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3卷 出兵放馬,誅滅流賊 1 文 / 塞外白龍

    《盧象升傳》的記載比較詳細:「(崇禎)六年,山西賊流入畿輔,據臨城之西山。像升擊卻之,與總兵梁甫、參議寇從化連敗賊。賊走還西山,圍游擊董維坤冷水村。像升設伏石城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龍岡,又破之武安。連斬賊魁十一人,殲其黨,收還男女二萬。三郡之民,安堵者數歲。像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鬥,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升額,又一矢僕夫斃馬下,像升提刀戰益疾。賊駭走,相戒曰:『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盧象升和起義軍的第一次遭遇戰,就表現的極其勇猛,這是他迥異於其他帶兵文官的地方。彭孫貽的《流寇志》記載這次戰後,義軍稱盧象升為「盧閻王」,一遇到他就趕緊避開。這是可以和「曾剃刀」相媲美的綽號了。但在盧象升的一封家書中,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盧象升疏牘

    盧象升疏牘

    「流寇已至數萬矣。西山一帶,佈滿山谷,沙河、臨洺、邯鄲亦時時被其焚略。初八日,親率馬步兵一千六百人,至黃寺安撫,先遇馬賊數十,俄而數百,俄而數千。倏忽之間,老營俱至。將士恐懼之甚,鹹思散逃。立斬一人,徇於轅門。身自督戰,斬賊首十四級,射打死傷賊百餘人,我兵亦傷十三人,此可謂全勝,已經具題矣。」(《盧象升疏牘》卷十二)在明末,盧象升是以善治軍而著名的,但他自練的兵頭次上戰場,全無用處,若非他自己勇猛,早就潰敗了。明末兵已不成兵,畏戰做逃兵還是好的,更厲害的是屠殺平民來冒功,甚至挖新埋葬的屍體充作砍殺的流寇。當時有一人,會把女子的屍體修飾成男子屍體的樣子,結果被官軍們當成大爺來供奉,這可算明末整體道德淪喪之一例。盧象升只能以人格魅力來感染手下,身先士卒,與部下同甘共苦,時時激以忠義。這在以後的戰鬥中表現的更明顯。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義軍的作戰特色,「俄而數百,俄而數千,倏忽之間,老營俱至。」兩軍交戰,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但流寇戰術來去如風,要作到知彼,談何容易。洪承疇的厲害之處是善於調配各方力量進行協同作戰,多方圍剿,而盧《盧象升傳》的記載比較詳細:「(崇禎)六年,山西賊流入畿輔,據臨城之西山。像升擊卻之,與總兵梁甫、參議寇從化連敗賊。賊走還西山,圍游擊董維坤冷水村。像升設伏石城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龍岡,又破之武安。連斬賊魁十一人,殲其黨,收還男女二萬。三郡之民,安堵者數歲。像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鬥,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升額,又一矢僕夫斃馬下,像升提刀戰益疾。賊駭走,相戒曰:『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盧象升和起義軍的第一次遭遇戰,就表現的極其勇猛,這是他迥異於其他帶兵文官的地方。彭孫貽的《流寇志》記載這次戰後,義軍稱盧象升為「盧閻王」,一遇到他就趕緊避開。這是可以和「曾剃刀」相媲美的綽號了。但在盧象升的一封家書中,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盧象升疏牘

    盧象升疏牘

    「流寇已至數萬矣。西山一帶,佈滿山谷,沙河、臨洺、邯鄲亦時時被其焚略。初八日,親率馬步兵一千六百人,至黃寺安撫,先遇馬賊數十,俄而數百,俄而數千。倏忽之間,老營俱至。將士恐懼之甚,鹹思散逃。立斬一人,徇於轅門。身自督戰,斬賊首十四級,射打死傷賊百餘人,我兵亦傷十三人,此可謂全勝,已經具題矣。」(《盧象升疏牘》卷十二)在明末,盧象升是以善治軍而著名的,但他自練的兵頭次上戰場,全無用處,若非他自己勇猛,早就潰敗了。明末兵已不成兵,畏戰做逃兵還是好的,更厲害的是屠殺平民來冒功,甚至挖新埋葬的屍體充作砍殺的流寇。當時有一人,會把女子的屍體修飾成男子屍體的樣子,結果被官軍們當成大爺來供奉,這可算明末整體道德淪喪之一例。盧象升只能以人格魅力來感染手下,身先士卒,與部下同甘共苦,時時激以忠義。這在以後的戰鬥中表現的更明顯。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義軍的作戰特色,「俄而數百,俄而數千,倏忽之間,老營俱至。」兩軍交戰,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但流寇戰術來去如風,要作到知彼,談何容易。洪承疇的厲害之處是善於調配各方力量進行協同作戰,多方圍剿,而盧象升採用的是另一方法:悍勇力戰。像升採用的是另一方法:悍勇力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