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隨遇而安

正文 第十八章 德國人的性格 文 / 孟非

    德國人的嚴謹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在德國遊歷的幾天裡,我當然感覺到了,不過,除了嚴謹,德國人身上還有更多讓人驚歎的特質。

    1、志願者阿卡爾

    在驅車前往多特蒙德的路上,學德語文學的呂先生和我聊得很投機,提出晚上請我喝酒,而且多年不喝烈性酒的他竟然要和我喝白的。連續的疲勞工作使我欣然同意放鬆一把。在買酒的小店裡我們意外地發現一個年輕人胸前掛著一個印有世界盃標誌的胸牌,呂先生馬上跑過去和他聊了起來。幾分鐘後他興奮地告訴我,這個叫阿卡爾的小伙子是世界盃的志願服務者,他願意為我們做嚮導。

    第二天一早我們如約見到了阿卡爾。他說我們一定要去多特蒙德市火車站廣場看看,那裡有一個專門為世界盃比賽設立的一千二百平方米的超大型電視屏幕。一路交談中我們得知,這個叫沃桑·阿卡爾的小伙子二十四歲,是土耳其人,庫爾德族的後裔。我一下子想起國際新聞裡那些關於這個民族的不幸消息,不過,這個小伙子很開朗,和大多數穆斯林一樣有濃密的鬍鬚、深邃的目光。

    來到多特蒙德火車站廣場,那個讓當地人非常自豪的超大電視牆和震耳欲聾的音樂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們在廣場上駐足仰望這個龐然大物,這也是我們到德國三天來感受到的最強烈的世界盃氛圍。據當地媒體報道,六月二日德國足協主席貝肯鮑爾先生專程乘直升機來為這個大屏幕揭幕。當天,多特蒙德陰雲密佈、山雨欲來,貝肯鮑爾一到竟然雲開霧散、陽光普照,當地媒體驚呼,他們的足球皇帝的光臨果然是天降祥瑞。看來,哪裡的媒體都會八卦。

    距火車站廣場不遠是該市最著名的和平廣場,據估算,開幕式當天會有一百萬各地球迷彙集到這裡共襄盛舉,這對於人口不到五十五萬的多特蒙德市而言,其壓力可想而知。其中大批球迷會聚集到這兩個廣場。為了應付那百年不遇的人潮,多特蒙德市做了大量準備。我們在南京也能見到的那種流動公廁就準備了一百五十個,不同的是他們的流動公廁是免費的。走著走著,阿卡爾指著我們腳下說,我們現在踩著的紅地毯也是專門為迎接各地球迷準備的,長達六千米。這讓我有些意外。在我們中國人的禮儀常識中,走紅地毯是最隆重的禮儀之一,走在上面的人非富即貴,而德國人卻把這種禮遇提供給了全世界不分國籍、不分貧富、不分信仰的所有球迷,很像《沙家濱》裡阿慶嫂的唱詞——來的都是客。

    阿卡爾告訴我們,他不僅是一個狂熱的球迷,而且是一個水平很不錯的球員,還兼職做足球裁判,但在世界盃期間,他作為志願者就看不了比賽了,連電視轉播也要請家裡人錄下來過後再看。我問他為什麼願意這樣做,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活不了多少年,過幾十年我們都不在這個世界上了,能參加一次世界盃,能為這樣的大事提供一點兒服務,老了以後回憶起來會覺得很有意義。他的回答很像是「土耳其版的雷鋒」。我寫前面一句話的時候猶豫一下,因為我不知道到底說他是「土耳其版的雷鋒」好,還是說成「德國版的雷鋒」好。他是土耳其人,在德國做生意,卻願意為德國舉辦的世界盃做義工,如果按我們寫勞模報道的方式,多少有些「國際主義」的意思在裡面,但我想這個年輕人恐怕沒想過這麼多,這就是讓我覺得他更可愛、更能打動我的地方。

    採訪結束後,阿卡爾竟主動掏錢請我們喝咖啡,讓我們很不好意思。聊天的時候,他說起了童年記憶裡他們民族遭遇的可怕磨難,氣氛也跟著凝重了起來。對於這樣複雜的國際矛盾,我拿不出像樣的解決辦法,也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話來安慰他,但我想,願意為別人付出並不求回報的人一定會生活得很快樂,很幸福。

    2、小事故後的大見識

    在德國西部參訪的一個早上,呂先生一早出門,開車不小心,把車撞到了路沿上一根突起的護欄,車被高高地頂了起來。下車後,我們看到車底嘩嘩地漏著淡綠色的液體。當我們正在想該怎麼辦的時候,每一個路過的司機都停下來,伸出頭大聲問「需要幫助嗎」。一個散步路過的老太太主動幫我們打電話給警0察局、消防隊、保險公司分別求助。

    這時一個瘦高的中年人路過,停了下來,趴在地上檢查車輛,然後告訴呂先生,破損的不是油箱,是一根排水管,不嚴重,只要把車抬下來,開到維修點就可以了。可是我們四個人中一位女性,一位老人,把他算上也只有三個勞動力,實在抬不動這輛旅行車。這時消防車趕到了,下來六七個壯漢,長得跟德國足球隊隊員差不多。我們想這下可好了,可沒想到這些消防隊員看了現場後,搖搖頭都不動手。瘦高的中年人跟消防隊隊員說,他是汽車維修工程師,是專業人士,請他們幫忙把車抬下來就可以了。可消防隊隊員們說,他們的工作程序不是這樣的,必須有保險公司在場,他們才可以工作。瘦高的工程師聽了很生氣,和他們吵了起來,他說:「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袖手旁觀?你們的程序既愚蠢又死板!」可消防隊隊員執意按原則辦。氣憤的工程師在我們車裡找出千斤頂,自己動手了!就在這時,一輛警車趕到了,下來一男一女兩名警官,瞭解完情況後要求工程師立刻停止,等待保險公司的人,並告訴他:「你的專業只能在你的廠裡,在公眾場合必須服從警0察。」

    幾分鐘後保險公司的人到了,瞭解完了情況後立刻調來一輛起重機,把我們的車吊起來拖回去修。到這會兒,我們這個小小事故的現場已經聚滿了消防車、警車、保險公司的吊車,有警0察、工程師、消防隊隊員、保險公司救援人員等一大群人。這時瘦高的工程師走到我面前說:「聽說你們是來自中國的記者,中國的經濟正在飛速發展,可德國的經濟卻在持續滑坡,什麼原因?眼前就是最生動的例子。德國納稅人就養了這麼一幫效率低下的公務人員,真讓人生氣。希望你原諒。」我趕緊向他致謝並解釋,大家都是在幫助我們,只是方式不同,千萬不要弄得不愉快。最後兩名警官走到我面前,正式通知我處理意見。警0察說,那個工程師是一番好意,但他的方式不符合法定程序。如果在他的幫助過程中車輛發生了更大的損失,保險公司將不負責賠償。「現在我通知你:這輛車買了保險,拖車費、維修費都在保險範圍內。這輛車在維修期間,保險公司將為你們提供一輛同樣的旅行車,讓你們免費使用七天。希望這個小插曲不要影響你們的心情,祝你們在德國一切順利。」最後那名警官還向我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請求,他說,他注意到我們是記者,如果我們把這件事拍成了新聞,最好不要在德國播出,因為他下車時比較匆忙,忘記戴帽子了,播出後會影響德國警0察的形象,納稅人會不滿意的。我向他保證不會並再次向警0察和消防隊隊員表示了感謝。半小時後我們拿到了一輛嶄新的歐寶旅行車。

    一個很小的事故引來了這麼多相關工作人員和市民,他們之間為了幫助我們竟然還發生了爭吵。我很感謝他們每一個人,因為他們都是為了減小我們的損失。德國人的熱情、禮貌和嚴格按制度辦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印象。

    熟悉的陌生人。

    德國離我們有萬里之遙,不過,這個國度裡有著眾多讓我們耳熟能詳的地方,也有著眾多被我們掛在嘴邊念念不忘的大師、名人。

    1、波恩&貝多芬

    離開多特蒙德後,我們到了曾在中學歷史書上熟悉的城市——波恩,曾經的聯邦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首都。音樂大師貝多芬的故居就在這裡,這也是我嚮往的地方。

    按照行程的安排,我們首先要訪問德國之聲電視台。下午兩點半我們如約而至。德國之聲國際部主任蒂曼女士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在大門口,我就驚訝於德國之聲總部大樓的氣派。德國同行告訴我們,這棟大樓是目前德國造價最昂貴的大樓之一,原本是為聯邦德國的首都波恩建的議會辦公樓,沒想到大樓剛建好就迎來了德國統一,首都從波恩遷到了柏林,後來德國政0府就把它作為了德國之聲的總部大樓。德國同行介紹說,這棟大樓最大的特點就是全透明。外牆是透明的,辦公室是全玻璃透明的,就連電梯也是透明的。走進這座大樓,每一間辦公室裡的情景都盡收眼底,一覽無餘,唯一不透明的屋子恐怕只有洗手間了。我的一個同事問,那辦公室裡豈不是一點兒隱私也沒有了?一個長相英俊且有一個中國名字的德國同行馮海音對我們說,這棟大樓造價昂貴,都是用納稅人的錢蓋的,所以設計的時候就是要讓每一個議員的工作都能讓納稅人看到,保證他們每一個人在工作的時候都是透明的。我們也沒有想到會搬到這裡來辦公,讓我們的工作也變得這樣透明。說罷他就爽朗地笑了。看來,德國人的政治透明化都滲透到了建築領域。值得一說的是,德國之聲是政0府投資的媒體,但是德國之聲從來不聽命於政0府,政0府也從不以老闆自居,德國之聲要求每一個記者對一切來自政0府的言論和政策首先要持懷疑態度。

    在我的想像中,聯邦德國的首都無論如何也應該是一座標準的國際化大都市,高樓林立、霓虹閃爍、車水馬龍,來到波恩時才發現,它原來是一座只有三十萬人口的「小城市」,用德國人自己的話說就是一個「國際小村落」。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發達國家會把首都選在這樣一個鄉土氣息濃厚的城市。然而這正深刻地反映出二戰結束之後德國人的心態。他們把首都放在這樣一個田園牧歌式的偏僻小城,就是要徹底改變全世界對德國在歷史上那種強悍好戰的印象。

    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在介紹波恩的時候這樣寫道:波恩,這座萊茵河畔花園式的城市享有了半個世紀的首都的榮耀,一夜之間又把首都還給了柏林,那份失落至今還在波恩人心裡隱隱作痛。可是當我和一些德國人談到這個話題時,他們的回答並不完全相同。一部分德國人覺得首都就應當在柏林,這就是德國歷史的原貌,還於舊都,無可厚非;而另外有很多德國人認為首都定在柏林不利於德國的國際形象,因為柏林在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注定將永遠和那場戰爭聯繫在一起。冰冷的政治、痛苦的歷史給柏林這座城市積澱了太多德國人不堪回首的記憶,德國人更希望給全世界的印象是像波恩那樣的親切、寧靜、平和。今天,大多數德國人更願意把幸福和未來寄希望於一個統一的歐洲,而不是重現一個強大的德意志。這些所見所聞和歷史上德國總理在波蘭出乎全世界意料的一跪聯繫在一起。在今天,世界上並非每一個民族都有這樣的勇氣和理智去面對自己的歷史,從這一點說,德意志這個民族特別值得我們尊敬。

    黃昏時分,我們終於可以去拜訪貝多芬的故居了,頗費了一番周折,我們才找到了這個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的出生地。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偉人故居竟然和周圍的建築完全融為了一體,除了牆上一個不大的貝多芬頭像和一塊特殊的門牌,再無更多標記。更讓我遺憾的是,當我們趕到時參觀時間已經結束,只見到了一個七十多歲的看門老人。我沒有奢望嚴謹的德國人能為我們通融,我只提出和這個白鬍子老人在門口照一張相,以示我們對這位偉大音樂家的敬意。就在我們轉身告辭的一瞬間,老人突然對我說:「來這裡參觀的遊客中國人最多,因為中國是一個古老而偉大的民族。」老人的話在我腦海裡轉了很久。的確,中國和德國的人民應該多親近一些才好。

    2、馬克思的故鄉

    特裡爾是德國西部靠近盧森堡邊境的一座小城,坐落在萊茵河支流摩澤爾河的北岸,青山綠水環抱,風景如畫。之所以要來到這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裡曾走出了一個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甚至是世界歷史進程的思想啟蒙者——馬克思。

    其實,特裡爾城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始建於公元四十年,非常難得地保存了古羅馬時代的遺跡,最著名的就是一進特裡爾城遠遠就可望見的雄偉的黑城門。這座如今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羅馬建築甚至躲過了二戰的浩劫,至今仍屹立在摩澤爾河畔。

    從黑城門我們步行前往馬克思的故居,走了一段很長的青石路。我看過一篇文章有這樣的描述:馬克思當年就是走在這青石路上,思索著人類發展的規律和資本主義罪惡的根源。其實馬克思一八一八年五月五日出生在特裡爾,只居住到了一八三五年他十七歲高中畢業。作為一個高中學生的馬克思未必就已經開始了他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刻思考。

    如同波恩的貝多芬故居一樣,當我們已經走到馬克思故居門口時,如果不是呂先生提醒,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這間普通的德國民宅和沿街的其他房屋有任何不同。推開那扇窄窄的門,我們才注意到這裡大多數標誌都同時注有中文和德文。這是在德國任何地方都不曾出現的情況。稍微想一想也不奇怪,連昨天貝多芬故居門前的白鬍子老爺爺都告訴我們,貝多芬故居的訪客中中國人最多,我們也就不難想像馬克思故居的中文標誌因何而來了。

    這是一座三層樓的住宅,窄窄的樓梯、窄窄的走道、窄窄的小院,卻誕生了一位思想博大的哲學家。院子裡馬克思的青銅頭像和他夫人燕妮的雕像靜靜地立在爬滿青籐的角落,靜靜地看著來到這裡的人們。每個房間裡的圖片的註解都是德文,忽然一個熟悉的面孔出現在我眼前——毛澤東。青灰色的牆上,毛澤東的照片下有一句用德文刻的話。我趕緊請教呂先生,他一字一頓地念給我聽: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我想,很多到過這裡的中國人看罷一定都會會心一笑。作為思想家的毛澤東一生說過很多至理名言,可馬克思故居裡不知為何選了這一句。

    非常湊巧,當我們準備離開時,一個衣著端莊的德國女士主動迎上前來自我介紹。她就是這裡的館長——伯維葉教授。一看她的名片更覺親切,因為它跟我所見過的德國朋友的名片都不一樣,這張名片正面印中文,反面才印德文。這倒很像是我們的名片,正面印中文,反面印英文。伯維葉教授對我說,馬克思是眾多德國思想家中的一個,但是他研究剖析社會問題的方式非常具有科學價值,而他的哲學方法論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紀都仍然具有它的特殊意義。我對她說,德國出了很多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你們是一個很善於思考的民族。她聽完之後脫口而出「過去是這樣的」,說罷大笑。

    我在離開之前翻閱了那本厚厚的參觀留言簿,每個造訪者都可以在上面任意留言。我瀏覽了一下,中文、英文、俄文、德文都有,內容五花八門,其中我的同胞們留下了很多崇敬膜拜之詞,也不乏標籤、口號式的評價。我們不敢在偉人面前妄下評論,最後寫下了一行字:孟非、向青、季雙亭二まま六年六月七日來過這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