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2卷 崇禎即位,凌雲平倭 第一百七十八章 臨危受詔 文 / 塞外白龍

    一行人就這樣離開了張維迎的府邸,朱由檢心頭,竟忽然有一種風蕭蕭易水寒的感覺。不過,看著眼前的凌雲,他心裡又踏實了一些,這個人,會保得自己周全的。

    在大明的歷史上,有這樣的記載,崇禎十分相信一個人,對他的一切都極度的信任。那個人,叫做楊嗣昌。據說,是東閣大學士,還是個督師。督師這個官解釋過了,是專門負責管理總督的,可謂是大的沒譜沒邊的。妥妥的。

    楊嗣昌,曾任參議。這個官,大概也是個四品文官,好吧,各位別怪我。以為我只知道大明王朝的四品官員的編制。天地良心,我發誓我不會這麼狹隘的。因為我想說,這個楊嗣昌,在我知道這個名字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四品文官了。

    督師是他曾經擔任的最高的官職,據說這個人被朱由檢信任到什麼程度,派他出去到陝西去剿匪,結果這個匪沒剿滅,倒是剿出了問題,張獻忠攻陷了襄陽城,幹掉了朱翊銘。襄王。崇禎帝爺爺輩的親戚。

    問題出來了,襄王死了,死了也就死了,楊嗣昌連個檢查都沒寫,就繼續當督師。不管他幹的好不好,這說明,崇禎給了他極度的信任,這樣的信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的,就這一點,朱由檢也沒有辜負自己封號裡,那個信王的信字。他是幸運的,楊嗣昌,也是幸運的。

    此時此刻,楊嗣昌這個名字還沒有在信王的視野裡出現,他現在唯一完全信任的一個人,是他的平民朋友。凌雲。

    朱由檢望著這個在患難之中結交的朋友,他相信,這個人曾經救過他,現在,依然是他的擎天之臣。目前,自己可以說,已經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完完整整的交給了他,他也同樣知道,自己會擔著多大的干係,這干係,又究竟有著怎樣的份量。

    此時此刻,凌雲也在想著。自己怎麼回來到這個地方,又有著這樣的經歷的。就在不久之前,自己還只是一個鬱鬱寡歡的大學畢業生。在那個現實的社會中,並不得志。卻不知道因為怎麼樣的原因,回到這大明王朝。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如夢似幻一般的經歷。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感覺。他看了看朱由檢,心裡說,自己現在已經不能全身而退了,自己和這位信王,就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了。生就一起,死也是一起。

    他知道,崇禎是多疑的,這在歷史中也有所記錄,雖然明史的修纂著是張廷玉,不可能會為朱由檢唱喜歌,然而仍然可以看出一部分端倪。崇禎,十幾年內換了五十多位內閣大臣,可見多疑。然而此刻,他完全的信任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加在自己身上,把身家性命也托付給了我凌雲。對於一個多疑的人來說,這樣的信任是尤其難得的。士為知己者死。凌雲已經下定了這個決心。一定要徹底的保他周全。

    凌雲按了按自己胳膊上的袖箭,對於這個,他有足夠的信心,在使用袖箭上,他唯一一次失手就是面對阿泰的時候。他又一次想起了阿泰,可這次他不能分心多想了。只能立刻的轉移自己的思路。他不能為了更多的事情分心了。此一去,宮門深似海,內中有多少險情誰也說不好。自己的精神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緊張。

    事情必須按照既定的步驟有序的發展,在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允許出問題,絕對不允許。就這樣,他們已經接近了神武門了。這是進宮的第一道門檻。神武門的侍衛們都認識張維迎,知道他的身份貴重,誰也不敢得罪他。今天當值的侍衛首領叫劉三。他上來麻利的給張維迎施了個禮。說道。「不知道公爺駕到……」,下面的話還沒出口,張維迎就說,「原來是劉侍衛,今天是你領班。好吧,快些檢查吧!」。

    劉三一點都不傻,他雖然早就接到了魏忠賢的消息,對於初入宮禁的張維迎嚴格搜身。但是張維迎是什麼人,那是他劉三搜的了的嗎。日後如果張公爺搬到了九千歲,那麼一旦徹底清盤,自己也難逃其咎。自己何不就整個眼閉個眼放他們過去,自己兩不得罪。

    想到這裡,他臉上露出了那種你懂得的微笑,對張維迎說:「公爺說的哪裡話,您是什麼人物,紫禁城騎馬坐轎,金鑾殿劍履不解,我哪裡敢搜您的身,您想必是有緊急公事,您請便。」說著,示意侍衛們四散讓開一條路。張維迎對著劉三拱拱手,帶著朱由檢和凌雲,快步的走進了神武門。

    走進了神武門內,確定了安全了,張維迎才發現,自己的貼身小衣已經濕透了。這明顯就是守門的侍衛首領明哲保身放了自己一馬,要是遇見個三青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硬要搜身,這事還麻煩了。

    他掏出手絹來擦了擦臉上滲出的汗珠,凌雲笑道,:「公爺不必緊張,有老凌在,可保萬無一失」。張維迎也緩了緩神,說道,:「我知道你的本事,不過,這裡畢竟是皇宮內院。在這裡開殺戒也是忌諱的。」凌雲點點頭,心中暗自佩服張維迎的周全細密。

    朱由檢一直沒說話,他在想著一會見到自己那皇帝哥哥怎麼辦。會不會在皇帝的榻前,也暗藏著什麼致命的玄機。自己也許毫無阻擋的到達哥哥的窗前,但是,誰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在那裡,藏著魏忠賢的埋伏,這一切如果太順利的話,是不是會中了別人的套子。

    一路無話,走到了皇后的坤寧宮。管事的宮女墨菊一眼就看到了張維迎。她知道這個張公爺是無事不來。肯定是有情況。先上前來施禮,道了個萬福金安,一眼卻看見張維迎身後站著的小廝是多麼的面熟,她在自己的記憶中思索著這個人。很快,她就發現,這個人雖然抹黑了臉,也沾了鬍子,卻是絕對不會認錯。這就是信王殿下。她幾乎要喊出聲來了。

    張維迎看到了這細微的變化,生怕墨菊一時失口說錯什麼,搶先開口說,「臣聽說皇后娘娘玉體欠安,特地前來探望,萬望大姑姑給予通傳一聲。」墨菊久隨皇后,何等的機靈,怎麼會不知道張維迎的意思。也就屈意說道,「張公爺太客氣了,皇后娘娘正在宮內讀書。請公爺稍等,我去通傳一聲。」張維迎點點頭,「有勞大姑姑」。

    墨菊進去了,皇后哪裡是正在讀書,皇上都病成了這個樣子,哪裡還有心情讀什麼書,皇后也心氣鬱結,正在床上躺著。墨菊進來把情況一說。皇后當時心裡就明白了個**分。她連忙吩咐,把他們都叫進來吧。

    不多時,幾個人都進來,給皇后磕頭。敘禮過後。皇后趕緊給張維迎和弟弟朱由檢賜座位,她並不認識凌雲,有些猶豫,問道:「這位是?」。朱由檢介紹說,:「皇嫂,這就是山海關前殺傷莽古爾泰的火頭軍凌雲!現在在我的府邸,是我的朋友!」,皇后也吩咐賜坐,對於英雄。她是禮遇有加的。

    書不贅述,幾個人很快就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和計劃,雖然皇后一直以來都是信王的支持者,但是信王此刻回來就急於過來,是否內中有急於搶班奪權的意思,皇后的心中閃過了一絲猶豫。但是很快就鎮定下來了,因為她知道,朱由檢做的一切,都沒有錯。

    就在這敘談之中,他們等來了丁香,丁香同樣是暢通無阻的進入了皇宮,帶來了凌雲所最需要的東西,七星龍淵。計劃都周密了。事情也都差不多了,現在要做的事情,那就是進皇帝的寢宮去探病了。

    朱由檢洗掉了臉上的妝,這個時候已經無需偽裝什麼了,他沒有穿戴王爺應該有的朝服和七梁冠,只是換了一身普通的衣服,因為他知道,自己這個時候需要嫂子的支持,不能高調,他更知道,自己畢竟是去見行將就木的哥哥。穿什麼衣服並不重要。

    就在皇后的帶領下,後面跟著的是朱由檢、張維迎還有凌雲、丁香。凌雲緊緊的握住劍柄,等待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就在皇帝的寢宮,正如朱由檢料想的那樣,確實暗藏著玄機,諸位看官聽清了,是玄機,而不是殺機,在某個角落躲著的魏忠賢。在靜靜的看著這一幕,他沒有敢輕易的動手,他知道,朱由檢敢進宮,那就是有所準備的,這位信王,向來不打沒準備的仗。

    皇后看到了快要嚥氣的皇帝,沒有來得及和自己的丈夫寒暄,就把這個對話的機會交給了朱由檢,燒的已經昏迷狀態的哥哥一見到弟弟就拉住了他的手,「來,吾弟當為堯舜」。堯舜是什麼人,朱由檢是清楚的。但是他很快做了一個動作,磕頭出血,口稱臣萬死。

    然而皇帝已經很快就說不出話來了,他只是緊緊握住弟弟的手。皇后目視朱由檢,示意他快點答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