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足鼎立 南北對峙(三國、兩晉、南北朝) 4、漢化輔導班 文 / 袁騰飛
騙你去洛陽
來說說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第一,改均田與租調,均田制與租調製。均田就是給人民分地,授田的農民要給國家交租和交調,租就是糧食,調就是布帛。該制度的作用在於逼著你去從事農業。因為原來的北魏是鮮卑人,屬於遊牧民族,現在分你土地,收你糧食和布帛,不收牛奶不收羊毛,等於是強迫你從馬上下來,拎起鋤頭去種地。
第二,三長制,促進了農業和漢化政策。意思就是在地方設立鄉、鄰、裡,改變了原來的宗主督護制,它的作用是加強中央集權。
第三,整頓吏治,給官員俸祿。之前北魏的官員沒俸祿,一是容易貪污,國家不給,我自己拿!再有一個是他們愛打仗,沒有俸祿我就出去打仗,一打仗我好搶。出於這兩個主要原因,整頓吏治,給官員俸祿。官員不用拿國家的,也不用搶別人的,老老實實拿俸祿享受生活就完了。
第四,遷都洛陽。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樂,今天的內蒙古和林格爾,然後遷到了平城,平城就是幽雲十六州當中的雲州,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較偏遠,最後才遷到洛陽。但是這次遷都反對的聲音很大,大多是他叔叔爺爺輩的守舊派老臣反對。他就想了個辦法,說我要出兵伐宋(宋齊梁陳的那個劉宋,不是漢宋),要率30萬大軍征伐,各位爺爺叔叔們國之干臣,要跟我同去!於是30萬大軍就出發了。今天艷陽高照,大家歇歇,曬曬被子,紮營休息,明天雨雪交加,行軍,要鍛煉將士們耐寒、抗旱的能力。反正皇上年輕,20多歲,伺候得不錯,爺爺叔叔們快散架了,走到洛陽這幫人受不了了,跟皇上說咱別往前走了,再走就死了。
皇上一聽,各位王爺年事已高,若從軍征討,到長江邊上還有一半的路程,萬一你們到那兒死了,我對得起誰。可是要回去呢,你不是也得死嗎?往南走還有一點緩和,乾脆咱別走了,跟這兒定都完了。爺爺叔叔一看上了孫子的當了,那怎麼辦,要命不要命?咱不走了,就在這兒定都吧。
魏孝文帝頒發了聖旨:「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原來我們在內蒙古,後來到了平城。「雖富有四海,然文軌未一。」沒有做到書同文,車同軌,也就是國家沒有統一。「此間用武之地」,平城這個地方啊只適合干打仗,窮了吧嘰的什麼都不產(今天知道有煤,那會兒也不知道,知道了挖出來也不能吃),「移風易俗信為實難」。這個地方如果要移風易俗的話,我堅信太難了。「崤函帝都,河洛王裡。」而崤山函谷關,長安那個地方是歷代的帝都,河洛王裡,河,黃河,洛,洛陽,都是古代帝王經常待的地方。長安是周秦漢唐11朝古都,洛陽是9朝古都。「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所以我才興師動眾,咱們定都到中原。要傚法古代漢族的帝王,在中原穩坐江山。
全方位漢化
孝文帝認為自己是中原王朝的代表,所以遷都洛陽後,洛陽就再次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之前東周、東漢、曹魏、西晉都在此定都,算上北魏,已經是第五個在洛陽定都的王朝了。洛陽是九朝古都,後面那幾個就沒有什麼太能提得起串得來了,包括五代十國的後唐也在這兒建都。「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就因為洛陽定都,戰亂,遭到兵燹,又定都,翻來覆去是這點事。
第五,移風易俗,實行漢制。實行漢制首先從漢服開始。
其實漢民族的衣服既不便於生產,又不便於戰鬥,以至於中國古代的服裝演變的特徵就是不斷向少數民族學習的過程。今天你把對襟系扣稱為唐裝,但那卻不是大唐漢人的裝束,而是滿裝,是少數民族旗人穿的。旗袍更別說了,把旗袍作為中國的傳統服裝,十分牽強。中國傳統服裝是漢服,衣裳衣裳,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男女都穿裙子。在漢朝以前,成年男女也都穿開襠褲,因為外面有裙子,從衣著上看不出這個人是男是女。尤其老百姓的穿著,都是灰色、黑色、白色的衣服,更難區分性別。褲最早的意思是脛衣,護腿的,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長筒襪,連褲襪。死襠褲是後來跟少數民族學的,因為他要騎馬不能穿開襠褲,不能穿裙子。
我們中原人的打扮是峨冠博帶,老高的帽子,老長的大袖子,一走路帽子當避雷針,袖子當拖把,既省電又乾淨。少數民族則窄衣箭袖,又能引弓拉箭又能揮鋤耕作,他的衣服更合理,所以中原王朝就不斷地向他們學。
漢族人的衣服「Y」字領,沒有扣,靠腰帶。少數民族是小圓領,「一」字領,唐朝的服裝就很明顯學他們,改成了小圓領,烏紗、帕頭也取代了原來的峨冠。唐宋的皇帝穿的衣服都是這樣,到了明朝的時候,皇上只有祭祖時才在腦袋上頂一個大搓板,掛一串算盤珠子,腦袋好幾十斤重,平時都戴烏紗了。峨冠博帶的大禮服也只有祭祖才穿,平時不穿了。到清朝更不用說,一水的都是滿裝,所以明朝的遺民損清朝人,說腦袋後面弄一根孔雀翎,衣服上除了飛禽就是走獸,簡直就是衣冠禽獸。說歸說,但是人家的衣服窄衣箭袖,打仗、生產的時候就是方便。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漢服雖然大氣好看,但是不合理。所以孝文帝實行漢制到這個時候遭到一定的反對,無奈是皇上下令要一律穿漢服,穿鮮卑服的笞杖徒流死,就是拿板子抽,拿鞭子打。因此大家只好穿,解除掃街工人的痛苦。實際上漢服是不利於生產和戰鬥的。
除了服裝外,順便說一下飲食。原來中原人說吃餅,是湯餅,就是餛飩不放餡兒的片湯,中原人的餅就是那玩意兒。今天大家吃的餅都是胡餅,是少數民族發明的,因為他不能騎在馬上端一鍋片湯,要方便隨身攜帶。中原人後來發現他的東西確實方便,今天我們愛吃的涮羊肉就是少數民族發明的。
實行漢制從強迫各位戴「避雷針」掃大街之後,皇上又讓百姓改漢姓。
孝文帝拓跋宏改成元宏,唐朝大詩人元軫就是鮮卑貴族,皇室後代。步陸狐氏改成陸氏,勿扭于氏改成于氏,尉遲氏改成尉氏。包括穆桂英都是鮮卑人,從丘目陵氏改的穆氏。就這樣鮮卑八大姓都改成了漢姓。
衣服和姓改完之後,皇上下旨官員都得說漢語。
30歲以上的官員年歲大的,三年內學會漢語,否則這個官別當。30歲以下的官員你們年輕,半年內學會漢語,禁止講鮮卑語。鮮卑是歷史上那麼牛的一個民族,到現在連土話都不會說了。
骨灰級粉絲
還不算完,皇上快成漢室的瘋狂粉絲了,還得跟漢族人通婚,進行人種改良。
皇上先把自己的皇后送進尼姑庵裡,接著從北方漢族四大士族:崔、盧、李、鄭,一家娶一個。李氏立為皇后,崔、盧、鄭家的孩子立妃。完了之後告訴自己所有的兄弟、叔叔們(爺爺可能歲數太大了,不便參與),離婚吧,把鮮卑族元配送進庵裡,崔、盧、李、鄭我給你們找,一家發一個,必須跟漢族通婚,禁止鮮卑族之間通婚。
皇上娶了一個漢族皇后,太子二分之一漢族血統,太子再娶漢族皇后,再往下鮮卑族的血統以漸近線的方式無限接近於零,最後完全被漢族血統剿滅。
少數民族羨慕漢族往往是首先羨慕漢族的生活,覺得人家住的是樓,穿的是綢,吃的是油,咱們住帳篷,穿獸皮,喝馬奶。不行,必須學漢人奔小康。史學家是很讚賞魏孝文帝改革的,但是你融進了漢族你就沒有了,鮮卑這個民族就滅絕了。
所以漢族人得意揚揚地得出了一個結論:胡虜無百年之運。
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你的壽命不會超過100年。因為你如果不學我,你這麼落後你肯定不超過100年就完蛋了,比如元朝,那麼野蠻落後,撐到90年就回草原放羊去了。而你要學我你就變成我了,快馬彎刀我幹不過你,子曰、詩雲我是祖宗,清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兩個少數民族王朝正好是兩個對立的例子,不學的90年完蛋,學了的旗人都不會說滿語。北魏其實也提供了這麼一個例子,徹底漢化,終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