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1

第五章 你唱霸來我登場(五代、遼宋夏金元) 6、引狼入室與狼共舞 文 / 袁騰飛

    草原上稱帝

    北宋只是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並沒有完成國家的統一。同北宋並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有契丹的遼、女真的金、黨項的西夏。

    契丹在遼河,當時叫西拉木倫河上游,是遊牧漁獵的這麼一個民族。唐末的契丹勢力開始發展,漢族農民遷到長城以北,契丹人學會了種植、建城、農耕。十世紀初,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提倡農業接受漢族文化。耶律阿保機明顯是契丹話,他建國之後改名叫耶律億,名字也改成漢族的名字了。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了契丹國,定都上京,他就是遼太祖。少數民族的領袖都有各自的叫法,匈奴叫單于,突厥叫可汗,吐蕃叫贊普,他們只有入主中原之後才會建立帝號。像五胡十六國時期,五胡也是入主中原才建立帝號。而這個契丹人在草原上就建國稱帝,一切還都跟中原一樣。遼有五個首都,整個遊牧民族和他的皇帝就在五個首都轉著住,上京是臨潢府今天內蒙古的

    巴林左旗。

    契丹人創製了契丹文。它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創立的,但比漢字複雜得多。契丹文現在已經變成一種死文字了,就是怎麼都不會有人讀。契丹文常用的是3000多個字,我們現在能夠認出來的是500多,因為這個遼朝書禁甚嚴,他跟北宋的往來全是漢文,所以連北宋人都不認得契丹文。

    漢字是單音節字,契丹語是多音節,所以他用漢字來記述是很不方便的。比如說天,咱們寫出來就是個天,念就念作天。契丹人要念成騰格裡(音),寫出來也非常的麻煩。一個字念仨音很彆扭,所以等遼一滅亡,這個契丹文也就隨著遼的滅亡退出了歷史舞台。電視劇《天龍八部》裡蕭峰他爹被人誤殺了,在那個牆壁上刻字。香港拍的劇,蕭峰他爹刻的是蒙古文,我很佩服導演,沒讓他刻英文。大陸拍的,刻的就是契丹文。

    耶律德光時期契丹得到了幽雲十六州,改國號為遼。

    耶律德光就是遼太宗,遼的第二代皇帝,德光這名字已經完全是漢字了。幽雲十六州的幽州就是咱們北京,今天的宣武、豐台兩區。遼不是五個首都嘛,遼的南京叫析津府,就是北京;遼的西京是雲州,就是山西大同;東京是遼陽,中京大定,就是內蒙寧城,出寧城老窖那地方。它五個首都,倆在幽雲十六州,這是後晉皇帝石敬瑭割讓給遼的。他讓遼幫他滅後唐,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遼,然後四十五歲的石敬瑭拜三十六歲的耶律德光為義父,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嘛。遼得到幽雲十六州後受益匪淺。

    長城失天險首先是長城以南農耕開始發達。原來少數民族打不過中原王朝,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經濟不行。你遊牧經濟,那玩意兒沒譜,一場大雪災就能造成你舉族滅亡。那現在,我遊牧民族也會種地了,而且我在長城以南。過去修長城就是為了擋住這些少數民族,現在這些少數民族都在長城以南,長城天險盡失。騎兵從北京出發,騎著馬往南跑全是平原,就中間黃河擋了一下,別的無險可擋。宋遼的邊境在雄州、霸州,就是北京往南300里而已,這個優勢對遼有重要作用,卻要了中原

    王朝的命了。

    這樣一來,遼就面臨著很多新情況和新問題。

    就是說我新擴充的這些地盤,我新增加的這些人口,怎麼進行管理。中原王朝的華夏民族有這麼一個認識——胡虜無百年之運。就是說咱們認為少數民族如果入主中原,他的統治不可能超過一百年。因為你一進入中原,你就勢必面臨著兩個選擇——漢化還是不漢化。漢化不漢化你都完蛋。

    比如像匈奴、鮮卑、羯、氐、羌一入中原都漢化了。隋唐王朝都有這鮮卑的血統,鮮卑民族就沒有了。滿洲人實際上漢化了,還有幾個滿族人會說滿語,認得滿文的?要是不漢化你就會被打跑,那麼落後的經濟文化沒法統治這個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文化發達的地方。統治不了,就只能被打跑。蒙古人不漢化,90多年回草原放羊去了。而無論漢化還是不漢化,過程都超不過一百年,無百年之運道理就在這。

    但是,遼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你說胡虜無百年之運嘛,遼一共210年,而且換了9個皇帝,每個皇帝在位的時間都很長。五代53年卻換了14個皇帝,相比之下遼很生猛吧。

    這麼生猛,是因為一國兩制。他實行藩漢分治,設立南面官、北面官。南面官統治漢人和渤海人,北面官統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天龍八部》裡蕭峰就是南院大王。

    遼的上京臨潢府,它已經被金人給毀掉了。但是因為在蒙古草原上,遺址保存得非常好。在遺址裡明顯能看到上京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南部叫漢城,北部叫宮城。南部漢城的街道、房屋,有坊有市跟隋唐長安非常相似,看遺址就能看得出來,北部就是契丹人住的地方,除了宮殿什麼都沒有。那證明契丹人住的還是帳篷。你不能讓漢族人住帳篷,契丹人又不習慣住房子,最後的協調結果是不協調,漢族人還住房子,契丹人進城還搭帳篷。以國制待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一城兩制。

    被海扁兩次

    契丹建立之後,跟北宋接壤上了,難免就會在兩者之間產生矛盾。

    宋太宗統一了中原和南方後為了奪取幽雲十六州,向遼進攻。公元979年高梁河激戰,宋軍大敗。高梁河就是現在的北京紫竹院公園附近,10萬宋軍在這個地方同遼軍激戰。遼國名將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9000鐵騎把10萬宋軍打得全軍覆沒,太宗皇帝中兩箭,坐驢車逃回南方。馬可能都給打死了,才坐的驢車。太宗皇帝箭傷年年復發,最後就死於這個箭傷,其實他真正的死因可能是死於心病,高梁河一戰在他心裡埋下了永不磨滅的陰影,10萬宋軍被9000遼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天天想著都來氣。那時候宋剛滅了北漢,挾滅北漢之餘威來攻遼,慘成這樣。四年以後遼景宗耶律賢病逝,遼聖宗耶律隆緒即位,年僅12歲,他的母親蕭綽就是蕭太后,開始執政。宋朝趁著人家主幼國疑,20萬大軍兵分三路二次伐遼,東路軍是主力,由平定五代十國時候的大將曹彬親自指揮,田重進出中路,潘美、楊業出西路,楊業就是後來評書《楊家將》裡說的楊老令公。東路軍一出遭到遼軍主力的痛擊,遼國名將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的4萬鐵騎把10萬宋軍又打得全軍覆沒,曹彬帶了幾十人逃離戰場。中路軍田重進嚇得就沒敢出去,東路軍的主力都覆沒了,我去不是作死。所以田重進可能在邊境上掃蕩了一番,砍了契丹老百姓的腦袋,提著回去冒功。說我沒碰到契丹主力,只碰到小部隊了,所以殺了點,我回來了。殺良冒功。西路軍這邊潘美、楊業他們出去之後,幽雲十六州佔了山西四個州,應該說是大捷。但遼軍主力是騎兵,等東邊的戰場一平定就迅速回師西線,然後西路軍的補給跟不上,潘美只能後撤,楊業就打掩護。最後西路軍可能逃了一部分,楊家將全軍覆沒,楊業兵敗被俘,關在昊天塔,絕食殉國而死。

    大宋在公元979年和公元986年的兩次北伐,幾乎都被人打得全軍覆沒。第二次要不是田重進撤得快也完了。所以這樣的結果,使得宋統治者確立了守內虛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轉向對人民的防範和鎮壓。等於宋朝就不敢再跟遼國打仗了。但是你不打人家,人家可就要來打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