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毛澤東傳

第六章 把握未來(19351938) 第六章(4) 文 / 羅斯·特裡爾

    當張走近前來的時候,毛突然對身邊的一個人大笑著說:「不要羨慕那些馬。」他可能回憶起自己的部下沒少吃不時作為補給的馬肉。

    張對這次會面作了不同的描述:「我一看見他們,立即下馬,跑過去和他們擁抱握手。」

    一位親毛的軍官回憶說:「張國燾在他的三十名隨從的陪伴下騎馬而來,就像演員登台演出一樣。朱德和毛跑上前去迎接他,他卻在原地等著,甚至沒有往前走半步。」

    情形就是這樣。可以肯定地說,毛和張彼此對對方和對方的部隊都存疑慮。

    當天晚上,毛、張和其他主要人物一起共餐。張以一個失寵者的留心注意到飯桌上沒有進行任何嚴肅的談話,他回憶說。「他們甚至沒有興趣聽我介紹四方面軍的情況。」

    足智多謀的毛以很少的交談使笨拙的張感到煩躁不安。他自已是一個喜歡吃辣椒的人,因此吹噓說,喜歡吃辣椒與成為一名革命者是有聯繫的。張可能並不喜歡吃辣椒,他的回憶錄中有一個產生分歧時無趣的鏡頭:「毛遭到了博古的反駁……他不喜歡吃辣椒。」

    如果說這是長征中的最低點的話,卻有其原因。兩支部隊企圖融合在一起,各有自己的特點、經歷和目的。幾個月的時間,終於出現了問題:性格的衝突、慣常的驕縱、窮苦士兵對未來的美夢。

    毛和張各自以自己的方式統率軍隊,而且誰也不想失去對自己軍隊的控制權。

    為了未來,毛希望繼續北上以便抗日;張則更願意呆在西部積蓄力量,因為他對這裡已較熟悉了。

    8月份,政治局在毛兒蓋召開了重要會議。這一地區的居:民主要是藏族,毛住在一家藏民的家裡。這是一棟兩層的木製房子,一層餵養牲畜,二層住人。政治局會議在一個喇嘛寺裡舉行。

    毛顯然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但是,張統率著紅軍中最精良的部隊,因此達成了妥協,兩支部隊分別向北迸發。

    但是,在執行這一決議時出了問題。毛張關係的惡化使張找到了借口——地形惡劣——不再向北而是掉頭向西。毛則率領部隊從四川西部驟然向北,好像是害怕張的部隊會從後面向他的人發起突然襲擊。不管怎麼說,像他一生中許多關鍵的時刻一樣,在毛兒蓋發生的事使毛處於生涯中最危急緊要的關頭。他終究不能與張國燾抗衡。

    令人費解的是,朱德這時是隨張一起向西而沒有和毛一起向北,由此也可以看出分裂的嚴重性。毛在這種轉折關頭一定產生過動搖,他後來說朱德是在槍口的威逼下才這樣做的。張則堅持說朱德和他在一起是他自己的意願,因為他不滿毛以軍事天才自負。

    真理在兩者之間。

    朱當時的動機是複雜的,在以後的歲月中,他拒絕談及此事似乎可以證明這一點。原因之一可能是他認為自己是四川人,希望留在他自己的天地裡。另外,也可能是對毛的專橫的工作方法的一種報復。

    但是,朱真正關,心的或許是分裂本身。他可能是分兵北上這一妥協政策的製造者,.他之所以決定隨張國燾向西,作為一種策略,可以防止第一和第四方面軍的火並。

    總之,一年以後,朱德與張國燾一起到了毛所在的延安,從此對張很少作什麼評論。

    除非這一齣戲是毛故意安排的,但是又不像。毛在從毛兒蓋繼續北上的艱難跋涉中,身心一定都遭受折磨。

    在甘肅過大草地是長征中最恐怖的日子。泥潭、飢餓、當地居民(回族)的敵視驕橫和對毛的一系列政策的不明瞭,使毛喪失了上千名戰士。回族女首領對漢人深懷敵意,她威脅說,任何給紅軍提供幫助的人都將被開水活活地燙死。*

    紅軍不得不為求得食物而第一次殺人(不然,他們只能吃松果、蘑菇和青草)。毛後來說:「這是我們唯一的外債,有一天我們一定要償還當時不得不從藏民那裡拿走的給養。」◎沒有材料證明他們這樣做了。

    毛奇怪的談論或許是尖刻的嘲諷,五十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西藏的一些措施做法,或許應該與1935年藏民對毛的做法經歷有關。

    長征一拐就要結束了。毛的部隊在越過六盤山之後到達陝西,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小部隊已經在那裡,徐海東歡迎這批穿著破衣爛衫的倖存者。**走向前去平靜地問道:「你是海東同志嗎?」他果然就是。長征的恐怖和壯烈就此結束——

    *此段失實。——校注

    **這支隊伍從三十年代早期開創的江西蘇區出發到達陝西,與陝西革命力量匯合。陝西革命力量是在十六名陝西青年領導下,由二十年代的農民運動發展而來的。1926年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毛曾教過這十六位青年。

    在時而酷熱時而嚴寒的惡劣氣候條件下,毛跨越了二十四條河,翻過了十八座山。等他到達西北黃土高原時,術他的一年之前離開江西的士兵只剩下了10%。

    在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毛只說了句:「謝謝你不辭勞苦地來接我們。」那天晚上,他平生第一次睡在黃土窯洞裡。

    長征將毛「造就」為一個把思想和行動結合在一起的人,將他推至於中國最有希望的政治領袖的地位邊緣。而且給他提供了一支鋼鐵般的隊伍,他們一直和他站在一起,直到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的確,長征曾是一場大退卻,5而且直到1935年底,共產黨的命運還是前途未卜。然而,長征具有深遠的影響,紅軍走過的路程相當於美國東西跨度的兩倍。毛之於中國猶如摩西率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把一個由不同成份組成的群體加以鍛造,使之變成一種對自己事業深信不疑的強有力的運動。

    長征還有宣傳的功績。一年時間經過了有兩億人口的居住區,戰士們不停地宣傳他們的事業。毛堅持認為,一夜的休息不可能幹別的,但至少有時間教農民寫六個字:「打土豪,分田地。」

    長征者都像是預言家,每一英勇的創新舉動似乎都證明了明天的社會主義中國的到來。

    一切嶄新的社會制度都是起源於理想——資本主義的初始階段也不例外——共產主義中國就誕生於長征的汗水、鮮血和冰雪之中,它激發了戰士們對新社會的渴望,也培養了他們的使命感。毛澤東曾是他那個時代的摩西。

    沒有年輕戰士的勇敢頑強,長征不可能取得成功,這些理想主義者只有這一條路可走。運氣也是一個因素,貴州和雲南的軍閥如果來真格兒的,會把紅軍一舉粉碎。第三個不可缺少的條件是毛的魄力和手腕。

    *黃土高原是中國若干世紀水土流失形成的貧瘠黃土地,有的地方現已形成戈壁沙漠。——校注

    毛在領導長征時充分顯示了他的政治天才。在他看來,共產黨的首要任務是領導中國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這一事業使「毛主義」的所有成份結合成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正是因為這個整體,提出了西北才是目的地,提出了江西慘敗後共產黨繼續存在下去的理由。它把共產黨從宗派主義的牢籠中解放出來。在千百萬還不知道馬克思主義為何物的中國人民眼中,他們成了愛國者。

    毛佔據中國共產黨的最高職位不是單純憑借他的組織才能,不是莫斯科的恩賜,也不是因為他創造性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他的崛起是因為他有持之以恆的目標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因為他把一些簡單的心理和社會真理付諸行動。

    思想觀的程式化是以後的事情,是毛有時間對之作深入思考的結果。

    現在,毛已將中國共產黨扎根於自己的國土,他對中國的瞭解比對任何別的事物都更充分,這使他能夠做28個布爾什維克不可能做到的事:使中國革命真正地成為中國革命。

    在離陝西還有幾天路程的六盤山上,毛寫了一首展望未來的詞: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蒼龍」是七合星以裡東星座的名稱,在毛的詞中系指日本。*抵抗日本人的侵略確實是以後十年壓倒一切的任務,長征的結束只是這一任務的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