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1卷 小將出道,收復遼東 第四十九章 劉鴻之冤 文 / 塞外白龍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張皇后答應小叔子向皇上老公求情,是謂人和。東廠緹騎丟失駕貼,不得不返回京城,也是人和。

    做完木匠活,天啟來到皇后所在的坤寧宮,準備和老婆聊聊天。自從皇后以讀《趙高傳》向天啟進諫以來,天啟已經不怎麼和她談起讀書的事情了。這當然和皇上本人也是個半文盲有關,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喜歡聊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話題。

    那就聊木工吧。最近皇上很是愜意,因為他有了自己一項新成就。他和幾個手工比較巧的太監配合下,一手打造了一個微縮版的乾清宮。假山流水,閣樓機關。可以說有奪天地造化之功。皇上派一個貼身太監把這個自己製造的乾清宮模型拿到外面世面上去賣,竟然賣了五千兩銀子。

    銀貴錢賤的戰爭時代,一個業餘的木匠竟然製出了造價五千兩銀子的作品,起止是巧奪天工,簡直都已經不可思議了。五千兩啊,折合當初的米價,大概是一兩相當於現在的五到六百元人民幣,如果按一兩等於五百元計算。大概是二百五十萬人民幣!

    二百五十萬人民幣!在現在很多人看來,還是個天文數字。有可能一輩子都掙不來這些錢。然而,這就是一個主業是皇帝,業餘才是木匠的人,在休息之餘製造的一件木工作品的商業價值。

    天啟也是很滿意,很興奮。他急沖沖的趕向坤寧宮,就是要告訴皇后,自己竟然如此的有木工天賦。雖然他總是忘記自己其實是一個皇帝。天下的木匠有的是,天才的木匠也可能並不多。但是皇帝這個角色,全國只有一個,無論皇帝改行做木匠,還是木匠改行做皇帝。都比較抓瞎。

    看著一臉興奮的天啟,皇后覺得這個時候應該會有一個好的勸諫效果。她拿出隨身的小手絹,輕輕的為天啟擦了擦臉,故意問道:「是什麼事情把皇上高興成這樣,看這一頭大汗的。」。

    「梓童啊,不由得朕不高興啊。你知道嗎,朕做的小玩意,讓人拿到市面上去賣,你猜賣了多少錢。」。皇上壓抑不住自己的興奮。接過宮女遞過來的茶輕輕抿了一口就放下,期待皇后的答案。張皇后心說,夫君啊,你除了木匠活還能說點什麼啊。

    為了讓皇上高興高興,皇后特意給了個高價位。「皇上的木工做的,那真是巧奪天工,臣妾猜啊,應該不止一千兩吧。」。

    天啟有些孩子氣的炫耀,「哼,皇后這是小瞧了朕了,一千兩值得朕這樣高興嗎,告訴你,整整五千兩紋銀呢!」。

    皇后也是吃了一驚,她這個吃驚倒不是裝出來的。一者是丈夫確實是個木工的天才,至少這也是他自己的高興之源。二者,如此兵荒馬亂的年代,竟有人出五千兩紋銀來買一副木工作品,真可謂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第三,這是不是宮裡人為了討皇帝高興,自己出了五千兩。那樣的話肯定不是自己掏腰包,會想辦法在宮禁內補上這筆開銷。

    看得出來,天啟很高興,這位已經病了很久的皇帝臉上洋溢的神采,不是輕易可以得到的。皇后也因此而高興,這人再廢柴,也是大明朝的皇上,也是自己的丈夫。他幾乎要為此事手舞足蹈了。

    張皇后拉著天啟的手來到床邊坐下。說道,「皇上,這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看您高興的,您的心思如此縝密,做出的東西自然精巧至極,這還有什麼好說的。您呀,快點歇歇吧,我剛剛做好了您最喜歡吃的桂花糕小點心。皇上嘗嘗,臣妾的手藝有沒有長進。」。

    「好好,朕可是最喜歡嫣兒你的桂花糕了。百吃不厭。」。言談話語之間,天啟毫不隱藏自己對自己結髮妻子的寵愛。

    張皇后也知道皇上對自己的心是不摻假的,可偏偏要說幾句話來激天啟,「皇上,臣妾有句話,卻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天啟實在是很大度,他想老婆還能跟自己說什麼。給自己的父親或者兄弟子侄要官?這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張嫣封後之初,其父張國紀就因為父憑女貴而封為伯爵了,現在就是讓朕給個侯爵,甚至公爵,只要皇后高興,還不是上嘴唇碰碰下嘴唇的事情。

    但是他猜錯了,皇后沒有提自己家的事情。她說的似乎還是女人間的雞毛蒜皮,她輕輕的撫著皇上的胸膛。感受著他心臟的跳動。一邊看似漫不經心的問道:「我聽說客奶奶也喜歡做些小糕點,怕是她做的桂花糕比臣妾做的好吃,皇上更愛吃吧。」。

    聽到這麼一句話,天啟有點哭笑不得,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奉聖夫人做的糕點確實比皇后做的好吃。不過,現在可不是實話實說的時候,現在是一個女人在試探,看似說糕點的問題,其實是變相的在問,「我和客氏你更喜歡誰,在你的心裡誰更重要。」。

    都說女人第六感及其敏感的動物,其實男人又何嘗不是呢。天啟再文盲再糊塗,再不顧朝政,可他一點也不在這方面傻,自己老婆話裡含的醋意,他怎麼會聽不出來呢。這個時候要是實話實說,客氏的桂花糕做的比你好。這個醋罈子就得打翻了,以後的日子還怎麼過呀。

    「嫣兒啊,你看看,你想到哪裡去了。朕可說過了,朕最喜歡你做的糕點,別人做的再好,也比不上嫣兒做的好。嫣兒從前可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為了朕,竟然學得如此精湛的廚藝,就這份情誼,誰能比得上呢。」。天啟兄真是不白給,如果他把哄女人和做木匠的心思用到處理朝政上,他應該不會次於其他先輩的皇帝的。

    張皇后覺得也差不多了,她輕輕的捏了一下皇上的鼻子,「看你,就會甜言蜜語的,如果這樣的話,為什麼臣妾我說的話您總是不聽,偏偏客奶奶和魏忠賢說什麼,皇上就一定照辦呢。」。她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並且相信,在這當口上,皇上一定會給她一個滿意的答覆。

    果然,天啟略顯有些慍怒了,「梓童啊,依你所說,朕好像似那等可以欺瞞的昏君了吧。你說,有哪件事是朕照單全收,一概依從魏忠賢和客氏的呢?」。

    想什麼就來什麼,張皇后等的也就是他這句話。「依皇上所說,皇上一向是乾綱獨斷的了。那我聽說,打了勝仗的山海關總兵劉鴻,怎麼就因為得罪了魏忠賢的義子就被皇上下旨斬決呢。在山海關現在有八千子弟兵,都是劉鴻一手招募並訓練的。皇上是否有想過,如果劉鴻死了,山海關將士嘩變怎麼辦。如果繼任者指揮不力,後金部隊長驅直入怎麼辦?皇上知不知道,大明在關外只剩下山海關了!」。

    這連串的問話,天啟有些頭痛,魏大伴和客奶娘都說過,這劉鴻是個十惡不赦的人啊,他們應該是不會騙朕的啊,可是聽皇后這麼說,又似乎劉鴻是個守城功臣啊。這可如何裁決。

    「嫣兒啊,你身居宮中,怎麼知道這關外的事情啊?」。皇上問皇后。

    皇后這智商,實在不可能被他問住,「皇上,您說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可能知道外面的事情,那您想,那魏廠公和客奶奶難道是邊關將士嗎?他們長了千里眼還是順風耳呢?我家的弟弟張蓉正在山海關身為都司,只不過他不願意透露身份罷了,他每次來的家信都在我父親那裡守著,他身為國舅,沒有必要為一個邊帥阿諛吧。他說,邊關將士有如此的主帥,也是他們的福氣。」。

    天啟稍微有些動搖了,他也不想為此小事和皇后不愉快,既然皇后提到了,那也就照此辦理吧。「嫣兒,恐怕此刻緹騎已經到達山海關了,這樣,朕只好派出一支快馬,追回前面的聖命,令劉鴻降職留任,至於生死,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這話已經是到了可以做到的極致了。皇后也不能再多說什麼。她叫進一個太監,讓他速去辦理。不必經由內閣,選派可靠侍衛,即刻出發。

    皇后救了劉鴻,然而此刻的山海關在押人員,似乎等不及京城的赦令了,他們想了辦法,成功自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