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1卷 小將出道,收復遼東 第七十四章 割發代首 文 / 塞外白龍

    上一章說到了劉鴻閒來無事,去陷陣營視察,結果還被擋駕了,幸虧劉總兵大度,沒怎麼生氣,還把張讜慧給誇了幾句,說大讜算是有出息了。能比得上周亞夫。可是接下來,就聽說裡面要殺的人,是自己的兒子劉丹。說到這裡,留了個扣,下回分解。

    其實不管看我這小說還是別的什麼稗官野史還是經典名著,有人準會猜,放心,再虛張聲勢,這人呢,也是死不了,要是死了,也就沒有下面的故事了。

    這話,有時候沒錯,有時候也不全對。要是故事的情結都能被讀者給猜中的話,我們作者也就沒有飯吃了。那說書的唱曲的也早就失業了。我估計連曲藝這門藝術也會關張的。說真的,我就是個廢話比較多的人。好吧,我其實是為了緩解一下這緊張的氣氛,僅此而已。

    劉鴻是總兵官,是二品大員封疆大吏。但首先他也是個普通人啊,不管是誰,聽說自己的兒子綁在那要被砍了,能無動於衷的著實太少,要是真有這樣的人,估計這爹也不是親的。恐怕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是立即跳起來,抄起傢伙去玩命。然而劉鴻不是老百姓,他是總兵官,自己的兒子犯了什麼不赦重罪,要被自己的屬下論斬呢。而且,不久以前,皇上的赦令還沒有下來的時候,也是這個大讜幾個人冒死把自己和丹兒救出的。這,這可如何是好。

    看看天上,日頭已近正午時分,劉鴻問那個叫李強的哨長,「李哨長,現在是什麼時候了」。李強知道他的意思,但是上憲問話,不能不回答,「啟稟大人,現在是午時二刻。」。

    午時二刻,也就是說,距離兒子人頭落地,已經不足一刻鐘的時間了。頓時,他頭上的汗珠就滲了出來,「李強,帶我進營!」。

    李強又是一拱手,「大人,小人只是一個小小哨官,職司微末,然而我受上峰命令,守住營門,即使是天大的事情,也要等午時三刻以後,否則,小人要被軍法從事的!」。

    劉鴻知道,時間拖的越久,兒子的生命就越離死神進一步。他無心多說,但是又不得不說,他下意識的在自己身上摸了摸,毫無目的。卻摸到了自己隨身佩戴的一方印。這是銀印龜鈕的山海關總兵印。他好像摸到救命稻草一樣。把印丟給李強。高聲說道,「李強,你今天擋了我的駕,說明你小子不僅有識,而且有膽,山海關需要你這等人,我劉鴻也同樣需要。你把我這方總兵印拿進去,告訴大讜,如果他還認我這個總兵,就暫緩行刑,讓我進營,訴說究竟再下定論。如果他不認我,我也不會怪罪,我願引咎自盡,隨丹兒到地下去。」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李強也實在不好再說別的,舉著這方印信衝進了營內。

    一根木樁上,劉丹被五花大綁。身穿囚衣,背後斜著插了亡命牌。他很淡定,就等那一刀子。說真的,這挨刀子的不怕,要宰人的心裡卻不踏實了。

    大讜正要從嚴治軍,想抓個現行,偏偏這個大公子就撞在了槍口上,實在有點不好辦。不好辦,也得辦。就算事後,劉鴻震怒,砍了自己,但是陷陣營的士氣不會變的。他現在不是害怕,是不忍,劉丹也是他的哥們,劉鴻更別說了,作為老首長,一向照顧有加,自己從士兵直接升為百戶。這也是劉總兵知人善任的結果,現在,自己卻要殺他的兒子了。

    正在猶豫不決之間,李強從外面跑進來,舉著一方印,一邊跑一邊呼喊,「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看電視劇或者電影看多了,對這四個字都不會陌生,通常的潛規則就是,喊了這四個字,人就算是救下了。

    大讜正心亂,他想著有人來救劉丹,也給自己一個台階下,畢竟從心裡,他也不希望真的讓劉丹死。可他沒有想到,呼喊著跑進來的竟是自己手下的哨長李強。

    「李強,你鬼叫些什麼。我讓你守住營門,無論誰來一律擋駕,沒想到你卻來這行刑重地,喊什麼刀下留人。我看,留得住劉丹的命,就要保不住你的命了吧!」。大讜怒吼道,四週一片寂靜,靜的可怕。

    李強沒有被自己的長官嚇到,他把手中的印綬舉的更高了。「這是總兵大人的官印,劉大人說,您若還認他是總兵,便暫緩行刑。如果不認,請您自便,他也會隨自己的兒子而去……」。

    劉丹睜開了一直緊閉的眼睛,他不想因為自己連累父親,可是他知道,現在這個局面,沒有自己說話的份。

    「放炮,開中門,迎接總兵!」大讜一聲令下,只聽三聲炮響。營門大開。陷陣營統領,張讜慧百戶率部下迎出來。

    看著這個陣仗,劉鴻也不做聲。就徑直走進去。走向自己的兒子,「丹兒,你跟為父說說,你是犯了何等必殺之罪,惹出禍端了?」。

    書要簡短,劉丹大致跟父親交代了一番事情經過。為了防止太囉嗦,我就簡單概括一下。

    本身劉丹也不是個普通的士兵,他也是曾經立過戰功的,只不過因為自己的父親是總兵,不能升的太快而已,現在也只是個百戶的職銜。這就奇了怪了,大讜是百戶,劉丹也是百戶,按說大讜沒有殺他的權限呀,兩人平級嘛。再說,用紅燈記的話說,你姓李我姓劉你爹他姓張,咱們祖孫三代本不是一家人。不理解是吧,解釋一下,兩個不同營不同部隊的人,完全沒必要管的這麼多。

    問題出在劉鴻身上,劉總兵忽發奇想,讓劉丹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去大讜的陷陣營體驗生活,參加特訓。參訓期間,完全視作陷陣營士兵,由大讜全權節制。本來一切很正常的。結果中間出了亂子。石頭等三人潛入盛京與凌雲聯絡。這本是秘密活動。結果,幾乎與此同時,謝風兒也出了城。

    劉丹為尋找風兒,不辭而別。結果,被陷陣營捉回,按逃兵來處理。擱現在來說,逃兵也得上軍事法庭。那時候就更別說了,直接ko。

    我說的不算囉嗦吧,如果讓他自己說,應該比我還囉嗦。

    劉鴻對大讜說,「大讜,我不想為自己的兒子求情,既然他犯了軍規,你是他的軍事主官,你有權處置。只是國家目前還在用人之際,你看是否可以先記下這顆人頭。」。

    大讜也正想著就坡下驢,他乾咳了一聲,:「既然今天總兵大人這麼說了,今天就先把這人頭權且記下,再有他事,二罪並罰」。

    劉丹心說,罰你妹,你個大讜真不夠意思,還想有下回,這一回我就躲你遠點。他剛想道謝不殺之恩。沒想到大讜還沒完,「來呀,將劉丹頭髮割下一束懸掛高桿,此舉為割發代首!」。

    兩個士兵過來,完成了這個任務。

    有人可能認為,這是作秀。但是我想舉兩個例子。第一,曹操馬踏青苗,曾經割發代首。第二,韓信把母親的頭髮埋在九里山,被後人稱作活埋生母,折損陽壽。明白了吧,頭髮,就是命。當然,這是對古人來說。

    在鬼門關轉了好幾圈又回來的劉丹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活。

    兩世為人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