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風雨台灣 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 文 / 齊邦媛
那些年月,真是磨難重重的日子!但也是我們生命扎根的關鍵時期。一個在中學被同學稱為「羅幾何」的四川青年,因為嚮往火車的奔馳而進入台灣鐵路局,在台中邊緣化的冷落日子裡,自己尋求工作與生活的焦點,貫注研究,開創一生的事業,也實際帶出了台灣鐵路現代化自己施工的隊伍。最艱苦的彰化到台南CTC工程由跌跌撞撞到站穩腳步,使用調度成功之後,一九六四年由原班人馬裝設第二條海線CTC設備,曲彰化到竹南。一九六九年完鹹山線CTC,一共三百二十三公里。
這一批曾經一起吹風泡水,不眠不休同甘共苦的夥伴,一起工作到退休。他的第一位副段長陳錫銘,一九二八年生於彰化縣田中,一九五0年自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進入鐵路台中電務段。先後七次赴歐、美、日等國考察鐵路號志、電化技術。在台鐵服務四十二年,歷任工務員,各級工程司,兼任股長、段長,副處長、處長、總工程司,副局長等職務,於一九九三年二月退休。三十多年間與他一同「打拚」,成為終身至交(互相最佩服的是對方的頭腦)。陳家和我家共七個孩子由襁褓到青年一起長大,如今皆已進入中年,天南地北有時重聚,最愛回憶的是彰化廢軌道上推空列車的快樂。
一九五0年到一九六0年,笑淚交迸的奮鬥日月,真是我們所有人的「黃金十年」!在台中復興路,那座小小的日式房樑上,繫繩垂下的搖籃裡的三個嬰兒,半歲後移往我們請木匠依照Dr.Spock的BabyCare書中畫圖所裝的小木床,四周有紗窗,上面有紗蓋,當時被親友戲稱為紗櫥,比一般木製嬰兒床安全。「一暝大一寸」,三個嬰兒長大後陸續由台中國民小學畢業(校名「台中」,也許不是全市最早的小學,但是以市名為名,必是有些道理吧)。林海峰是校友,他贏得圍棋名人本因坊榮銜後曾回母校懷念童年,我們都感覺非常光榮。
那十年間,我在那大操場邊上看了無數場躲避球賽,那種球的打法,對我是新鮮事,至今我總覺得它對人生有嘲諷的況味。我上過那麼多小學都沒有看過這種球,它似乎不講究球技,只以擊中敵人數目定輸贏,是一種消極的運動。好像在擁擠的地方消滅過多的人,自己才能生存。我心中一直凜然於躲避球的人生觀,悲傷地看著那些孩子在操場的塵土裡四面躲避,以免被擊中出局。我希望普天下的孩子平安穩定地生長,不必為躲避災難而培養矯健的身手。
他們童年環境的安詳,很令我羨慕。那紗櫥嬰兒床,滿院子各形各色,大大小小,世代相傳的貓,和後院那棵大榕樹是台中羅家三景。那榕樹鬍子又多又長垂至地上,樹幹上有一個洞,每逢有他們喜歡的客人來了,我的三個兒子就到玄關,把他們的鞋藏到洞裡,然後進房說:「現在你走不了啦!」客人一定作大驚失色的樣子。這樣的玩法多年不厭,直到他們上了中學。那十七年!我們五個人都在成長。台中其實是我和孩子們擁有童年回憶的故鄉,我自己的童年幾乎沒有可拴住記憶的美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