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足鼎立 南北對峙(三國、兩晉、南北朝) 5、江南經濟特區 文 / 袁騰飛
南下大開荒
魏晉南北朝的特點是社會大動盪,民族大融合。就跟春秋戰國似的,諸侯割據戰爭和民族融合,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融合的高潮,因為越亂的時候越容易融合。
第一點,六朝的時候,江南農業的迅速開發。
六朝,指的是三國孫權建立的東吳,他定都於建業,後來東晉又定都在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南京),改名為建康。為了避免晉帝司馬鄴的諱,所以改名為建康。此後代替東晉的宋、齊、梁、陳,總稱六朝,所以南京是六朝故都。唐詩裡「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說的就是這個。
六朝時期江南農業的發展從江東擴展到了整個長江流域。現在只聽說有江西的,沒有江東,其實當時江東就是江南,又叫江左。要站在長江上游往下游看,往入海口看,那就是東。要是站在長江入海口往上游看,那就是江左,是不同角度的同一個地方。長江的開發從吳越爭霸時期就擴展到了整個長江流域,進而波及到了嶺南,兩廣和閩江流域(福建)。
第二點,三吳地區最發達。太湖、洞庭鄱陽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產糧區。
江南經濟開發,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以後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基礎。原來北方的經濟水平比南方高很多,現在開始平衡,但重心還是在黃河流域。江南在這個時候開始發展,有下面這些原因。
第一是北人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漢朝的時候北方人口佔全國的81.2%,南方占18.8%,南方根本就沒有人,開車上街隨便70碼。關中地區人口佔據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二,就是五分之二的人口集中在陝西。南方生產條件比北方好,氣候比北方好,但是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就因為沒有人。中國歷史上有兩次大規模的衣冠南渡,一次是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再有一次是北宋末年「靖康之變」。比如現在為了躲避北方五胡十六國少數民族的戰亂,束髮右衽的漢族就衣冠南渡了,留在北方的全是披髮左衽了。南方勞動力一多,加上北方帶來的先進生產技術,您別刀耕火種了,我教你怎麼種地,發展自然迅速。
第二是民族融合。南方少數民族原來也會種地,但他的方法太落後,咱們教他與漢族融合,這買賣就好干了。
第三是統治者推行了勸課農桑、獎勵耕織、安撫流民、興修水利的措施。
勸課農桑的課就是考察的意思。考察地方官的政績,有三條標準:田野辟、戶口增、賦役平。地開墾得要多,人口要增加,賦稅的份量要讓老百姓能夠承受。當然今天不能用了,田野辟、戶口增和退耕還林、計劃生育對著幹,早撤職了!古代因為是農耕經濟,所以田野辟、戶口增、賦役平可以實施。獎勵耕織、安撫流民、興修水利,南方就發展起來了。為什麼早不幹這事?
環保在北方
中原王朝統治中心是黃河流域,現在是被人打到這兒來的,沒轍了才來開發這個地方。夢寐以求的故都洛陽被人搶了,只好南下來建康白手起家。說一個很不恰當的比喻,假如說今天是中華民國的話,你想台灣能是中國最發達的省份嗎?不可能,它的中心在南京,東南沿海和上海肯定是最發達的,台灣就彎著去吧。現在想開發南京開發不了,南京被解放了,他就只能開發台灣去了。那時候的統治者重視江南也一樣,因為北方被少數民族佔了,成北魏的了,只能開發江南。
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得到持續的開發,經濟一直向前發展,北方因為是屢經戰亂,經濟反而在破壞、恢復,破壞、恢復中循環。這一時期農耕規模縮小,畜牧業擴展,原因是漢人跑了,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所以畜牧業擴展。這也有好處,使得兩漢時過度開墾導致的環境破壞狀況有所緩解。
北方農業總體上是在恢復和發展,主要表現為新農具新技術的出現。曹魏馬鈞發明翻車用於灌溉。跟自行車的原理相似,就像自行車的鏈子,一半在水裡,綁了一堆竹筒,人一踩,鏈條轉動,竹筒就把那個水給弄上來。然後竹筒的水挨個倒到一個槽裡,那個槽延伸到田地裡去,就這樣把水引灌翻過去。它的優點是不但可以用於灌溉,還可以用於排澇,假如地被水淹了,倒過來再弄河裡去。
另外北方還興修水利和開發邊疆,開發了河西走廊和遼東地區。河西走廊就是今天的甘肅,祁連山和崑崙山之間。五胡十六國的時候,很多政權在這兒割據。《天龍八部》裡寫慕容復要復國,慕容氏建的那個國就是在河西走廊和遼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