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長安風流

第628章 大唐亮劍 文 / 蕭玄武

    又經過半個月的艱苦行軍,秦慕白所率十萬大部人馬,終於走到了鄯州治下的湟水縣境內。這一行走來,感覺就像是一場修行,同時也十分有利這支新軍的磨礪與融合。

    其實這十萬人馬當中,真正的漢人所佔比例還不到四分之一,大半是鐵勒、突厥、回紇甚至吐蕃的胡人。但有關西軍作為核心班底,其他的人都漸漸被同化了。軍隊中的絕大部分胡人,這一路來都漸漸接受與習慣了唐軍的號令與各種生活習慣,也學了一些簡單的漢語進行日常交流。正如李世民所說,大唐一向包容實行「漢夷一家親」的政策,以往的大唐軍隊中就不乏胡人。再加上如今有秦慕白以身作責,因此關西軍將士們對這些新來的胡人軍士挺友好,哪怕是曾經拚死相搏的吐蕃人,關西將士們也拿出了他們的大度胸懷,一視同仁友善相待。

    這讓新加入的胡人軍士,打消了後顧之憂。軍隊裡的氣氛,自然也越來越融洽。

    大軍在湟水河稍作整頓,秦慕白先派了快馬去鄯州報信,讓鄯州留守的將官事先有個準備。第二天,鄯州刺史與李道宗留下的守城將就一同來湟水拜迎秦慕白了,與之同來的,還有澹台丹丹和朝廷的使者。

    秦慕白就先率眾將官迎接使者,聽宣聖旨。

    誠如秦慕白與蘇定方事先所料,繼噶爾欽陵西疆作亂與侯君集事發之後,大唐天子李世民果然被激怒了,朝廷做出了強烈的應激反應——奮起反擊,誓滅吐蕃!

    朝廷派譴了右衛大將軍李大亮、左衛大將軍、百騎令兼檢校右龍武衛大將軍李君羨、百騎副令兼檢校左龍武衛大將軍秦通,率三衛十五萬人馬開挺蘭州聽命於秦慕白麾下,加上原有關西軍所部人馬,一同主動出擊平滅吐蕃!

    此外,朝廷還下旨命劍南道行軍總管尉遲敬德從川蜀進兵,配合秦慕白助戰。

    除開侯君集所部的五萬人馬與鎮守蘭州的蘇定方所部人馬,秦慕白現在手上有六萬親勳四萬回紇友軍,加上李道宗調往大非川坐鎮的五萬餘蘭州新兵,一共是十五萬。到時李大亮等人的部隊到來,剛好是三十萬!

    這個數字,是如此熟悉——當初噶爾欽陵走下高原叩關河隴時,恰時三十萬大軍!

    如今,攻守互換連兵力都剛好換了。

    聖旨還特意下達一個非常重要的人事任命——調譴幽州大都督吳王李恪前往蘭州,擔任關西道行軍長史!

    這個官職,有點類似我們現代軍隊中的黨組書記或政治部主任。雖然長史不直接執掌兵權也不帶兵上陣打仗,但是直接代表朝廷可以行使重大的人事任免權與戰略否決權;對統兵大將的一切行為可以提出質疑、匡正、檢舉與彈劾——實際上就是,監軍!

    聖旨剛一下達,三軍振奮!

    朝廷,終於給蘭州增兵了!前一陣子,蘭州以一郡之力獨自對抗吐蕃與西域諸國敵對勢力,熬得可是有夠苦。戰線太長兵力不濟,後勤不力糧草不敷,這苦日子,總算是熬到頭了!

    佔了大唐總兵力近三分之二的四十萬大軍一同投入蘭州河隴戰線,這可真是堪稱國戰了。這樣的大戰,數年前曾打過一次——大唐北滅突厥汗國,但當時的規模也沒現在這一次這麼大。

    中華大唐,終於亮劍了!

    接罷了聖旨,秦慕白叫眾將士將消息彼此傳達,振奮軍心士氣。然後秦慕白將那使者私下請來,問他話。

    使者是弘文館的一名行走書吏,姓周,曾是二哥秦斌的同僚經常彼此竄門走動,因此秦慕白與他也有幾分相熟。秦慕白問他,朝廷怎麼會突然調吳王來蘭州了?這關山萬里往來不易,而且幽州也是邊關軍事重地,吳王身為幽州之主卻調來蘭州監軍,這樣的人事任命當真少見!

    周書吏便具實相告,把那一日朝會上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跟秦慕白說了,但是不帶任何主觀的評說,也沒有發表言語片語的議論。

    秦慕白聽完,心中就砰砰的跳了起來。就算沒有當時在場,只想像一下那一日朝堂上的劍拔弩張與詭異氣氛,就足以讓人冷汗俱下。

    說白了,是李泰聯合長孫無忌,在一個重要的節骨眼上對皇帝李世民發起了合攻,想要借這一場戰爭的由頭佔據主動。當時長孫無忌當真是走了一步堪秒「神來之筆」的絕妙之棋——他推薦魏王李泰來蘭州監軍。

    但是,顯然李世民一眼就洞穿了他們的用心,也更為老辣。雖然發難的兩個人,一個是他倚為臂膀的心腹妻舅,一個是他向來最為器生的兒子,但此時此刻以李世民的性格,且能讓社稷大事由他人定奪?——於是,李世民來了個順水推舟借力打力;然後,早已淡出人們視線已久的吳王,令人不可思議的翻身歸來!

    韜光養晦外出避禍的李恪,早年聽了秦慕白的良言相勸,夾著尾巴低調了這麼多年,終於——「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正應了語出《韓非子》的這句成語:一鳴驚人!

    營帳外的將士們在奔走相告拍手相慶,秦慕白拿著聖旨,心中卻如打翻了五味瓶。

    這一刻,秦慕白自己不知道盼了多少年,多少回在夢中夢見朝廷送來無數的錢餉兵馬。可是一覺醒來總是空空如也。這些日子以來,秦慕白撐得很苦,苦到都要撐不下去了。但是至始至終,秦慕白咬著牙挺住了沒找朝廷要一兵一卒,頂多是藉著勝利的捷報,像乞丐一樣的討要一些糧草。

    河西關隴這麼長的戰線,全靠蘭州軍民百姓自發對抗強大的吐蕃與北庭、西域,容易麼?

    若非是薛仁貴天降神兵意外來助,玉陽二關鹿手誰手都尚未可知,又哪來的秦慕白率十萬大軍歸來?

    玉陽大捷後,原本在秦慕白的計劃之中,當時可以借突厥南庭相邀救助為名,是一個趁勢揮兵重回高昌、開始經略西域的極佳戰機!可是大軍還沒整頓好、也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侯君集這邊又出事了。這又不得不倉促的趕回來。

    一切,都像是做夢一樣。

    現在好了,大唐終於不再坐視秦慕白獨自戰鬥,這頭沉睡多年的雄獅,在西疆之亂後如同被刺痛甦醒,李世民暗許豪言「噶爾欽陵是在自掘墳墓」。於是乎,三路十五萬大軍馳援蘭州、劍南道五萬大軍西出川蜀——就如同亮出了它利爪與獠牙!

    「慕白,太好了!我們關西軍終於熬出頭了!大唐終於派出王師前來助戰!」薛仁貴也很興奮,連道,「早前我跟隨大帥鎮守蘭州又出擊高昌時,大帥就不止一次的說過,皇帝陛下一直很想大展宏圖對西域用兵,並想徹底的解決吐蕃問題。但是,雖有想法卻是極難如願。如今,我們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終於率領大唐邁出了這一步!——大帥在天之靈如若有知,也定會欣慰啊!」

    「是啊!」秦慕白淡淡的笑了一笑,說道,「無數的生命與鮮血,終於換來了今天的這一步。其實,我父親雖然一直都是以武夫面目示人,但他大智若愚心如明鏡,他深知皇帝陛下的苦衷與難處。他用自己的死,成全了一名軍人的使命與忠誠,同時,也幫助皇帝陛下消除了朝堂之上的掣肘之力;也把我,推到了今天的這個位置。」

    「現在回想起來,薛某才能幡然醒悟,事實的確是如此……」薛仁貴輕歎了一聲,頗為感傷的點點頭說道,「手執虎頭鏨金槍一生殺人無數的大帥,卻有一顆佛心,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慕白,薛某這一生,永遠也無法超越大帥!今後,我再也不想聽到誰謬讚我是大唐神將、大唐戰神了。大唐永遠只有唯一的戰神,那就是翼國公秦叔寶!」

    秦叔寶微微一笑,拍了拍薛仁貴的肩膀說道:「仁貴,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不要在乎這些東西。別人怎麼說,隨他說去。我們只要老老實實的幹好自己該幹的事情就行。」

    「嗯,我知道了。」薛仁貴點了點頭,說道,「慕白,其實從很早開始我就一直有個問題想問大帥,也想問你,但一直都沒敢問。」

    「你問吧!」

    「為什麼蘭州戰事如此吃緊,你與大帥,都從未向朝廷請兵求援?」薛仁貴說道,「當初高昌反叛,大帥不等聖旨下達指揮,僅率一旅孤軍就殺出去了;後來吐蕃大兵壓境,你為何也未嘗向朝廷請求援軍助戰?」

    「這其中,關乎國策、也牽扯到朝廷上重大敏感的問題。我不請求援兵,一是不想讓皇帝為難將他置於被動不利的處境,因為他才是蘭州最大、最後、也是唯一的靠山;二是,我不想以封疆大吏鎮邊元帥的身份,干涉到朝局與國策。這可是大忌!」

    秦慕白微然一笑,說道,「蘭州這個地方,從一開始其實就是一個角力場。在這裡,表面上看是大唐與諸邦鄰國的胡夷們的在進行軍事較量;實際上,是我大唐內部的兩股思想理念、兩派政治力量、兩股國策的擁護者,在進行殊死的鬥法。戰場上的明刀明槍,我們都看得見;可是政治鬥法,卻是殺人不見血的,而且更加凶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