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2卷 崇禎即位,凌雲平倭 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退路 文 / 塞外白龍

    可是誰都知道,這位十五爺可不是吃素的,當年的老汗王**哈赤在位的時候,他就跟隨著東討西殺了。那時候,他還是個孩子,卻是個馬背上長大的王子。從小就酷愛刀兵。被封為鑲白旗的旗主。和他的同母哥哥,正白旗旗主多爾袞。共同掌握著八旗最精銳的部分。而接班的皇太極之所以只對多爾滾採取蠶食戰術,也是不想就此撕破臉,對於多鐸。他也是多有忌憚的。

    此情此景,已經是生死攸關的地步了,已經歷經百戰的多爾袞還是有些緊張,手心緊握著劍柄,胳膊微微有些顫抖。而多鐸卻沒有更多的想法,好似信步閒遊一樣。似乎沒把這事當回事。

    他掃視了周圍一眼,說,「哥,既然決定了,那就幹吧。我也想過了,四哥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咱們,這兩白旗是八旗裡的精銳。他是對我們手裡的軍隊有所忌憚,才沒有輕易對咱們下手。不然,三姐莽古濟就是咱們最好的榜樣了。」

    多爾袞點頭稱是,他問多鐸,「你鑲白旗心腹將領,能隨從舉事的有幾個人?」。其實他本不想問這個問題的。一個帶兵之人,最忌諱別人問這樣的問題,但是一則是多鐸是自己同母兄弟,自由親密無間,無所忌諱。第二也是由於哈巴赤的立場不堅定,讓多爾袞覺得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部屬。

    「哥哥放心,我的手下的參領、佐領,都是拉的出來的漢子,忠心更是沒的說,一句話。我只需一句話,就可以讓他們赴湯蹈火,甘冒矢石。就是前面是龍潭虎穴,也敢拚敢闖。」多鐸對自己的部下忠誠度很驕傲。

    對於多鐸這份自信,多爾袞也是理解並相信的。這個弟弟的驕傲是天生的,因為他本身就有一種魅力。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魅力,在戰場上,他向來是所向披靡,雖然,到今天他也只有十五歲。他的部下擁戴他,把他當做這個時代的蘭陵王。

    蘭陵王高長恭,應該是在北齊朝廷那一灘渾水裡出類拔萃的人物了。雖然,他死的很悲情,但是後世依然會記得他,卻未必能有人知道,同時代,他的叔叔高湛,他的哥哥高緯。他的一切故事都被後人當做傳奇一樣流傳著。他永遠是傳說中的戰神。

    也許,被鑲白旗屬員譽為當代蘭陵王的多鐸,也會譜寫出屬於他自己的傳說。這,應該是後話了。

    此刻,多鐸想回府拿令牌搬兵。多爾袞告訴弟弟,已經來不及了。京城的任何地方,都會有朝廷的坐探。多鐸單身行動,可能隨時會陷入危險之中。

    可是不回去調兵,鑲白旗的人馬就不會知道有什麼事情出現,可能會被皇太極從容拆分。這樣,鑲白旗就有可能會像正藍旗那樣,被直接吞併。這樣的事情,皇太極已經不是第一次干了。他自然輕車熟路。鑲白旗是多鐸的命,如果被吞併,那多鐸本人,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了。

    多爾袞看出來了他的著急神色,輕輕一笑,說道:「十五弟啊,你可是被稱作當代的蘭陵王,怎麼遇到事情竟然如此的慌亂呢。我沒說讓你親自去調兵,也沒說不讓你調你的兵啊。你的兵都是跟隨著你百戰餘生的,都是鐵骨錚錚硬漢子。這一點哥哥我是完全明白的。我的意思是,你不必親自去做這等危險的事情,就在我的府內,你去寫一張二尺寬的小紙條,我派心腹家將前去也就是了。聽說你的筆跡最難模仿,這親筆書寫的手令,總歸是比冷冰冰的令牌好使。」。

    原來這樣,哥哥早應該有周密的安排了。多鐸的心中一陣狂喜。這位十五爺,一向是位馬上的英雄,有仗打就樂開花,沒仗打的時候渾身就癢癢的難受。這次終於能夠跨上駿馬,拾起彎刀,重新衝向戰場了。

    當代蘭陵王,這個名號可不是稀里糊塗就得了來的。那是在戰場上,一刀一槍的砍殺出來的。雖然,他的對手是明朝,是明軍。但是,他自問無愧,他是個軍人,對方也是。他多鐸,沒有殺過老百姓,沒有搞過屠殺。

    歷史上,後來的「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這位豫親王都是主角。然而事情終究到此為止了,一個叫凌雲的人,稀里糊塗就來到了天啟末年的大明邊塞,卻憑藉著自己的一己之力,最終影響了歷史,也改變了歷史。這一切,不知道是福是禍,然而,多鐸是幸運的。因為,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也不會意識到。自己蘭陵王的美譽會一直持續下去,而不會變成只會屠城的劊子手。

    多鐸很快寫好了紙條。多爾袞看了看,交給了自己的心腹家將,「小六子!」。那個被叫做小六子的是一個二十歲上下的精壯少年。紫薇薇的一張臉,洋溢著自信和激動,也是個虎背熊腰的漢子,他隱隱感覺到,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就要到了!

    他單膝跪倒,應了一聲。「爺請吩咐!」。

    多爾袞神色嚴峻。「小六子,你務必把這個條子,交到十五爺府上的管家蔡木須手中,讓他按條辦事。這個事情出不得半天差錯,關係著你十四爺還有十五爺的身家性命。」

    小六子雙手接過。朗聲說道:「十四爺放心,我是您的家生子,您的身家性命,也就是奴才我的身家性命!」。這個家生子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家生子,就是權貴之家的男女奴僕結親所生的孩子,也是這家的奴才,以後再有孩子,時代是奴才。這就是家生子,又稱兒奴才。這樣的奴才最受主子的重視,也往往對主子最為忠心。這個小六子,就是家生子。

    多爾袞滿意的點點頭,說聲:「好了,去吧!」。

    小六子領命而去,不長時間。正白旗下的參領和佐領也都到了。按多爾袞事先的要求,他們一個個都是身著戎裝而來。一個個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齊聚與台階之下。按照品級分列。等待王爺的吩咐。

    這些人也都是身經百戰的將佐了,跟他們講什麼大道理其實都是完全沒用的,就告訴他們兩點就夠了,第一,不跟著我干,你們就只有死。第二,跟著我干,只要死不了,就有享不盡的富貴榮華。至少,比現在混的要好。

    多爾袞握定了寶劍,登上台階,看著階下的將官們,自己忽然熱血沸騰。他努力的平靜著自己的情緒,「各位將佐,知道我的多爾袞今天黑夜將你們喊來,是有什麼事嗎?」。

    人群中一陣的熙攘,最終卻沒有人說話。多爾袞接著說,:「朝堂之上發生的事情,你們各位或許有人已經知道了,我被削減了五十個牛錄的兵力。剝奪了王爵,降為貝子。這個,應該流傳的很廣吧。」

    所有人鴉雀無聲,多爾袞繼續說:「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既然如此,那也怪不得我不講情面,大家有誰不知道,我的母親,是先皇爺的大妃。我領兵在外,先帝爺駕崩,四大貝勒一起,逼迫我的母親阿巴亥大妃殉葬。此仇不抱,多爾袞寢食不安。然而,天下未定,多爾袞本來不願意再起刀兵。故而隱忍。然而接下來,就是骨肉相殘,正藍旗貝勒暴死,三公主以莫須有罪名被凌遲……」。說到這裡,多爾袞停頓了一下,向階下掃視著。

    大家已經聽出了多爾袞的弦外之音了,很明顯,大晚上的把這些人叫來,還特意囑咐,要穿戎裝,這就說明,會有動作。多爾袞又特意強調黑夜二字。月黑是殺人夜,他要殺的是誰,恐怕不用多說。很明確,這一番苦大仇深的話,是真的,卻也不完全為真,就是想找個理由。就像是當年**哈赤老汗王反叛大明朝的時候,以「七大恨」告天起兵,這七大恨的理由,實在也是很牽強的,其實這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能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讓事情變得名正言順就好。

    多爾袞沒有再繼續剛才的話題說下去,他換了個說法,「古人說,紂無道,則起而伐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各位,可知道我滿人最大的慶父是誰嗎?」。

    所有人都知道他說的這個慶父是誰,可是沒有人敢搭茬,沉默半晌,其中一個愣頭青站出來說,:「十四爺,恕奴才我直言。我們現在雖然官位不大,多少是個前程。跟著您造反,那是殺頭掉腦袋的事情,現在大位已定,不復有什麼變動了。我們,可都是拖家帶口啊。」

    「你現在,已經被殺頭掉腦袋了!」隨著這句話,一柄劍帶著風聲刺穿了他的後心。鮮血四濺。他立時撲倒在地。

    凌雲就在這當口及時出現了,他大聲對這些猶豫不決的將領怒吼道:「你們現在想不殺頭掉腦袋還能做的到嗎?你們一身戎裝進了十四爺的府邸的時候,已經和皇太極決裂了。這個時候,有誰想抽身退步,難道,他會相信你,會放過你嗎?」。

    眾人倒吸一口氣,他說的對,這個時候,自己的名字,已經在閻王的小本本上掛了號了,想把名字抹了,就只有跟著十四爺一條路走到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