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1卷 小將出道,收復遼東 第九十八章 全部轉移 文 / 塞外白龍

    「張老弟,我交代你個差事,你若是辦成了,我保你頭上換個玻璃頂子」,凌雲這句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現在張南是正八品的把總,頭上戴的,是陰文縷花金的頂子。所謂的玻璃頂子,分藍玻璃的涅玻璃,即使是涅玻璃,也是從五品或者正六品的職銜才有的。這豈不是一遇貴人,一步就瞪了天了。

    張南忙不迭的跪下,給凌雲邦邦邦磕了三個響頭,口稱:「上憲提拔之恩,沒齒不忘,單有用的著卑職的地方,卑職赴湯蹈火,絕不會有一個不字」。

    凌雲整了整自己的衣襟,輕輕捻著自己的劍柄,虛抬了一下手,呵呵一笑,「張老弟快快起來,你可是言重了,愚兄何曾讓你去赴湯蹈火。就是睿王爺,也不會讓自己旗下的兄弟去赴湯蹈火的,你說是吧。今日你我相見,便是你的機緣。此事卻也簡單,舉手之勞而已。」。

    地上跪著的張南站起身來,說,「任憑上憲吩咐吧」,凌雲指了指床上那幾位,「你看到他們了嗎?」。

    「我看到了」。張南忙不迭回答,不敢多說,也不敢少道,生怕自己的陞官夢就此付之流水。

    看起來此人陞遷心切,已經迷了心竅了。凌雲略一沉吟,:「附耳過來」。

    張南慌忙將自己的耳朵貼到凌雲的嘴邊,凌雲低聲說道,:「這幾個人,都是睿王爺的心腹人,跟著王爺東討西殺,王爺也不曾當他們是包衣奴才,都是以兄弟相稱。然而有繞嘴咂舌的小人,誣陷他們是雞鳴狗盜之徒,他們不願拖累王爺才私自出府,落難街頭,今天我只托你這一件事,就是讓你的人,護送他們回睿王府。以免路上有人暗害。你看如何!」。

    聽完此言,張南暗自點頭,心裡已經有了幾分分曉了,原來這幾個人都是和自己一樣,是漢人,但是都是睿王爺的心腹人,要不怎麼這個口口聲聲叫自己老弟的人怎麼會有王爺的貼身玉牌呢。看這個和我說話的人倒是一表不俗乾淨利落,一身的幹練。不過那幾位,一個病怏怏的,另外三個似乎帶有傷。這不用問,肯定是被人誣陷怕連累王爺,才私出王府受了罪吃了苦。王爺還不定多心疼了。自己護送他們回府,自然會搭上王爺這條線。以後還愁前途不好嗎。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嘴角上揚,默默點頭,輕聲道:「上憲說的是,只是兄弟我還有一事不明,上憲手中握著王駕千歲隨身的玉牌,無論到哪裡,哪家的衙門吃了熊心豹子膽,料來也不敢攔阻,何苦還要兄弟我護送呢」。

    凌雲知道他有著這層疑惑,也早就想好了回答之策。「你可知道,明槍能躲,暗箭難防啊!我何曾會怕官軍,就怕這官拌匪人,於路截殺,如果這幾位兄弟有個什麼一差二錯的,睿王爺怪罪下來,我吃罪不起。你老弟今天遇到我了,這個事情,你也算是沾上了,你就管到底吧。」。

    即使凌雲不讓他管,他也得上趕著往上湊,更何況凌雲還說,此事你定要管到底,既然是管到底,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只要這趟差辦好了,別說陞官,沒準以後,自己還能成為睿王的人。

    「上憲請講,需要兄弟怎麼做。您只管畫出個道道來,我照辦就是。」。張南算是用心巴結了。

    「好,你派一個機靈點的,去睿王府,把阿泰給我叫到這裡來,切記,路上不要被人發現行跡。第二,你給我找四套兵丁的衣服來。第三,在阿泰來之前,你的兵就在附近轉悠。遇到匪人,給我就地活捉,遇到官府之人,打發他們滾蛋,老子我看著心煩。都聽明白了嗎。」。凌雲問。

    張南看看凌雲,用力點頭,「上憲放心,我都聽明白了,我這就去辦。」。

    凌雲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張南出門,在外面把門帶上。屋內的凌雲聽到外面一嗓子,「都還跪在這裡幹什麼,全都給老子起來,差事來了。」。

    此刻,朱由檢雖說還是雲裡霧裡的。但是已經明白的差不多了,凌雲成功忽悠了這個人,並且要把他們這裡的幾個人轉移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

    對於凌雲,朱由檢是信任的。關於凌雲的種種故事,他也聽了很多了。所謂上人見喜,就是這個感覺,他第一眼看到凌雲,就覺得凌雲是一個可以挑大樑托付大事的人。等以後自己如果真有帝王之分的話,這凌雲將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此刻,自己的安全交給他,自己信任他。也不枉了自己的封號「信王」。這一個信字!

    凌雲搶前一步,對著朱由檢深施了一禮,「王爺,請恕凌雲冒犯之罪。」。

    信王此時一愣,忽然想起來,是剛才在門外,凌雲稱呼自己為周七哥,看來他心裡有心彆扭,怕我也跟著彆扭。嗯,想到這裡,他也明白,自己要成大事,就要收人才,要收人才,就得沒架子。

    「凌千戶,你多慮了,我朱由檢是個王爺,不過,確實個安於富貴,毫無拘束的王爺,你剛才叫我周七哥,那我就是周七哥,在這個地方,你有臨機專斷的之權,小王我的身家都交給你了,還在乎你什麼冒犯不冒犯嗎,接下來怎麼辦,我都聽你的安排也就是了!」。朱由檢此言,確實合乎他此刻的心境。因為他此刻,卻是落魄到,需要凌雲的保護。也是真心,想把凌雲收為麾下。甚至,他決定,和凌雲做朋友。此刻的他,是真誠的。因為,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只是一個閒散的,安於富貴的,完全搞不清情況的王爺,至少大多數人看起來,他的確是這樣的。以後的事情如何發展,以後的他們如何變化,本書還會交代。我們只說現在,只說當下。

    在歷史發燒友凌雲的印象中,朱由檢是個很苦命的皇帝,苦命到什麼程度,即位十八年,竟然旱九年澇九年,直接激化了陝西地區的農民大起義。同時,他也很多疑,多疑到什麼程度,十幾年裡,內閣大臣竟然換了幾十個。他除了楊嗣昌之外,誰也不相信。他竟然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幹掉了剛剛血戰廣渠門不久的民族英雄袁崇煥。

    歷史的書稿已經枯黃了,八千餘年上下古,七十二家文字棋。想當初,多少的風雲人物,又有多少的是是非非和功過得失,就這麼隨著書本輕輕的合上。

    此刻,呈現在凌雲眼前的這位未來的崇禎,似乎和書裡的那位完全不一樣,至少從諫如流,至少禮賢下士。雖然,此刻,他的名字和稱謂,僅僅還是信王而已。

    凌雲已經決定,輔佐這位信王,也就是未來的崇禎皇帝,光復一個真正的大明盛世。其實他不知道,他的這一選擇,在影響了歷史進程的同時,也搶了一個人的範圍。這個人叫陳近南。如果你沒有明白我的話,那麼我不妨插一句題外話了。如果任由滿清發展下去的話,在未來的很多年後,會有一個皇帝叫做康熙,這個時代會有一個組織,叫做天地會,這個天地會,有一個總舵主叫做陳近南。這位陳先生最喜歡叨叨的四個字,:反清復明!

    由此看來,這很多人在很多年後嚷嚷著要幹的事情,凌雲將要替他們提前幾百年就完成了,功莫大焉啊。

    不過此時,他似乎想不到那麼遠,他唯一想得到的,就是要把這幾個人,轉移到多爾袞的府邸,至少,那裡是暫時安全的,只要能平安轉移到睿王府,就為下一步的行動爭取到了一些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至少,在性命攸關的緊急關頭,一直是這樣的。他向著信王拱拱手,「王駕如此信任,凌雲沒齒不忘,必為王駕鞠躬盡瘁,聊盡綿薄。現在,你們還是聽我安排,王爺,您的稱呼還是周七哥,是我的遠房表哥,見到誰,都要這麼說。石頭,你們三人現在傷勢未癒,也需要養傷的時間。我要把你們四人,安排到滿清睿王多爾袞的府邸上。」。

    朱由檢一臉的不解之色,多爾袞這個名字,他已經耳熟能詳了,這是後金的將領中想當生猛的一位,據說除了兵法之外,也研究儒學。怎麼,凌千戶還跟他能有什麼關係呢。

    凌雲看出了他的不解,「王爺,我已經策反了多爾袞,他願意投誠效命,只是,關於他未來的前程,還須王爺做主。」。

    信王大喜,「凌雲,想不到,你竟有如此的本事,好,如果多爾袞果然是有心投誠,只要他肯去國號,上降表。我願代奏皇兄,保他世襲王爵。親王雙俸,領大都督銜。」。

    凌雲心說,你也不用上奏皇兄了,估摸著日子差不多了,如果算的准的話,你皇兄估計也沒什麼活頭了。這事,就你自己說了算。當然,這話也不好點破。只得默默點頭,「既然如此,多謝王爺」。

    「嗯?」。信王一瞪凌雲,「你叫我什麼?」。

    凌雲會意,忙改口道:「多謝七哥」。

    信王會心一笑,此時,張南拿著幾套兵丁衣帽,推門進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