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但我們有一個更重要、使用更廣泛的發明,反而沒有被列入四大發明,這就是瓷器。英文的"中國"都叫China,意為瓷器。
陶與瓷的區別
首先要講陶與瓷的界限在哪兒。第一個界限,是燒造原料不同。陶用黏土燒成,黏土隨處可取,往深一點兒的地方挖一挖,可能就有黏土,只要有黏度的土,都可以燒成陶器。瓷器不行,瓷器一定是瓷土燒成。最好的瓷土就是景德鎮的高嶺土。
第二點是燒結溫度不同。一般陶器都是在1000度以下,除了唐三彩,唐三彩在1100度左右。瓷器要在1200度以上。
第三點就是吸水率和透光率不同。我們都知道陶器吸水,瓷器幾乎不吸水。瓷器要求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透光;陶器無論什麼條件下,它都不會透過光線。這是科學的界限。
瓷器的優勢
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有瓷器的呢?早在商代,就有原始青瓷出現了。科學上可以認定的真正意義的瓷器,應該在東漢時期產生,距今兩千年。那麼,原始青瓷已經達到了一些客觀條件,比如不吸水、燒結溫度比較高、使用的是瓷土。儘管瓷土的質量比較差,但也是瓷土。
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一個劃時代的貢獻。瓷器的好處有很多,首先它的強度大於陶器,在生產中想做成什麼樣子,基本上就能做成什麼樣子。當然,最早的瓷器生產不能太隨心所欲,比如今天我們可以燒出5米高的大瓶子,在過去是燒不成的,會受到各種條件限制。
瓷器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就是原材料便宜。中國早期的容器,尤其貴族使用的容器,很多都用銅來製造,成本非常高。漢代還有一種貴族常用的器皿是漆器,成本也非常高。瓷器改變了這個局面,它的原材料就是瓷土,成本大大降低,市場競爭力相應也就增加了。
再有一點,就是相對來說,全國各地都可以找到瓷器的原材料,所以在古代運輸條件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工匠可以帶著技術走。只要學會怎麼燒造,就可以從甲地到乙地展開這門技術,去異地燒造,而不需要把瓷器從甲地運輸到乙地。古代運輸的成本非常昂貴。
原始青瓷
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為什麼呢?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就是釉裡含鐵元素,燒後呈現青色,當時去不掉這個顏色。從科學角度上講,早期白瓷、青瓷、黑瓷都是一種瓷,都算青瓷。含鐵量越高,顏色就越深,由綠逐漸到黑;反之,含鐵量減低,減得越乾淨,顏色就越白。
我們今天使用瓷器時,常會忽視很多心理感受。比如我們赴一個宴會,大家覺得盤子很漂亮,但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感覺;最重要的感覺還是今天吃什麼,對吧?今天是吃鮑魚大餐、魚翅大餐,還是農家飯?至於使什麼杯盤,不是很重要了。但是這種感受在古代很重要。
我們設想今天人家請你吃飯,桌上的餐具都是黑的,你有什麼感受呢?捧著黑碗吃飯心裡比較沉重。今天偶爾還用黑色餐具,比如你去吃一碗烏冬面,街上日本餐館裡都有,一般都使黑碗,裡面盛著白麵條,看著很漂亮。但這是偶爾的事。要是你天天捧著一個黑碗吃飯,心裡就會很沉重,你老想:我怎麼了,老捧著一個黑碗吃飯?對不對?
所以,瓷器的整個生產過程,其實就是擺脫黑暗的過程。首先要讓它白起來,一定要變得悅目。這是瓷器最開始的簡樸的美學追求。
三國兩晉南北朝
漢代以後,瓷器開始迅速發展起來。剛才說了,東漢就有真正意義的瓷器出現了。陶器迅速退出歷史舞台,瓷器迅速崛起。
三國兩晉時期的瓷器很有意思。過去說書的老說一句話,叫"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漢代以後,中國是分裂的局面,三國兩晉南北朝,只有西晉出現過短暫的統一,剩下的時間都是四分五裂。但是,這個時期中國人的文化背景非常豐富。由於國家處於分裂的局面,很多士大夫就很煩社會現實,逃離政治。可以說,中國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是在這個時期開始進入一個蓬勃發展、新人輩出的狀態。比如繪畫顧愷之、書法王羲之、文學理論劉勰《文心雕龍》、詩歌陶淵明。陶淵明的詩歌影響了唐詩,比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非常像唐詩的韻味。中國的造園藝術在魏晉時期也蓬勃發展,後來的唐、宋、元、明、清,都有造園藝術,都受到魏晉時期的影響。
魏晉時期的士大夫恣意豪情,他們強調內心的感受,這跟西漢時期完全不一樣。當社會經濟發展的時候,人們強調的都是外在的東西。今天也是這樣,如今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大量事物都強調外在。比如我們最簡單的要求:房屋要大。我的能力能住100平方米,我恨不得要買200平方米。車要強調外形、牌子、排氣量,其實你就是為了能代步,不是必須注重這些。
而魏晉時期由於經濟發展緩慢,所以更多的士大夫關注內心的一種感受。魏晉人是瞧不起漢朝人的,他不能瞧不起後來的唐朝,那是他沒看見。但是前面的漢朝,他是瞧不起的。魏晉人說漢朝人:你天天騎馬打仗,對我來說沒興趣!所以你注意看,魏晉人都坐牛車,放緩生活節奏。中國每一次經濟高速發展以後,都會伴隨著一段時間的節奏放緩,這和我們平時生存的狀況都差不多。比如我們去參加一場體育競賽,賽完以後也要放緩一陣,休養一陣。
魏晉時期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鹹。這七個人聚集在今天的河南修武一帶,在竹林裡,對酒當歌,一天到晚說著些不太著調的事。但正是這些人和這一時代的特徵,使我們的很多藝術都達到了巔峰。今天說的風格、韻律、節奏,很多詞彙都是這個時期產生並廣泛應用的。內心的感受,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很容易被人們忽略。
動物造型流行
魏晉人由於飽受三國時期的戰爭之苦,所以要停下來享受生活。那麼這時期的瓷器是什麼樣子呢?中國瓷器在此時非常特殊,體現在有大量動物造型出現上。在當時燒造這種動物造型的瓷器,比做一個普通的圓形碗、罐子要難得多。
都有什麼動物造型呢?比如有熊尊、雞頭壺、青瓷羊、虎子等等。魏晉人特別喜歡這種動物造型,是因為當時整個社會強調的都是內心感受。比如同樣一把壺,做一個簡單的壺不就得了嗎?為什麼要擱一個雞頭?就是受社會整體文化背景的影響,魏晉人覺得有情趣。西晉早期的雞頭壺,那個雞頭就是一個裝飾,根本不通氣,水不能從雞嘴裡流出來,而是要從上面倒出來。後來到了東晉,才知道可以把雞嘴的地方捅通了,水能從雞嘴裡流出來。除了雞頭壺,還有羊頭壺,水就從羊嘴裡流出來。
我們再來重新認識一下"壺"。早期的壺的概念很明確,就是哪兒進哪兒出,比如水從口部倒進去,也要從口部倒出來。我們可以看到,漢代的壺就是一個瓶狀,哪兒進哪兒出。而到了三國兩晉時期,壺逐漸有了改進,漸漸開始"大進小出",就是水從口部進去,從壺嘴倒出來。
虎子
剛才說到了虎子,虎子是什麼呢?一般是一個虎頭,張著嘴,帶個提梁。我們普遍解釋它是溺器,是接尿的,今天住院時還有類似的用具。
我有一個朋友,他喜歡傢俱,不收藏瓷器。他當年在蘇北地區尋求傢俱的時候,碰見一戶人家有這麼一件瓷器,他回來以後跟我描述半天,說看著那東西挺老。我說:"那可能是個虎子。"他說:"我下回去想辦法換回來。"
然後他就去買傢俱,買完以後問人家:"你這個尿壺賣不賣啊?"人家說:"不賣,尿壺賣它幹嘛?"他說:"我跟你換吧,尿壺換尿壺,我給你買個新的。"人家說:"不能換,那是我們家小孩尿尿用的,小孩不見這個晚上不尿尿,尿床。"最後他買了一個暖壺,又買了一個燒水的水壺,拿倆壺換回這麼一個壺來。這尿壺用了很久,氣味很大,他換回來以後拿84消毒液泡了很久。後來他拿給我看,我就跟他說:"這個東西,歷史上我們都說它是尿壺,專業術語叫溺器,但是有爭議。很多學者認為它不是接尿的,為什麼呢?很簡單,你想,這是一個老虎的頭,還張著大嘴,給你接尿的時候,你心裡不是很舒服。」
從文化背景的角度上講,虎子有可能不是溺器。你想,你晚上睡眼的,當媽的拿著這個壺一接,你低頭一看,大老虎張著嘴,要把最重要的器官放進去,心裡肯定咯登一下,就不想尿了。你心理上過不了這個關。
我國古代有很多東西到今天也沒有定論,虎子就屬於這一類。有的專業書上把它叫"水器",就是裝水的,至於當時具體怎麼用,誰也說不清楚,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也沒有文字記載,所以只能推測。我們當然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夠有出土的文物,或者有文字來證明。比如說出土了一個虎子,同時又有一段文字記載,證明當時是給皇上接尿的,那行了,就有定論了。今天沒有定論,只能把它統稱為虎子,也挺好聽。
唐朝盛世
隋代享國時間非常短,統一中國以後,馬上就轉給唐朝,唐朝就受益了。隋唐之間的關係跟秦漢非常相似。隋煬帝當時開鑿大運河,秦始皇建造長城,過去的史書記載都是災難深重,餓殍遍地,民不聊生。但是開鑿大運河是使整個國家受益的事情,最受益的顯然是唐朝。唐朝的經濟高速發展,中原地區的高速發展,跟開鑿這條運河有很大關係。
歷史上的盛世,漢朝、唐朝、明朝、清朝都有,但同一個朝代有兩次盛世,還就是唐朝,一次是貞觀之治,一次是開元盛世。唐朝的經濟非常發達,長安城內有專門的市場,當時叫東市、西市。我們的詞彙"買東西",就是這麼來的。過去說:東市上買什麼什麼,西市上買什麼什麼。後來簡化成"買東、買西",最後就是"買東西"了。我們常用的詞,追根尋源後,覺得非常有意思。早在《木蘭辭》裡也有描寫:"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裡是虛指,不是說木蘭住的那地方正好有四個市,也沒有這麼買東西的:東市買斤雞蛋,西市買把韭菜,南市買了面,北市買了油,再去包餃子,沒這麼幹的,麻煩。但是文學上可以這麼排比著寫。真正形成東、西市的時候就是唐代,在長安城裡的具體位置非常明確。東市主要賣奢侈品,貴重的東西;西市賣的都是一般老百姓用的百貨。
南青北白
瓷器發展的過程,就是追求由青到白的過程。古人在燒造瓷器時,不停地想把它變白。早在北齊的時候,就出現了白瓷杯,但釉厚的地方還閃著青色的光芒,非常漂亮,非常現代,一千五百年前的杯子拿到你眼前,看著跟現在生產的一樣。白瓷的出現,是中國陶瓷在世界範圍內成為霸主的一個最基礎的原因。後來無論什麼瓷器品種出現,都跟白瓷有關。
到了唐代,中國瓷器形成一個對峙,或者說平分秋色的局面。這就是"南青北白"。中國南方以青瓷為主,中國北方以白瓷為主,這是唐代整個瓷器的局面。唐代瓷器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因為唐代經濟高速發展,政府缺銅。經濟一發展,金融首先就要跟上,貨幣就要跟上。中國的錢是計重制,按重量算,銅都要用來鑄錢。從鑄造"開元通寶"開始,政府多次下令禁銅,不允許用銅製造別的東西,國家要用銅做錢,使國家的經濟能夠高速運轉。政府的禁銅令逼迫瓷器迅速發展,原來是用銅來做碗,不讓用銅了,只好用瓷器,這樣瓷器就發展起來了。
唐代的"茶聖"陸羽,他寫過《茶經》,開頭一句"南方有嘉木","嘉木"指的就是茶樹。陸羽對瓷器南青北白的局面有一個評判,"南青"就是越窯,"北白"就是邢窯,南越北邢嘛。他說:"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陸羽認為由於這三條原因,邢窯都不如越窯。陸羽是湖北天門人,他站在南方人的立場上,對兩種瓷器做出一個判斷。如果陸羽是北方人,那他肯定反著說了:"越瓷類玉,邢瓷類銀,越不如邢,一也。"對不對,還一樣說。
其實邢瓷和越瓷這兩大窯口,是中國陶瓷史上兩朵奇葩,沒有高下,每個品種的審美趣味和境界都非常高,堪稱並駕齊驅,沒法說哪個高哪個低。詩歌中有很多描寫,比如唐代詩人皮日休的《茶甌》,茶甌,就是茶碗。皮日休這麼寫:"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造瓷器,這瓷器像月亮一樣,像雲彩一樣,就是漂亮,都說得比較虛。但皮日休還是做了很客觀的評價,說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夠燒造很好的瓷器。
南青-越窯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窯為主。越窯的範圍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轄的七個縣,包括余姚、諸暨、蕭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的命名,大多是以當時的行政區域加上窯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產的瓷器就叫越窯。
唐人陸龜蒙有關於越窯的詩歌,他說:"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形容越窯顏色的青翠漂亮。其實,最早期的越窯有點兒偏黃,那個黃是綠裡透黃,有點兒像我們吃的紅糖的那種糖黃色。
早年故宮的陳萬里先生,20世紀30年代在浙江就買過這麼一個越窯的青瓷注子。後來陳先生把它捐給了故宮。所謂"注子",就是執壺,小口。執壺是現在的名稱,唐代記載裡就叫"注子",也叫"偏提",偏著提著。注子是由雞頭壺逐漸演變過來的,它做起來比雞頭壺省事。我剛才說了,當經濟發展的時候,很多跟內心感受相關的東西就要去掉,要不做起來麻煩。做一個雞頭壺的時間,可能做出十個普通的壺了,經濟需求一大,很多覺得不太重要的地方就去掉了。
我剛喜歡陶瓷的時候,在故宮看見這個壺,覺得美不勝收,圍著展櫃看了很久,特別喜歡。我一直想:我什麼時候能買這麼一把壺?20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我去香港,到處打聽有沒有這樣的壺,也沒買到。後來有一次碰到了五代越窯的壺,長流。"流"是什麼呢?就是指瓷器中的壺嘴部分,專業術語叫"流",流水嘛。唐代由於受工藝限制,壺嘴都特別短,所以叫"短流"。到了五代以後,壺嘴就加長了,叫"長流"。這條規律不可逾越。唐代一把長流的壺都沒有,都是短流,因為受工藝限制,燒不成。我估計他們也試著燒過長流的壺,可能一見火,那壺嘴就彎了,就塌下來了,所以唐壺都是短流的。
我當時很喜歡短流執壺,因為見慣了長嘴的壺,所以對這種短嘴的壺特別感興趣。但當時就是找不到,最後碰上了五代長流的壺。賣壺的人就說:"哎呀,馬先生,不要按圖索驥啦,碰見什麼是什麼,隨緣吧。"我想也對,從收藏的角度講,很多時候就是相信這個緣,相遇為緣嘛。你追求的東西有時候是個夢,你追求不到;你永遠懷著夢想去追求是不行的,收藏就是要相遇為緣,碰到喜歡的東西就不應該錯過。我就買了這把壺,至今還在我手裡,有蓋,非常漂亮。今天想起來,價錢也非常便宜。珍惜機會是收藏中很重要的一點,一旦你碰到東西了,跟你追求的有點兒差距,但你喜歡,這時就應該珍惜這個機遇。
要知道,早期的壺不是茶壺,都是酒壺。我看過一些展覽,他們把一些唐代的酒壺拿出來作為茶具展覽,這是不對的。當時喝茶不用這種壺,我們今天喝茶的方式是明代以後才確立的,宋元以前的喝茶方式跟今天完全不一樣,將來講茶具的時候會講到這些。
北白-邢窯
邢窯在今天河北省管轄區域內,唐代為邢州所管轄,囊括了十一個縣。唐代李肇《國史補》中記載:"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邢窯的白瓷和廣東肇慶的端硯,非常有名,無論有錢還是沒錢的人,都在使,可見當時的產量非常大。
邢窯有一種底下寫"盈"字款的,我一開始喜歡陶瓷的時候,特別注意到這一點。"盈"是什麼意思呢?是唐代的大盈庫。電視劇《大明宮詞》看過吧?唐代大明宮的遺址裡出過殘片,上面就寫著"盈",可見當時皇宮都在使用。"盈"字款邢窯白瓷是皇家御用瓷器,《舊唐書》中有記載:"(唐天寶年間)每歲進錢百億,寶貨稱是。雲非正額租庸,便入百寶大盈庫,以供人主宴私賞賜之用。"開元天寶年間,號稱"開天盛世",國庫都比較充盈。大盈庫,嚴格說來不是國庫,是皇上的私庫,每年這裡進來很多錢以及各種寶物。當時這種"盈"字款的瓷器,也就入了大盈庫。這些東西供皇上賞賜、送人。邢窯中還有翰林院專用的"翰林"款白瓷,都是邢窯中非常重要的品種。
這麼重要的瓷器,就讓我碰上了。20世紀80年代去香港的時候,有個人拿出一個白碗,我一看,底下寫著"盈"字。我那時記性比現在好,那個"盈"字怎麼寫,我記得清清楚楚。現在歲數大了,記性不如年輕時清楚。我看完以後非常激動。但那個人不知道,問:"這盈字啥意思?"我當然裝作不知,說:"我也不知道啥意思,愛寫什麼寫什麼唄!"
我當時心裡怦怦直跳,特別想買這個東西。然後他就說:"也沒準是個人名,這有什麼用?一個素白碗多少錢,寫上字的理應貴一點兒。"我就說:"貴一點兒行,貴多了不行。"那個人不知道大盈庫這件事,《中國陶瓷史》上專門講過關於這個"盈"字款的事。可這人不讀陶瓷史,可能也讀了很多書,都是畫冊,一高興翻翻就過去了。你要真正瞭解陶瓷,就要瞭解陶瓷的歷史,我覺得這就是讀書的好處。我裝作不知,三磨蹭兩磨蹭,最後把這個碗便宜地買了,一路唱歌回到北京。
收藏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要有備無患,書要多讀。多讀一點兒書,你就可能多獲得一點兒好處。過去說"有備無患",收藏是"有備無漏",你有這個準備,漏兒就跑不了。收藏的人都喜歡撿漏兒,但當你真碰到漏兒的時候,你的知識會告訴你是不是能夠馬上決斷。
長沙窯、魯山花瓷
邢窯、越窯這兩種瓷器,是統領中國唐代瓷器的兩支大軍。在這兩支大軍之外,還有很多小部隊,比如長沙窯,也叫銅官窯,窯址就在今天的湖南長沙附近。
長沙窯很重要,它開創中國瓷器釉下彩裝飾、文字裝飾之先河。長沙窯有很多文字裝飾,在瓷器上寫了很多世俗俚語,比如"仁義禮智信"。還有我們在《全唐詩》上都查不到的唐詩,因為長沙窯是唐代的窯口,所以它上面寫的詩都可以稱之為唐詩。比如:"上有千年鳥,下有百歲人。丈夫具紙筆,一世不求人。"這聽著像詩,也像順口溜,很通俗,表明了當時人生活的狀態。
唐代的另一種裝飾非常強烈的瓷器,叫魯山花瓷。魯山花瓷在中國陶瓷史上的意義也非常重大,窯口在河南。上面裝飾很多大色塊,明顯是有意識地塗上去的,有點兒像我們今天的現代抽像畫,不具象。長沙窯往往會畫隻鳥,畫朵花,很具象。
魯山窯的花鼓非常有名。我一開始喜歡陶瓷的時候,也研究了很長時間。我當時不能想像,一個這麼大的瓷鼓背在身上多重啊,也很容易碎,腰鼓要拍來拍去嘛,總覺得不成道理,但古書上記載非常明確。
魯山花鼓比較罕見,所以當你碰到的時候,你往往不能相信這個東西是真的。
我就碰見過一個,人家從鄉下給我背上來,他不知道是什麼。這腰鼓沒蒙皮子,兩頭是通的。他說:"我不知道是什麼,這個東西中間細、兩頭大,也盛不了水,也盛不了糧食,什麼都幹不了,這幹嗎的?"我當然裝傻說:"我也不知道。"我們今天看到東西,有大量書可以去翻,大部分還能猜出來。當時找本書都很困難,根本找不到。信息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資訊,這個東西就得放棄。我就說:"我也不要,這東西太大了,幹嗎用啊?"那個人說:"你得念我從鄉下背上來不容易,你多少也得給我點兒錢。"後來我就把它買了,至今還在我手裡。後來我跟很多人說這事,人家都不相信,說怎麼那麼好的東西讓你碰到了?但事實還就是讓我碰上了,一生中遇到這樣的事情算是傳奇。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很特殊的一個朝代,其開放的程度不是今天能夠想像的,當時有大量的文化交流。中外交流非常多,在長安城裡到處都是外國人,有點兒像今天。當時外國人帶來了很多外國物品,跟中國人交流,從而影響了中國的瓷器。
比如唐代的龍柄鳳首壺,除了龍柄和鳳首是中國人的概念外,壺的造型以及壺身凸起的人物裝飾,都是受西域影響的。這件東西現在故宮,定為國寶。它在解放前就出土了,在一個大古董商的手裡。解放後,政府跟這個古董商商量,希望把這個壺勻給國家。古董商貪,想賣高價,國家當然不高興他賣高價,他也知趣,想了想沒什麼辦法,最後歸了國家,現在故宮博物院裡常年展出。這種龍柄鳳首壺,如此精美的可能就故宮這一件,後來陸陸續續又出土過一些,但都沒這件精美。
法門寺秘色瓷
唐代晚期出現了一種瓷器,對中國瓷器影響非常大,叫秘色瓷。秘色,意為秘密之色,充滿神秘感。實際上,秘色瓷算是越窯的改進版。今天很多商品都是一代代地改進,歷史上的越窯也是這樣不停地改進。我們講過,最早的越窯顏色叫糖黃色,有點兒像紅糖的黃色。黃色肯定不如綠色好看,於是它就向綠色慢慢過渡,要追求這個綠色。秘色瓷的顏色就非常青綠了。
目前為止,明確發現秘色瓷的就是陝西法門寺。法門寺的物品入庫有單,上面寫著"秘色瓷"多少件。因為有了法門寺這批東西的出土,才把我們傳了一千多年的秘色瓷的謎底揭開。原來誰也不知道"秘色"到底是什麼色,它是一個秘密的顏色,是一個你甭想看到的顏色。
法門寺在陝西扶風法門鎮,系唐高祖李淵定名,寺中供奉佛指舍利。這枚舍利是佛教的至寶,由七個函套裝著,一個套一個,最裡面的函裝著舍利。因為法門寺的塔突然塌陷,國家在搶救性挖掘時,發現塔下有個地宮。這個地宮從埋好到發現,中間沒有任何人騷擾過,埋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所有的物品都是當時埋下,文字寫得清清楚楚,一共出土了2499件文物。其中,對中國陶瓷界最大的貢獻,就是明確了秘色瓷是什麼樣子。因為法門寺秘色瓷的出現,民間很多過去不能解釋的事全都迎刃而解了。唐代的法門寺在做佛事的時候非常隆重,所有人都頂禮膜拜,皇上親自主持儀式,所以法門寺裡埋的一定都是最高等級的東西,比如大量的金銀器。
那麼,秘色瓷一共埋進多少呢?14件。門口擱著1件八稜瓶,剩下13件都擱在一個大盒子裡。地宮裡的《衣物賬》上註明:"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寫得很清楚,每一件都對得上。
我最早喜歡瓷器的時候碰見過很多秘色瓷,但當時不知道。法門寺不出土,誰也不知道什麼叫秘色瓷。我就總覺得這個瓷器的顏色跟越窯有區別,按照越窯的標準,這個綠色不正。這種秘色瓷的價錢也忽高忽低,很多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當時有人告訴我,說這個綠色的瓷器可能是龍泉地區燒的,窯口也不明。那時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不像現在。我記得有一次,有個人拿來很多,我挑一兩件買了,剩下的都放棄了,現在想起來特別可惜,當時應該把它們都買了。
到了秘色瓷的時候,瓷器開始有了宮廷特徵。後來說的"官窯"的概念是宋代形成的,宋代以前沒有這個概念。惟獨秘色瓷,開始有了官窯的雛形。比如唐代詩人徐夤,寫過一首詩《貢余秘色茶盞》,"貢"是上貢,說明秘色瓷不是專門為皇帝燒的,但要為皇帝上貢,所以它帶有官窯的一些特徵,是官窯的一個前奏。詩是這麼寫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他就描繪這個瓷器有多麼漂亮,說它像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綠雲,都是溢美之詞。但我們注意到,詩裡表明這種秘色瓷的顏色已經不是黃,而是綠了。
五代秘色
五代時期,吳越王國的錢氏政權也燒造了不少秘色瓷。當時吳越王國在杭州地區,正好是秘色瓷生產的區域,所以有大量秘色瓷。當時秘色瓷不停地上貢給北宋皇帝。五代後期,吳越國跟北宋達成協議:吳越要上貢。錢氏政權不願意去打仗,也覺得自己跟趙匡胤根本打不了這仗,於是就投降了。
歷史上記載了很多這個時期的故事。當年趙匡胤叫吳越王到北宋首都開封去,他不敢不去,因為前面有南唐李煜的例子嘛。李煜就是不去,最後讓宋太祖滅掉了。滅南唐的時候,吳越王幫了很大的忙,換句話說就是出動了軍隊。南唐滅掉以後,皇上要招待吳越王,叫他去開封,他就不敢不去了。到了開封以後,皇上招待他,送了一份大禮。最後臨走的時候,給他一個包,說:"這個包,你現在別看,路上也別看,到家以後再看。"當時從開封回杭州,要走很長時間。吳越王路上就嘀咕,忍不住把這包打開看了,包裡是什麼呢?全是大臣上的奏折,要皇帝宰了他,或者把他留在開封,不讓他回去。換句話說,就是趙匡胤的那句名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當時南方睡著七八個這樣的人呢,北宋就要一個一個收拾。到了吳越王這兒,趙匡胤胸懷坦蕩,讓他回去了。所以他特別感恩,他就說:"以後我三年就來一趟開封,我絕對不反,我也不睡,我就伺候你。」
趙匡胤去世以後,宋太宗即位,太平興國三年,吳越王再度入開封,太宗就不想放他回去了,吳越王國就徹底投降了。後來南宋遷都到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其實就是吳越王的屬地。吳越王叫錢(音觸),今天杭州還有保塔,當時建塔就是希望能保護他。《宋史》中有記載:"(吳越王)太平興國三年三月來朝,進……越器五萬事,金扣越器五萬事。"一次就進貢10萬件秘色瓷器,有全素的,有鑲著金邊的,都記錄在案,可見當時秘色瓷是非常重要的上貢物品。
由於越窯的改進,秘色瓷的出現,導致後來宋代官窯制度的產生。下一講就開始講宋代的官窯系統-五大名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