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戰爭與回憶

下集 第三部分 第101節 斯大林的保證 文 / 赫爾曼-沃克

    下一天,他在第二次正式會議上展開反擊,為他的地中海提議作了長久的、極其激動的辯護。後來,斯大林冷冷地止住他,問他說:「英國人是當真相信『霸王』行動呢,還是只不過這麼說說,好叫俄國人安心?」當時的局面非常僵,因此羅斯福說,他們最好準備進餐。在那頓晚餐上,斯大林一直狠狠地嘲弄丘吉爾,說他對德國人軟弱。英國首相終於氣沖沖地大步走出了那間房。那位俄國人連忙跟了出去,輕鬆愉快地又把他拉了回來。

    第三天清早,霍普金斯謁見了丘吉爾。也許,他從羅斯福那兒帶去了那句執拗的、陳舊的戰鬥口號:是認輸的時候了。這一點我們可不知道。不論怎麼說,在那以後不久舉行的參謀長聯合會議上,英國人突然一下作出了讓步,認為參謀人員最好為「霸王」行動擬定日期,否則就乾脆回國。這樣,兩年的爭論就此結束。美國人並沒顯得興高采烈或得意揚揚。一份關於「霸王」行動的長僅一頁的協議,匆匆地呈送給了丘吉爾和羅斯福。午餐的時候,丘吉爾精神抖擻地提議,羅斯福把那份協議讀給斯大林聽聽。羅斯福照辦了。斯大林獰惡而高興地回答說,紅軍將從東方發動一次全面的配合性進攻,來表示俄國的感謝。

    當天晚上,丘吉爾的生日宴會在英國公使館內舉行。丘吉爾坐在主人席上,右邊是羅斯福,左邊是約瑟夫-斯大林,軍事領袖和外交部長們則分別坐在那張燈光燦爛的餐桌兩旁。四下裡只聽見歡笑祝酒的聲音,洋溢著一片樂觀友好的氣氛。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偉大的轉變,這種感覺十分強烈。大家一巡又一巡地祝酒。發表最後一次祝酒詞本來是丘吉爾的特權,可是使出席宴會的人感到驚訝的是,斯大林要求取得這份榮譽。下面就是他的祝酒詞:

    我想告訴各位,根據俄國的觀點,美國總統和美國為打贏這場戰爭作出了些什麼貢獻。在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武器。美國已經證明,它每月能生產八千到一萬架飛機。俄國每月至多只能生產三千架飛機。英國生產三千到三千五百架飛機,主要是重轟炸機。

    因此,美國是武器之國。沒有通過《租借法案》給予我們的這些武器,我們就會輸掉這場戰爭。

    這超出了斯大林生前就美國對戰爭所作的貢獻向自己人民公開發表過的任何一次談話。鑒於當天的情況,大家可能預料他要恭維一下丘吉爾和英國人;相反,這個老魔王偏偏稱讚了一通美國和《租借法案》。他始終沒容丘吉爾忘卻對布爾什維主義的敵視。也許,這是他對那位年老的保守黨人最後斜刺出去的一刀。

    雖然還有一天政治談判,剩下波蘭這個棘手問題成為最最主要的、未獲解決的爭端,但德黑蘭會議已告結束。三個領導人全可以揚揚自得地返回本國去了。斯大林獲得了對法國全面進攻的保證,這是自從德國進犯他的國家那天起他一直在要求的。丘吉爾雖然遭到挫折,卻能帶給已經吃了敗仗的英國人民打贏這場戰爭的信心。再說,就算他的各項地中海地區軍事行動計劃跟「霸王」行動計劃一比,列入了次要的地位,他還是要繼續為那些計劃鬥爭,並且要把某些計劃付諸實行。

    羅斯福獲得了主要的利益。他終於組成了一個牢固的反德聯盟,取得了他主張採納的全部盟國戰略,排除了單獨媾和的可能,獲得了斯大林進攻日本的保證,以及他承擔下的參加聯合國的諾言:一系列各式各樣的目標。根據回憶錄中的說法,弗蘭克林-羅斯福在德黑蘭的一舉一動,就彷彿那是他最最美好的時刻。也許,確實是如此。

    然而,人類的智力對未來終究窺察不了多遠,而在戰火的硝煙中更看不到多遠。結果,美國在太平洋並不需要俄國的幫助,真個的,還為了俄國的幫助而弄得左右為難。不過這時候,原子彈還是一個進展緩慢、捉摸不準的計劃;攻佔一個小珊瑚島塔拉瓦都是一場流血很多的戰鬥。預料,對日戰爭在德國垮掉以後還將進行一年或一年多,最終是對東京平原發動一次攻擊,可能會死傷一百萬人。斯大林的保證似乎是天賜之福。至於聯合國最後的淒涼沒落,誰能夠預見到這一點呢?除了盡力而為以外,又有什麼辦法?

    就那些在歐洲經歷的可怕黑夜中依然活著的猶太人而言,德黑蘭會議也代表著一線曙光,不過就他們而言,是一線陰沉沉的曙光。「霸王」攻勢在五、六月溫暖的天氣到來前,不可能越過疾風驟雨的英吉利海峽全面展開。羅斯福在透露這個壞消息時,對斯大林詼諧地說,海峽是「一片討厭的水」。丘吉爾插話說,英國人民很有理由因為這片水如此討厭而感到高興。無數猶太人的生命就取決於這句玩笑的插話。到德黑蘭會議舉行的時候,那個「領土解決辦法」正在大規模地付諸實行。歐洲的猶太人大多數全都死了,或者正在走向死亡。然而迅速打垮納粹德國,也許還可以拯救出許許多多人來。

    在德黑蘭會議上,沒人談到猶太人,不過搶救一些倖存的猶太人,的確列入了這次會議討論的重大項目之中。弗蘭克林-羅斯福確信,希特勒主義不會再使世界黑暗多久,但是眼前,德國的屠殺機器正在快速地運轉。

    除了陳舊的語言和陳舊的照片以外,德黑蘭會議所遺留下的就是現代世界的外形。倘使你想看看德黑蘭會議的紀念碑,那麼就請放眼環顧一下。在裡面舉行會議的那座富有奇趣的波斯城市,已經被一座喧囂的大都會所吞沒。戰時的領導人高視闊步,消磨了時光以後,全已經去世了。他們的工作仍舊推動著歷史的車輪。其餘的事就歸講故事的人去說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