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戰爭與回憶

上集 第五部分 第218節 阿拉曼戰火沖天 文 / 赫爾曼-沃克

    但隆美爾是走不掉的。他的後勤供應情況是那麼糟糕,最高統帥部對他是那麼見死不救,而馬耳他攔阻所造成的損失又是那麼大,事實上非洲軍團連跨越利比亞所需要的汽油也沒有。隆美爾只能按兵不動準備戰鬥,耗盡他所有的汽油決一死戰。過了阿拉曼就是亞歷山大港用,那是一個比托布魯克更富足得多的補給基地,再過去就是蘇伊士,它仍遠遠地在向他招手。他多次挫敗英國人,他對他們的能耐心中有數。再打一仗,再取得一次勝利,事情仍然是大有可為的!

    阿拉曼是英國人經過長期經營的固守陣地,工事堅固,地雷密佈。四十英里長的戰線從海岸延伸到卡塔拉窪地,那裡的懸崖峭壁下面是一大片鹽鹼沼澤地和流沙,低於海面二百英尺。這種地形,對於英軍統帥部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思想狀態來說,正是理想的陣地,而隆美爾的沙漠戰術在此卻無用武之地。

    隆美爾在整個前沿一帶進行了大規模佈雷,縱深達九英里,這些地雷主要是從英軍那裡繳獲的。他在高地上加固工事,節省燃料和軍火。他為了得到更多的補給而懇切請求,據理力爭,甚至也大發雷霆,他等著讓敵人來進攻。但是他的對手伯納德-蒙哥馬利卻並不著急。蒙哥馬利一開口便是慷慨激昂、聲色俱厲,但是在制訂計劃、指揮作戰時卻是極端地小心謹慎。艾森豪威爾曾有一次稱他為優秀的「按部就班的指揮官」。蒙哥馬利要把這次對隆美爾的按部就班的作戰準備得萬無一失。

    埃爾溫-隆美爾身體已經有病,健康情況支撐不住了。他請病假飛回德國。戰鬥打響的時候,他仍舊住在醫院裡,而英美無敵大艦隊已經在大海上乘風破浪,向法屬北非進發了。

    阿拉曼戰火沖天

    十月裡的月望之夜,蒙哥馬利發起攻擊。一千門大炮密集發射,炮彈像凡爾登之戰的排炮一樣傾瀉而下;接著步兵一陣一陣地穿越佈雷地帶,奪取前沿陣地;地雷工兵沿著縱向狹窄佈雷地帶一碼一碼地清除地雷;坦克緊跟在他們後面慢慢移動。這場戰爭具有桑赫斯特軍校戰地演習的那種正統性:一場兵力密集、沒有想像力、咬住不放的作戰。蒙哥馬利佔有兵力、炮彈和鋼鐵上的優勢,他不想用巧計取勝。我們的部隊和幾個優秀的意大利師隱蔽在全線深固的戰壕裡,頑強抗擊。到天亮時,進攻在佈雷地帶被阻止了下來,並受到了激烈的反坦克炮火的圍攻。

    希特勒命令「沙漠之狐」出院,飛回阿拉曼繼續指揮作戰。這種雙方力量懸殊的戰鬥激烈地進行了一周。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那樣不把人命和物力放在心上,蒙哥馬利也投入了大量的士兵和坦克,還是未能突破防線。隆美爾出色地進行了反擊,他把日益減少、所剩不多的幾輛坦克分散到各處出擊。實際上,每次反擊之前,他都要計算一下炮彈的數量,數一下汽油的罐數。

    丘吉爾在倫敦焦急地等待突破的消息。他要下令讓全英國的教堂都響起勝利的鐘聲,這次戰爭中的第一次勝利鐘聲;同樣,墨索里尼也在七月裡飛到了利比亞——連同他的隨從、白馬以及全副行頭——以便舉行盛大的入城式,進入亞歷山大港。但日子一天天過去,勝利的鐘聲暫時取消。無情的事實是,非洲軍團已經把蒙哥馬利的攻勢頂住了。在亞歷山大港和倫敦,人們都越來越擔心,也許不得不撤出戰鬥,出現一種沙漠上的僵持局面,就像一九一六年的西部戰線那樣。

    但隆美爾的消耗太大,他的坦克部隊損失殆盡,他的炮彈幾乎全部用光了。他得不到任何空軍支持;而英國皇家空軍卻可以任意對他狂轟濫炸。沒有坦克來消耗他的汽油了,現在他可以把剩下來的汽油開動卡車,將部隊運回利比亞。他決定這樣做,但他犯了一個嚴重錯誤,打電報給希特勒要求准許他撤退。當然,立刻就得到了回音:不惜一切代價堅守陣地,決不後退一步,我們的軍隊一定要給德國的歷史寫下新的、光榮的一頁,等等,等等。

    這封電報使忠心耿耿的隆美爾的撤退時機整整推遲了四十八小時,並且迫使他放棄他們一個意大利步兵師,以保全非洲軍團。要是在兩天之前,他是可以把所有部隊都撤出來的,但現在他只得分個輕重緩急,首先要保存他的打擊力量。蒙哥馬利在追擊中行動緩慢,「沙漠之狐」順利地撤退到了利比亞和突尼斯。

    大吹大擂的所謂「命運的轉折點」的阿拉曼戰役的真相就是這樣。

    到了一九四二年十月,非洲軍團由於國內當局的失職罪行而得不到補給,幾乎已經到了徹底垮台的地步。蒙哥馬利經過一番空前的聲威逼人的準備之後,把第八軍這把手槍對準疲憊不堪的隆美爾的太陽穴,扣動扳機——沒有打中。沙漠狐縱身一跳,逃走了,這就是當時發生的主要情況。

    英美軍隊登陸之後,事實充分證明,當時所急需的補給包括部隊、坦克、燃料、飛機、反坦克炮,是隨時可以大批運來的,但現在為時已晚。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敏感的政治神經受到猛刺之後,他們就把整軍整軍的部隊從海上和空中緊急運往突尼斯,逐漸集結了近三十萬人的部隊。如果在七月份為隆美爾提供了這樣的增援,本來是可以使德國的勢力達到波斯油田和印度的。隆美爾甩開了那些心不在焉的追擊部隊,在且戰且退的激烈戰鬥中穿越了北非大陸,擔負起突尼斯的袋形地帶的指揮任務,從而打亂了盟軍地中海戰略的時間表。但蘇伊士以及由蘇伊士再向前進的美夢已一去不復返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