的小人,這招也太損了……老子要登報!
有分教,親戚一怒,真相暴露,大家攤牌,各自走路。莊蘊寬氣急敗壞,乾脆撕下臉皮,和孫文攤牌了,這已經夠讓孫文難堪的了。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個此時孫文最不想見到的人,找上門來了。
洪門領袖。
黃三德。
第13節悲催的債主
話說那洪門一支,本是反清復明的江湖組合三合會的變體,因為清廷的強力打擊而流落於南洋及檀香山,不幸遭遇到了孫文孫中山,於是孫文加入洪門,修改章程,並不停地逼黃三德掏錢支持革命暴動。黃三德被孫文擠干之後,孫文乾脆出售洪門在各地的堂口,讓黃三德欲哭無淚。
但民國忽然間出現於地平線上,讓黃三德欣喜若狂,多年來辛苦辛苦的投資,終於有望收回成本。
於是黃三德疾奔南京,來找孫文分紅。
黃三德的要求非常之簡單,就三條:
第一:南京政府必須償還藏書網歷年來所借洪門的革命經費。
第二:南京政府必須履行承諾,承認洪門是合法的革命團體,不可以再以黑社會視之,要准予洪門公開註冊,開張營業。
第三:南京政府必須承認那些犧牲在共和事業中的洪門弟子的貢獻,至少也得給他們一個烈士稱號,讓死者安息。
話說孫文在大總統府親切接見了黃三德,一聽就這麼三條,大喜,立即吩咐道:好辦,你馬上去找胡漢民拿錢。
黃三德大喜,立即去找民政部長胡漢民,可胡漢民暫回廣東了,只好耐心等著,不久胡漢民回來,黃三德如飛趕到:胡漢民,孫文吩咐過了,讓你還錢!
錢……南京政府崩子也無,胡漢民最害怕的就是這個錢字:……什麼錢?
黃三德:你同盟會從洪門借的革命經費。
胡漢民:……有這事?
黃三德:當然有,難道你還想賴賬不成?
胡漢民:我賴什麼賬?錢又不是我借的,誰朝你借的你找誰要,找我幹什麼?
黃三德氣結:孫文吩咐讓你還賬的……
胡漢民:誰吩咐你的,你找誰去,我這裡反正是一文錢也沒有。
黃三德大詫,又回去找孫文,卻如何找得到?花費了許多日九九藏書網子,終於找到了。孫文一見他大喜:三德兄,南京政府欲發革命債券,三德兄豈有意乎?
黃三德焦頭爛額:少來了,你先把舊賬還了再說!
孫文大詫:什麼舊賬?
黃三德:你裝什麼糊塗?是你以前從洪門借的,到現在也沒還。
孫文:我不是讓胡漢民還給你了嗎?
黃三德都快要氣哭了:他不肯還,他說誰借的找誰要去。
孫文:……這個胡漢民怎麼這樣,真是太不像話了,你再去找他,就說我大總統孫文說了,這錢他必須要還……
孫文又把黃三德推了出去,黃三德仍然是花費許多時日,才逮到胡漢民,胡漢民仍然是那句話:誰借的找誰要,我沒錢!黃三德再回來找孫文,孫文再把黃三德推到胡漢民處,胡漢民再推回來……可憐洪門大魁首,竟如陀螺一般,被孫文和胡漢民兩人推來推去,玩得不亦樂乎。
推來推去,黃三德終於被推得崩潰了,他吼叫一聲:孫文,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我……我我我我要揭穿你這個大騙子的真面目。別忘了,你在檀香山時曾下密令,命我殺掉康有為,被我斷然拒絕……
盛怒之下,黃三德真的秉燭熬油,趴在書桌前寫了部《洪門藏書網革命史》,內中披露了大量孫文的私隱,當然也詳述了孫文密令他暗殺康有為卻被他拒絕的過程。只是在後面又加了一句:後來居所失火,信札燒掉,證據遺失……再也無法斷定他說的是真是假。
黃三德只是諸多的債權人之一,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孫文並不介意。但伍廷芳爆料他毀約,莊蘊寬爆料他把國土送給日本人,這兩樁事才是真正的麻煩。孫文眼看事情越鬧越收不了場,遂曰:吾今日為自由百姓了也……遂與胡漢民等黨人,一同騎馬,出城狩獵。
這權力,不移交是不行的了。
第14節革命的邏輯
孫文移交權力之後,天大的麻煩,遂紛至沓來。
第一個遭遇到麻煩的,乃同盟會中老是和孫文頂牛抬槓的宋教仁。
宋教仁陷入麻煩之中,是因為他還不夠瘋狂。早在他隨九人小組赴北京迎請袁世凱,卻因為兵變而不得不放棄之後,南京同盟會就登時炸了鍋。等蔡元培、宋教仁諸人從北京返回,南京同盟會召開了會議,會議決定:干啦,派南京政府的陸軍總長黃興,統率南方革命軍出發,以迎請袁世凱為名,藏書網摧枯拉朽,一股腦兒將北方的北洋兵統統幹掉……
平心而論,這絕對不是一個正常人能夠想出來的主意。以南方革命軍的力量,連薪水都沒得發,正面臨著大規模兵變的可能,居然有人想到讓這支軍隊去打袁世凱苦心經營多年的北洋,這怎麼可能?
所以宋教仁以為絕對不可,所謂統兵北上,純屬癡人說夢,那北洋不打你個滿地找牙,算是便宜了你……而且,倘若此時興兵,中國必然分裂,同盟會未藏書網必能夠負得起這個歷史責任。
可宋教仁的話還沒有說完,與會的馬君武就已然大怒,拍案而起,指著宋教仁的鼻頭大罵道:
住嘴,你這個袁世凱的說客,你這個出賣南京革命事業的投機分子!
罵聲未止,馬君武已經猛撲過去,啪啪啪,照宋教仁臉上一頓暴打。
宋、馬二人長期不和,宋教仁總是和孫文頂牛,馬君武最恨宋教仁,所以暴怒動手。而宋教仁又何嘗是吃虧之人?頓時撲上,按住馬君武狂打,藏書網眾人急忙上前,將兩人分開,卻發現宋教仁後發制人,果然是吃了大虧,眼珠已經被馬君武打到了淤血。
宋教仁被打傷入院。
宋教仁與黨人的衝突,標誌著同盟會的分崩離析。要知道,孫文始創同盟會,其目標是驅逐韃虜,光復中華,而今清室已然退位,民國已經建立,同盟會的歷史使命也已經完成。這時候的同盟會中人,就會陷入成功所帶來的茫然之中,一半的人舉止無措,莫知所衷,從此失去了人生的藏書網目標;另一半的人則欣喜若狂,從此投入到他們一直想投入到的事業中去。
前者,如馬君武,他本是個詩人,一名意志堅定的君憲派,只因為康有為的門人假冒女人,讓他陷入情網,苦求良久,才發現對方是個男生,暴怒之下,從此與康黨一刀兩斷——他是為情革命,若不革命,情無所托。所以他一定要找個借口,將革命進行到底,雖然清室退位了,但他及時迅速地將袁世凱列為下一個革命目標,這就是袁世凱的悲劇了。
後者,如宋教仁,於他而言,革命只是個手段,並非是最終目的——哪有沒完沒了的把命革下去的道理?你同盟會中人靠別人的捐款贊助,拿革命當職業,可老百姓總得種糧食種菜,想辦法生活下去吧?革命最終的目的是建設,這就注定了宋教仁與馬君武等人之間,從此隔開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於是也鑄成了宋教仁那必然的悲劇——他既然不再革命,遲早會被人把他的命革掉。革命的邏輯,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