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山風 第14節 美食 文 / 郝樹聲
第14節美食
六隊的粉坊,是一年一度到刨了紅薯以後才開張的。具體的做法是,隊裡留足了群眾的口糧,把多餘的、刨傷了的、個子大的紅薯全部拉到了粉坊院子裡。開始打粉前,勞力們抬著紅薯到河裡,把盛滿紅薯的筐子放在水裡,用破笤帚把子,使勁地搗,搗去泥土,也搗去了一部分紅皮。又抬回粉坊院子裡,用石碾或者石臼破碎,對上水,放在吊單裡反覆沖吊,好像吊豆腐一樣,流下來的紅薯汁液,經過沉澱,就澄出了粉芡。這些粉芡用吊單包起來,成了四五十斤重的粉蛋。
做粉條時,最累人的活兒是和粉面,一群壯勞力圍著一個大缸反覆捶揉,把粉面和成很筋的粉面漿,挖出一團就可以下粉了。
在一口開水大鍋處,粉匠站在鍋台上,拿一隻下面鑽有指頭粗細幾個圓孔的大瓢,在上邊不停地捶打瓢把子,銀絲一般的粉條就順勢流在了大鍋裡。站得高一點,下出的粉條就細一些。一邊另有人把煮熟的粉條撈出來,用一根竹竿挑著,找地方晾曬。每打一瓢,就完成一扇粉條。
下粉條一般是在下午進行,因為下好的粉條可以通過夜裡凍成一塊兒,第二天,敲打一下,把掬出來的冰敲掉,粉條就更加容易晾乾。
近水樓台先得月,下粉條的人可以先吃到新鮮的粉條。在鍋裡剩下的碎粉條,他們撈出來,用清水漂一漂,加上蒜汁、辣椒糊就可以食用。每個人都可以吃得飽飽的。
用紅薯粉芡做成的粉條發黑,人們發明了一種辦法,在做粉條前,先把粉蛋用「龍黃」(硫磺)熏蒸一下,這樣做出來的粉條發白透亮,很好看。其實這樣做,降低了粉條的質量,吃起來還有一種怪味,要是現在,食品衛生部門肯定不允許這麼做。但在當時,這種做法卻很普遍。六隊的粉坊是他們的副業,正如六隊裡群眾說的,「貨賣一張皮」,白粉條確實比黑粉條好銷售一些。
我們那裡還有一種食品叫熱豆腐。每當到了年下,「二十五,磨豆腐」,一盤水磨幾家輪流磨。流下來的漿就用吊單吊出豆汁來,放在鍋裡煮沸。煮豆汁的時候,豆汁上有一層沫,可以用油渣子和黃豆稈灰摻在一起,熬成「煞沫油」,潑在豆汁上邊,豆沫就去掉了。熬開的豆汁,起在培有熱灰的瓦缸裡,一邊用一個長柄勺子向上提豆汁,一邊把按照比例調和的石膏水朝沸頭澆上去,再少攪幾下。這個過程很有技巧,因為攪的時間不可太短,太短了豆腐太嫩,不容易出漿,太長了,豆腐變老,出不了多少。燜上一會兒,用筷子扎上去直豎豎地不倒了,就可以起出來壓成豆腐。
在做豆腐這一段時間內,小孩子們一直在等待,可以有三個機會解饞,先是洗刷燒豆腐汁的鍋時,鍋上邊沒有燒糊的豆皮很好吃,可奶奶不讓小寶和弟弟、妹妹們吃,說是吃這種東西「糊腦子」,影響智力發育。再就是喝豆腐腦兒,壓豆腐之前,每人盛上一碗,喝個痛快。當把豆腐壓上了一定時候,揭開壓單,這新鮮豆腐仍然很熱,切上幾塊,用滾刀的方式垛在碗裡,加上辣椒糊就成了美味的食品,吃得滿頭大汗,痛快淋漓。如今,我們那一帶,還專門有一些賣熱豆腐的,就是這麼簡單地操作,簡單地食用,大家都喜歡吃。
你一定又會說,怎麼儘是描述這些瑣瑣碎碎的吃食,什麼意思嘛?我得告訴你,「民以食為天」,「飽漢不知餓漢饑」。挨過餓的人,最知道飢餓是多麼折磨人的滋味。在缺少吃喝的年月裡,有了吃的,是多麼高級的享受啊!現在的人們,已經淡化了對食品的需求,年輕人看病號,送的是鮮花。在他們眼裡,食品是多麼的微不足道,沒有一點浪漫的情調。而許多上點年紀的人,仍然送方便面、水果和雞蛋等食品。在這些人的潛意識裡,依然保留著人們對食物的重視。過去人們見面的問候語「吃了沒有?」比起外國人的「Hello」(您好)要實際得多。在我們那個地方,更為奇特,晚上人們見了面,相互的第一句問話是:「喝湯沒有?」這說明,在我們那裡,祖祖輩輩、家家戶戶到了晚上,有喝湯的習慣,為了節約糧食,是只喝湯麵條,不吃饅頭的。杜小寶他們家鄉的所有人,到了外地工作的前幾年,往往對生在外地的朋友、同事或鄰居,晚上見面的問候話,仍然習慣地問:「喝湯沒有?」常常弄得別人莫名其妙,自己才馬上意識到,這句俗語其實並不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