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第二部:殘酷的繼承遊戲 第九十一章 :虛幻與現實的關聯 文 / 雲卷-雲舒
「再次接觸這篇遺作,我明顯感到,遺作有很濃重的自傳性色彩,女主人公葉在很多方面都與蘇越青十分相似。」重新閱讀了遺作之後,向來對《信》敏感的許瑛第一個發表了意見,「例如,二人都有過被收養的經歷,與親人團聚後都遭遇著相處的尷尬,都有藝術追求,都有創作天分,另外,都很性情化,都看重感情。還有最關鍵的一點,二人都死於一個雨夜!死亡情境也十分相似。」
「可以肯定,蘇越青一定想借用『葉』這個人物來暗示什麼!」何北接著說到,「並且我還發現,葉周圍的人物關係網,也和蘇越青很相似,都有同胞兄弟姐妹,有好友,有曾經的戀人。難道說,蘇越青小說裡的人物,在現實中也是有所指的?」
「有這種可能,」陳可光也忍不住開口了,「如果真有所指,『芬』無疑是蘇越靈,至於『伍』,有點像蘇越竟。『荷』應該是樊鼕鼕,因為孟嵐之前承認過,蘇越青與樊鼕鼕的感情更為親密。至於『傑』,從戀愛時段上看,明顯是喬林翰,都是校園情侶。」
「簡單把小說人物和現實人物畫上等號恐怕不合適吧?」對於陳可光的臆測,許瑛有不同意見,「小說中的情節和人物,即便有原型作為對照,也會用一種隱喻的方式表達。我認為,憑蘇越青的才華和智商,她絕不可能簡單地將現實中的人直接搬入小說中。就像大光方才說,『芬』是蘇越靈,那『伍』有可能是蘇越竟,也有可能是蘇越平。『荷』也不一定是樊鼕鼕,或者是孟嵐,甚至是其他人。至於『傑』,除了喬林翰外,可能還會是趙立維,甚至有沈亦楓的影子。說白了,小說中的人物就是個隱喻的複雜符號,或許是虛構的,或許是現實的,也或許是二者兼有,對這些,我們都不能確定。」
「沒錯,推敲過後,我也認為簡單的對照並不合理,」思考過後,陳可光的想法也有了些變化,「如果人物設置真是照搬了現實,那遺作的水準也值得商榷了。如此看來,遺作與現實之間的關聯,一定是複雜而隱晦的。」
「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到這種複雜而隱晦的關聯,進而找到關於兇手的線索!」何北又接話道。
「我覺得,目前我們還是不要研究遺作與現實的關聯了,盡快找出遺作中的兇手,應該是一條捷徑!」許瑛又轉換了另一種思路。
「伍已經被排除了,目前,作品中出現的人物還剩芬、傑、荷、翼。」陳可光細心地數算到。
「文學青年,你一直標榜很懂推理小說,趕緊施展你的才能吧!」一旁的許瑛有些揶揄地催促道。
「我直覺認為是芬。」對此,陳可光倒也不客氣,直接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第一,芬出場時,形象太好,對葉這個突如其來的姐姐也過於熱情,這就符合推理小說的其中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即兇手不能像兇手。越是看來完美的人物,就越有可能是最終的兇手,芬是與這個特徵相符的。第二,伍一直對葉很排斥,但後來態度卻突然轉變了,這裡有一個細節,就是伍的態度轉變前,是從芬的房間走出的,這極有可能是作品的一個暗示,伍之所以轉變態度,是因為與姐姐芬有了接觸,所以說,芬很有可能是一個陰謀的背後謀劃者。」
「說得很有道理,我也傾向於芬。」何北又插言了,「並且在葉被殺的那個雨夜,鄰居阿明曾看見過兇手,也聽到了葉與兇手的對話,很明顯,葉是認識兇手的。還有葉說得那句話『這麼晚了,你怎麼來了,快進來!』,話語中略帶有疼惜的味道,像是對妹妹說話的語氣。」
「你的意思是,黑色雨衣人就是芬?」許瑛不由問。
「可能性很大。」何北答道,「可……如果兇手真的是芬,那蘇越青又想借此傳達怎樣的訊息呢?總不可能,蘇越靈是兇手吧?!」
「也不是不可能,」陳可光大膽推測道,「首先,蘇越青死的那天,包括助理呂冰在內,一共有六個人在公寓出現過,並有機會接觸到咖啡。而蘇越靈和吳江正是第二撥到達公寓的人,之前,蘇文軒和方雲澤喝過咖啡,而後的蘇越竟因話不投機和蘇越青產生了爭執,沒有時間接觸咖啡。因此,若蘇越青的死真是有他人做了手腳,那蘇越靈的可能性最大。另外,吳江被害時,蘇越靈也是第一個到達現場的。」
「這……這不可能吧?!」聽了陳可光的猜測,何北露出了一臉的驚訝,「蘇越青尚在其次,這蘇越靈總不可能害死自己的丈夫吧?並且手段還那麼殘忍?!拋除感情因素不講,她這麼做的動機又是什麼?」
「這不過是一種推測,剛才我也只是列出了蘇越靈本身所具有的可能性,不代表就是事實。」陳可光繼續說到,「並且,對《信》中的兇手,除了芬之外,我還有一個懷疑對象。」
「是誰?」許瑛問。
「葉的好友,荷。」陳可光回答,「第一,她是第一個到達死亡現場的人。並且,聽到阿明的敘述後,荷立刻就聯想到葉的安危,這未免有些太快。第二,警察到達現場後,曾追問過荷到此的目的,可是荷卻是欲言又止。這些細節都說明,荷這個人不簡單。」
「可當荷看到死亡現場的那三封信時,立即就哭了起來,向葉懺悔,這一表現也足以說明,荷不會是殺死葉的人。」許瑛又發表了看法。
「那你認為,誰可能是兇手,是芬嗎?」陳可光發問道。
「我的直覺也是芬,可……還有一個人,我覺得很怪異。」許瑛說。
「怪異的人?是誰?」何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