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拍手笑沙鷗

正文 26、我們沒人寫講稿 文 / 王躍文

    周洋的「感謝門」事件,過去好些日子了。如今媒體傳播神速,上午的新聞,下午就成掌故。今天還來說「感謝門」,顯得太不潮了。就說這「潮」字,也不知能流行幾天。說不定文章還未見報,網上早流行新詞兒了。所以,「感謝門」似乎應該快快忘掉。有人是希望我們忘記這件事的,因為隨後就有聲音傳出來說那是報道失實。可事有不巧,周洋偏有製造新聞的天才,馬上又有她替父母要工作的報道。我敢打賭,周洋自己是不想造新聞的。

    不好的新聞大凡涉及官員,總會有人出來澄清所謂真相。那麼,我們不妨做回良民,誠心相信官方的闢謠。周洋「感謝門」事件並未發生,周洋也沒有替父母要工作。但是,這兩則新聞仍廣為流傳,仍被人們當回事在評說。如此看來,周洋的「感謝門」、「父母工作門」,就有恆久意義了。我們不必再追究事件的真實性,就當它是民間文學。文學比新聞更有生命,我們談論起來愈加理直氣壯。

    我想說的另外兩件真事,因為時間過去很久,也都成民間文學了。

    一件:某省有位領導下鄉視察,握著村支部書記的手大加讚賞。村支書非常感動,連說三聲:感謝領導吹捧!領導大笑,隨從亦大笑,一時引為趣談。領導在這裡是寬厚的,他體諒村支書文化低。村支書其實是說了錯話,他本想說感謝領導表揚。但他的錯話有喜劇效果,反倒顯出農民的質樸可愛,又襯托了領導的平易近人。領導便不怪罪,說明年再去看他。假設周洋說了這種錯話,絕對不會有領導批評。領導會拍拍周洋的肩膀說:小周挺可愛的!

    二件:曾有官員在老首長追悼會上,看著稿子念:一鞠躬!再看看稿子:再鞠躬;再看看稿子:三鞠躬!我聽著犯迷糊,心想這不就是一二三嗎?一二三都分不清,也要讓秘書寫好呀!秘書寫好也就罷了,何必拿出來照念呢?當然,官員念得字正腔圓,一個字都沒有錯。照著稿子講話,總是很正確的。假設有人給周洋起草了稿子,她也絕對不會講錯話。領導會拍拍周洋的肩膀說:小周挺成熟的!

    可是,村支書的喜劇是可遇不可求的,周洋沒有天賦時刻演小品。周洋是普通老百姓,也沒人給她起草講稿。有人寫講稿的,可以不講自己的話。沒人寫講稿的,只好講自己的話。偏偏講自己的話有危險,那就難煞人了。我說這事其實很好辦,官講官話,民講民話,井水不犯河水。官員講了那麼多空話、大話、套話、假話,老百姓都不太過問。老百姓講講真話,官員就要批評,未免太不公平。

    我們是否需隨身帶個本子,開口之前先打草稿?或者,官方增設「說話管理局」,立下詳細規款若干,老百姓開口之前先翻書?類似辦法,前人是做過的。明代多文字獄,朝廷曾為省事,制定賀表格式,正文統一擬定。逢朝廷有喜事大事需進賀表,各官只要具名落款即可,省得再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之類惹得朱元璋動殺機的反語。朝廷這辦法簡直太人性了,可以因說話正確少砍很多腦袋。然而,前人也只管官員如何說話,老百姓的嘴巴卻也不太去管。敝鄉民間稱呼朱元璋,一直叫他朱光癩子,此習流傳至今。

    中國雖無感恩節,感恩卻是國粹。兩百八十多年前,雍正皇帝懲治權臣年羹堯,削其川陝總督之職,補放杭州將軍。只因年羹堯未在奏折中謝恩,雍正皇帝便雷霆大怒,諭:年羹堯「只將接任日期具奏,並不謝恩,有悖臣道。著革退杭州將軍,授為閒散京章,在杭州效力行走!」周洋同古人相比,應該算是幸運的。不然,周洋的遭遇至少是沒收金牌。

    也常聽有「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之說,但那都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近六十年來,只能是欣欣向榮。中國古代的皇朝,哪怕自命太平盛世,都承認民間有疾苦。有了這種共識,鄭板橋的「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便不是反語。周洋大概記錯了時代,居然說自己父母沒有工作。

    當今官員未必都不關心群眾生活,那得看什麼時候。逢年過節了,官員會下去送溫暖。周洋父母若是幸運,街道幹部會提前告訴他們:明天有領導來慰問你,想好幾句感謝的話吧。第二天,領導會當著電視鏡頭,塞給周洋父母兩百塊錢。記者會問:你們有什麼感想?周洋父母對著電視鏡頭,除了千恩萬謝還能有什麼話說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