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絕無劍

正文 第66章 三弄 文 / 一夜晚風

    一條才出,第二條緊跟而出,雙雙落到地面上那た型之中,上下並排,た形登時一變,赫然變成了一個月字。

    蕭湘右手持蕭往桌面上一拍,啪地一聲輕響,桌上那青瓷大碗向上輕輕一翻之下便聳立了起來,蕭湘望也不望,再次吹蕭而起,蕭聲急響之下只見蕭湘手中玉蕭往前一探便探入了碗中,輕輕一挑之下便將青雲碗挑飛上半空,喝道:「高聲弄,梅花二弄穿雲,聲入雲中。」話音一落,搖蕭一轉之下蕭口便輕輕滑過桌面上的荷葉,毫不停頓。

    在他的蕭口劃開的時候,桌面之上只剩下了一張紅紙,紙上的荷葉已被他的蕭口帶去。蕭湘突然將頭向後一仰,持蕭往半空中斜翹,蕭聲變得清亮激越,蕭口那荷葉在一停一頓之中離開了蕭口向半空中快速升高,蕭湘在下頭邊吹邊搖蕭,蕭聲時響時弱,蕭勢搖擺不定,那荷葉便在半空中左右飄動,上下浮游,令人捉摸不定。

    猛聽得蕭聲急響,蕭湘十指按住蕭孔,鼓氣一陣急吹,玉蕭尾端蕭口飛出一股勁風,向半空中的荷葉飛撲而去,荷葉被勁風托著向上急竄,與向下急倒落的青瓷大碗碗口對撲做一塊,方一貼在碗口,玉蕭中又飛出一股勁風,打到荷葉之上,荷葉往碗中便凸,凸入了碗中,荷葉緊緊的貼在碗底以及碗內四周圍,嚴絲密合,宛如天生如此一般。

    蕭湘停止吹蕭,說道:「凌風戛玉。」手中玉蕭高舉探向半空中那青瓷碗旁,咻的一聲攪了個半圈,半空中的青瓷碗隨著玉蕭的攪勢驀然一個倒翻,碗口朝上被蕭湘托在了玉蕭之上。蕭湘微微一笑,手中玉蕭朝著桌面輕輕一揮,托著青瓷碗劃到了青木缸旁,玉蕭揮勢驀然加快,玉蕭上托著的青雲碗被玉蕭快速滑開,穩穩放到了桌面上。

    蕭湘喝道:「游弄,梅花三弄橫江,隔江長歎聲。」喝聲一落,將玉蕭湊到嘴邊,玉蕭聲再次在廳中響了起來,蕭聲響動之中只見蕭湘將玉蕭尾端往桌面上一探,擱到青龍木缸缸下,向後急推,青龍木缸向前便倒。

    蕭湘玉蕭向前一橫,架到了缸口邊緣之下,那缸口正好對準桌上的青瓷碗,準確無誤。蕭湘將玉蕭輕輕地向下壓低,缸口處酒水便緩緩流淌而出,落到碗中,半碗一到蕭湘手中玉蕭蕭聲嘎然而止,發出宛如『哎』的一聲長長的歎息聲。歎聲一落,他手中玉蕭一震。那青龍木缸往後便倒,重新穩穩立到桌面上,連晃都未曾晃一下。

    蕭湘這一曲《梅花三弄》曲調優美,格調清新。曲子有時平穩舒緩,有時清亮活潑,給人一種跌宕起伏之感。他吸掉螺旋蠟圈,挑飛青瓷碗,吹荷葉入碗,架蕭倒酒這些動作更是流暢無比,優雅大氣,令人賞心悅目。更難得的是他如此一心二用,猶然得心應手,將曲子與動作都吹奏展現得十分完美,渾然如同一體。

    無言三人聽得如癡如醉,隨著曲聲的波動宛如進入了一個滿是梅花的世界之中,在梅花瓣四散地間欣賞著蕭湘優雅流暢的一連串動作。此時隨著蕭湘的曲子停了下來,無言幾人才從如夢般的世界中退了出來,臉上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蕭湘將玉笛收回腰中,笑道:「在下獻醜了,只是不知我這卑劣的手法還入得了幾位的法眼不?」

    白旭也精音韻,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這《梅花三弄》配合著你的動作,再從你手中這根梅花玉蕭中吹奏出來,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趙大山對這些音韻全然不懂,只覺得這一曲甚為動聽,拍手喝道:「好!好一曲梅花三弄,令人聽得如癡如醉,身如其境,好似真的見到梅花一般。」

    無言卻道:「依我看該當是妙字!這一曲叫《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我聽師叔說過倒也略知,其有三弄:高聲弄、低聲弄、游弄。

    蕭伯伯手中這根玉笛叫梅花玉蕭,便是『梅花』。蕭伯伯第一個動作便是壓低吹著的玉蕭去吸那螺旋紅蠟圈,將之吸入玉蕭之中,這便叫做『叫』。

    蕭中為螺旋紅蠟圈所塞所吹奏而出的笛聲漸吹漸細,但卻又不影響曲子格調,這不就是『低聲弄』。蕭伯伯又在玉蕭之中將螺旋紅蠟圈弄為三段吹之於地上,先吹出一個た,又於其中添了二橫,便成了一個『月』字,正是『低聲弄,梅花一弄叫月』。

    青雲碗便是『雲』,蕭伯伯接下來邊吹蕭邊將青雲碗擊得聳立了起來,然後將玉蕭探入了青雲碗中,此乃『穿入雲中』,如此一來,蕭口在青雲碗中,便是『聲入雲中』。蕭伯伯接下來將青雲碗挑飛上半空,此乃『高聲弄』,正是『高聲弄,梅花二弄穿雲,聲入雲中。』

    凌風之意,乃駕馭著風,蕭伯伯將勁氣從蕭中吹出,將荷葉吹上半空,搖蕭吹勁使得荷葉在半空中不住游離飄動,隨心所欲,將勁風駕馭得如此自如,此乃『凌風』。戛玉之意乃敲擊玉片,喻聲之清脆悅耳。荷葉乃嫩綠之色,宛如一片玉片,此乃玉。

    蕭伯伯凌風吹之,此乃『戛』,而且此段之聲清脆悅耳,當這『戛玉』二字,豈不正配,正是『凌風戛玉』。再接下來蕭伯伯以玉蕭托青雲碗,玉蕭滑動將青雲碗放到桌上,玉蕭揮動之下宛如一片綠波,青雲碗便如同在這片綠波之上泛游,此乃『游弄』,青龍木缸乃缸,缸之一字,拆之即為缶與工字,缶者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經節。這青龍木缸乃酒缸,與缶相似,可視之為缶。

    青龍木缸中所裝乃酒水,即為水,水與餘下工字合之,正是『江』也,這青龍木缸便是『缶江』,視之為『江』。蕭伯伯以玉蕭橫於青龍木缸口以倒酒,此乃『橫江』。曲聲一罷,蕭伯伯以蕭發出長長的一聲『哎』聲,宛如一位充滿傷愁之人的長長歎息之聲,玉蕭隔著青龍木缸,此乃『隔江』,正是『游弄,梅花三弄橫江,隔江長歎聲』蕭伯伯將動作與曲子融合得這般完美無缺,豈不是妙。」

    蕭湘聽得無言這般解說,眼露讚賞之色,點了點頭,似乎對無言的這一番解說甚為滿意。

    趙大山原先只覺曲子甚是好聽,此時一經無言無此解說,登感妙趣橫生,大聲喝道:「無言說得對,果然是妙。」

    蕭湘淡淡一笑,拱手道:「彫蟲小技,趙兄寥讚了。」

    白旭突然心生疑問,問道:「蕭兄你這《梅花三弄》吹得雖然好,但卻並未吹全。只吹出當中四段各一小節:二段一弄叫月,聲入太霞。三段二弄穿入,聲入雲中。七段凌風戛玉。五段三弄橫江,隔江長歎聲。不過蕭兄竟能擇段吹奏自如,而且每一段只吹出了此許,卻相連相貫,真是巧妙。這《梅花三弄》據說是東晉之時一位名桓伊之人所奏蕭曲,後來為後人改成琴曲,原本的蕭曲似乎早便失傳了。你以蕭所奏,所吹的莫非是桓伊原曲,你卻怎的會原蕭曲?」

    蕭湘道:「我所吹這《梅花三弄》蕭曲是無意間得到的一本樂譜殘本之上所記的,也不知是不是那原曲。我酌琢了殘本之上的《梅花三弄》許久,後來根據《梅花三弄》的琴曲反覆吹奏驗試,自行又添上了一些殘漏之處,將之補了個七七八八,以我想來補上的部分雖較原曲不上,但也應該相差不遠的。」

    白旭道:「蕭兄知我也懂音律,若是不介意的話,改天便將那殘譜與我看看,我倆不防一起研試研試,我音律雖較你不上,但想來多多少少也能幫上些忙,看看我倆合力之下能不能將此蕭曲補全。」

    蕭湘喜道:「如此甚好,若有白賢弟助我,不用我一人獨自窮思苦想,那定能早日將此曲補全。」

    無言道:「白師叔,蕭伯伯的酒已經倒完,接下來可該你倒酒了,只是不知道你會如何倒。不防露一兩手,可千萬不要藏拙,不然給你的無用師侄都比了下去,那可是大大的沒面子了。」

    白旭冷哼一聲,道:「你小子太也不自量,就你那點三腳貓功夫,你師叔若連這都給你比了下去,那還有臉面做你師叔?」搖了搖頭,歎了一聲,道:「想不到我自已的師侄倒來擠兌我,看來我不露個一兩手,怕是得給蕭兄比下去了。」

    趙大山『哦』地一聲,說道:「我可是許久未曾見過你出手了,你既說要露一兩手,那這下我可是翹首以盼了。」

    白旭道:「我音韻不如蕭兄,可不能跟蕭兄這般風雅,邊吹曲子邊揭酒封倒酒,就怕功夫粗淺得緊,倒讓你們見笑了。」

    蕭湘道:「白賢弟莫謙虛了,我等可是急著看你展露風采,還是快些出手吧。」

    白旭右手成拳,左手成掌,抱拳道:「那我便獻醜了。」抱於左掌之下的右拳驀然向上一翻,變成了左掌托著右拳,隨即右拳一變,拇指按住中指,其餘三指向外一伸捏成了一個指訣,身子稍稍向左微側,右手肘向上高抬,指訣向下斜對著桌面上的青龍木缸缸口的青龍木塞快速一陣連彈。

    他彈得十分之快,廳上眾人只見得他指影晃動,卻全然看不清他到底彈了幾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