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2卷 崇禎即位,凌雲平倭 第一百一十五章 秋後算賬 文 / 塞外白龍

    皇太極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大清政權其實是這樣的脆弱,自己的俸祿養活的這些官員們又是這麼的見風使舵,牆頭草隨風倒。曾經有句話說的好,似乎是岳飛說的,說的是天下怎麼樣才能太平的問題。岳飛認為,武官不惜死,文官不愛錢,天下就會太平。

    太難了,何以能做到這一點呢。官和權是聯繫的,權和錢是分不開的,更不要說涉及身家性命的事情了。皇太極其實並不用遺憾,作為還沒有完全開化的遊牧民族,讓他們去講義氣,去表忠心,是完全做不到的。

    在這裡,有必要再交代一句,大明朝的人,也並不是完全守禮守節的,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魏公公那樣的人在朝堂上就是絕對混不開的。但是無恥的人,總有高度提純的嘛,大明的官員,比如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等等。都是阿附魏公公的閹黨,是掉渣的壞人,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面了。但是,還是替他們說句話吧。這些人,包括魏公公本人,還都算是大明的內部人員,是肉,都爛在鍋裡了,他們雖然危害了名族,但是還沒有出賣民族。真正出賣民族的所謂漢奸也是有的,比如努爾哈赤在位的時候,獻城投降的副總兵李永芳,再比如沒有人逼迫,卻上趕著跑去投奔的範文程。

    讀過當年明月的書,都知道,明月兄說,:每一次提到這個人的時候,總要先呸一下,呸完了,再說話。

    對於這個人,我都不想呸他,每當我提到這個人的時候,我總想吐口痰,吐完了再說。

    不管是階級敵人還是革命同志,在勝利的時候,都喜歡反攻倒算,凌雲策反了多爾袞,這個時候,已經是摘取果實的時候了。所以,此時的凌雲,倒並不急於回家,這裡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處理完。

    驚心動魄的那一夜總算是已經過去了,那一夜,震動心魄,可是終於有驚無險,終於大功告成,終於,到了自己想幹點什麼就幹點什麼的時候了。

    就在巡城兵馬司的大堂上,凌雲提審了範文程,這個無恥之徒,就在一天之前,還是帶著雙眼花翎,紅珊瑚頂子,穿著仙鶴補服的一品大員,今天,已經是大紅囚服的待決人員了,人的命運改變,通常都在一瞬間。前一秒鐘,你是座上客,下一秒鐘,你就是階下囚,這個,是完全沒有可預知性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是宣揚什麼因果之說,但是有的時候,人在做,天在看。

    巡城兵馬司的大堂,中央設有暖閣,是巡城衙門主官巡城使審案的地方。正中擺放著三尺公案,上面放著審案用的文房四寶和紅、綠頭簽。綠頭簽是捕簽,用來捕人的;紅頭簽是刑簽,下令動刑的。在這裡簽和籤筒還有一個妙用:一個籤筒的容積正好是戶部頒定一斗(10355毫升)米的容積,一支籤的長度也正好是一尺(32厘米)的長度。正面屏風為可供開啟的格扇,供重大禮儀活動時官員穿堂而過,上繪「海水潮日圖」,寓意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圖上的走獸是「豹」,是正三品武官的標誌。

    此刻,兩邊快壯皂三班衙役兵丁分兩隊排開。手執半黑半紅的水火棍,撞在地上啪啪作響。凌雲在後堂出來,轉屏風入座,輕輕的咳嗽一聲,說道,:「堂下所站者何人,為何不跪!」。

    兩旁的衙役都大聲呵斥,:「跪下!」。幾十人同時呼喊,確實夠讓人心驚肉跳的。可是那人卻毫無懼色一般,仍舊是立而不跪。

    凌雲呵呵一笑,:「好好好,我老凌就喜歡有骨氣的人,不過,既然你不想跪,我不妨幫幫你。來呀,這位范先生膝蓋上有些毛病,不能打彎,你們可以幫他一下。」。

    一聲令下,兩個如狼似虎的戈什哈走近前來,一個按住範文程的身子,另一個用力朝著他的腿彎裡踢了一腳,這一腳下去,範文程的臉上頓時落下了豆大的汗珠,身子再也支撐不住,一下子,跪倒在了地上。

    看到範文程這個狼狽的樣子,凌雲也覺得好笑,:「我說范先生,你是不是也想跟我說,士可殺不可辱這樣的話。沒錯,我老凌是一介武夫,你或許聽說過,山海關之戰的時候,正藍旗貝勒莽古爾泰被我射瞎了一隻眼睛,現在死者已矣,我不會再糾纏他的事情,我只是想告訴你,老凌我的脾氣實在不是太好。即便如此,我對讀書人還是比較尊敬的,可是,你不配讓我老凌尊敬。你算不上讀書人,你只能算是一個斯文敗類而已」。

    往往最無恥的人,偏偏最喜歡給自己找到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試圖掩飾自己的無恥,這讓無恥變得更無奈。範文程就是其中的一位傑出代表,當年他攔住努爾哈赤的馬頭請降的時候。口口聲聲說的是為了天下太平,為了蒼生百姓。偏偏就是這位為了蒼生百姓的人。成為助紂為虐的急先鋒。

    所以,當凌雲說出他是斯文敗類的時候,他的臉色從黃到白,再到藍,變化了許多次,張了好幾次嘴。卻沒能說出來什麼,剛進門時候那種怨氣和怒氣,支撐著他的驕傲,現在,這股驕傲隨著自己跪在地上,被徹底的打掉了。現在,不說話,也許就是最好的註腳了,只要開口,無非是自取其辱。

    可是,沉默並不難遮掩一切,同樣也不是個逃避問題的好辦法,他不說話,自然有人替他說話。其實,凌雲思考過很多次,這個範文程,早就該處理掉了,可是就是這麼瞧瞧的幹掉,還是乾的有些教育意義,這才是個問題。

    之所以如此大張旗鼓的提審,只是想借範文程這個例子,表達一個效果,起到一個宣傳作用,就是,千萬不要和大明對著幹,沒有什麼好下場。對於大明的人,也有個警示作用,就是背叛自己的國家,下場,就跟這個範文程一樣。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被後人千秋萬代唾罵。

    「範文程啊,你不說話,那就讓老凌來替你說,你可看到了,我凌雲一直是一副漢人的打扮,就這副樣子,我就敢深入這盛京城,說降多爾袞,把盛京軍兵全都為我所用。看看我,想想你,你不覺得羞慚嗎。你和李永芳都還有所不同,李永芳是個武將,他是在城池將破的時候投降的,你呢,沒有人去招降你,你自己就顛顛的跑來了,難道滿人的飯就這麼香甜可口,這麼好吃嗎?」。凌雲這一通挖苦,讓範文程不知如何答辯。憋了半天,他才說,:「我歸順大清,是順應天意,是為了百姓蒼生。」。

    凌雲從堂上下來,按住自己的佩劍,(就是在薩利芭芭拉那裡繳獲的那一把,原先的主人是皇太極)。看著範文程,忽然發出一陣不屑的笑聲,「範文程啊範文程,就你,也配說什麼天意。也配說什麼百姓蒼生!」。

    凌雲直視著範文程,忽然,他把佩劍拔了出來,扔在範文程身邊,:「好吧,我暫且信你一次,你是為了天下蒼生,是為了順應天意,自古以來,天意從來高難問,既然天意讓我凌雲俘獲了你的皇帝皇太極,也讓你成了我的階下囚。那麼,就證明天意不絕大明。既然如此,我也不願意再對你加以折辱。你看到這把劍了嗎,這本是皇太極的佩劍,現在歸我老凌了。你既然終於你的主子,那麼,我就給你個機會,你就用這把劍自裁吧。」說完,凌雲歎了一口氣,走開了。

    不是所有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都是那麼的從容不迫,至少眼前這個自稱天命的範文程不是這樣,他看著凌雲扔給自己的劍,回想著自己短暫的一生。從一個大明屢試不第的落魄舉人,咬牙狠心投奔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即位對自己加以重要,大清國號才剛剛建立自己就成了大學士。此時,本該處在人生頂峰階段的自己,卻忽然從最高處掉到了最低谷。這一切,究竟是因為眼前這個叫凌雲的後生,還是源於自己的命運,或者,是一些更深層的東西。現在,說什麼都晚了,自己已經是一個囚徒,自己眼前橫著的,是一把明晃晃的寶劍。要用它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嗎?可是怎麼,自己卻是這樣的不甘心呢!!

    忽然之間,他發出了一聲長長的哀嚎,:「不!我不能死,我不可以死。凌雲,你是漢人,你不讀書。可是你既然敢著漢服來盛京,就說明你是條漢子,你必然也是會敬服英雄的。你可知道,我的祖先是誰。我的祖先,是大宋朝的范仲淹,範文正公。我作為他的嫡系後代,是不能隨便就這麼死了的。」。

    凌雲笑了,:「不想死就不想死,搬祖宗出來做什麼,我知道,你的祖先是範文正,我不說,是想給你稍存體面。範文正公在邊塞死死抗擊西夏,你卻屈膝降清,如果他泉下有知的話,恐怕是要改家譜的。」

    範文程語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