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危險的移動[官場小說]

正文 第八章:一盤沒有下完的棋(4) 文 / 陳行之

    二十八、前方是不是大陸?

    (1)

    在所有的外圍工作都做完以後,蘇北到吳運韜的辦公室匯報關於《最後一片戈壁》的情況。他心情愉快,覺得終於做了一件應當做的事情。

    吳運韜大喜過望,連連說:「太好了!太好了!」實際上,吳運韜一直在等著這個消息。蘇北剛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不久,他就對蘇北說,一定利用好K省的文學資源,當時蘇北沒說什麼,但是看得出,他將不遺餘力。

    蘇北談到他對這部作品的市場預期,他認為,胡楊的《國色》遭到查禁,文學界、普通讀者,國內甚至於國外,都極為關注他的下一部作品,《最後一片戈壁》會有很大的市場號召力。據此,蘇北認為,如果在發行上運作得成功,這本書應當有五十萬冊的銷售市場。

    吳運韜同意蘇北的估計。他也在心裡算了一筆賬:五十萬冊,總碼洋是多少多少,以百分之多少利潤率計算……那麼,將意味著近二百萬元的利潤!這將從根本上挽救資金極為短缺的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還清銀行貸款,並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吳運韜深知這件事的意義。

    蘇北當時就給胡楊打電話,說他向吳運韜主任匯報了前期談到的情況,說吳運韜主任非常感謝胡楊對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支持,說吳運韜主任明天中午在香港美食城宴請胡楊,再具體商談一下《最後一片戈壁》的出版事宜。胡楊答應了。

    和著名的胡楊結識是吳運韜深感榮耀的事情。

    自從他從K省來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就一直面對著這樣一種詢問:「認識不認識胡楊?」就連Z部常務副部長梁崢嶸來中心視察工作的時候也這樣問他。他當然不能說不認識。這個小小的謊言經常使他感到忐忑不安。這下好了,一切都順當了。

    今天早晨,Z部副部長廖濟舟打電話給吳運韜,要他下周參加Z部組織的一次活動。吳運韜不經意說到胡楊,說到胡楊即將交給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出版的《最後一片戈壁》,他說他一直在關注胡楊的創作,直到最近才把作品出版的事情敲定下來,「今天就把協議簽下來了。」

    廖濟舟非常驚訝:「是嗎?怎麼事先一點兒風也沒透出來?那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吳運韜說到這本書的市場前景,基本上都是蘇北的話。廖濟舟讚賞地說:「好好好。歸根結底還是要從圖書效益上想辦法,你的思路是對的。那時候我跟夏乃尊和徐罘都說過,得抓效益,工作一直不到家……我看這樣好。」

    誰都知道胡楊的巨大市場價值。

    上班路上,坐在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新購置的奧迪轎車裡,吳運韜回味著廖濟舟的話,越發感到此事非同小可。

    中午十一點,蘇北陪吳運韜來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附近的香港美食城。這裡是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招待客人的地方,值班經理總是能夠給以特別關照。姚冰把車停到車位,站在門邊的不是服務生,而是一個精明的女人,這就是值班經理。值班經理把門打開,像日本女人那樣低頭致意,問候著「你好!你好!」然後走在前面引路,經過一道狹窄的木質樓梯,來到二樓,打開名為「芙蓉」的包間,躬身請吳運韜和蘇北進去。門在他們身後輕輕關上了。

    蘇北畢恭畢敬地接過吳運韜的大衣,轉身掛在衣帽鉤上,隨後也坐下來。從年齡上說,吳運韜只比蘇北大四歲,蘇北大可不必如此低三下四,但是,這個從來都用溫馨的目光看世界的人,把吳運韜看作自己的恩人,自覺地把自己放到了現在的位置上。吳運韜注意到蘇北的臉色很不好,以為是因為《最後一片戈壁》而休息不好的緣故,內心就很感動,他絕對想不到,蘇北在最近半個月時間裡經歷了失去親人的悲痛。

    家庭不順、事業不順、多年來一直在生存道路上苦苦掙扎的三哥,多年來一直盼著蘇北回來。蘇北回來,把他高興得歡天喜地,蘇北租的房子還是他通過一個上中專時的同學找到的……誰能想到,春節剛剛過去,三哥就因為肺心病進了醫院。

    在長達七天的時間裡,這個危重的病人躺不下來,一直坐在觀察室病床上,腿和腳都腫得發亮。蘇北為他洗腳時,流下心酸的淚水。沒有辦法,沒有任何救治措施,醫生冷漠到讓人以為要將病人謀殺的程度。直到最後一天凌晨,三哥像被電擊了一樣,渾身劇烈抽搐起來……蘇北緊緊地摟著他,淚流滿面地呼喚他。當時觀察室裡一個人也沒有,值班醫生從睡覺的房間出來的時候,這個惟一和他親近的哥哥,已經走了……醫生冷冷地要他不要叫喊……在三哥去世這件事中,蘇北為自己承攬了許多責任,他固執地認為:如果剛入院的時候就給醫生塞幾千元紅包,三哥就會得到好的救治,他就不會死……如果沒有向胡楊約稿的事情,他就可以在醫院多陪陪三哥,為他做點兒可口的飯菜,他知道三嫂根本不知道體貼三哥,他知道三哥根本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蘇北沒向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任何人透露生活中發生的這個重大變故。

    吳運韜關心地問道:「怎麼樣?房子冷嗎?」

    蘇北剛來的時候,吳運韜已經去看過他租住的地方,知道那裡陰暗潮濕,當時他安慰蘇北說:「堅持一下,兩年,有兩年,就好了。」Z部系統正在建新的宿舍樓。

    蘇北說:「挺好的,不冷。」

    「現在,你是很艱苦的啦!」吳運韜語氣中含著某種程度的歉意,好像他應當對蘇北目前的處境承擔責任似的。

    (2)

    蘇北很感動,連連說:「挺好的挺好的。我小的時候,就是在這樣的平房裡度過的,有很多的樂趣哪!」他說看電視的時候,就在爐台上烤幾十個栗子,住樓房,至少沒有這一點樂趣。

    吳運韜就笑。

    不到十二點,胡楊來了,和他在一起的還有另外一個人,蘇北驚訝地發現,竟然是費黧。費黧專程從K省趕來幫助胡楊料理《最後一片戈壁》的出版事宜。蘇北伏在費黧的耳邊,笑著說:「我就知道你該來了。」

    蘇北向胡楊和費黧介紹吳運韜,向吳運韜介紹胡楊和費黧。

    吳運韜用熱烈的目光看著胡楊,完全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胡楊身材竟然這樣矮小瘦弱,換一句話說,他沒想到這樣矮小瘦弱的軀體之內,竟然會蘊藏著那麼豐富的思想和情感,蘊藏著那樣蓬勃的生命創造力。胡楊在人面前總是顯得很木訥,似乎很不善於言談,場面有些冷清。

    蘇北對吳運韜說:「老吳你可能知道,費黧不單是《西北文學》主編,他更是研究胡楊的專家。」

    「哎呀,」吳運韜說,「我怎麼會不知道呢?我很早就讀過你的作品……」

    其實費黧的作品不多,他最重要的作品是胡楊的傳記。費黧現在在某種程度上是胡楊的經紀人。但是他的這種身份僅僅是旁人的一種認定,因為他曾經幫助胡楊料理過幾部作品的出版事宜,人們據此認為他對胡楊把作品交給哪一家出版社出版具有決定性影響力。

    費黧期望胡楊把《最後一片戈壁》交給蘇北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他感激蘇北離開K省的時候,竭力推薦讓費黧接任了《西北文學》主編職務;另外,他認為《國色》的出版有很多教訓,在安排《最後一片戈壁》出版的過程中應當記取這些教訓。

    費黧和王嵐沒見過面,《國色》出版的諸多事宜都是胡楊獨自完成的。在他看來,胡楊和遠東文藝出版社簽訂的是一個很不嚴謹的合同:它沒有保障作品在不能正常出版和發行的情況下作家應當得到的權益。所以,《國色》被查禁以後,胡楊事實上僅僅拿到了幾千元稿費,而社會上的盜版書,據有關部門估計,至少有二十多種,全國總發行不會低於百萬冊,這就意味著胡楊在這部作品中損失了幾百萬元。

    席間,吳運韜對胡楊奉承有加,懷著極大的敬意談到他的《國色》,吳運韜說:「那時候我還真的很擔心你。」

    胡楊說:「過來了,過來了。」

    吃得很好,談得很好,吳運韜的情緒很好。吳運韜說到《國色》的地域特色:「那就是我度過童年的地方呀!我現在已經不記得那些方言了,但是你在作品裡描寫的那種鄉土氣息,喚起了我記憶深處的那種感覺,那些人物,就是我們村子裡的人物,語言、衣著,甚至於他們住的偏廈,村裡的澇池,都是活生生的,真的是……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童年,我現在就有這樣的感覺……」

    吳運韜沉浸在那種感覺裡。他說了他的大致經歷,說到他至今不改的生活習慣,家裡飲食的家鄉特色。蘇北適時建議胡楊到吳運韜家裡坐坐,「你在那裡能夠吃到地地道道的家鄉飯。」胡楊和費黧都把這個安排視為《最後一片戈壁》出版談判的一部分,爽快地答應了。

    吳運韜大喜過望,站起來,對胡楊說:「我老婆最愛看你的書,今天早上還問我能不能見上大作家一面呢。」他笑起來,「我那個老婆,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會擀面,咱們吃麵……」

    協議條款是蘇北和費黧商談的,在此期間,胡楊和吳運韜聊著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談妥了主要條款以後,蘇北給吳運韜和胡楊簡要念了一下,吳運韜揮揮手算作首肯,胡楊也說:「就那樣吧!」

    吳運韜和胡楊在費黧抄寫的正式文本上分別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同規定:《最後一片戈壁》的起印數是十萬冊,也就是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即使一本都沒有售出,也要付十萬冊的版稅;版稅是總碼洋的百分之十。

    就胡楊來說,不能說這個條件多麼苛刻,也不能說蘇北因為朋友關係、吳運韜因為對胡楊的景仰損害了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利益。事實將會證明,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協議。費黧把厚厚一摞《最後一片戈壁》的書稿交到蘇北手中。

    晚上,胡楊和費黧在蘇北的陪同下來到吳運韜家。吳運韜的家在Z部家屬院。金超、師林平、鄭九一等很多最近分到住房的東方文化出版中心職工都住在這個家屬院。

    吳運韜的兒子吳寧和父母一道歡迎胡楊的光臨。吳寧和他父親一樣個頭不高,正在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他身上已經有了作為藝術家的標記:穿著很不講究,一件鬆鬆垮垮的毛衣,袖子極長,即使挽著也已經遮沒了手背,蒼白的手指上戴著碩大的戒指。小伙子滿頭長髮,面部線條清晰,一雙大眼睛閃爍著青年人特有的光亮。

    馬鈴盡可能地打扮了自己,看上去就像是要出門訪客的人。總的來說,她應付得很好,但是胡楊和費黧都看出,她對胡楊一無所知。馬鈴寒暄幾句之後就到廚房忙活去了,其他人坐在客廳裡。

    吳寧緊挨父親坐著,眼睛始終在看胡楊,好像在研究怎樣把這個人落在畫布上。蘇北作為半個主人,時不時站起來給大家斟水,吳寧就搶奪,讓蘇叔叔去坐。蘇北非常喜歡吳寧,聊天中間,提議吳寧把他的油畫作品拿來讓大家欣賞。吳運韜滿臉笑意,說:「孩子的東西,不值得看。」但是他對蘇北的提議非常滿意。獲得父親的首肯以後,吳寧就到他的房間抱來一摞油畫習作,遞到胡楊和費黧面前的茶几上。吳運韜拉過來一隻小板凳,幫助胡楊翻閱。

    (3)

    油畫大部分是風景寫生,蘇北看出有北海、景山、頤和園等,也有幾幅人體,但是畫得不是很好。

    胡楊和費黧都說不錯不錯,說孩子前程遠大。吳運韜就說:「嗨!誰知道!」

    馬鈴過來說,飯好了,吳運韜請胡楊和費黧坐到餐桌前,蘇北坐在吳運韜身邊,再下來是坐在胡楊身邊的吳寧,費黧執意讓馬鈴來坐,馬鈴就坐在了費黧和吳運韜之間。

    馬鈴的麵條的確做得好,胡楊讚不絕口,說在外面吃了半個多月,就這頓飯是一頓飯。

    飯後,吳寧捧出一摞胡楊的作品請他簽名,他是受同學之托,專程從學校趕回來的。胡楊一一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送胡楊、費黧,還有蘇北出來,站在大門口,吳運韜心情非常好,加上剛才淺酌了幾盅白酒,現在他面色紅潤,他身邊的吳寧大大方方地和叔叔們告別,圓滿結束了這次家宴。吳運韜拉住蘇北的手,說:「蘇北你也要注意休息。」

    蘇北什麼都沒說,但是他很感激吳運韜的這句話。

    胡楊行程很緊,第二天他和費黧就要回K省,吳運韜安排了車,蘇北送他們到首都機場。王嵐本來也要來的,後來給胡楊打來電話,說被堵在半路了怕是趕不過來。路上,胡楊又對蘇北囑咐了一些關於《最後一片戈壁》的事情,尤其是防盜版問題,然後就進入到朋友間的談話狀態,問蘇北是不是有時間寫東西。

    蘇北說:「不行,沒有時間。」

    「你不該放下創作,蘇北,」胡楊說,「在咱們K省,你是非常有創作實力的作家之一,你放下創作太可惜了。」

    「沒辦法,」蘇北說,「我總得向人證明,吳運韜把我調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是對的。我非常感激吳運韜……」

    費黧打斷他,說:「你這個人道德感過於沉重。」

    胡楊理解蘇北,說:「蘇北其實也對,知遇之恩嘛!」

    「不知道會不會有時間,」蘇北看著遠處說,「如果有時間,我當然想寫東西。」

    費黧問道:「你不是陷到名利場上去了吧?」

    「什麼名利場?」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廣東人看外地人,全是客商;東北人看外地人,全是自家兄弟;山西人看外地人,全是來咱大院的親戚;上海人看外地人,全是鄉巴佬;北京人看外地人,全是下級。到北京不當官可就枉作北京人了……」

    「費黧難道你不瞭解我?我是不是想當官的人?」

    費黧笑了———他和蘇北共事多年,深知蘇北其人。如果蘇北不是蘇北,他早就成為K省一家出版社的社長兼總編輯了。蘇北堅決謝絕了上級的安排,理由很簡單:「我不是弄那種事情的人。」也就是說,他害怕官場上那套東西。他從來不認為刊物主編是官兒。他不願意脫離這個身份。

    當時費黧對此很有看法,勸他說:「別,蘇北。人家爭著搶著還當不上哩,你咋把給你的位置推開了?不管怎麼著先當上,就是你想弄文學,不是可以好好做事情了?」

    蘇北很固執,笑了笑,不改初衷。

    所以,費黧當然不認為蘇北不竭餘力地抓胡楊的稿子在政治上有什麼企圖。

    謝絕當社長、總編輯之後不久,蘇北就提出調回北京的申請。

    「回北京就那麼重要?」費黧越來越難以理解蘇北,「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切都重新開始,我們又都到了一定歲數……你千萬別把這看得太簡單了。直到現在,我也認為你不當社長是一個錯誤的決定。這事放下,不當就不當了,哦,連刊物主編也不幹了……做一個大型文學刊物的主編,刊物在全國有很大影響,這是多好的一個局面?你總不能說當主編也不是你想幹的事情吧?這可是你當初爭取來的……」

    蘇北說:「我知道,費黧。我離開K省和這無關,純粹是為了女兒。」

    「我又不同意了,」費黧又回到了當初討論蘇北要不要當社長時的狀態,「K省三千萬人民,都有自己的女兒,怎麼別人不擔心女兒的教育問題?」

    ……

    費黧又想到了這件事情,憤憤地說:「歸根結底,你不應當回來……」

    胡楊阻攔費黧:「葉落歸根,想回到度過童年的地方,人之常情。我就經常想回老家農村去,養幾隻雞,幾隻鵝……」

    「北京是養雞養鵝的地方嗎?」費黧有時候說話很不客氣,直直地盯視在蘇北。「大地方複雜,蘇北,你可千萬小心,咱都不是弄那號事情的人……」

    蘇北說:「哪號事情?」

    「爭權奪利,是是非非……你不是那樣的人,可是,只要你在人群裡,就少不了這些事情。」

    蘇北笑道:「費黧你放心。」

    「不過話說回來,」胡楊說,「穩住了以後,我看你還是要寫東西,否則的話,真是太可惜了。」

    蘇北說:「我也這樣想。最終我還要落在寫作上。」

    胡楊和費黧也就不再說什麼,聊起了別的。

    …………

    王嵐終究沒有趕到機場。胡楊在電話裡說:「那就算了,別來了。」

    蘇北想像王嵐讓出租車掉轉方向的情形,非常後悔沒先到遠東文藝出版社去接她。不知為什麼,他很想和她見上一面,即使不說什麼,見一面也好。

    (4)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開始緊鑼密鼓操作《最後一片戈壁》的出版。

    那段時間,吳運韜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這本書的運作上,把全中心所有相關部門都調動了起來:在排版、印製等環節上採取嚴密的防盜版措施,動員發行部門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擴大發行,總編辦公室制定和實施全套宣傳方案……蘇北儼然成了吳運韜的助手,介入了一切有關工作,在一些關鍵環節上提出了重要建議,吳運韜當即採納,佈置落實。辦公室主任沈然對蘇北的工作非常支持,聯絡了所有能夠聯絡到的媒體,按照蘇北擬定的方案一步步進行宣傳,等到《最後一片戈壁》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完成三十萬冊印製任務之時,讀書界已經被吊足了胃口,書商和各地新華書店唯恐進不到貨,把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發行部擠得密不透風,發貨之前,預付款已全部到齊。從來都在為無米下鍋著急的財務處長馬緗把吳運韜主任拉到一邊,興奮地說:「你知道我有多少錢到賬了嗎?」

    吳運韜問:「多少?」

    「……!」

    吳運韜閉住眼想了一下,認真點點頭,說:「我知道了。」

    「蘇北這人可真行啊,看上去不起眼兒,真的做大事情呢!」

    吳運韜拍拍馬緗的手:「錢的事,不要聲張。」

    「我知道,我知道。」

    發行部制定的發行策略是:三個庫房同一時間開始發貨。發貨那天,拉貨的卡車排成一公里長龍,北京所有能夠外運圖書的火車站和汽車站都擠滿了滿頭大汗的書商。三十多個小時不間斷的工作以後,三十萬冊《最後一片戈壁》一掃而光,創造了出版界圖書發行的奇跡!

    蘇北常常感歎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有一支非常好的職工隊伍,絕不是虛詞,他是從實際感受中確認這一點的。在以後的歲月裡,無論他以什麼身份在工作中遇到困難,都從來沒有抱怨過這支隊伍。他對所有為《最後一片戈壁》的成功運作付出汗水和辛勞的人心存感激。

    吳運韜認為,《最後一片戈壁》的成功不僅僅在於為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帶來了至關重要的將近二百萬元利潤,更重要的是以此帶動起了中心的員工隊伍,使他們知道了在出版工作、尤其是在抓暢銷書這項工作中應當做什麼和怎樣做。他專門組織中層幹部召開總結會議,對有關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最後形成了一個紀要,呈遞給Z部黨組。

    Z部黨組對《最後一片戈壁》的成功運作非常重視,廖濟舟專門打電話約請吳運韜到Z部瞭解有關情況,對吳運韜鼓勵有加。這是吳運韜和廖濟舟建立密切聯繫的開始。

    對於吳運韜來說,這件事的意義要遠遠大於《最後一片戈壁》的成功運作本身。更為重要的是,Z部黨組成員像突然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發現了吳運韜,各種各樣的信息在向邱小康那裡彙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