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數字中樞 從iTunes 到iPod 就這個! 文 / 沃爾特·艾薩克森
總有一些值得銘記的會議,不僅是因為它們標誌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而且還明確了領導者的運作方式。2001年4月,在蘋果公司四層的會議室裡就有這樣一個會議,喬布斯確定了iPod的一些基礎問題。在會上,法德爾要向喬布斯講解他的提案,聽眾有魯賓斯坦、席勒、艾弗、傑夫·羅賓,還有營銷總監斯坦·吳(StanNg)。
一年前,法德爾在安迪·赫茨菲爾德家舉辦的生日聚會上見過喬布斯,他也聽說了許多關於喬布斯的故事,其中有很多都堪稱駭人聽聞。不過由於他並不真正瞭解喬布斯,所以他那天也不免有些忐忑。「當他走進會議室的那一刻,我不由得挺起身,心想:『哇,這就是喬布斯!』我開始小心翼翼起來,因為我早就聽說過他的野蠻無理。」
整個演講以介紹「潛在市場」和「競爭對手」開始。和住常一樣,喬布斯顯然沒有耐心聽這些。法德爾說:「我能感覺到,他沒耐心在一張幻燈片上花上一分鐘的時間。」當翻到「市場上的其他播放器」這張幻燈片時,他揮手示意法德爾停止。他說:「不要擔心索尼。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是他們不知道。」於是,會議不再播放幻燈片,喬布斯幵始向團隊拋出一連串的問題。法德爾學到了一課:「史蒂夫關注當下,說話直來直去。有一次他告訴我:『如果你一定要用幻燈片來講,那說明你不知道自己要講什麼。』」
喬布斯希望在展示中看到實物,這樣他就能夠觸摸、檢閱和把玩。為此法德爾帶來三個不同的模型到會議室。魯賓斯坦指導他要按照順序展示它們,這樣,他的首選也許會被喬布斯看中。他們把最後要展示的模型藏在了桌子中央一個倒扣的木碗裡。
在這一輪演示中,法德爾先從一個盒子中拿出了iPod要使用的各種元件,並把它們擺在了桌上,有1.8英吋的硬盤、液晶顯示屏、幾種主板和幾種電池,每一樣都標注了成本和重量。在展示的過程中,大家討論了未來一兩年內這些部件的價格和尺寸會如何降低。有一些元件可以像樂高積木那樣拼接,從而產生出不同的組合。
接下來,法德爾開始展示他的模型。這些模型都是由泡沫聚苯乙烯製成的,裡面填入了一些鉛,以模擬真實的重量。第一個模型有一個插槽,用來放可拆除的音樂存儲卡。喬布斯表示不喜歡,理由是太複雜。第二個模型擁有動態存儲器(dynamicRAM),成本很低,但是斷電後所有數據都會消失。喬布斯也不滿意。接下來,法德爾把這些「樂高」元件組合在一起,展示了帶有1.8英吋硬盤的設備。喬布斯似乎提起了興趣。隨後就到了整個會議的高潮部分——法德爾把木碗揭起,一個組裝完畢的成品模型出現在大家面前。「我本來以為要多拼幾次樂高元件,但史蒂夫喜歡的硬盤組裝方式正是我們已經做好的那樣。」法德爾回憶道。他甚至有些吃驚:「我曾經在飛利浦工作,如果要作出這樣的決定,一定要經過很多輪PPT演示會議和會下研究。」
接下來輪到了菲爾·席勒發言:「下面來說說我的點子。」他走出房間,然後拿來一堆iPod的模型,它們的正面都有一個相同的裝置,也就是後來著名的轉盤追蹤設計。他回憶道:「我一直在想怎麼瀏覽播放列表。你不可能按幾百次按鈕。如果有個轉盤豈不是很好?」通過大拇指旋轉轉盤,你可以滾動所有的歌曲。而且你轉的時間越長,列表下拉的速度就越快,所以你可以很容易地瀏覽幾百首歌。喬布斯大叫:「就這個!」他讓法德爾和工程師們按照這個構思開工。
自從項目開始,喬布斯每天都投入其中。他最主要的要求就是「簡化!」他會瀏覽用戶界面的每一個頁面,並且會作嚴格的測試:如果要找某一首歌或者使用某項功能,按鍵次數不能超過3次,而且按鍵的過程要自然。如果他覺得導航不夠清楚,或者需要按3次鍵以上,他就會非常生氣。法德爾說:「有很多次,在用戶界面設計的問題上,我們絞盡腦汁去思考和討論,自認為已經考慮得很周全了,伹喬布斯還會說:『你們想過這個嗎?』然後我們就心想:『真見鬼!』他會重新定義這些問題或方法,我們的小麻煩就會迎刃而解。」
每天晚上,喬布斯都會在電話裡講述他的想法。法德爾和其他人,包括魯賓斯坦,他們會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喬布斯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拋出的難題。他們會互相通電話,交流喬布斯的最新建議,然後計劃怎樣把喬布斯引導到他們希望的方向上去。這個方法半數會有效。法德爾說:「我們會一起討論喬布斯最新的想法,同時也在努力預測他會怎麼想。每天都會有這樣的問題,比如要不要有開關、按鍵用什麼顏色,或者是定價策略。在他的管理方式下,我們必須要相互合作,彼此照應。」
喬布斯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應該把盡可能多的功能集合在iTunes軟件裡,用計算機操作,而不要讓iPod有太多功能。他後來回憶說:
為了讓iPod真正易於操作——關於這一點,我內心經過了很多掙扎——我們需要限制它的功能。相反,我們把這些功能放在了計算機裡的iTunes上。比如,你不能在iPod上製作音樂清單。但你可以用iTunes來製作,然後再用iPod進行同步。這個問題有一些命議性。但是Rio和其他播放器不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它們太複雜了。它們必須要有製作音樂清單的功能,因為它們不能和計算機上的音樂播放軟件整合在一起。所以,同時擁有iTunes軟件和iPod,我們就能夠讓計算機和設備一起工作,同時,我們也能把複雜度控制得恰到好處。
所有的「簡潔」中最為玄妙的是喬布斯讓同事們大吃一驚的一個決定:iPod上不能有開關鍵。這在之後的大部分蘋果產品中都實現了。開關鍵是沒有必要的,從美學和神學的角度來看,開關讓人不快。如果一段時間不操作,它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當你觸摸任意按鍵時,它又會自動「醒來」。但是沒有必要專門設定這樣一個流程:按下去一等待關機一再見。
突然之間,一切都準備就緒了:一張可以承載1000首歌曲的芯片;一個可以操控1000首歌曲的界面和滾動式轉盤;能夠在10分鐘之內下載1000首歌的火線連接;還有一塊能持續播放1000首歌的電池。喬布斯回憶說:「我們突然間彼此相視,說:『這個東西一定會很酷。』我們知道它到底有多酷,是因為我們都知道自己多想要擁有一部。而且產品的概念也變得簡潔誘人——把1000首歌曲裝進你的口袋。」有一個廣告撰稿人建議把它命名為「Pod」1,而喬布斯沿襲了iMac和iTunes的命名方式,把它改為iPod。
那麼,這1000首歌曲從哪兒來?喬布斯知道,有些歌曲可以從正規購買的CD中拷貝,這是合法的,但是還有一些是來自非法下載。僅從做生意的角度考慮,喬布斯將得益於非法下載——它使用戶以更低廉的成本填滿自己的iPod,而且以喬布斯的反主流文化傳統,他也不會對那些因之受損的唱片公司抱有同情。但是他主張知識產權保護,藝術家們也應當勞有所得。所以,在開發工作接近尾聲時,他決定iPod只能單向同步。用戶可以從計算機裡把歌曲轉移到iPod上,但是不能把iPod上的歌曲轉移到計算機裡。這樣就防止人們把已經同步到iPod上的歌曲複製給其他人。他還決定,在iPod的塑料包裝上印一條簡明的標語:「不要盜版音樂。」(Don-tStealMusic.)——
註釋:
1意為「豆莢」,形容外形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