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歷史忒不靠譜兒Ⅱ

第23章 第五篇·低調奔小康 (3) 文 / 胡寧

    賈誼(前200∼前168年),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十八歲即有才名,年輕時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二十餘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便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後,賈誼深自歉疚,竟憂傷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名。

    賈誼一生坎坷。由於他給漢文帝的建議,多少都衝擊到權貴的利益,而且,他還看不慣漢文帝身邊的一位嬖臣鄧通。在賈誼的眼裡,就是一弄水撐船的黃頭郎(頭纏黃布的郎官),不具有任何才華,不配爬至如此高位。然而,漢文帝恰巧非常喜愛這位鄧通。

    所以,在當時的那個朝廷,外有包括周勃、灌嬰在內的長老級**********常委對他的攻擊,內有嫵媚乖巧的「小三」鄧通嚼舌頭。

    賈誼的處境,多少就有那麼一點兒尷尬。

    最為關鍵的問題是,賈誼不是政治家,但漢文帝恰巧是。儘管漢文帝非常欣賞賈誼的才華,但賈誼的諸多政論與建議,卻因為當時的時局和形勢,不允許漢文帝即刻實施。

    漢文帝能忍,但賈誼的忍功,卻極不到位。

    現在看來,漢文帝其實採取了很多手法,保護賈誼。但賈誼卻因自身的性格缺陷,造成了他最終無法長壽,居然鬱悶致死。

    時年三十三歲。

    這多少也算各有天命。

    他的死,是我中華封建史上一個無法估量的損失。

    漢文帝的主要功績,也是對西漢王朝影響最大的兩個政策:一個是廢除用傳制度;另一個是軍事改革。

    在此,我無意具體闡述其內容。總之,用傳制度的廢除,對農業日漸復甦的大漢帝國來說,無疑更是國民經濟騰飛的催化劑,因為它恰巧促進了不同地區,特別是漢民族與少數民族地區之間的交流與融匯,人口流動日益頻繁,商品流通也日漸繁榮。

    在漢文帝的領導下,農業生產得到恢復,休養生息的政策,直接造就了國庫充盈;封建法律逐漸走向完善,據說,那個時期的全國斷案,居然只有四十起!

    不可爭議的是,當時的那個社會,就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和諧社會。

    另外,漢文帝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軍隊給予改革,並發展了一支足以與匈奴匹敵的騎兵隊伍,這為後來漢武帝發動反擊匈奴的戰爭,打下了堅實的軍事基礎。

    到這個時候,我們敬愛的漢文帝,不動聲色地逐漸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成為實至名歸的皇帝。

    領導藝術

    進入21世紀的今天,有一個非常新鮮而又令人滿懷憧憬的名詞,經常會無緣無故凸顯於我們的眼前。這個名詞,就是領導藝術。

    說它新鮮,其實是領導居然可以和藝術結合,讓人浮想聯翩。以我們以往的思維,領導是上級、是首長。無論什麼單位,第一領導,就是老大。

    老大,是能力的化身,似乎與藝術沒有太大的關聯。

    藝術嘛,就是陶冶情操。

    殊不知,領導還真可以與藝術結合。因為在這樣的老大領導下,攻城拔寨,輕鬆自如;不顯山不露水,就將一件或者若幹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化解於無形。

    在繃緊神經的工作中,在嚴肅認真的交易裡,居然有「藝術」可以享受,的確令人嚮往。

    所以,滿懷憧憬,渴望被如此的老大領導。

    所謂「領導藝術」,是指在領導的方式方法上,表現出來的創造力和有效性。

    所謂創造,是真、善、美的自由湧現。真,是把握規律,並靈活運用,在規律和運用中昇華,一不留神,就昇華到了藝術境界;善,就是要符合政治理念,迎合勞苦大眾的普遍需求;美,當然就是指在完成各種任務和指標的過程中,領導者能使人愉悅和舒暢。

    所謂有效,當然是制定計劃,努力運作,而最終出現的驕人業績。

    檢驗領導藝術的唯一標準是領導者的具體實踐活動。

    其實,翻開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冊,就會發現領導藝術一直都是一門大學問。不具有領導藝術的同志,就算機緣巧合,被推舉到那把萬人景仰的皇帝椅子上,也坐不穩。

    前後少帝,不通通都是名正言順的皇帝嗎?

    同理,如果漢文帝劉恆同志的領導藝術不到位,他屁股底下的那把皇帝椅子,也會晃動。

    道理非常簡單,他就是被人推舉的。

    還有一個最為要命的問題是,他之所以會被人推舉,恰恰是因為他不具有強悍的實力。無論是他自己,或者是可以成為他堅強後盾的母舅家,都不具有。

    沒有足夠的實力,他卻正好就坐在那把萬人景仰、萬人覬覦的皇帝椅子上。而且,要領導的,正好就是猶如豺狼虎豹一樣的開國元勳。弄不好,這幫不可一世的開國功臣,隨便捏造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繼續「安劉」。

    他漢文帝本人,不就是這樣被「安」上了皇位?

    在不久的將來,霍光就如此心安理得地「安」過一回,而且獲得全民擁護。當然,這也是後話。

    可想而知,坐在這把皇帝椅子上,他是不是時時刻刻如坐針氈呢?

    所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其實就是說的漢文帝如此的處境。

    因為他一步踏錯,其下場就會與劉盈留下的後少帝兄弟一樣,腦袋搬家。

    讓人欣慰的是,這位同志,剛好就具有領導藝術。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就為大家介紹了劉恆的忍功一流,而且在忍的過程中,不顯山不露水一步步抓緊了皇權。而且,還採取了很多辦法和措施,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業績斐然。到了這個時候,是不是可以為所欲為了呢?

    顯然不是。

    因為以他的實力,離為所欲為的地步,還有點兒遠。那個時候,功臣集團的實力太過強大,就算以他皇帝至尊的身份與之公然博弈,其結局,必是頭破血流。

    所以,當周勃、灌嬰攻擊賈誼的時候,為了對賈誼實施保護,他也不得不把賈誼調出中央政府。如果繼續把賈誼放在身邊,就算被撕成了八塊,以他皇帝之尊,也無法保護。

    之後,他想念賈誼,曾經調賈誼回京,在宣室把手言歡,卻「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詩)。這只說明一個問題,他老人家忌憚功臣集團的勢力。

    那個時候,他還不具有問「蒼生」的實力和條件。

    當社會逐漸出現欣欣向榮的局面,當各種跡象表明,他的威信逐漸樹立的時候。漢文帝明白,他真正收回權力的機會已經成熟。

    以漢文帝的個性,他不會對任何同志下狠手,他得慢慢來——文火熬湯。

    摸著胸口掂量,那個時候,他真要強下狠手,實力依然不夠,他也不得不「文火熬湯」。

    他把矛頭瞄準了周勃。

    周勃有「安劉」之功,在擁立劉恆成為大漢天子、按平討伐諸呂擁有首功的劉襄、劉章兄弟的過程中,起到過不可或缺的作用。顯然,他有恩於漢文帝劉恆。

    不好意思,我與很多學者的觀點一樣,討伐諸呂的鬥爭,其實是一場功臣集團為己利益的叛亂。推舉劉恆,也不是由於所謂的「寬厚仁愛」,更沒有深深的個人情感,所謂的愛他沒商量——通通都是說辭。推舉劉恆的動因,就是因為劉恆沒有實力。

    如果,不是劉恆本人具有高超的政治家能力和手腕,他多半就是另一位政治角逐的犧牲品。

    但是,劉恆不能指出周勃、陳平的所作所為,是叛亂。

    如果,他們都是叛亂,那麼劉恆本人的天子之位,就會名不正言不順——他是叛亂的產物。

    顯然,僅僅當一個貌似的皇帝,劉恆不會滿意。

    要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皇帝,他要搬開的第一塊絆腳石,就是周勃。

    他開始生「文火」了。

    為了社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為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更為了國家的繁榮和穩定。漢文帝經常與中央委員們探索治國方略,也基本上都是放下皇帝的架子,常常問計於各位同志。毛主席就說:虛心使人進步。

    我們和藹可親的漢文帝,當然在政治角逐中,逐漸成長起來了。

    那一天,正高坐於朝堂之上的漢文帝,就非常虛心地詢問******常委、身兼總理大臣(右丞相)的周勃:「周愛卿啊,全國上下,有多少人因違犯刑律而被判刑?」

    從來都以功臣自居而趾高氣揚的周勃,頓時傻眼。

    我的天,全國這麼多人,我咋知道多少人犯罪?

    「這個,我沒有數。」

    全體中央委員的眼睛,齊刷刷地盯著周勃。

    周功臣臉都漲紅了,張口結舌。

    尷尬啊。

    今天這皇帝小兒吃錯藥了,咋問這樣的問題?俺老周是帶兵打仗的,你問我如何攻城拔寨啊,怎麼問我犯罪人數呀?

    非常不好意思,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哪裡還需問攻城拔寨?

    漢文帝不動聲色,繼續說:「周愛卿啊,犯罪的人數答不上來,那我問你另一個問題吧。」

    啊,好啊,最好問軍事問題。

    周勃似乎鬆下一口氣。

    可他這口氣,還沒有吞進肚子裡,立刻就再次提到了嗓子眼兒上。

    因為漢文帝的問題,已經徐徐吐了出來:「那你告訴朕,全國上下,一年有多少錢糧?收入多少?支出多少?」

    周勃呆若木雞。

    史書記載:「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

    這話的意思:渾身上下,不可抑制地「騰」的冒汗,瞬息之間,貼身的汗衫,包括內褲通通濕透。所謂汗流浹背,說的就是此時此刻的周勃,膽戰心驚。

    呵呵,朋友們明白了嗎?成語「汗流浹背」,其出處就在這裡。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曾幾何時,當功臣集團的使者到了代地,要恭迎這位代王屈尊偉大的帝位,代王母子,包括眾多的跟班,無一敢相信。代王本人,還不得不恭恭敬敬地委派母舅,前往京城探聽眼前這位正在汗流浹背的周功臣口風。

    那個時候的周勃,可謂大權在握,春風得意。

    在隨後的日子裡,總是以第一功臣自居,就算皇帝小兒在眼前,也抑制不住沾沾自喜。不是俺周功臣的推舉,你能走上皇帝崗位嗎?

    是的,他走上了皇位,而且政績斐然,不好意思,此時此刻,「朕」得問你幾個問題。

    呵呵,現在明白了嗎,何謂領導藝術?

    領導藝術就是不顯山不露水,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不打打殺殺,沒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跡象,也不見風聲鶴唳,更不會血雨腥風、血流成河。談笑之間,暗施巧手,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權力已經悄然易位。

    而且,在微笑之間,穩操勝券。

    此時此刻的漢文帝,就在吟吟微笑,於是,就問陳平:「陳愛卿,你能為朕解惑嗎?」

    同樣是和顏悅色。

    呵呵,好客氣。

    客氣的背後,卻是咄咄逼人。

    此時此刻,所有的中央委員都明白,權力,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牢牢掌握在這位被人推舉的皇帝手中。

    陳平不愧為當世第一精明的同志,他當然回答得有禮有節:「中央政府,制度明確,各中央委員也各有職責,廷尉管理刑律、治粟內史管理農業。如果陛下要想知道這些情況,讓具體管理此類工作的同志回答,包能一清二楚。」

    咦,遇到牛人了。漢文帝皺眉:「既然各有主管,那麼朝廷還要丞相干嗎?」

    漢文帝的這句問話,其實就有點坐不住了。貌似直刺敵人心臟,其實已顯底氣不足。因為只有在底氣不足的前提下,在無奈之餘,才會將矛盾表面化。

    陳平胸有成竹:「一個人的能力,肯定有限。無論是誰,都不可能做到事無鉅細一一過問。如果每件事情都事必躬親,其結果不僅事情沒有做好,而且很快就累死。丞相的職責,上,輔佐皇帝陛下,理陰陽、順四時、調和萬物,協助陛下處理軍國大事;下,調理監督各級中央委員,外安撫鄰國諸侯,內親附百姓,使每一位同志恪盡職守、各司其職。」

    啊,回答得天衣無縫。

    其實今天看來,陳平的回答並不正確。既然丞相為「企業」的總經理,哪有銷售業績為幾多、設備更新為幾許等平常的事情,都不知道的道理?當董事長詢問的時候,還要把銷售、人事、行政總監、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等具體負責的同志通通找來回答?

    那麼,總經理早幹嗎去了?

    既然,你監督各中央部委各司其職,那麼你監督的數據在哪裡?

    只不過,他遇到的是漢文帝,不會咄咄逼人;當然也許就是不熟悉業務,不再繼續追究;或者就是政治手腕的需要,不會打擊一大片過多樹敵——因為他的目的已經達到。

    樹敵過多,反彈更甚。

    玩政治,漢文帝其實已經爐火純青,拿捏火候剛好到位。

    所以他和顏悅色地表揚:「呵呵,還是陳愛卿熟悉業務。」

    都已經混到******常委的份兒了,言下之意,自己思量吧。

    博弈的結果,貌似一比一,平手。

    其實,一比一平,就是漢文帝勝利。因為他的矛頭是周勃,只要這位擁立他的第一功臣被打下去,他就是勝利。

    下朝之後,周勃就埋怨陳平:「老夥計,你不耿直呀!咋不早點兒教我老周啊,害得我汗流浹背?」

    陳平答:「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

    老大,你都是總經理了,還不知道該做什麼又怎樣做嗎?

    不稱職呀!

    周勃愣愣,心裡臭罵:「狗日的,老奸巨猾。」

    其實周勃罵得實在,這總經理的職位,還當真就是陳平推薦——那個時候的周勃,根本就是權傾朝野,推薦周勃,肯定洗脫不了巴結之嫌。

    不得已,周勃辭職。

    因為,他比誰都瞭解陳平。從陳平的履歷中,我們其實可以揣摩出端倪,楚漢戰爭期間,事魏又楚,最終奔漢,這是對董事長把握和分析的結果;劉邦去世前,擅自決定,不完成劉邦交代處死樊噲的任務,投奔呂後;呂後死,功臣集團的勢力強悍,倒向並慫恿功臣集團「安劉」,而且同樣擁有擁立劉恆之功。

    不好意思,包括陳平在內,在擁立新皇帝的時候,通通走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